查看原文
其他

通航援藏 | 新华日报:江苏助力藏乡娃翱翔新天路

新华日报 通航圈 2022-04-07
10月11日,《新华日报》整版报道我国通航援藏事业:


来源:新华日报      2021年10月11日


阿旺加措在做飞行前的检查

巡航在高原上空

旦增白姆在等待起飞指令

藏族女飞行员旦增白姆、仁庆卓玛、坚热益西、德吉卓嘎

坚热益西巡航归来

转运伤员

藏族飞行员驾机飞播造林

深秋,高原某地机场,曾经的藏族牧羊姑娘坚热益西,戴着酷炫的墨镜,穿着帅气的制服,站在直升机旁,又美又飒。

坚热益西是全国首批藏族民用直升机飞行员,也是江苏省对口拉萨市产业援藏项目的受益者。

2016年11月,江苏省对口拉萨市产业援藏雪鹰通航服务项目计划从拉萨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选拔飞行员,培训费用由政府补贴和企业补贴共同承担同时还将为每名学员提供每月2500元至4000元的生活补助。通过2个多月的严格选拔,阿旺加措、坚热益西等藏乡娃成功拿到培训名额,一起远赴4000多公里之外的苏州基地进行飞行和机务培训。

“第一次坐飞机,既紧张又激动,不停想象着未来自己开飞机的模样。”当年2月14日,是坚热益西与飞机“结缘”的日子,在师傅的带领下,她第一次上机实训。“直升机手动操作,定位很困难,师傅手把手教我,让我把乒乓球放在手心,训练手的精细操控能力。”

平常没有飞行计划的日子里,坚热益西也很少出去逛街、玩闹,而是努力学习理论。经过一年的刻苦学习,她顺利通过了飞行理论和飞行技术考试,成为西藏拉萨雪鹰通用航空公司的第一位藏族女飞行员

“有一次驾驶直升机回到家乡当雄执行任务,乡亲们夸我是飞上蓝天的仙女。以前我的生活都是围绕着家里的牛羊,放牧、剪羊毛、做酥油……”

当时一众男学员中,第一个毕业的是阿旺加措。

飞行员正式上岗需要获得150小时的商业执照训练和350小时的机型及高原训练。阿旺加措在去苏州前自己定下了一个学成归来、实现梦想的期限:2017年8月15日。如今,这个数字仍保留在阿旺加措的微信签名中,作为梦想起航的纪念。

有梦想,更懂得奋斗努力。2017年底,阿旺加措顺利拿到直升机商用驾驶执照,穿上镶有三道金色肩章的飞行服,正式成为拉萨雪鹰通航旅游服务中心的一名飞行员,他也是西藏首位藏族民用直升机飞行员

“培训时是半军事化管理,没有太多机会出来看一看江南风景。”回忆起在江苏的日子,阿旺加措亦有遗憾,“今年打算带妻子和儿子一块去江苏游玩。”

四年来,雪鹰通航服务项目已培养藏族民用直升机飞行员17名(另有8名藏族机务维修人员),为西藏紧急救援、医疗救护、飞播造林、环境保护、空中观光、短途运输等通航业务提供了人才。在江苏援藏的助力下,这些曾经的普通藏族农家孩子“扶摇直上九万里”,在新天路上,自由地翱翔。

摄影 沈文遥 陈俨 南木加等;撰文 洪叶
供图 江苏省对口支援西藏拉萨市前方指挥部

延伸阅读


需要进入通航圈交流群的朋友,

关注本公众号后,

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关键词:入群。


免责声明: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文章之观点,皆为交流探讨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公众号作者也不负有更新以往文章观点之责任,一切以最新文章为准。用户根据本文及本公众号任何其他观点进行投资,须风险自担,责任自负。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众号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平台综合编辑文章,转载本文请在作者处注明为通航圈,并在文首醒目位置注明“来源:通航圈(微信ID:tonghangquan)”,文末放通航圈二维码,侵权必究。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合作及商务合作:publicvoice@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通航圈:一个行业的跌宕起伏

欢迎通航圈内企业约稿、圈内人士投稿

邮箱:publicvoice@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