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位于前海的全国首个国际仲裁大厦40楼眺望窗外,高楼林立,山海连城,深圳国际仲裁院(下称“深国仲”)新总部入驻前海一年多来,迟文卉每天都能感受到这里日新月异的变化,“前海就像是中国的曼哈顿,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同栋楼里,华商林李黎(前海)联营律师事务所(下称“华商林李黎”)的大湾区律师,忙碌地处理着香港与内地客户的案件。深耕前海近十年,该所执行主任王寿群,见证了前海探索跨境法治规则衔接的全过程,“这里最大的法治特色,在于深港合作与国际视野”。 与王寿群同在一层办公的温贵和,近期则开启了“两点”办公模式,奔波于国际仲裁大厦与平安金融中心之间,切换着前海国际商事调解中心与律师事务所负责人的身份,“我们相信前海,相信这里未来有大发展”。 三人相信前海的底气,均来自这里的法治环境。作为国家唯一批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示范区,法治已融入这里的城区血脉,内化为城区之魂,成为前海核心竞争优势和主要驱动力。 2022年1月,前海启用前海深港国际法务区,现已引进六大类182家法律机构,落地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第一国际商事法庭的“司法终审”,与深圳国际仲裁院的“一裁终局”,形成“双终局”架构。 2023年7月,在中山大学发布的“2022-2023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中,前海法治化环境指数在全国自贸区排名第一。
深港跨法域规则衔接加速
迟文卉眼中的前海,是深港跨法域融合探索的先行地,“前海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腹地,毗邻港澳,可以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一国两制三法域’的优势”。 事实上,深港跨法域融合探索,正是前海法治建设的鲜明特色。 依托临近香港的地缘优势,2019年,深国仲在香港设立华南(香港)国际仲裁院,形成了双城两院的新格局。在仲裁规则创新上,深国仲创造性制定《关于适用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仲裁规则的程序指引》,并将“香港”作为默认仲裁地,推动跨法域规则衔接。 深港跨法域融合探索的步伐,不单包括规则衔接,还包括人才流通。走进中国第一家粤港澳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华商林李黎在前海的成长足迹,恰是印证了港澳人才在深港跨法域融合上的巨大潜力。 从设立之初的7位合伙人,到扩张至今的上百人规模,王寿群发现,港澳律师、涉港澳业务已成为律所的独特名片。 目前,该所拥有9位粤港澳大湾区律师、8位香港或澳门执业律师、5位港籍内地律师。律所提供的涉港澳诉讼、并购、IPO、破产重整等法律服务,服务了一批走进前海的港资港企,以及走向香港的内地企业。 “香港国际都市的背景,链接了不同国家的资源。”王寿群认为,随着深港跨法域融合探索的步伐加快,定会吸引更多的香港法律人才来到前海。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8月底,深圳已有201名大湾区律师(获得大湾区内地九市执业资格的港澳律师),人数占广东的一半以上,在大湾区内地九市中位居第一。仅前海执业的港澳律师就有82名,其中45名获得大湾区律师资格。
国际商事调解事业可圈可点
两年前,《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下称《前海方案》)出台,明确建设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如今,前海在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上,给出了怎样的答案? 前海国际商事调解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温贵和认为,前海在探索发展商事调解事业上,优势凸显,表现可圈可点。 2022年5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正式实施,成为国内同领域首部涉及全类型矛盾纠纷、囊括全种类化解方式、覆盖全链条非诉流程的地方性法规。 “在全国尚未制定商事调解法的背景之下,深圳利用特区立法权对商事调解做出明确规定,为前海发展商事调解提供了明确指引。与此同时,港资、外资企业易于接受调解优先理念、政策鼓励市场化收费、前海高标准筛选调解员队伍等因素,均促进了前海发展商事调解的探索。”温贵和表示。 虽说商事调解事业处于起步阶段,但对于未来在前海的发展,温贵和还是充满信心。“调解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灵活等优点。”他深信,作为前海打造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的“三驾马车”(诉讼、仲裁、调解)之一,调解可以成为纠纷出现时优先选用的模式,发展前景广阔,将为前海打造成为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提供不少助力。 而在迟文卉眼中,国际仲裁具有“四跨”的特点——跨境管辖案件、跨境适用法律、跨境执行裁决、跨境共享资源。“依托前海深港国际法务区,更多的优质法律服务资源在前海聚集、共生。”迟文卉表示,当事人在这里可以享受到从案件咨询到聘请律师,再到解决纠纷的一站式服务。 据统计,进驻前海后,深国仲的仲裁业务再创新高。2022年,受理的仲裁案件总争议金额达到人民币1272亿元,跃居“亚洲第一、世界前三”。其中个案最大争议金额达240亿元,也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仲裁案件。
提升法律事务对外开放水平
前海如何在法治建设领域对标国际,走向世界?三位受访对象给出了各自的答案。 自成立之初,前海国际商事调解中心对标国际标准,探索建立起了完整的管理模式。温贵和表示,中心目前有523名调解员,其中的175名调解员,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比近33%。 华商林李黎依托前海“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联合会,服务中国企业出海。该所联合打造出了前海版的法律服务全球通,由中国律师做总承包,负责与海外律师合作的新模式,已获司法部复制推广。 今年3月,广东省司法厅出台《关于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开展中外律师事务所联营试点实施办法》,前海成为广东省唯一可同时开展粤港澳合伙联营和中外律师事务所联营双试点的区域。 “政策的出台,我相信一定会对前海甚至国家法律服务的国际化提供很好的探索路径。”王寿群认为,这体现了前海作为改革开放试验田“先行先试”的特点。她表示,未来律所一定会参与到中外律师事务所联营试点当中,以更好对接国际市场。 而在进驻前海深港国际法务区后,深国仲受理的涉外案件数量和争议金额也在大幅提升。2023年以来,截至8月22日,深国仲新受理案件超过7000宗,同比增长43%,涉外仲裁案件的当事人来源国新增了立陶宛、伊拉克、安哥拉、沙特阿拉伯、瓦努阿图5个国家,目前案件当事人覆盖国家和地区累计140个。 为什么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当事人选择这里?在迟文卉看来,这与深国仲的国际化法人治理机制、国际化仲裁员结构息息相关,目前深国仲的仲裁员覆盖了114个国家和地区。 她举了一个例子:“去年一宗案件中,一方当事人是加拿大的公司,另一方当事人是中国内地的公司,进入仲裁程序之后,双方分别选择了一名加拿大籍仲裁员和一名中国内地仲裁员,然后再通过排序方式共同推选出一名来自第三法域的新加坡籍仲裁员,三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保证了这宗案件得到公平公正、妥善的解决。” 此外,深国仲还以合作形式引进了8家国际组织及境外知名仲裁机构,与世界银行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ICSID)、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UNCITRAL)、国际商会国际仲裁院(ICC)等机构开展合作,合作布局遍及亚洲、非洲、欧洲、美洲等各大洲。 迟文卉提出,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提升前海法律事务对外开放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高水平参与国际合作,在前海打造国际商事争议解决协同生态圈,助力外国投资“引进来”,并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 “律所是很小的社会单元,但平台可以汇聚广阔的资源。”王寿群期待,前海后续为中国的法治发出更大声音。
来源丨南方日报,南方+(撰文 曾子航 杨溢子,策划/统筹 张玮)
花了 · 来阅读点个在看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