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上海市中心的老小区房,改造成了一栋性冷淡别墅!
提到上海,我们总试图在摩天大楼堆砌出的繁华后面,找出一些可以供人回味更久的东西来安慰寂寞。例如石库门的邻里家常、张爱玲和王安忆笔下的往昔、弄堂里早点摊的香气、路边梧桐树映出的四季……不过现在它们大多成了供人瞻仰的昂贵历史或者洋气过分的酒吧街——落伍的硬件、金贵的地价以及粗暴的属性划分,让它们离“生活”和“年轻人”都越来越远。但也有人在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和传染一些事。
在上海建国西路的老住宅区里,最近长出了一栋鲜活的白房子。入夜的时候发出暖黄色的光,在灰扑扑的老街区里像座打破沉默的灯塔。
这栋充满阳光和绿植的小资别墅,在经过设计师刘恺 历时一年半的改造前是70年历史的老式公房。乱七八糟的隔断与缺乏阳光的拥挤房间,这里的5户原住民陆续搬走,去寻找更敞亮的新生活。对真正生活在里面的人来说,油盐酱醋的日常往往比情怀更值得讲究。
△Before&After:改造前的老楼布局拥挤,光线幽暗,许多房间甚至是完全的暗室
白天小孩在院子里踢球撒欢、妈妈把收藏的欧洲古董瓷器擦了又擦、爸爸躲在自己的小天地里看球赛、刚种下小树在树洞里等待探出脑袋——刚搬进这里的一家子很年轻,把当下普通的新中产阶级生活重新带回了日渐老去的街区。
讲到这里先提一下大家最关心的价格问题——寸土寸金的地段、240平米的3层楼,居然比我们想象中要便宜不少。两年前男主人Alex买下这里的时候,跟略市中心的新楼盘价格差不多,对这家人来说却是在生活方式上有了质的改变。搬离了高层公寓、有了阳光和四季,以及更大更自由的空间去盛放家的温度。在北上广挥洒着热泪的你,也许能从下面的这碗鸡汤里看到生活全新的可能性。
改造的第一步是打破原有的阴郁气质,邀请阳光入内。拆掉隔断、打开天窗、装上带孔的新楼梯,阳光在三层的空间里毫无阻隔地自在穿梭。
碰上天气晴好的时候,整个一楼都能沐浴在阳光里。
△院子也向外做了延伸,通透的落地玻璃模糊了室内外的界限,让家的边界拓展向了房子之外
一楼也是刘恺这次改造的重点,融合了客厅、厨房、餐厅、绿植阳光房、院子的无隔断空间,几乎具备了让人从身心舒畅的全部硬件,诱惑着全家人聚集在这里享受自己喜欢的时间,由此产生家的氛围。而在大多数新生代的年轻家庭里,客厅几乎是报废的……
比起在功能与风格上的“被定义”,这个家更像一张经过精心设计的背景图, 但不会抢了主角的风头,一切等待使用者填充。
△原创设计的“Life board”可以搭配自由组合的配件,由使用者自己来定义空间风格
△女主人数目可观瓷器藏品也被完美地收纳在了墙里,看似断舍离的空间却完美解决了收纳的难题
在院子里特意留了一个树洞,树苗刚种上,它会加入孩子在院子里踢球和疯跑的时间,陪他一起长大。
楼上两层设计了新的阳台,隔壁茂密的爬山虎正慢慢爬过来,在这栋房子里开始一段崭新的时间。
不需要太奢侈的家具,简单的线条和颜色、几件好质感的设计单品、温暖的羊毛毡墙面,就足够表达出这个家的主人对生活的讲究了。
但在设计师刘恺看来,与Before & After的反差感比起来,更有价值的是看不见的部分。比如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可供回忆的陪伴和成长、平凡但奢侈的阳光和四季。
刘恺在青岛的海边长大,对家的记忆是推门出去看到满街的老房子和石子路,院子里的桂花树、玉兰树和牡丹一年四季都是不同的样子。但住在上海这座城市里,要想体验春夏秋冬却是很奢侈的事。他喜欢武康路的秋天,那时候格外叫人感到这是一座活的城市。
点点滴滴的小确幸组成了有趣温暖的生活,但这些也是不能被“设计”的部分,他为这栋房子搭了一个好看的框,最独特的部分留给住的人自己创造。
对一个家来说,北欧风和性冷淡是不容易出错的视觉标签,但远不如“有生机的”、“在一起的”这样的形容词来的贴心和有价值。无论是对这一家人来说,还是对这片街区来说。
很多人被这栋白房子吸引了好奇心,这片老去的街区里有了更多年轻人的驻足。周围的住户开始发现了在搬离之外生活新的可能性。
刘恺创立的RIGI 睿集设计去年还参与了旨在用设计重构街区生活的城事设计节。他们为愚园路上的一家山东水饺店做了新的设计。这家小小的夫妻水饺店是街区里最受欢迎的“社区食堂”之一,聚集了一堆熟客,只因为便宜和好吃。
△改造前的山东水饺店
和他们设计过的很多商场里的品牌零售店不同,这门生意的背后没有庞大的资金,当然更谈不上是一个品牌,但关系到的问题却最真实——老板一家三口的生计。
改造后前置的点单区域和重新设计的流线提高了客人的点单效率,店内的空间也不再像之前一样杂乱拥挤。
刘恺将外立面设计成了一只简约的木盒子,侧墙可以自由开合,为室内带来阳光和风,外摆的吧台座让这家店和街区的关系更加亲密。
和原本言简意赅的“山东水饺”四个大字相比,新的门面显然是一种更贴近现代审美的热情好客。当然,这个设计后来因为某种众所周知的原因,没能变成现实。
刘恺最喜欢的街区是东京的里原宿和代官山,在代官山的路边小店坐着,什么都不干就可以呆上一天。这些街区具备美和充满个性的文化,但又不是高高在上的,依然和当地人的生活紧密相连。这大概我们和中午去街边的水饺铺吃碗饺子有点像。如果这么日常的事也能变得有格调的话,带来的幸福感显然可以轻松PK掉来福士里的网红餐厅或是高档的酒吧街。
△东京代官山
可惜这样自发形成的、且能吸引年轻人的温暖街区在上海这座城市里已经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高楼林立新区以及无所不能Shopping Mall。历史建筑和名人故居被保护的不错,但大部分成了纪念馆里悠远的城市记忆。有些个性和想象力被阉割了,还有些正等着被时间淘汰。没人知道我们向往的美好生活到底能被安放在哪里,好在还有设计,可以试着为这个问题找找答案。
△刘恺设计的极橙齿科诊所,看牙医好像也没有那么可怕
他说自己很容易被妹岛和世这样温柔细腻的建筑师感染。“她用自己的世界观去改变世界,可那个世界是可爱的、也是极致的。她做一个圆,一定不是个正圆,就像孩子画出来的。那种情绪会去感染你,而不是说做一个天圆地方之类很宏大的东西。我觉得中国需要这种。”
△妹岛和世•A-art house
你最喜欢逛什么样的街区?
留言上墙
🛒
好物推荐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你也许还想看,点击图片查阅
这对设计师兄弟,将没人要的卡车防水布改造成席卷全球的时尚icon
川久保玲都青睐的“永续设计”教父,告诉你什么样的日用品最值得买
👇戳这里,发现更多好玩的生活小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