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归隐田园的“时尚女魔头”,想与你共享一顿缓慢的下午茶

枕边的浅子 一夜美学 2021-11-23



前段时间认识了位日本朋友,大致和我同龄,在东京做时装搭配师,是个很时髦的姑娘。我请她推荐东京最棒的一个地方,她说:“去日本民艺馆吧!”——



柳宗悦创立的民艺馆是东京近郊的一座二层小楼,放在日本众多光鲜的美术馆里,怎么看都是不起眼的。几年前日本在评定博物馆藏品等级时,发现民艺馆里近2万件藏品中没有一件可被用来评定。它们都来自无名的工匠,不能被确定价值甚至年份——


但就是这样的一间美术馆,

在二战时和京都奈良的古迹一起,

被美国列入免于轰炸的名单。


 

“不如看看那些在日本人生活中日常使用的物件吧。”——当战后的日本消费社会对“好东西”的认知还停留在“西方就是好、大就是好”时,柳宗悦朴素的话语反而像一道刺目的亮光。美从象征阶级的高台坠入可被人人亲近的日常,这种从千利休的时代继承而来的反叛基因,在这个外表温顺有礼的民族中延续至今,化为了现代审美甚至社会意识。


就连80年代诞生的无印良品也受其滋养——

创立了Found MUJI项目的深泽直人

是日本民艺馆的现任馆长。


/日本民艺馆藏品:伊万里青花桧垣纹猪口杯,江户时代(十七世纪)

Image by《日本民艺馆》


民众工艺,没有民众,不成民艺。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当我们谈论生活工艺的时候,并不只是在谈论审美。尽管「生活美学」这几年几乎成了老掉牙的陈词滥调,但那些廉价粗糙的山寨品和价格高昂、标新立异的艺术创作式“原创”无疑是远离“美”和“生活”的,所以我们还是希望谈论它。



划重点:这是一篇下午茶的邀请

本周六下午,

我们将在漂流公寓举行一场下午茶沙龙。

地址:北京市西红门荟聚购物中心1层漂流公寓内

时间:2018年8月11日下午1点



这次的嘉宾是我们的朋友——苏燕。

她曾经是时尚圈身经百战的媒体人,

也一度是“爆改老房”和“归隐田园”的话题女主人,

如今的大多数时间,

她以北京郊区一个小小的公寓房间为阵地,

和自己喜欢的器物们朝夕相处。

她用10年时间拜访了大量日本工艺作者,

编纂出版了两本书籍,

也在日常使用中慢慢发信着它们的魅力。

关于日本当代的生活工艺,

她可以给出很多解答。



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


“是乡村改变了我”


 

在一个周六的下午,

我拜访了苏燕位于北京昌平的工作室。

苏燕是时尚传媒集团的第一批“老人”,

《时尚COSMO》和《芭莎》还未诞生时,

便已踩着高跟鞋

在CBD的潮流前线里健步如飞。

最初去她家拜访前还有些担心,

怕被《穿Prada的女魔头》的高冷气场震慑,

眼前的她穿着件棉衬衫,

说话轻声细语,

几乎站在刻板印象的反面。

工作室里面唯一叫得出名字的家具,

大概是那盏孤零零的PH灯。



5年多前,

苏燕带着小女儿搬到乡下居住,

和丈夫自己花心思改造了房子,

水泥地板和白墙壁,

家具大多是亲自去市场里淘来的旧货。

以前村里的大平层

都带着挑高的松木房梁,

样式好看还冬暖夏凉。

不过现在村里不太盖这种房子了,

他们觉得隔壁家的小洋楼更体面。



 他们有个比房子大5倍的的院子,

种着蔬菜和40棵果树,

西红柿、黄瓜、茄子、豆角、香菜、大蒜……

一年四季的食物基本都能自给自足。

 

 

她那时还在市中心的杂志社工作,

每天带着“土特产”去办公室分给同事,

尽管通勤路程被拉长到50公里,

她还是觉得得大于失。

那时候流行柴静的《穹顶之下》,

对现状忧心忡忡的人很多,

但她很幸运,

是同时拥有能力和行动力的那一小部分人

“下乡”原本是出于孩子健康成长的考量,

没想到她却在粗糙和缓慢里

找到了另一种满足。

 

 

孩子当然比在城里时更开心。

她在乡间接受着《窗边的小豆豆》式的教育——

学校的乐器课不用先学看谱、

讲英文也不先教字母,

每周一次的散步课风雨无阻,

还必须去菜地里劳动。

她在家的院子里爬树,

和大狗一起奔跑。

没有这么多能体现在试卷上的“能力”,

但她变得自由又大胆的“小野人”,

小小的劳动积累出快乐和自尊、

对美的感知也不由书本和别人来定义,

山里的一草一木都是最天然的感性课堂。



做惯了精致城里人的苏燕

也在乡居生活里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生态。

二十年深耕时尚圈和家居杂志的经验

让她看了太多被市场和潮流追逐的“好东西”

但在乡下爷爷奶奶家的童年记忆

却总在隐隐唱反调。

她并不彻底选择“逃离都市”

但那些丢掉的阳光、泥土和风,

现在可以找回来了。

它们比城里光鲜的奢侈品和进口家具

更富有亲切活力。


 


“ 器物是笃实的生活伴侣”



10年前苏燕第一次去了日本,

和闺蜜一口气在京都呆了9天,

在上贺茂市集里

她第一次接触到了日本的手作器皿。

贝壳一般的白盘子让她在摊位前移不开脚步。

原来温润灵动的线条和陶土的朴素质感

竟可以让商场里精致的英国骨瓷黯然失色。

当时国内并没有多少人在介绍日本器皿,

甚至对日本的了解,

也基本停留在舒国志的浪漫文字里,

连“文青”这个词都尚未诞生。

 

 /荒贺文成的粉引作品


如今去苏燕工作室的时候

她谈论起日本的陶艺家们的样子

像是在介绍多年的老友。

从每位作者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状态

到他们的作品特征、

如何上釉和烧制的工艺细节

都如数家珍。


/陶艺家竹口要的工作室在滋贺县郊外的农田和竹林之间,师从信乐烧制作抹茶碗的师傅,喜爱Art Deco的他作品兼具传统和摩登的风格


/上野刚児的柴烧壶,他的窑叫「火之谷窑」,作品也如其名


搬到乡下生活后的苏燕

把器皿从原先收藏赏玩的嗜好

变为了真正的生活伴侣——

朋友们从城里来找她玩,

于是顺理成章地开始学习料理,

而质朴诚恳的日本手作器皿

是为新鲜食材锦上添花的拍档。

日日的相处为器皿增添光彩,

岁月和使用造成的磨损

都像是再自然不过二次创作。

一些在使用中不慎摔碎或开裂,

也会交给朋友悉心修补。



在那次京都之行后的10年里,

苏燕和她的媒体朋友们

前往日本各地的艺廊和杂货店、

以及益子、松本、京都等地的手作市集,

陆续探访了众多日用器皿的作者,

直到现在依然保持着每年10次左右的频率。

他们大多远离都市、隐于山中,

过着与世无争的清贫生活,

一门心思地做陶土与火的信徒。

 


 


日用之器的温和棱角


 

尽管远离尘嚣的乡野生活

听起来像是岁月静好的童话,

但日本的日用工艺

却从不是柔顺的,

它们归于内敛的自省,

甚至带着点反叛的棱角。

”好的社会,

孕育好的工艺;

优秀工艺的基础,

是良好的社会。”

近百年前柳宗悦的话

在今天依然掷地有声。



没有消费社会里最具蛊惑力的出挑和新奇,

没有充满“设计感”的复杂装饰

它们设计感是看不见的,

寓于简素的外形中。

是捧起一只碗时手心舒适恰好的弧度,

是咖啡杯递到唇边时如接吻一般的温柔感受。

而所谓个性,

可能是像宇宙那样的余味无尽的色彩,

也可能是像泥土一样充满生命力的质感,



日本陶艺界大多奉行学徒制,

这场漫长的修行不止在创作本身。

打扫、做饭、甚至砍柴和捉鱼……

他们在最亲近自然的地方获取感性,

在日复一日琐事中磨炼态度,

身体的惯性的化为各自的风格

而作品中的美感

源于对生活本身倾注的热切情感。



即使是磨炼多年、技艺纯熟名家,

也大多虔诚地忠于贴近日常的创作。

他们的作品有合理透明的定价,

可被一拍即合的使用者珍重地买下。

所谓的“风格化”

并不顺从市场风向,

也非单纯的自我表达。

个性诞生于亲自使用中的感受和探索。



例如名家井山三希子

几乎只做黑白色素陶,

她每天自己做饭,

认为黑白色是最衬托食物的谦和背景,

而容积和造型也多来自

“下一餐想盛放什么料理”的日常思考。



苏燕最喜欢的小泽章子

也是制作茶器的名家

这位60岁的开朗老奶奶在采访里说:

“如果作品能让人能让体会到风在吹拂的感觉、

能让人听到音乐,

那该多么高兴啊。”


/小泽章子的壶有宇宙一般的奇妙色彩,来自复杂的烧制工艺和自创的草木灰染料


实用的美、民众的美、自然的美

健康的美、传统的美。

尽管柳宗悦当年对工匠们提出的“无名”,

如今看来有些理想过头,

但许多日本当代的生活工艺作者们

依然恪守着“无心”和“用之美”的原则创作。



生活之美并非美术馆中的阳春白雪,

创作它们耗费年月,

也须能细细咀嚼平凡。

这些温柔静缓的创造中

闪烁着理想主义的光彩,

无论在何种时代,

都拥有更接近生活本质的诚实魄力。

在如今缤纷杂乱的快餐时代里,

显得格外真挚动人。



苏燕提起日本海啸后

东京一位百年怀石料亭亭主的话:

「器物是时代的镜子。」

灾难过后,

他开始舍弃祖传的华丽京烧,

趋向选择更简单朴素的器皿。

但那场大海啸当然不仅对他造成了影响。



如今走在东京街头

我们会发现

年轻人们的穿着越来越相似,

他们不再和过去一样

对优衣库和MUJI的基本款嗤之以鼻

失速发展的高消费时代后,

奢侈品被放进了二手店——

越来越多的人不再

试图通过衣服和手表来彰显个性了。


/2017年出现在日本银座中心的雅虎赈灾广告获得了当年的Good Design Award,红线标出了海啸的高度,上面写道:光凭想象,绝对意识不到竟然能有这么高。但是,一旦知道了这个高度,人会采取的行动必将有所不同。(Image by 日经WOMAN2018年1月号)



灾难过后

究竟什么是重要的呢?

把华丽的买买买作为身份标签,

只会把自己和周围的人约拉越远。

日本的消费研究家三浦展在《第四消费时代》中写道:

当人们能够发现MUJI式的商品时,

其实就不再需要MUJI了。

它继承自民艺运动的哲学。


/现任日本民艺馆馆长的深泽直人在世界各地发起Found MUJI


疼痛的出现

是为了提醒人们真实和谦卑。

倡议人们在朴素正直的日用品中

发现普遍之美的民艺先驱们,

其实从那时候就已经开始唱反调了吧。



苏燕对我说

过了最初的收藏瘾,

她在日常使用日本手作器皿后

变得越来越少买东西

尤其是衣服。



她拿日本当代漆器家

赤木明登书中一段举例子:

赤木夫妇清贫地住在轮岛上,

有时候打开冰箱都是空空如也,

但他们慢慢积攒了满满的食器柜,

里面的东西都伴随了他们二三十年,

旧了也就细心修补。

其实东西不在多,

但得最难的是知道自己要什么。

花点时间等待最喜欢的那一件,

在日常相处中累积情感、珍重使用。

即使贵,

也是因为清楚并尊重制作者倾注的价值。


/ Image by 《赤木明登家的食器柜》 




🍵

周末来和苏燕一起喝茶吗?

转发本文并留言你的联系方式

即可报名
(限定20人)




🛒

好物推荐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你也许还想看,点击图片查阅

他在北京CBD的老字号商场里,藏进了东京的安闲四季


4个最夏天的艺术家,让你遇见清凉


👇戳这里,发现更多好玩的生活小物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