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被这个展览震惊了,让这个艺术团体刷新你的朋友圈吧!
一 夜 美 学| 睡 前 一 点 审 美 新 知
5月19日的北京,气温已经飙升到37度。记者们在佩斯北京为teamLab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交头接耳(顺便抱怨天气),人多,拱形空间窄长又容易起回声,室内一片“嗡嗡嗡”让人简直心神不安。
但大家终于列成长队,从那个神秘的黑色小门迈入展览时,所有人都在“哇”!——这是主办方的“欲扬先抑”,在如此幽暗、狭小空间里做展览的介绍,和展览的开阔和奇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用语言甚至是图片都很难形容一大片绚烂花海朝你扑面而来的震撼。这是《花之森林,迷失、沉浸与重生》,这里同时存在着多个季节,缓慢次递变换。一整个年度的花朵,也会配合不断变换的季节,改变生长的地点。
花之森林,迷失、沉浸与重生
teamLab,2017,互动数字装置,无限变化
声音:高桥英明
这是teamLab最具代表性的主题作品之一。万千花朵不停重复从诞生到死亡的过程,若观众停伫不动,他们附近的花朵就会生长得比平时更多,且持续绽放。观众只要触摸或踩踏到花朵,它们就会凋谢死去。
作品不是将预先制作好的影像进行放映,而是通过电脑程序实时绘制而成的。它们同样受到观众行为举止的影响,一瞬的景象不会再来,也不会重复。
“花之森林”充满了整个空间,形成了一座奇幻的迷宫,teamLab的艺术家们希望观众在这里迷失、浸入。“误闯”入中间一小间一小间的展厅,则可以看到《昙花一现系列》、《圆相》、《水粒子世界——金色》等作品。
《昙花一现系列》是2017年的全新作品,也是首次展出,包括“向日葵凤凰”、“菊虎”、“牡丹孔雀”和“莲象”四个作品。花朵绽放,动物也拥有了明晰的形状和生命,虽然花朵凋谢时部分图像也会散落,但重新绽放的花朵又会把缺失的图像填补完整——生命互存互依,生生不息。
水粒子世界——金色
teamLab,2016,数字作品
5频,连续循环。
根据超主观空间观念在虚拟三维空间中打造的虚拟瀑布。超主观空间观念是指前现代亚洲绘画对空间的认知。
昙花一现系列,“莲象”
teamLab, 2017, 数字作品
单频,”5分20秒”x3
被追逐的八咫乌
追逐同时亦被追逐的八咫乌,超越空间
teamLab,2017,互动数字装置,4分20秒
声音:高桥英明
我最喜欢的作品是《被追逐的八咫乌,追逐同时亦被追逐的八咫乌,超越空间》。东方神话中的鸟——八咫乌(三脚乌鸦),在空间中飞翔时幻化成光,飞过的地方便会留下一道光影,形成空间书法。八咫乌相互追逐着,彼此相撞时便会幻化成朵朵繁花。
身在其中会有一种类似在过山车上的头晕目眩感(入口处也有提示,部分疾病不适宜观看这个作品),就好像自己也变成了这群八咫乌中的一员,拥有了鸟类的飞翔能力和视野,在上天落地,颠倒乾坤。
我们来用视频体会一下吧
▽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o035748ihko&width=500&height=375&auto=0
水晶宇宙
teamLab,2015,互动灯光雕塑装置
LED,无限变化,声音:teamLab
展览的最后部分是《水晶宇宙》,它像一个矩阵,让人甚至有点开始小心翼翼地怀疑脚下的闪光小道是否真实存在,还只是倒影的幻觉。入口处如果用智能手机扫描二维码,就会得到若干图形,点击其中任意一个,就会立刻在水晶矩阵上看到效果:像一阵突然涌起的喷泉,或是绚烂的烟花。但最奇妙的是,你的每一个动作都会影响它的变化,你也是它们有机组成部分。
这件作品是通过累积光点所创造的雕塑作品;创作方式类似于点彩绘画,即用各种彩色的点绘制图像。光点由数字控制,会根据观赏者与作品的互动而变化,由此产生以光线构成的装置,形成一件表现宇宙的雕塑。
同样,视频更能说明《水晶宇宙》的奇妙感
▽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38027p7wy&width=500&height=375&auto=0
友情提示:当然要拍照留影。但在这样强烈而迷幻的光线前,剪影反而比清晰的五官表情更带感。
所有这些奇妙的感受,都让我忍不住联想到“生命、轮回”之类的大命题。于是我直接拉住 teamLab的传播总监工藤岳先生,希望他来讲讲其中的究竟。工藤岳一身玄色的长袍短褂,风格在理工感和艺术感之间——他说,这正是他们团队所有人的背景特性。
一夜美学
X
工藤岳(Takashi Kudo)
Q:最开始的时候,teamLab是因为怎样的理念开始这种形式的艺术创作的呢?
A:我们从2001年开始起步,最初的五个人有相同的理念:改变人们的思考方式。
这样说吧,在信息革命一轮轮兴起之后,21世纪已经和20世纪截然不同,新的社会应该有新的思想,工业革命就印证了这一点。技术的进步肯定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我们的团队有400~500人去发现各种各样的解决方式,我们的客户中有些是很大的公司,我们为他们架设运营服务,建立起数据系统、网站等一切与之相关的内容。
与此同时,我们也是艺术家,最开始的时候,我们提出的很多概念被彻底忽略了——旧世界一贯如此。直到2011年1月,我们终于有机会单独办展,日本艺术家村上隆让我们在他的画廊Kaikai Kiki做展览。那是在台北,我们的作品终于第一次在艺术市场和世界见面,之后我们又开始和佩斯合作。
Q:你们的作品为什么大多以大型空间为载体?
A:我们想要改变思考方式,而不是某种逻辑系统,我们想寻找的是某种触动我们心灵的东西,或者是可以改变人们想法的尝试经验。
Q:在你们那么多作品中,是否有遇到过意想不到的困难?
A:我们的团队是由一群喜欢自己动手的专家组成的,虽然总体概念从一开始就定下,但项目的走向却往往不定,整个过程中需要持续不断的思考和创造,甚至说是摸索。teamLab的组织构架看起来扁平,但实际上是多维度的,因为总是有一些不清晰和不确切的层面存在,项目的目标和技术可行性总是相互作用,所以它最后的呈现和意义,都会随着进程逐步清晰。
每一个新项目都会遇到各种困难,但新加坡2013年的双年展又最特别。我们无法预先测试展品的效果,一切都只能在现场完成。当然,那对我们来说也是个特别的经验,一切只能成功,不许失败。我们到展览开幕当天才看到了展品的成果,各种提心吊胆,但幸好我们成功了。
Q:你们的作品总带有一些哲学意味,这些概念是如何成型的?
A:我们的想法源于解决的方法,我们相信能有结果的部分。可能因为teamLab团队成员背景大多是工程师,对我们来说,一个想法本身的价值并没有那么巨大。用“时间机器”来打个比方,构想出“时间机器”的概念简直妙不可言,但我们会更崇敬那个把机器真正付诸实际造出来的人。
那实在是太难了:我们不知道突破口在哪里,采用的材料是否能跨越时间所需要的种种限制……还有采用的软件和系统。想到一个概念当然令人敬佩,但如何把它变为实际才是关键。
当然,美和哲学理念息息相关。美能触动我们的心灵,但我们并不会用太多的语言去解释它,艺术本身就不是用语言来解释的。就像要是我们去解释一个笑话为什么好笑,它已经不好笑了。
Q:teamLab好像特别强调团队的力量?
A:我们的艺术创造和其他形式很不同。我们所做的不是简单的CG动画,而是很多复杂的元素交融在一起的结果。动画片的制作和我们的项目看起来有异曲同工之处,需要手工,需要数码技术,但创作的系统是截然不同的。
20年前的那些精彩的动画作品,你可能依然记得那些作品的名称,比如《哆啦A梦》、《龙猫》……但除了作者之外,幕后的重要工作人员是谁?你可能一下子说不全名字。特别在数码时代的创作,一定需要借助团队的力量,要懂得合作。
你不可能总是单枪匹马创造出什么来,没有人能独自站在山顶。技术变得越来越复杂化,深入化,我们必须要彼此信任,从这个角度来说,技术比创造本身更重要。
我有个2岁的孩子,我不希望他还是重复我们这一代用智能电话、看电影的方式,我希望他能创造些新的东西,一些独属于21世纪的创造。他的创造并不是为了和别人竞争,而是和所有人更融洽的合作。
展览信息:
teamLab:花舞森林与未来游乐园
时间:2017年5月20日-2017年10月10日
地点:佩斯北京,北京798艺术区
点赞分享你的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