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援鄂医护战疫日记里的75种喜怒哀乐

罗世洁 吕寅岍 有Young周刊 2020-03-24

                                                       撰文 | 罗世洁 吕寅岍

                                                                  编辑 | 尚嵘峥

                                                                  排版 | 陈漫如

                                               制图 | 吕寅岍 罗世洁 石月



日记作为记录个人生活的文本,是作者与自己的对话,也是纯粹而隐秘的私人著述。新冠肺炎疫情中,代表社会话语的新旧媒体在不停记录,卷入自媒体时代洪流的许多网民也在记录。


封城日记、战疫日记、方方日记……他们用率真、个性的文字为时代做脚注,让日记这种私人化的言说方式获得了与他人交流的“公共性”。


在微博的一隅,全国各地的援鄂医护人员用日记的方式,记录着自己在战疫一线的喜悦与悲伤、平静与焦灼。


微博话题“一线医护战役日记”阅读量达到了6.8亿(微博 图)


随着武汉方舱医院全部休舱,全国各地援鄂医疗队也正陆续返回家乡。回顾这段援鄂时光,他们的日记里藏着怎样的喜怒哀乐?


有Young周刊以微博话题“一线医护战疫日记”为基准,随机选取了2月22至3月12日这20天当中公开的75篇日记文本,对其进行情绪编码。


根据每天日记的篇数分布,我们将这20天分成2月22日-2月28日、2月29日-3月4日和3月5日-3月12日三个时间段。


参照2013年CCF第二届自然语言处理与中文计算会议中文微博情绪分析评测的要求,我们将日记文本反映的情绪划分为喜好、高兴、悲伤、厌恶、愤怒、恐惧、惊讶7类,并用清博词频统计,提炼出日记文本中的高频词。


让我们打开这75篇日记,跟着他们的记录者——那些可爱的逆行者们一起,经历他们所经历的一切,体会他们所体会的酸甜苦辣,感受他们所感受到的喜怒哀乐。



1

2月22日-2月28日:爱让人有力



援鄂一线医护日记第一阶段反映出的情绪(吕寅岍 图)


2月22日到2月28日这7天中,援鄂一线医护人员战疫日记中反映的最主要情绪是“喜好”,这里的“喜好”指的是他们对人或物的青睐和喜欢。日记中出现较多的词有老人、病人、病房、出院、工作等。


第一阶段“喜好”情绪名词词频统计(吕寅岍 图)


第一阶段“喜好”情绪动词词频统计(吕寅岍 图)


“喜好”这种情绪主要体现在医护人员与患者点滴间的温暖互动中。爱与被爱是相互的,在被照料的过程中,有些患者悄悄为白衣天使们酝酿惊喜,表达他们默默藏在心中的谢意。


2月23日,四川援鄂医疗队队员郭秀梅收到了一份特殊的“心意”,一位她长期照料的患者阿姨送给她了一个自制的手机视频。


郭秀梅不知道,这位阿姨在她工作的时候会悄悄给她拍一些照片,后来便用这些照片作为素材自制了手机视频送给郭秀梅。


还有一位患者阿姨平时总是不停地忙乎,医护人员查房时告知她“明天可以出院了”,她却突然急了,一骨碌从床上下来,拉着医护人员的手着急地说:“求求你们再让我多留一天吧,这些天看到你们的辛苦你们的好,一直想送你们一个礼物,然而现在我什么都沒有,只有剪了这一张图画来表达我对你们的感激,就差最后一点了,请你们让我完成它再安排我出院好么?原本想给你们一个惊喜,却没有来得及,请别让我这些天的努力都白费......”


患者送给医护人员剪纸(@华西护士Z先生 图)


医护人员之间的惺惺相惜中,也流露着他们的“喜好”。他们相互支持,相互鼓励,期待战胜病毒,早日归家。


同事因为挂念亲人而掉眼泪时,他们会相互打气:“胜利很快来了。你看,昨天我们出院31个人,今天出32个人。病房里就剩下8个病人了,医院是不是要关门大吉的节奏?”


他们也会在难得的休息间隙,举办一场“云卡拉OK”放松心情,鼓舞士气。一天下班后,国家(江西)紧急医学救援队护理组组长卢其玲看着队员们一扇扇密闭的门,不禁担心,大家的心情怎么样?一个念头猛然冒出来,“我可以组织大家在微信里举行卡拉OK”,每人唱一两句,重在参与。没想到同事们反响强烈,护理部刘琳主任的一曲《我只在乎你》,把联唱推入了高潮。


对职业的“喜好”与热爱正是医护人员前进的动力和坚守的初心。这场战“疫”对于年轻的医护人员来说是宝贵的经历,戴着四层手套抽血,学习各种没见过的仪器,每一次新的尝试都是一剂“革命”胜利的强心针。


@非紧急避难人员- 在2月23日的日记里写道,她正戴着四层手套抽血(罗世洁 图)


除了“喜好”,这一阶段医护人员的另一个主要情绪是“高兴”,这里的“高兴”指的是他们内心的愉悦感。关于“高兴”,医护人员日记中出现较多的词有护士、病人、叔叔、工作、出院、防护等。


第一阶段“高兴”情绪名词词频统计(吕寅岍 图)

第一阶段“高兴”情绪动词词频统计(吕寅岍 图)


他们为医患之间愈发真挚而融洽的关系而“高兴”。朝夕相处中,他们与患者甚至成为了“至亲”。


隔离病房里的何叔叔没有家人陪伴,医务人员日夜陪着他,安抚他的情绪。有一次,何叔叔和家人视频通话时,重庆支援湖北医疗队员张平调皮地凑过去入镜,笑着说,“你们好,我是分管叔叔的护士,我们是重庆来的。”何叔叔接着便对家人说:“这是我的闺女儿,她叫张平。”


让日夜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最有成就感的事,莫过于看着自己照料的患者治愈出院。


@不爱拍照的护士不是好吃货 在2月28日的日记里写道,18岁的小伙子出院了,她为他高兴(罗世洁 图)


2

2月29日-3月4日:坚强地前进



援鄂一线医护日记第二阶段反映出的情绪(吕寅岍 图)


2月29日到3月4日这5天中,一线医护人员日记中透露出的最主要情绪是“高兴”。经过对日记的文本分析,我们发现这一阶段他们日记中出现较多的词有出院、工作、防护、武汉、老奶奶、病人等。


第二阶段“高兴”情绪名词词频统计(吕寅岍 图)

第二阶段“高兴”情绪动词词频统计(吕寅岍 图)


日记反映的情绪由前一阶段的“喜好”转化为现阶段的“高兴”,一方面说明一线医护人员更加熟悉工作坏境,与病人更加亲近,另一方面随着疫情的好转,不断有病人陆续出院。在这一过程中,医护人员的心情有所好转。


医护@小酒窝的跳 在她的微博里记录着这些转变,她在2月29日的日记里写道:“在武汉光谷重症病区的日子,我们已经完全适应高强度的工作……跟病人能愉快的(地)相处,对每个病人都是巨无细致,照顾的(得)无微不至,病毒无情,人间有情。”


医护@医疗音乐手绘君 觉得,现在医院所有岗位都变得有活力了,因为“90后上岗了“。


@医疗音乐手绘君 在2月29日的日记里写道,90后上岗后,岗位有活力了(罗世洁 图)


这些日子里,不断有病人出院。医护@小欧_00 在3月1日送了一位91岁高龄的奶奶出院,她为此感到高兴:“大部分的患者都陆陆续续出院,这是一个好的现象。”像她感受的一样,很多医护人员都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


@小欧_00在3月1日的日记里写道,91岁的老奶奶出院了(罗世洁 图)


与“高兴”相反,这一阶段日记中反映的另一个主要情绪却是“悲伤”。与“悲伤”有关日记中出现较多的词有武汉、工作、感动、病人等。


第二阶段“悲伤”情绪名词词频统计(吕寅岍 图)

第二阶段“悲伤”情绪动词词频统计(吕寅岍 图)


医护人员日记中透露出的悲伤情绪的不断蔓延提醒我们,即使是在疫情好转、压力变小的大趋势中,仍需正视并解决医护人员遇到的困难。


对于支援湖北的医护人员而言,身处异地的孤独和对家人的思念是不可忽视的。在医护@协和医生Do先生 看来,家是他想回却回不去的地方。从疫情开始到2月29日,他已经整整24天没有回家。


医护@爱吃鱼的丸子 用一首诗记录了自己的崩溃与坚强。


@爱吃鱼的丸子mm 在3月1日的日记里写了一首长诗(罗世洁 图)


除此之外,病人的病情也牵动着医护人员的心。3月1日是医护@过客的绚烂 援鄂的第二天,在她负责的患者中,有两位重症患者因为没有家人陪伴,输液必须由她盯着。


一位病情不稳定的老爷爷上了呼吸机,心率最快时有130多,她必须时刻守在他身边,四个小时的上班时间让她心累不已。


@过客的绚烂 在3月1日的日记里写道,生命的脆弱必须时刻守护(罗世洁 图)


3

3月5日-3月12日:希望就在前方



援鄂一线医护日记第三阶段反映出的情绪(吕寅岍 图)


3月5日到3月12日这8天中,医护人员日记中反映的最主要情绪仍为“高兴”,日记中出现较多的词有武汉、防护服、下班、司机、上班、希望等。


第三阶段“高兴”情绪名词词频统计(吕寅岍 图)

第三阶段“高兴”情绪动词词频统计(吕寅岍 图)


上班时,爱美的她们会利用有限的条件制造小乐趣——用红色水性笔给自己做一次美甲。虽然不“美”,也确实很“假”,但是她们相信乐观是一种力量,也是一种坚守。


医护人员用红色水性笔给自己做美甲(@Zz小狸子叫胜男 图)


下班后,热情的志愿者司机大哥载者援鄂医疗队队员们回宾馆休息,一路上还兼职起了导游,为他们介绍武汉著名景点黄鹤楼和长江大桥的夜景,他还特意把车速放慢,好让他们欣赏这座本该很热闹的城市。


医护@小叶子pingping 盼望着,“希望疫情结束,我们一个不落,脱下防护服,摘下护目镜,走上武汉长江大桥,瞧瞧黄鹤楼的真容,感受武汉的晴空万里。”


“上班我们是认真的,下班也是认真的。看我们多开心[呲牙],哈哈哈。”即使有时下班已是凌晨5点,她们也不忘与同事合影留念,一起定格这难得的闲暇时光。


凌晨5点下班时,医护们一起合影(@TiamoMelinda 图)


3月10日,武汉16家方舱医院全部休舱,这一天也是医护@超俊来武汉援鄂的第35天。他调侃道,“武汉市武昌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成功被我们干倒闭”。他们站好了最后一班岗,做到了“打胜仗,零感染”。


在疫情呈现向好趋势的这段时间里,“喜好”再次成了他们的主要情绪之一,相关日记中出现较多的词有成长、希望、患者、献血、血浆、发热门诊等。


第三阶段“喜好”情绪名词词频统计(吕寅岍 图)

第三阶段“喜好”情绪动词词频统计(吕寅岍 图)


这次疫情对于20岁的医护@少女嗝 来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从一开始的焦虑到后来的平和,心态的转变让她感叹,“成长来的太快了,让我们继续加油,迎接春暖花开和美好的未来。”


3月5日是医护@我是我我不是天使 接管发热门诊的第42天,由她带领的医护人员都平平安安地返回了原科室,他们一起在医院门诊外拍下了珍贵的照片,庆祝工作的阶段性胜利。


医护们在医院门诊外合影,庆祝工作的阶段性胜利(@我是我我不是天使 图)


有的白衣天使不幸感染了新冠肺炎,他们为自己没能跟同事一起抗击疫情感到遗憾。尽管这样,他们还是决定痊愈后捐献自己有抗体的血浆,帮助其他患者。同时,他们还呼吁更多康复病人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捐献血浆,以救助更多重症患者。


@Zz小狸子叫胜男 在3月5日的日记里写道,同事感染新冠肺炎,治愈后去献血(罗世洁 图)



在有Young周刊所选取的2月22日到3月12日这20天中,全国各地援鄂医护日记中反映出的一线医护人员的主要情绪为“高兴”和“喜好”


随着疫情出现向好趋势,3月2日到3月10日武汉的方舱医院陆续休舱,一线医护人员更多展现出了正面的情绪,“高兴”的占比从第一阶段的30%,逐步上升至第三阶段的59%,愤怒、恐惧、惊讶等负面情绪几乎不见踪影。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这20天内,一线医护人员的“悲伤”情绪一直存在,尤其在2月29日到3月4日这5天中,“悲伤”、“恐惧”、“惊讶”的负面情绪占比都有所上升。


这些情绪一直在警醒我们,“征战”在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们并非时刻斗志昂扬,乐观积极。常年在ICU工作、看尽生死的医生,看到同行累倒在地上的情景也忍不住放声大哭;给病人抽血的医护人员不慎被扎了,也会因害怕而流眼;援鄂第二天就要独自负责照看不止一位病患的护士也会手忙脚乱。


囿于时间和精力有限,我们只收录了2月22日至3月12日的75篇日记,还有许多医护人员在互联网上默默书写着自己的抗疫日记,记录着自己的喜怒哀乐。


这些充盈着个人情绪的媒介记忆值得被发掘,而日记背后一个个鲜活、勇敢的个体更值得被尊敬。



指导老师 | 杨晓霞 张弢 张宁 靖鸣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采写编评一体化」课程

出品



往期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