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杭州市中心最美的林荫路要消失了,我们还要承受多少次记忆之殇

2017-11-02 枕边的美学志 一夜美学



“消失”是近几年日益频繁的关键词,

它的含义也越来越复杂和浓烈。

 

最近杭州有一条叫人叹息的新闻,

西湖边那片最迷人的绿荫,

将要搬走了。

 

 

西湖边的曙光路上,500棵树为了给杭州地铁建设让路,将要迁走。其中有160棵栽种于上世纪80年代的梧桐和香樟,已经快40岁了,他们是很多人的青春和城市记忆。

 

 

曙光路毗邻西湖和繁华的市中心,

像这样同时享有绿荫和生活气息的街道,

即使在以“绿”和宜居著称的杭州,

也很难找到第二条了。


△曙光路和西湖景区的绿无缝衔接

 

对于这些已经融入日常中的绿荫的消失,这条路上的人们都很不舍。杭州的钱江晚报采访了一些附近的居民。一位女士回忆她30多年前刚搬来这里的时候:

 

“最早的时候这条路很窄,

但被树荫遮挡的很凉快。

那时候路上还有水沟,

晚上能看到萤火虫飞舞,

虽然当时只有一辆16路公交车,

但是环境真的很好。”

 



 

边上社区的大伯常喜欢来曙光路走路锻炼,

边走边看看树。

听说大树要搬走了,

大伯有点诧异,

“诶哟,那我每天要去哪里走路?”


 

 


清晨,

学生踩着树荫下散落的细碎阳光钻进校门,

令人陶醉的绿荫隔绝了噪音和尾气,

送来了市中心最清新的空气。


 

 

 

曙光路的幸福,

不仅是生活在这里的人

只要来过都会懂。

 





这500棵为城市建设让路的大树将要被搬到哪里?它们今后还能不能继续为存存活?4年后地铁建成,他们还会再回到这里播撒绿荫吗?这些牵动着居民的问号背后是他们对这座城市的情感。

  

 

近几年杭州有越来越多的东西在消失,

曙光路不过是其中的一环。

老字号和生活杂货店林立的中山中路

铺上了崭新的青石板,

化身不再与居民的柴米油盐有关的日料街。

 

△90年代的中山中路是附近出了名的杂货街

 

△现在的中山中路被纳入南宋御街整治规划,变成了到处都有的、庸俗旅游区。连同河坊街一起被划出了当地人的活动范围

 

中学后街上的水井和捣衣妇女

成了旧相片里的回忆,

古旧的巷弄刷上雪白的新漆,

瓦片出自整齐划一的流水线。

屋子里当然也不再有人居住。

轰轰烈烈的城市建设

牺牲了难舍难分的邻里旧情。


 

 

杭州作为中国最宜居的城市之一,

曾是出了名的“绿杨阴里白沙堤”、

“楼台明灭山有无”,

按理说厚重的古典根基

很容易就能被延续成现代浪漫。

 


80年代的西湖边

 



今年十一的西湖边

 

 


但和北京、上海

以及越来越多的中国大城市一样,

市井味道逐渐消失、纯粹的自然风景变了味,

连同当地人日常生活里的那股

引以为豪的韵味和平凡的小确幸,

都被时间冲刷淡了。


 

   北京,

老的前门大街





邻近前门大街的老大栅栏已经消失



因为承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6年前门大街进行北京文化地标改造,虽然改造后的前门大街比以前气派、整洁了不少,但是曾经属于这里的味道却一去不回了。

 

 


约十年前安逸的南锣鼓巷

 



更早的南锣鼓巷旁乘凉谈天的居民

▽ 




现在的南锣鼓巷游人如织,

很可能逛一下午

也没看清胡同到底长什么样子。



 

 

上海,

由于城市规划整治而消失的永康路路酒吧街,

曾是这个城市的夜猫子最小资的去处。




 

充满了个性的“小店一条街”的

陕西南路沿线店铺全部拆除,

重新进行统一规划。





陕西南路上消失的

“可乐贩卖机“酒吧Flask,

一度令很多人惊喜。


 



苏州,

80年代的观前街夜市,

小吃摊和安坐细听评弹的老听客人,

霓虹闪烁的太监弄只能定格在记忆里。


 



现在的苏州观前街同样生意繁荣,

但你说是哪个城市的商业步行街我都信。


 

 


可以对比一下杭州的河坊街

 


 

这条孕育了张小泉剪刀、王兴记扇子的街,

曾有这座城市记忆最高超的手艺人。

小贩沿街吆喝着自己编织的竹篮,

据说这里弹的棉被也是最温暖的。

如今它对游客挂出热情洋溢的旗帜,

却已然和杭州人的生活无关。


 


 

从中国各地生长出的迥异多姿的文化、

生机勃勃的街景和充满特色的城市,

正在讲着日趋相同的故事。


 

 

我们确实可以把日渐消失的石库门、老街、脏乱差的棚户区归功于生活方式的革新,也可以把越来越宽阔的道路和整齐划一的店铺规划视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的勋章。再后来,连植物和行道树也会消失,化为无聊的、一模一样的现代都市。

 


简·雅各布斯在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说:

“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

首先出现在脑海里的就是街道。

街道有生气,城市也就有生气;

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


在开头讲到的那条曙光路的几步之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杭州市中心车水马龙的环城西路,宽阔的双向7车道,路边仅有零星小树。这也是国内大城市里越来越多的马路的样子,它们的新名字叫“水泥隔离带”

  


 

前几天浅子带一个日本朋友

在西湖边虎跑闲逛,

她感叹着周围连绵的、

浓郁到眼底深处的绿意,

说杭州真是一个珍贵的城市,

这是东京市中心,

绝不可能有的风景。





一个美好的城市,

能用既新鲜又古老的语言与人对话。

它的建筑、街景、一草一木,

都会对人们讲述这个城市的历史和情感。





被称为台北最理想生活区的富锦街绿意盎然,

这里的老树也曾面临被移植,

是居民抱树护树,

才留下这一片绿意盎然。

现在有来越多的年轻人来这里生活,

老餐厅、新咖啡馆和设计工作室相处融洽。




 

北京的杨梅竹斜街的改造工程

实现了老街的时髦变身,

建筑师、设计师与艺术家

在尊重老建筑的同时恰当加入了新的审美,

与当地居民一起激活了社区。


 

 


上海的武康路

依然是《色戒》里充满韵味的街道,

大量的名人故居和欧陆风格建筑

从梧桐树茂密的枝叶间探头。



 

 

日本在二战结束后进行的城市规划目光长远,

重视传统商业街的保留和社区氛围的营造,

缩小交通工具去适应原有的小尺度街道。


 

△日本的迷你环卫车

 

虽然连种植行道树的位置都没有,

家家户户却会在门前养花种草,

不时有精心修建的老松从院墙里探头。



 

京都的古老职业清洗屋,

用洗色后依然保留时间痕迹的“古色洗”

守护着几百岁的木质建筑。

 


 

戴季陶曾经感叹过日本的街景:“它在一个海国山地当中,溪谷冈陵,起伏变幻,随处都成一个小小丘壑,随地都是供人们的赏玩,而这些山水都是幽雅、精致,好像刻意雕琢成功一样。这样明媚的风光,对于它的国民,当然成为一种美育。而自然的赏鉴,遂成为普遍的习性。“

 

街道,是一个民族的美育。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

你也许还想看


她用好审美和洞察力,将一家店做成了生活文化符号



寻常的小店,静默的细节,这便是京都的美好


懂得这种美学风格,才能理解《银翼杀手2049》为何口碑爆棚


👇戳开进入Major大调的世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