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工作交流||“工匠精神与职业院校德育工作”征文研讨活动优秀征文选编(六):培育工匠精神打造职教育人新特色

2017-10-12 江苏经贸离退休工作

来源:教育部关工委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李克强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弘扬工匠精神的指示精神,推动“工匠进校园”活动深入开展,助力职业院校德育工作,教育部关工委组织开展了“工匠精神与职业院校德育工作”征文研讨活动。此次活动得到了各级教育关工委,特别是职业院校关工委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活动共收到20个省(区、市)报送征文406篇。经教育部关工委理论研究中心初评、专家评审,共评选出征文一等奖16篇、二等奖58篇、三等奖76篇。从9月28日起,公众号将推送部分获奖征文,供各地各校学习。

培育工匠精神打造职教育人新特色

       2015年“五一”开始,央视新闻推出八集系列节目《大国工匠》,讲述了8位不同岗位的劳动者,用他们的灵巧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此节目一经播出引起全社会热议。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对重振工匠精神的信心和决心。其后,工匠精神迅速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并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纵观历史,中华民族从不缺乏卓越精湛之技艺、精益求精之追求,中国的工匠精神并不逊色于其他国家。然而现在,我们却有了巨大的差距:中国游客在日本爆买电子产品的情景让人记忆犹新;刚建好的大桥不到半年就坍塌,毒奶粉、瘦肉精、硫磺姜、地沟油等屡禁不止,各种粗制滥造、假冒伪劣商品充斥着市场;同样的原料,相同的生产线和管理制度,中国却无法打造出高端产品。为什么?我们可以从工匠精神的角度得到很好的解释。众所周知,德国和日本的制造业蜚声海外、誉满全球,工匠精神正是德国和日本制造业崛起和成功的钥匙,对工匠精神的尊重和坚守,让德国制造和日本制造成为一种高大上logo的象征。而中国的一些生产制造行业热衷于拼速度、扩规模、对利益过分追逐,导致了对产品质量把关的放松,由于工匠精神的缺失,人们对中国制造的刻板印象还停留在低质量、高耗能、山寨等挥之不去的词语上。一个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必然会多一些纯粹,少一些浮躁;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急功近利。中国要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就需要工匠精神,只有真正在全社会、各行业中重树工匠精神,“中国制造2025”才有可能实现。

一、工匠精神的当代意蕴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精神理念和职业态度,核心是对品质的追求。工匠精神自古有之,历经千年积淀而独具意蕴。但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我们应把握好工匠精神的当代内涵,才能使工匠精神源于职业文化,又高于职业文化;源于工业文明,又进入后工业文明。

       (一)“匠心”—工匠精神之基

       所谓“匠心”,就是对所从事职业的高度认同,有安于做一名工匠之意,这是工匠精神的基石。中国传统文化推崇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强调“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倡导“君子不器”,在“士农工商”的职业排序中,“工”的地位仅仅在“商”之上,甚至很多工种被直接归为“三教九流”一类。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是造成当代工匠精神缺失的一个重要历史文化因素,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使国人很难形成健康的现代职业精神。在当代,我们要培养的工匠热爱自己的职业,凭着“靠手艺吃饭”、“劳动者光荣”这样质朴的信念,有着和读书人一样的自尊、自豪。他们对自己的技艺高度自信。对自身“匠人”这一职业身份有着“良田百顷,不如薄技在身”的强烈认同感。

       (二)“匠术”—工匠精神之本

       所谓“匠术”,广义上讲就是指匠人的技艺水平,这是工匠精神的根本。对于真正的工匠来说,技艺的精湛卓越和产品的精致细密是他们从未停止的追求。《诗经》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描述了工匠反复琢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朱熹进一步阐述:“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由此出现“精益求精”一词。由于它对技艺提升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使得它从而成为工匠所追求的一种工作精神。“匠术”并不是一项简单机械的重复性劳动,而是一个持续的创造性过程,是一个不断对产品技艺提升完善的过程。《大国工匠》中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一丝漏点,有人可以把密封的精度控制到一根头发丝的1/50,还有人检测的手感堪比X光令人叹服。这些大国工匠身怀绝技,匠术超群,这些产品技艺的背后都凝聚着匠人们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

       (三)“匠德”—工匠精神之魂

       所谓“匠德”,即“道技合一”的人生境界,这是工匠精神的灵魂。真正的工匠从来不仅仅是为了治“术”,治“道”才是他们的真正目的。娴熟精湛的技艺只不过是通往“道”的一种途径。他们希望由“艺”入“道”,从而领悟到“道”的真谛,实现自我超越。庖丁解牛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惠文王对庖丁的解牛技艺赞叹不已时,庖丁则回答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这个“道”就是规律,是比“术”更高的层面,是由个别上升到了一般,才会有游刃有余的技艺。这里的“道”还有一层含义,即是“德”。真正的工匠在追求通艺通道的境界时,也强调“德艺双馨”的宗旨。可以说在中国,丧“德”之“艺”已不能称之为“艺”,丧“德”之匠人也势必会被排除在主流之外。所以,我们所需要的“匠德”,是“术”、“道”、“德”融通和统一,是一种“道技合一”的人生境界。


二、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

       (一)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大国工匠从何而来?来自数以亿计的生产一线上的普通劳动者。数以亿计的生产一线上的普通劳动者又从何而来?从职业教育中来。职业教育承载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培养数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在我们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关键时期,需要有大批产业工人通过潜心钻研不断提升技艺水平,将精益求精、务实创新、笃实专注、恪守信誉的行为准则融入到工业生产与管理实践中去,从而提升“中国品质”的含金量和竞争力。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从职业教育抓起,职业教育是培育工匠精神的最好载体,通过职业教育将工匠精神传递给每一位准生产一线劳动者,让学生在入职前就具备求真的职业理想、向善的职业道德、至美的职业态度、崇精的职业习惯,在走上职业发展道路之后,更是不忘初心,把工匠精神转化成一件件精雕细琢的产品,努力实现个人发展、服务企业和回报社会的人生目标。这正是职业教育的使命与担当,也是当下强调工匠精神之意义所在。

       (二)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的缺失

       工匠精神本是职业教育的灵魂,但实际上却成了职业教育的一个盲区。很少有职业院校对自己的办学目的、培养目标有明确的定位,往往只是强调专业与职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保持同步,很多职业院校把自己简单地定位成为社会培养技术工人的基地,在育人过程中往往侧重对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培训,对学生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却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工匠精神的熏陶更是无从谈起。哈佛大学校长哈瑞·刘易斯认为,教育培要养的不是“会做事的”的人,而是“会好好做事”的人。技术技能的培养与职业精神的塑造不应是“两张皮”的关系,而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职业教育是在培养市场所需的应用型人才时,若能强化工匠精神的培养,将极大地提高人力资本附加值,促进学生的就业和未来职业发展。


三、职业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主要路径

       职业院校应在充分认识工匠精神的前提下,明确其人才培养目标,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并合理利用,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切实有效地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一)主阵地:职业道德教育

       真正的工匠德艺双馨,不仅技艺超群,为人谦和友善,当国家和人民需要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担当起报效祖国的责任。工匠精神是一种向善的道德精神的指引。职业院校应把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置于首要位置,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职业道德素养是专业素养的基础,坚定以德为先、德艺兼求的信念和意志。深入剖析学生在职业道德方面所面临的各种困境,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职业价值观。做好在校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内容与工作岗位中具体的职业道德标准相对接,加强职业道德培养的针对性。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与工匠精神其实是相通的,职业院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使学生做到“治术”先“治德”、“修技”先“修身”。

       (二)主渠道:课程教学

       课程教学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最重要载体,把工匠精神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是培育工匠精神的基础性工作。首先,要优化通识教育课程结构。在不断完善现有的以人文社科类为主的通识课程的同时,丰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课程内容。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发展潜力,增强对所学专业的理解和认同,形成正确的职业目标定位以及科学的生涯发展规划,让他们在了解专业、认同职业、规划未来的过程中了解工匠精神。其次,要优化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专业课教师要充分挖掘本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文化品格和精神实质,既重视教学的有效性,又凸显教学的价值性;既要让学生在专业知识上有收获,在专业技能上有提升,又要让学生在职业情怀、职业操守、职业素养等工匠精神上也能获得新的生长。

       (三)主动力:实践体悟

       只有口头上的说教,没有实际中的践行;只有书本上的理论,没有活动中的体悟,培育工匠精神就只会流于形式,造成“雷声大、雨点小”的局面。体知躬行的实践教育有助于学生深刻体悟工匠精神。通过建立模拟工作场景、进行专业实训等方式,增强专业教学的职业性,促进学生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达到职业认同。在实践教学中,将“工匠精神的学习与和体悟”这一内容分解成若干社会实践项目,通过由学校的专业教师与企业的能工巧匠、工艺大师等组成的教学团队,积极推进社会实践的项目化和系统化。探索社会实践与产学研一体化、社会实践与志愿者服务一体化、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体化的途径,创新社会实践的方式,拓展社会实践的空间,深化社会实践的内涵,使学生通过“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将工匠精神内化为自己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内核。

       (四)主战线:校企合作

       培育工匠精神,学校和企业是双主体,二者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协同、互补和双赢。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产学融合,通过与企业搭建“人才共培、过程共抓、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育人平台,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现场教学,展示世界前沿科技,拓宽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通过推进“学校教学与企业教学、教师与工程师、专业课程与企业课程、教学项目与企业项目相结合”的全方位一体化校企共同培养机制,使职业教育形成鲜明特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大批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更为重要的是,校企合作有利于学生了解企业的规章制度,融入企业文化,熟悉工作流程和考核标准,近距离地向那些具有工匠精神的“大师们”学习,使知识技能和品格素养高度融合,“匠心”、“匠术”、“匠德”一一到位,工匠精神在耳濡目染中生根发芽。

       (五)主旋律:文化建设

       文化与教育,水乳交融。职业院校应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这一隐性教育资源,弘扬工匠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可通过图片、展板、校园网站等宣传工匠精神,切实营造出“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文化氛围,强化学生对品质的坚持和追求。大力宣扬各领域业、各行技能大师的成功事迹,让广大学子感受到职业教育的前景光明和大有可为,大国工匠的劳动之美和无上荣耀,工匠精神的价值所在和难能可贵。深入挖掘我国古代珍贵的工匠文化资源,推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加强工匠精神的文化教育。举办形式多样的科技文化节,完善技能大赛体系,大力表彰获奖选手,让技能的价值得到充分彰显,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奋斗动力。

       (六)主力军:“双师型”教师

       培育工匠精神,需要有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双师型”教师是实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障。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聘用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技术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鼓励任课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构建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除具备扎实深厚的理论基础、实践技能、教学能力外,还把以人为本、敬业乐业的理念贯穿到职业生涯的全过程中,对“教师”这一职业认同感强烈,对教育事业执着追求、乐此不疲。这样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不仅密切了学校与企业、市场的联系,强化了职业教育的特色,也为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保驾护航。


       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们的教育事业不能为了追求短、平、快的即时利益,而忽略教育产品—学生的品质灵魂。如果说工匠精神经历过一段暗淡的岁月,那么一个由工匠精神开启的高品质时代即将来临。匠心打造中国特色职业教育,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着力培育大国工匠。让我们团结一心、通力合作、砥砺前行,用灵魂塑造灵魂,用思想启迪智慧,用爱心打磨精品,同时参照工匠精神时刻反思自己,筑牢匠心,专注匠术,坚守匠德,职业教育定能别开生面、独具一格。

供稿:吉林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庄文婷


— END —

江苏经贸离退休工作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