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威尼斯双年展看这3个中国乡村建筑,建筑如何消隐于山水之间?

包比 一夜美学
2024-09-03


延期了一年的第 17 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在 5 月 22 号终于到来,尽管全世界的人们都因疫情而隔离,建筑师们仍不忘讨论“我们将如何共同生活?”这个话题。作为唯一一位受邀参与主题展的中国大陆建筑师孟凡浩试图通过他的 3 件乡建作品(东梓关村、飞茑集·松阳陈家铺、渔乡茶舍)讨论乡村建筑与城市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之间的一种“共同”。在他的作品里,乡村建筑在进化,进化到城市人也向往重归旧巢,但乡村没有因此“堕落”成为下一个复刻的城市。








坐标在杭州的孟凡浩是 gad ·line+ studio 的联合创始人与主持建筑师,他和团队把“line”作为边界,“+”作为一种突破,关注当今时代背景下乡村和城市存在的问题。
在孟凡浩看来,如今中国城市与乡村存在着“围城”现象:城市精英们因快节奏的压力催生了“乡愁”,而村民则怀揣着“城市梦”。因此在设计乡村建筑时,他并非一味保留传统风貌,而是加入自己的“现代化”理解,以一种推动发展的方式去留住乡村的可贵




这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孟凡浩展出了三个项目:东梓关村是整村的改造项目,体量不小,但他和团队摸索出了一套规律;位于大山深处的飞茑集虽然是商业化的民宿,却留住了村居的神韵;渔乡茶舍则是一次关于公共建筑的尝试,它是乡村里的新鲜来客,但做到了消隐于自然中。
孟凡浩希望这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能尝试打破城乡“围城”,“为都市人治愈他们的乡愁,又为乡村人实现他们的城市梦”




01东梓关村




东梓关村位于杭州市富阳区场口镇,紧邻富春江畔。农田青翠,背靠青山,烟雾缭绕的江南小村落本该是生机勃勃的宜居地,但也许是离大城市太近,村民对城市充满向往,这座村落却渐渐变成“空心村”。
越来越多人搬走让当地政府着急和心痛,于是在 2016 年,政府找来孟凡浩的团队重新改造东梓关村,把它打造成有推广性的新农居示范区,重建房子,也重塑新老村民的生活。




经过一番调研,孟凡浩发现,村民们认为城市意味着发达,对更高级生活的向往导致了“空心”。但农村并不等于落后和低级,他觉得以建筑为基础,更应该把城市里的生活方式和理念输出到乡村居民中,引导他们逐渐培养新的生活方式。这也符合他所认为的:“在今天,建筑师的身份更加趋于泛社会化。”




要保留住东梓关村的精魄,一味更新、一味守旧都不行,“打造一个新的乡村社区”成为目标。作为完全的城市居民,孟凡浩决定先感受“作为村民到底想要什么”,他带领团队深入了解了 46 户村民的真实的生活方式、习俗和实际需求。
这一点体现在建筑规划上,则是一些具有功能性的建筑空间,比如村民热衷的交通工具——电动车、摩托车,都有了新的停靠场所,大部分村民有在堂屋里供奉去世老人的祭祀需求,或安置农用工具的空间需求,这些都得到了满足。




孟凡浩试图寻找“一种介乎于传统民居和城市化居住模式之间的状态”,在建筑设计上,他没有完全复刻当地老建筑样式,而是对传统符号提取解析,再用现代的眼光抽象化,就诞生了后来一度走红的东梓关村的建筑立面。
直观上来看,这些房子充满着江南建筑的神韵和风度,又站在了现代设计的实用角度,整个村落看起来新鲜了,但没有离开其本质。
这种诗意的外观也让东梓关村在网上直接走红,引来不少人打卡围观。孟凡浩觉得这并不是一件坏事:“网络传播为这个村子带来了大量的关注和人流,让一个默默无闻、趋向衰败没落的小乡村重新走入人们的视野。它的社会效应对房子本身产生了外延效益。”




由一栋民居组团形成聚落,整个东梓关村的生态就有机起来。为了让社区更像社区,在 2017 年,孟凡浩又为东梓关村设计了一座村民活动中心。




东梓关村村民活动中心位于新、老村落交汇的位置,当村民们想集体组织一次大型活动,或需要场地办红白事时,这个空间就挺身而出,成为“村庄活力源”。




村民活动中心分为上下两层,内部空间自由。连续起伏的屋檐是最大的亮点,构筑起“大屋檐下的微型小世界”




内部一层是开放的大空间,二层局部连通。不同高度的小区域错落放置,让空间内部丰富起来,顶部有很多天窗,采光也足够通透。




内外大量的青砖是建筑材质上的一大亮点,青砖墙体呈棱状凹凸排布,它们由当地村民亲手打磨,村民们的归属感就这样存储在每一块青砖里,建筑连接起人与人的情感。




城市和乡村如何共生,在东梓关村这个项目里我们或许能窥见些许路径。在不同群体有着差异极大的需求时,孟凡浩试图去找到“一种超越城乡的新型聚集状态”,能包容差异。“打破城乡边界,促进不同群体和谐共居”,就是他这次参展的切入点。




02飞茑集·松阳陈家铺




丽水松阳县的陈家铺村是位于浙江西南山区的自然村落,自古以来被称为“江南最后的秘境”。北宋状元沈晦就曾在松阳吟唱了这样一首诗:“西归道路塞,南去交流疏。唯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




在大种山深处,600 多岁的古村陈家铺在悬崖之上面朝深谷,隐入缭绕的云雾中,保留着不被打扰的静谧。山体呈阶梯状分布,村里夯土木构的房屋也建在阶梯上,整个村落依山而生。




在村落西南侧,有两栋失落的民居。2017 年,孟凡浩受邀将它们改造成精品民宿酒店“飞茑集”,“对于从城市来到乡村的人来说,我们要给他提供的是,有别于城市的差异化的空间和视觉感官体验。”




这两座房子三面夯土围合,一面紧靠毛石挡土墙。车辆只能行驶到村口,还需在蜿蜒窄小、石阶崎岖的村路上步行三百多米,整个建造过程并不容易。




两座民居成为“飞茑集”之后,分成 1 号楼和 2 号楼。民居原有的层高低矮,导致空间压抑,显然不适宜城市人的居住习惯,因此在改造中室内合理地分为了上下两层。




1 号楼在村落尽头,面朝峡谷,景色极佳。上下两层均为客房,都是大落地窗,共赏同一面风景。外立面则保留了原始的夯土墙面,融于村落景致中。




1 号楼的最西侧还有一个破败的柴房,孟凡浩和团队依照原有宅基地范围修建,还在二层新增了一个悬空挑出的玻璃空间,从室内延伸出去,全方位欣赏山中美景。




2 号楼的南侧靠着交通要道,出于隐私考虑,被规划成 loft 结构,一楼靠窗的位置有飘窗欣赏窗外山景,二楼三角形的屋顶开了天窗,让光照进室内,夜晚还可以躺在床上看山里的星星




在一些材质和细节处,孟凡浩也通过与团队大量调研,保留了传统特色。
“当你在乡村的地理环境中为来自城市的群体造房子的时候,乡土材料等反而成了一种需要考虑的显性要素,营造氛围和意境。”孟凡浩带领着他的团队还为此学习了夯土修复技术。




村中房屋大多在靠山的一侧采用毛石砌筑的护坡挡墙,这一点被运用到现代化的民宿里,反而成为设计亮点。




原有的门窗在保留形状的同时做了加大处理,允许更多山景进入室内成为墙上天然的画作。




老建筑拆除的小青瓦又回到屋顶上,与当地其他老建筑融为一体,“既回应了地域文化性,也体现了可持续的生态理念”。




在孟凡浩看来,“保护是为了能更好的发展,发展才能实现真正的保护”,“借助建筑的媒介性与特殊的地理环境,飞蔦集的客房均价保持在 2000 元/晚,这是当地村民不可想象的,是完全由空间设计所带来的物质价值,也是在正向引导村民对传统村落做出与发展并行的保护。”




03渔乡茶舍




和前两个项目不同,渔乡茶舍是一个面向外来群体(城市人)的公共建筑,它地处杭州建德,也在典型的江南乡村山水之中。如何消解建筑体量、如何让材料最天然生态,让建筑与环境成为一体,是孟凡浩这次考虑的重点。




渔乡茶舍所在的地方是富春江、兰江、新安江三江交汇处,靠山面水,远观双塔,将开阔的山水之景拥在怀里。周边村庄建筑也都是青砖白墙,视觉清新质朴。
在江南秘境主题景区内,渔乡茶舍是打头阵的第一个公共建筑,是接待区,也是让游人慢下脚步品茶的地方。




让更多风景映入在此停留的游客眼中,以及让建筑消融于环境,这两点是这次设计的出发点。
利用地形高差,主次两栋建筑贴合地形延展,逐层叠退,建筑就这样藏进小山坡里,又伸出来不少露台,用作赏风景的好地方。




主楼有三层,顶楼与后山平齐,和村落相接。底层则通过过渡空间与滨水道路相连,来来往往的过路人不会走上来打扰,茶舍里休憩的人也有相对静谧的环境。




在建筑内穿行,曲径通幽,有时面山,有时面水,视线不断转换的同时,建筑不知不觉就退居其后,隐于山水中。




河边的入口处种有杉树,坡上的入口则是樟树指引,这些植物掩盖住建筑材料的突兀性,让游人自然而然地从山水过渡到建筑中,模糊着建筑与自然的边界。




建筑材料最终采用了混凝土,对此设计师解释:作为一种在自然环境中介入感比较强的材料,能够与建筑整体谦和的体量策略达到一种平衡;而木模板特有的纹理又赋予了混凝土材料特殊的尺度和质感,能够弥补单一材料在趣味性上的缺失。




当周围的植物逐渐茂盛,攀爬到墙面屋顶,又是另一种光景,“若要使建筑真正成为景观的一部分,那长久的契合于场地必须借助时间的力量。”




从形式上看,渔乡茶舍是简洁的,但从技术手段上来看,又颇为复杂。
“传统与现代、厚重与轻盈、消解与挺拔”,这些对立的角度都汇集在渔乡茶舍这一个建筑中,它们共同向着孟凡浩所期待的村落与城市之间的建筑形态发展,成为进化中的乡村建筑。





文中采访资料引自:

1.澎湃新闻《对话|孟凡浩谈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主题展:建筑引领“共生”》

2.gad ·line+ studio 项目视频中建筑师的自述



文中图片来源:

1.gad ·line+ studio官网

2.ArchDaily网站

3.摄影师:杨光坤, 史佳鑫, 赵奕龙,姚力

4.微博:@飞茑集民宿、@七七小菇凉







💬


聊聊

你对这几个登上威尼斯双年展的乡村建筑的看法






你也许还想看,点击图片查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一夜美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