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头版报道广东涉外法律服务成效
开栏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涉外法治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
广东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近年来,广东充分发挥改革开放的先发优势和毗邻港澳地区、东南亚国家的地理优势,坚定不移推进涉外法治建设,积极参与完善国际规则体系,促进公平正义,为涉外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广东样本。
近日,《法治日报》采访组深入广东广州、深圳、东莞、中山等地进行实地采访,真切感受广东涉外法律服务的生动实践和精彩演绎。从今天起,本报推出“涉外法律服务赋能高质量发展”专栏,展现广东实践成果,敬请关注。
“网上申请后不到一个星期,20多名员工的在职证明公证一次性全开好了,还不用员工自己过来办,给企业海外派遣工作带来极大便利。”广东东莞一家电子科技公司的职员谢先生赞叹道。
熟练地从公证人员手中接过一沓已密封成册的员工在职证明证书,谢先生告诉《法治日报》记者,其公司在越南、缅甸、印度等设有分公司,劳务派遣和外籍员工来华务工都需要办理公证,不同国家要求也不一样,东莞公证处提供的“云”上公证服务,让企业办理涉外公证“最多跑一次”,方便高效,助力企业发展。
这是记者近日在广东采访涉外法律服务时遇到的一幕,也是广东全面优化涉外法律服务的一个生动缩影。
从赴香港合作设立国际仲裁机构到首创亚太经合组织在线争议纠纷解决平台,从探索粤港澳律师事务所合伙联营到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试点,从组建涉外经贸律师服务团到推广海外远程视频公证,近年来,广东省不断深化涉外法律服务改革,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广东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陈旭东说:“近年来,广东着力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律师事务所、仲裁机构和商事调解组织,大力打造国际一流涉外法律服务机构矩阵,助力广东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助推广东全面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细致便民
涉外法律服务精准高效
在东莞市东莞公证处翻译室里,3名翻译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工作人员黄嘉敏此时正在翻译一份单身宣誓书——一名在东莞从商的外籍人士在这里收获了爱情,在领事馆拿到英文单身宣誓书后来公证处翻译并公证。
“为做好涉外公证服务,我们不仅专门设置了翻译室、远程网上办证室,还在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设立办证点,满足高科技企业、金融机构的涉外法律需求,推出‘出国公证+外事认证’一站式便民服务等。”东莞公证处负责人蒋丽说,东莞公证处年均办理约6500件涉外公证,努力打造优质高效公证服务链,与外贸产业链、供应链衔接。
随着企业“走出去”,经济活动和人员往来频繁,对涉外公证的需求越来越高。为此,外交部、司法部组织开展了海外远程视频公证试点工作,广东的公证机构踊跃报名开展试点。
走进深圳市前海公证处,墙上“崇法、尚信、守正、求真”的标语映入眼帘,位于办公区域的“远程视频公证服务中心”格外引人注目,服务中心一块大屏连接海内外,目前已办结56例海外远程视频公证。
前不久,我国公民任某(深圳一公司股东,居住澳大利亚)所在公司急需向银行申请授信,其需要为公司授信提供个人连带保证,但当时其已怀孕9个多月,临盆在即无法回国,得知前海公证处可以办理海外远程公证,她立即提出申请,很快就办好了公证委托事项。这一便民举措让任某连连称赞。
据统计,广东目前已有26家公证处试点海外远程视频公证,成功连线五大洲、20个国家,已出具相关公证书368份。
广东是中国内地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合作量最大、人文交流最密切的省份,海外留学生、出口企业、外资企业、外籍务工人员……多元主体对精准高效的涉外法律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广东持续深化改革,积极回应需求。
走进中山国际人才港,记者切身体会到了中山市为涉外人才提供的贴心服务——各项法律服务窗口在服务大厅“一站式”配齐,还设置了“人才安居医疗教育服务”“人才金融和法律服务”“湾区人才沙龙”等针对性服务区域。
在人才金融和法律服务办公室,设有人才法律顾问和人才公证服务两个专席。正在值班的人才法律顾问梁律告诉记者,他主要负责涉外法律咨询服务,并根据当事人需求对接合适的涉外律师。前几天,有准备回国投资的华侨来电咨询相关法律和政策,梁律和律师一起进行了解答,当事人对这样的服务感到非常满意。
在广州,以广州湾区中央法务区“一中心三片区”建设为载体,聚焦打造“涉外法治先行地”,建立了粤港澳三地高端人才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全国首宗由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担任调解员的劳动争议案、首宗由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澳门律师)代理的内地案件均在此诞生。
行走在广州市南沙区创享湾的步道上,除了普通话和粤语方言,英语、葡语等各种语言争相入耳——这里是广州湾区中央法务区南沙国际片区,也是粤港澳青年交流交往新平台,吸引了不少港澳和国外青年创业打拼。
“南沙区出台支持涉外法律服务业发展‘八条措施’,从落户支持、成长进步奖、经营贡献奖、突出成就奖、人才发展补贴、特殊激励等多方面、全方位予以支持,可以提供平台化、专业化、‘一站式’涉外法律综合服务。”南沙区委依法治区办常务副主任、区司法局局长曾普光说。
多措惠企
企业“走出去”更有底气
“中山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委员会”“中山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室”“广东省中山市知识产权行政裁决示范创建单位”“广州专利代办中山服务站”……记者来到位于中山市古镇镇的中山灯饰知识产权维权中心,大门外紧密排列的牌匾彰显着维权中心肩负的重担。
古镇镇被誉为“中国灯饰之都”,有灯饰企业两万多家,市场份额占全国近70%,产品出口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主体多、灯饰产品更新换代快,很多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都遭遇过知识产权纠纷。
“在维权中心设立以前,当地不少企业受知识产权维权难、成本高、周期长问题困扰,赢了官司、输了市场等现象时有发生,创新积极性受挫。”该中心主任蔡杰松说,中心整合司法、海关、公安等各方面资源并加强协调,形成司法保护、行政保护、调解、仲裁、社会监督等多元化的解决机制,有效应对、解决、预防纠纷。
“有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作为企业创新发展的‘靠山’,企业才有底气、有信心去实践创新创造,提升专利质量,也更有勇气走出国门,开拓海外市场。”一家大型灯饰企业负责人李先生说。
让企业有底气的,是广东提供的一系列优质、高效的涉外法律服务产品。
步入位于广州湾区中央法务区白云中心区的广州国际商贸商事调解中心,“中立 规范 公正 高效”8个字及其英文翻译嵌在墙上。据该中心理事长、主任彭波介绍,中心自2020年8月成立以来,已为3000多家商事主体提供了高效专业的解纷服务,共受理商事调解案件超2000宗,涉及争议标的额超137亿元。
彭波介绍说,调解中心采取“专业调解+司法确认”方式解决调解协议的强制执行效力问题,同时以“有偿+低价”运作模式,保障调解员队伍的专业性和稳定性,可以更好处理复杂的商事争议案件,并以更快速度妥善处理好当事人商事纠纷,省时、省事又省钱。
广州国际商贸商事调解中心、和谐南沙多元解纷中心、深圳市前海国际商事调解中心、蓝海法律查明和商事调解中心……广东省司法厅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处处长都贵均细数道,全省目前设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涉外商事调解组织16个,有涉外调解员628人,为跨境商事纠纷多元化解、优化大湾区营商环境提供有力支撑。
来到全国首个国际仲裁大厦,深圳国际仲裁院坐落其中。在象征“高洁”的莲花装饰映衬下,一面墙上的标语格外引人注目——“SCIA——联通港澳,建设面向全球的国际商事仲裁中心”。
智能展示墙上,特区仲裁十大案例和深国仲十项“探索”映入眼帘,其中不少都体现出了涉外特点,包括“中国仲裁第一大案”。那是一宗中美跨国投资纠纷仲裁案,争议金额达130多亿元人民币。深国仲院长刘晓春担任该案独任调解员和仲裁员,采用“调解+仲裁”模式,并引入专家组协助审理,仅用13天便高效、圆满地解决了争议,得到中美多方当事人和代理律师的高度赞赏。
“我们的规则与国际接轨,仲裁员来自114个国家和地区,三分之一以上的理事来自境外,受理涉外案件覆盖的国家和地区累计达138个,为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作出了努力。”深国仲国际合作与发展处处长黄郭勇说,越来越多的涉外主体,乃至双方均涉外的主体,选择到深国仲解决纠纷。
数据显示,深国仲2022年受理仲裁案件争议金额1272亿元,位居亚洲第一。
聚集人才
涉外律师组团添智增色
“我们积极应诉,历经28个月,终于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商业秘密‘337调查’案中赢得了最终的胜利!”广州市乐百纳餐饮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浩向记者回忆这段境外维权经历时,仍难掩激动之情。
2019年,乐百纳还是家刚成立3年多的中小民营企业,却遭遇了来自美国行业巨头发起的“337调查”。乐百纳决定积极应诉,委托广东华进律师事务所代理案件。华进所一边帮助企业梳理境外应诉程序、制定应诉策略、搜集举证材料,对案件进程进行综合管控;一边与境外律所居间沟通,合力应对。
最终,乐百纳绝地反击,于2021年10月赢得诉讼。“说实话,一开始我们也没有太大的把握能赢,是优质的法律服务让我们一步步树立了信心。”乐百纳公司总经理周浩说,胜诉后,乐百纳营业额快速增长,产品销往欧美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广东省司法厅律师工作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全国第一律师大省,广东着力加强涉外律师人才建设,截至目前,全省涉外律师达2900名,其中,具有跨法域执业能力的粤港澳大湾区律师360名;98名律师入选全国涉外律师人才库,人数居全国第三;13名律师入选全国律协“一带一路”跨境律师人才库,人数居全国第二;指导省律师协会按专业领域、服务国别和业务专长等,组建广东省涉外律师事务所库和涉外律师人才库,涵盖48家涉外律师事务所和704名优秀涉外律师,建立收录有153名港澳律师、大律师的港澳律师库;组建贸易救济与产业损害、跨境争议解决、涉外知识产权与信息安全等10余个涉外法律专业委和工作委员会,覆盖涉外法律服务各个领域。
“我们选拔涉外律师组建广东省涉外经贸法律服务律师团,打造一支服务于广东省重大经贸活动的高端涉外经贸律师人才队伍。”广东省律师协会副会长陈方说,律师团主动服务涉外法治工作,参与贸易摩擦风险应对处置,帮助省内高科技企业、中小企业有效应对“337调查”、国外电商巨头“封店”等打压遏制。
与此同时,从在全国先行先试内地与港澳律师事务所合伙联营、试点开展港澳律师在大湾区内地九市执业,到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试点开展中外律师事务所联营,广东出台一系列创新举措,吸引聚集涉外人才队伍,延伸法律服务触角。
8月30日,粤港澳大湾区法治论坛在广州市南沙区举办,发布《南沙倡议》,突出涉外法律服务供需对接,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融合。获聘全国首家粤港澳大湾区律师工作委员会主任,让来自香港的律师何君尧感慨万千:“这是一项有前瞻性的工作。推动内地律师与港澳律师强强联手,加强协同效应,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法律服务。”
自何君尧成为大湾区“001号”律师一年多以来,已有360名港澳律师向广东省司法厅申领了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证,其中香港(事务)律师266名、香港大律师27名、澳门执业律师67名,受聘于内地100多家律师事务所。
吸引人才,更要不断培养人才。近年来,广东不断优化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教育管理部门搭建粤港澳大湾区法学教育与人才培养联盟,与高校合作共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基地、设置涉外人才培养项目等,打造涉外法治人才“蓄水池”。实施涉外律师人才培养“粤律工程”,积极争取省财政经费支持,对涉外律师分层分类实施精准培养;组织法律服务实务机构与高校联合实施涉外律师、国际仲裁研究生培养项目;在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建立全省首个律师事务所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今年7月19日,广东首次在省级层面召开涉外法治建设工作会议,省委依法治省办对包括涉外法律服务在内的涉外法治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陈旭东表示,广东省涉外法治建设工作会议全面吹响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的进军号角,广东涉外法治建设工作将把人才培养作为重点和突破点,建设一流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广东毗邻港澳的独有区位优势,立足湾区、面向全球,努力打造法律服务最优湾区。
来源丨法治日报(记者 陈建国 周斌 章宁旦 唐荣 孙天骄)
花了 · 来阅读
点个在看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