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开的这个“慢闪公园”,凭什么改变了银座的潮流
也许你已经知道了:去年夏天,Sony在东京银座原大楼的废墟下捣鼓出了一个四层的公园,赏味期限两年——接下来,他们还打算在上面盖一个更大的公园!
尽管近来乘着奥运的东风,这座城市里的时髦去处翻滚了好几轮,Ginza Sony Park却仍显特别:并无豪华的设施,没有大牌建筑师华丽阵容,入驻的新品牌屈指可数,看上去远不及后辈苹果的Apple Park炫酷,甚至连自家产品的体验店都没舍得设——相反地,他们把这块全世界最寸土寸金的地,分给了长椅、绿地、音乐会、广播台、以及好多“还没想好要干嘛”的空地💃
抱着「请大家尽情玩吧!」的想法,他们在“全世界最正襟危坐”的高级街区里圈出了松弛的一角,想借这个为期两年的都市公园实验,探讨一些比如何让人买买买更玄妙的问题:真正迷人的品牌、更有价值的商业,以及令人感到幸福的城市空间。
转眼间,Ginza Sony Park开业半年了,让我们来全面盘点一下让它特别的10件小事吧。
并不是Sony第一次盖公园了
“请帮我把展厅做成古根海姆好吗”
「Sony」在银座盖「公园」——若回溯Sony扎根于银座数寄屋桥十字路口的60年,这对不同寻常的组合并非首次登场。
1966年,创始人盛田昭夫认为原本小小的电器展间再装不下Sony的雄心,“要像赖特的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那样!”。他憧憬着一个更自由的空间,人们沿着宽阔的螺旋结构漫步,欣赏沿途的作品。于是,在区区的706㎡上,他成了最让建筑师芦原信义头疼的甲方。
第一代Sony大楼就这样在许多个“第一次”里诞生了:2300根电视显像管做的幕墙、可弹奏音乐的Do-Re-Mi台阶、藏起排风口等多余要素的蜂巢天花板……花瓣形构造在最小尺度上实现了老板任性的古根海姆梦。
电器、丰田轿车、乐器、时装……他们大方地把市面上的新潮玩意统统塞进了这里,请人们免费体验。新时代的生活第一次全方位地向普通民众敞开大门。
而在靠近路口处,他们留了一块33㎡的三角形空地,种上2000棵马醉木——这大概是地价高昂的银座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庭园,也是Ginza Sony Park的雏形。
不是“大楼”,而是“公园”?!
“反正有好多人在盖大楼了啊。”
(Image by Sony)
Ginza Sony Park开业时,有人问起社长永野大辅“为什么是公园,不是一栋大楼?”,他酷酷地回答,“因为这很Sony!”
从街角的33㎡绿地出发,他们试图进一步诠释自己的DNA:所谓的理念并非品牌的一面之词,而是消费者的亲身体验——如今涉足音乐、金融等领域的Sony,早就不是当年只做电器的小单纯了。更何况,“已经有好多人都在盖大厦了啊!”
这个70岁的品牌,仍想停留在自己的叛逆期。
全世界第一个可以买下来的公园
拜托啦,“植物猎人”!
为了物色一些“很银座”的绿色,Sony Park请来了“植物猎人”西畠清顺——在他的植物咨询公司「天空植物园」里,有3000多株在世界各地的冒险中亲自捕获的珍奇植物,像他本人一样画风野生,在茑屋书店、六本木艺术之夜等有趣的企划中常常登场。
<AWO GINZA TOKYO>
这片叫<AWO GINZA TOKYO>的区域像一片不那么听话的小森林:巨大的古董壶、1000多岁的橄榄树、来自奇形怪状的白桦……组成了高级街区里最无拘无束的一角。
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可以买回家的公园,植物会在被人带走后换新、也随季节更换景观,为公园持续供应新鲜的第一印象。
有便利店的公园
并不是和藤原浩的初次合作
潮流教父藤原浩在Sony Park里开的这家“便利店”一度火爆,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和Sony合作。藤原浩还曾在旧Sony大楼的地下停车场里,做了一家像停车场一样的商店……而这次则是公园里的便利店。
而<THE CONVENI>之所以够“便利店”,并不只因为那些照片中一眼就能看到的元素。清爽的内装、便利店式构造、T恤易拉罐、手帕饭团、当月旧杂志——这些当然也很棒,但员工的制服、进出门时响起的音乐等细微处,才是花了最多心思的部分。
很好吃的公园
只此限定的体验
500岁的和果子老铺「虎屋」并不是第一次为年轻人开店了。他们请平面设计大师仲条正义负责视觉、主打咖啡和红豆馅面包的Toraya Cafe· An Stand早在2年前就已经在青山诞生,但这次却为Sony Park研发了更有玩心的体验。
穿过庭院的一楼入口处,虎屋的Pop-up扮演着公园的流动小摊,这里只供应季节限定的套餐,比如圣诞期间和爱马仕合作推出的葛汁粉馅面包和白玉年糕团。
而在地下三楼的门店里,第一次设立了现场制馅所<An Paste>。玻璃窗口上的食用说明从老远就挑动着你的好奇心,视觉上的新鲜感随着空气里的香气一同飘逸。有些复古的移动木板门则提醒着你品牌最值得信赖的根基。
公园式干杯法则
Beer to go
(Image by Sony)
如何像在真正的公园一样,单手端着啤酒到处乱逛?横滨出身的人气啤酒品牌Spring Valley Brewery为Sony Park定制了新店<BEER to GO>。
厚重的玻璃啤酒杯化身更轻盈的塑料杯,配合特制的杯盖,供应包含诸多限定口味在内的16种精酿啤酒——它们还充当入场券,可以在隔壁听一场免费LIVE。
发射属于东京的文化电波
一辆FM小车
Sony Park庭院里的银色小车改装自一辆美国的二手房车,是曾在涩谷、六本木等地出没的移动式电台工作室最新的据点——<TOKYO FM Ginza Sony Park Studio>,以电波放送东京的文化、音乐和想象力。
村上春树、福山雅治 、藤原浩等,都曾在这里当过DJ。
公园式自由散漫
一个不被定义的空间
Sony Park的体验与“其他商场”不同,没有诸如“拐过转角迎面一个橱窗”、“将人流悄悄引入商店的地砖花纹”这般精妙,甚至你很难察觉设计的痕迹。
不设区隔、不设动线,长椅和空地随机地散落在空间里,甚至店铺导引也如公园门口的通知栏一样随意。少了许多规定动作之后,确实能嗅到一些亲切而自如的空气。它紧邻地铁站,与城市中心紧绷的空气无缝衔接,但你可以选择端被啤酒或坐或躺,或是逃离人群,在没什么人角落解放片刻。
(Image by 商店建筑)
余白或许是公园这样的地方最大的魅力,要是用Sony擅长的科技来解释也不难——他们可能搭建了一个现实世界里的智能手机平台,将自由安装APP的想象力交还给你。
(Image by 商店建筑)
一些公园味的自制彩蛋
真正用心策划的活动
去年10月的「Sketching Portrait」,把镜子中的你定格成插画
众多商场都已深谙用Pop-up来制造新鲜感的法则,但因追求高频而显得凑合的例子也绝不少。Sony Park里的活动却都诚意满满,只在开幕当天才透露阵容的神秘音乐会、文化穿透力十足的脱口秀……
以自己为主角的限时活动则更是号召力十足,比如之前举办过的Sony Walkman滑轮场、咖啡桌上悄悄闪现的Pscamera全虚拟桌游,还有神出鬼没的立方体“快闪盒子”。
Sony Walkman滑轮场
Ginza Sony Park Pop-up Store
去年8月,水族箱也在街角的庭院里如期登场,1000条从冲绳美海水族馆远道而来的鱼,开启了缤纷的夏天——这是从Sony大楼时代起延续了50年的保留节目。
街角水族馆的过去和今天
一个很多怪点子的幕后团队
其实是有史以来最棒的甲方
Beer To Go边上的BGM角,由坂本慎太郎等知名音乐人做DJ,挑选本周在公园播放的10张唱片
当一款产品不足以代表品牌发言时,不如经营这种体验本身——这话听起来轻松,却绝不是“当好科技宅”就能做到的。
可贵的是,他们深知并珍视这样的“不自信”。Ginza Sony Park由建筑师、建筑史家、策展人、编辑等组成的“杂牌军团”花了5年筹划。
(Image by 商店建筑)
确切地说,Sony把它变成一个很难区分出甲乙方的项目:一方面,创意人和城市规划专家的提案被正式纳入了企业决策层面,构建的信赖关系让所有人全情投入。另一方面,他们希望自己并非旁观,而亲身参与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科技”或“商业”并非第一位的考量,他们相信建筑的生命始于落地之后的悉心经营,因此从一开始就注视着更远的地方,与住在这座城市里的普通人真诚地相交,输出名为Sony的玩心和可能性。
//
2017年,「Goodbye Sony Building, Hello Sony Park!」索尼旧大楼告别活动上最动情的萨克斯手——索尼集团CEO平井一夫
关于银座,有这样一种说法:以不断的改变维持不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街区是这个国家经济的镜子和民族的自尊心所在。
2017年,在旧大楼正式拆除前,Sony举办了一场回顾70年发展历程的“ It's a Sony 展”,许多参观者在留言墙上怀念那个充满激情和创造力的黄金年代。
凭一只 Walkman 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年代或许一去不复返,但关于改变,他们仍在寻找新的答案。
旧地砖、旧墙面、旧电梯井,他们最终没舍得拆去所有回忆的零部件,与那些简洁清新的新伙伴比起来,这些“破败”反而显得有些温情。
(Image by 商店建筑)
新旧交融、难以定义,Ginza Sony Park有些像街区、有些像公园、又有些像商店,与那位西装革履地跳到乐队中间卖力吹萨克斯的CEO大叔气质搭调。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黑科技,但有些东西却不会过时,比如一位和你一起不断地探索和享受生活的“老朋友”。
来自总裁的跳跃
资料参考:
1.《商店建筑》2018年11月号
2.《BRUTUS》2018年8月号
🥁
你也想去很摇滚的Sony Park打卡吗?
🕑
你也许还想看,点击图片查阅
原研哉之前,我们所不了解的MUJI铁三角
帮浅子点个「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