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做了七年的故宫“看门人”,她造了一座十万人走进来的城

情绪美术馆 一夜美学 2022-04-29


最近,一个颇有意思的话题#每年上万应届生报考故宫博物院想修文物#登上了微博热搜,引起 1.7 万次讨论和 2.5 亿次阅读。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重拾了文化自信,对传统文化产生认同和兴趣。故宫的文化创新自然在其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而这背后离不开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人——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单霁翔。11 月 2 日,一段关于单霁翔的采访也在微博传得火热,这是由情绪美术馆与网易文创联合出品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意人纪实访谈”《发光场》的第一集,今天我们就走进发光场看看文创人的光芒。





中国文创还得从故宫说起




如今,在不少网友的眼中,故宫是“有事启奏,无事卖萌”。这样鲜活的故宫离不开他的努力,故宫博物院的第六任院长,单霁翔


别人叫他故宫“掌门人”,他却说,自己是“看门人”。“在故宫博物院工作了 7 年多,我这个‘看门人’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将‘活起来’的‘活’字写入故宫的大门。”


《发光场》的第一集就跟着单霁翔漫游一日,听他说故宫文创那些事儿。



▲点击播放《发光场》第一集



2010 年前,故宫还只沿着中轴线开放了几座大殿,四处是紧闭的宫门和游人止步的门禁。


2012 年开始,单霁翔任故宫博物院馆长,他对故宫的初体验,完全称不上完美:


“故宫博物院的馆舍宏大,但是我看到大部分区域并未开放;故宫博物院的文物藏品丰富,但是我看到 99%的文物藏品在库房里面沉睡。”





从上任第一天起,单霁翔就决定,一定要革新,要走没人曾走、没人敢走的新路。


他用五个月,脚踩一双布鞋,走完故宫 9371 间房,查看了 1807558 件收藏文物,对每一处宫殿都了如指掌。


2014 年,来故宫参观的 35 岁以下年轻人,从不到 30%头一次超过了 50%,而这正是单霁翔最期望看到的。



▲《雍正行乐图》动态版



文创产业的最初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 1998 年。但直到 2014 年,故宫的《雍正行乐图》一炮而红,“萌萌哒”系列周边圈粉无数。故宫文创的概念,才算真正进入到大众视野。


以前,文创产品仅仅是博物馆的副业,叫做“小卖部”“礼品部”,只有一些“画风高级”的钥匙扣和冰箱贴。


2013 年时,单霁翔特意两次前往台北故宫,和冯明珠院长学习经验。看见翡翠白菜被做成了雨伞,他感触颇深:只有和人们的生活结合起来,兼备实用性、互动性、趣味性的产品才会受欢迎。 





于是,故宫特色文创产品也像雨后春笋一般纷纷面世。


朝珠样式的耳机、写着“朕亦甚想你”的折扇、“冷宫”冰箱贴、腰牌样式的行李牌、取材自传统纹样的装饰胶带……


这座 600 年的文化宝藏,衍生出数不尽的绝妙创意。到 2018 年为止,故宫研发了 11900 种文创产品。





不过,随着文创概念的火爆,单霁翔对“文创”,也有了全新的理解:“文创不仅仅是文化产品,而是一种文化精神,一种凝练的精神基础。就是要时刻关注人们的文化需求、人们在过什么样的日子。”


无论是线上展览的翔实,还是线下游览的贴心;从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到治愈人心的宫猫萌照……


故宫文创,不再只是建筑,也不只是图案、符号和商品。它像一束光,照亮了生活中更多美好的细节,让我们得以借着它,看到未曾看到的世界。


“要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不要让它束之高阁,离人们的现实生活太远。”





2020 年,在故宫做了七年“看门人”的单霁翔,宣布退休。


卸任后的单霁翔,摆脱了事务烦扰,再一次回到了读书时光。两年间,他笔耕不辍,写作了 11 本书。


每天最幸福的时刻,是吃完晚饭后,沏一杯茶、打开台灯,专注地读上 3、4 个小时书。偶尔,他也会刷刷媒体平台,看看故宫最近又有什么新闻,看看现在的年轻人在想什么。


如今的故宫,不再是沉闷威严的紫禁城,它有猫,有雪,有四时花序,有蓬勃朝气,活力满满地,走向下一个六百年。


旧时王谢堂前燕,终入寻常百姓家。





文化创意就是从无到有




《发光场》的第二集,“开拓者”王潮歌聊了聊什么是真正的文化创意。


她是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六人核心创意小组成员,2010 年上海世博会民企馆的总导演,还开创了实景演出“印象”系列和室内情景剧“又见”系列。



▲点击播放《发光场》第二集



十几年前,王潮歌执导的《印象·刘三姐》上演。


这部作品开启了中国实景演出的先河,带动了当地文旅产业的开发,她因此被誉为中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导演,她的系列作品累计四千多万观众观看


宏大壮观的山水实景,梦幻震撼,吸引了无数人前来。世界旅游组织官员看过后说,“从地球上任何地方买张机票来看都值得。”


《又见平遥》,讲述血脉传承生生不息,让观众步行通过不同形态的主题空间,来到数百年前的清朝街头,感受一砖一瓦,从纷繁碎片中窥视历史。





在对王潮歌的诸多夸赞评价中,有一条评论是:


“她的每一次作品都是新的。”


在她看来,文化创意是从无到有,创新是从零到一,“我做的不是精品,是绝品。”





最近,王潮歌造了一座城。


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戏剧聚落,位于河南,是中国首座全景式全沉浸戏剧主题公园。

 

王潮歌说:“我们创新出奇,我们创造出了一个新的剧种,它叫戏剧幻城。”


21 个剧场内,近千名演职人员上演 30 多个剧目,56 个不重样的格子空间,构建起以黄河文明为创作根基的时空碎片。


不仅是戏剧与文明的粘合,更开启了沉浸式的全新体验。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以建筑为载体,讲述关于“土地、粮食、传承”的命题,时间跨越夏商至今,其广度从绘画、音乐、服装、诗词歌赋到农业文明。


一砖一瓦,皆为史诗,一枝一叶,都是故事。

 

黄河文明第一次以这样的形式得以呈现。观众走进幻城,在迷宫里移步换景,穿越未知,感受科技美学的光影流离,和中原文明的厚重历史。


这是一个被戏剧覆盖一切的时空。


王潮歌告诉我们,从走进门时,戏剧就已经开始。前后左右不同方向的选择,是不同时代的不同故事。


人消失了,感官体验凌驾于一切,目之所及,处处是包裹着黄河文明的戏剧在演绎讲述。


而当走出这扇门,戏剧也尚未结束,它将在每个人心里继续上演。


她用“信物”来形容幻城中的严肃艺术,似乎人们依靠此为凭照,彼此相认。千年的文明从地下升起,戏剧随时上演,灯火通明,光影乾坤。


“入戏”这个词被她反复强调,不只是河南人入戏,还要所有中国人,走入这座幻城,沉浸其中,感受与传承黄河文明。


十一黄金周,十万人走进《只有河南》,厚重砖瓦城墙都成为演员,幕天席地里,所见是众生,所感是历史。





在艺术导演的 title 之外,王潮歌还是公认的国内高端演艺第一品牌和“票房之王”,至今作品票房累计超过 100 亿。


艺术和商业可以共存吗?


在王潮歌看来,这个命题不存在正反对错。以艺术为初心,才能打磨出被观众喜爱的作品,才能赚钱。这是遵循严格艺术规律所形成的闭环,也是艺术面向市场不得不迈出的脚步。


“文创不是跟潮流,不是走在最前端。”


王潮歌把自己和作品放置在文化产业的链条里,用内容和价值来衡量艺术规律。她的灵感不是“挖掘”一个地方的水土,而是从心里自然地“生长”出来。


依托真实山水做演出,她看到的每一个民风民俗都是新的,所创造出的艺术,自然也都是新的。


包容,宽厚,观众在实景艺术中落泪与狂欢,舞台落幕了,另一场戏剧才刚刚开始。





不少熟悉王潮歌的观众都知道,由她执导的实景演出在将创意发挥到极致的同时也吸收了诸多传统文化的精髓,这在互联网技术深刻改变社会各个领域的当下显得尤为独特。


对于文化,不标签化,不商品化,在王潮歌的文化创意理念里,用心去体会和感受,关注每个个体。


“文艺来源于人民喜闻乐见,最终奉献给人民身心愉悦。文艺要为人民服务,就要跟着人民走。哪里人群最集中,哪里就应该出现文艺。”


文化创意应该在山水间,在古巷民居里,在民族服饰里,也在故土乡音里。




🎬



从单霁翔到王潮歌,中国文化创意是他们一直在追逐的光,他们因热爱而自身带光,也让文化创意不断发出更大的光亮。


《发光场》第三集也即将上线,新⺠族音乐发起人、非遗传承人阿朵,将聊到她如何为新民族音乐“乘风破浪”,如何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鼓舞武术鼓,以及她自己“死里复活”的故事。





你也许还想看,点击图片查阅

中国乡土里藏着什么最酷的民间真实?这部片子借艺术家之眼找答案


漫威的<尚气>为好莱坞电影与中国美学之间,再添一道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