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用“错觉”打造魔幻世界的艺术家亲自和我们聊了聊他的秘密
△Leandro Erlich,《泳池》(2001)
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轻易地在钟楼上攀爬或是小憩,这是怎么回事?
试衣间的镜子无限重叠延伸,这是怎么回事?
站在楼梯口,楼梯向后旋转而不是向下延伸,这又是怎么回事?
△海报中即这次的特别展品:《建筑—上海钟楼(悬浮时间)》
去上海昊美术馆看看阿根廷“错觉”艺术家莱安德罗·埃利希(Leandro Erlich)的大型个展“虚.构”(Construction of Reality),就能亲眼看看这一切不可思议的景象了,他的作品证明了一个道理:眼见为虚。
这是埃利希在中国的首次大型展览,共展出30多件代表作品,涵盖了大型互动装置、影像装置、摄影等创作形式,其中大型的“错觉”互动装置作品有13件。(注:艺术家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游泳池》被日本金泽21世纪美术馆永久收藏,因此展品没有出现在本次展览中。《建筑——上海钟楼》是为本次展览量身定做的特别版本。)
△《虚·构》展览的现场
“虚”意指虚拟、虚幻,代表了艺术家利用视觉的错觉落差呈现作品的手段;“构”,意指建构、构筑,是艺术家在错觉基础上对建筑空间的改造和重建。埃利希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擅长使用镜面、投影、建筑结构来“虚构重现”出现实的“表象”,从而带领观众身临其境,思考身体与空间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空间的关系。
我们在埃利希到达上海的第二天和他聊了聊。他喜欢大家叫他的中文小名“雷安”,2002年时他就在上海艺术双年展上展出过他的作品《教室》、《试衣间》,这次又带来了《建筑——上海钟楼(悬浮时间)》,虽然没有在上海长住过,但这些年来上海已经成了他最常到访的城市之一,从这个城市的变化里,他也找到了作品概念的新可能方向。
△艺术家Leandro Erlich
雷安的话:
从2002年到现在,我觉得上海变化很大。我对城市自身的活力更为关注也更感兴趣,但现在有种感觉,所有的大城市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有所联系,比过去更为紧密,于是它们变得……越来越相似。
当然我们要牢记一点,城市本身永远比它街上的那些时尚流行品牌、快餐店、建筑乃至交通方式拥有更多的东西,居住在其中的“人”是最为重要的元素。不管今天的上海看起来如何摩登,拥有多少和其他世界大都市相似的特征,但它仍然有独一无二的东西,那源于它的历史,“人”的状态定义了文化的性质和质量,他们总会有独特看待事物不同的角度和眼光。
△《试衣间》
我往往用直觉去寻找城市中微妙的不同,当所有人的生活方式都越来越雷同的时候,我想从那些大家都习以为常、认为理所当然的部分中找到可能被忽略的东西。每当我到达一个新的地方,人们穿衣打扮的方式,他们的生活习惯都会让我耳目一新,但那些细节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去观察。
我第一次来差不多是2000年,当时注意到一些有趣的现象:人们在公共场所打太极拳、跳交谊舞。我在这里待了一个月,和那些打太极拳的人一起编了一段舞,他们就好像镜像一样互相对照。那是个很不错的作品,我非常乐在其中。
△《教室》
但让你对城市留下深刻第一印象的往往是建筑,特别是它们的外观。我的父母都从事和建筑有关的事情,我在成长过程中不停参观各种建筑的工地现场,那当然对我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不过孩子看待事物的眼光和大人不同,他们不会去考虑那些实用性的问题,比如建筑的实际可以面积,或者哪里可以按电梯之类的,而只是好奇这些空间会有怎样的故事。
这也成了我之后理解空间的方法,空间几乎成了一种语言,它创造了我能够表达想法的渠道。建筑当然也是一种艺术形式,但它从来逃脱不掉实用的规则,但在实用之外,空间或者说物品总会告诉你一些故事,透露许多信息。
△《窗外》
我一直在思考的是,我们应该如何让这些元素排列组合,去重新书写另一段故事?
我曾经为香奈儿移动艺术展做过一个有关巴黎的作品,看起来就是雨后街道的积水里倒映出城市的建筑轮廓线。还有这次展览中也可以看到的《窗外》,就好像无所事事的童年下午望出窗外的景色。很多人都会走到我的作品里进行互动,不管它的形式看起来多有趣,但背后总是有一个故事在支撑。
△《窗与梯》
新奥尔良的飓风灾难过去之后,我去拜访了当地,建筑都被毁了,到处都是狼藉一片,于是我做了一片残存的窗户和楼梯。这次的展览中可以看到《窗与梯》的新版本,我把楼梯改成了更为古老的形态,就好像悬浮在半空中。除了作品概念的既定意义之外,我喜欢的一点是它可以发散出多重意义。
「当有人问你“这个作品是怎么回事”的时候,我会说,你可以来告诉我你的理解。」
△《美发沙龙》
我当然很清楚每一件作品创作背后的出发点,但我始终认为观众也有他们的创造性,艺术的意义就是创造一些可以被解读的东西。我们在学校里学到“1+1=2”,但艺术的解读没什么正确答案,寻找它的意义,这才是它的价值所在。不然的话,人类的存在只能被局限在1+1这样的线性规定上。
艺术的有趣之处在于,
人们拥有诠释的自由。
人们接纳一些东西,出于政治或者社会的原因,或者是心理上的因素,每个人对听到的东西都会有一些不同的理解。我觉得他们的理解都是对的,只是他们把这个想法与他人分享的时候,又会出现一些变化,正是这种流动,慢慢会让文化变得更丰富。
△《六个循环》
我现在正在写一本书,主题就是人们在我的作品里做过些什么,他们如何看待我的作品。完成一件作品后我往往就离开展览现场,但观众的参与会让它发生不同的意义变化。我刚入行的时候还没有Instagram这样的社交媒体,至今也没有Instagram的账号——如果我也身在其中,就会想着如何发照片,会太清楚它的规则,就无法看到那种魅力。
我想要置身事外。但让我惊讶的是,Instagram上有许多照片都标了我名字的TAG,人们随手拍的照片都是创造的一部分,这让作品有了一种持续不断成长的状态。
△《坚硬的水》
很多人会用“错觉”来概括我的作品,尽管这个词是准确的,但我更偏爱“认知”。“认知”是你的原始本能,呱呱落地之后,我们通过眼睛、耳朵等感官去认识世界,父母、学校、社会会告诉我们更多,我们也渐渐学习到感知无法直接接触到的知识,比如花草树木、星辰大海的原理。
成年后我们渐渐停止发问,而是把一切都认为理所当然。但感知始终存在,找到它也是我作品的目的之一。我希望大家可以重新有惊讶的能力,“这和我印象中的东西不一样!”楼梯不该是平行的应该是垂直的,在你疑惑的那个片刻问题会冒出来,然后你会再次细看作品,可能又会生出新的角度和想法。
△《电梯迷宫》
我最早作品之一是有关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建筑和城市中的纪念碑的,我做了一个一比一等比大小的纪念碑模型。想象一下:你已经熟知上海美术馆的位置和模样,却在几公里之外又出现了一座一模一样的建筑,会发生什么事?
建筑是一个地标,如果有两座建筑,人们会有困惑,哪一座才是你说的那座?再细想一下,这是否和我们现在日渐模糊的城市面貌有点类似?在上海的星巴克里你能听到英语、法语、日语,而在马德里或者巴黎的星巴克里你却能听到上海话,让你确认自己身在何处的坐标系到底是什么?
△《电梯》
每一次展览我都需要根据场地调整作品,并不是每一次都能有昊美术馆那么完美而巨大的场地,我也在很小的美术馆里做过展览,完全就不是同一回事情。不过我从来不会因为场地而牺牲掉作品的需要和想法,毕竟我已经做了25年的装置,所以总会把现场的实际情况考虑进去。
△《邻居》
我不是画家,并不是完成一幅画,把它搬出工作室,挂上美术馆的墙就算完事儿了。这次的展览中我们想尽可能向上海观众展现作品的多个侧面,空间的每个角落都被仔细考虑过。场地的变化也意味着创作可以一直继续,作品每次到一个新的场地的时候,其实就是一种重新创作的过程,而场地也会给我带来全新的灵感。
这次的展览是我作品一个全面的回顾,但我的作品从来不按线性的时间线发展。我平均每年会有四到五个项目产出,但说实话,制作的速度跟不上我想法冒出来的速度。哪一个想法可以继续?我的甄选标准很简单:首先是一个清晰的我想表达的概念,其次,有一种激情敦促我排除万难把它完成。
作品有它自己的“命”,我们在成长过程里会意识到自己的生活中能拥有的部分非常有限,你有想法和雄心,但一旦有意外发生,你要学会改变和放手。
△《楼梯》(照片里为艺术家雷安本人)
《盗梦空间》以及《奇异博士》等等电影里都有提到空间的折叠和扭曲,但它们都在我的作品面世后出现,我也常常在一些电影里看到和我作品类似的场景,如果说我的想法对他们有所启发,我也很欣慰。
电影给我很多灵感,但主要是老电影,它们让我意识到,观看者可以打破旁观性,而置身为演员之中。古典艺术常常会和观众保持距离,这会让我感到无聊,我为什么要去解读其中的既定意义?好像需要专业人员特别给我讲解其中的细节才可以。如果你需要解释,那就会造成问题,人们应该被激发兴趣,并主动采取行动。
△《房间》
更年轻一些的时候我已经扛过了一种压力,那就是如何面对自己和他人对作品越来越高的期待。幸运的是我一直有新的作品产出,而且我认为有句话说的很对,评价一个艺术家的创造应该看他作品的总和,特别是那些第一眼看起来不起眼的东西,因为它们还有变化和成长的可能性。
我有一个12人的团队,他们帮我解决各种里里外外的事物。但创作的瓶颈是我必须独自去面对的,有时夜半三更想不到解决的方法,可能再苦思冥想到凌晨也不会有答案,反而在第二天打网球或者做什么无关紧要的事情的时候,解决的方法自己跑了出来。某种程度而言我已经习惯了困境,它不会打击我的自信,也不会让我手足无措,反而让我越战越勇,但孤独,也是在所难免的部分。
展览日期:即日起至10月15日
开馆时间:
周二至周五:13:00 - 22:00
周六至周日:10:00 -22:00
昊美术馆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祖冲之路2299弄1号
🎉🎉🎉
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件作品?
说出你的理由,
我们提供门票让你去现场亲自体验!
🛒
好物推荐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你也许还想看,点击图片查阅
美貌+优质=贵?这个加拿大品牌偏要做个接地气的万人迷
一对酒馆姐妹花,正在成为“网红”的路上
👇戳这里,发现更多好玩的生活小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