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春捂秋不生杂病 | 三月早春怎样吃出精神气

2018-03-06 江苏经贸离退休工作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广州日报



春捂秋不生杂病

 3月5日是惊蛰节气,很多地方气候已经回暖,但是早晚和中午的温差还是很大。春寒料峭之时如果贸然减衣,身体一时无法适应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很可能发生感冒等一系列身体问题。面对初春这种变化无常的天气,古人云:“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唐山市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厉秀云提醒大家,春捂并不是说穿的越多越好,捂是有讲究的。

  春捂讲究“上薄下厚”

  厉秀云说,人体下身血液循环相对上身来说较差,更容易受到寒流的侵袭,所以初春要注意腿部保暖,捂腿、捂脚、时时顾护人体的阳气。脚部位于肢体最末端,是身体上对外界温度最敏感的部位之一,所谓的“寒从脚上起”就是这样道理。脚部受凉后不但会反射性地引起鼻黏膜血管收缩,让人更容易被流感病毒、鼻病毒等侵袭外,还容易引起腹泻,并影响到脑部的供血量。中医认为,脚是人体上穴位非常集中的部分,有些人经常出现偏头痛、小腹疼痛却总也找不出原因,其实就有可能是因为脚部寒冷影响到全身经络运行所造成的阳虚。天气开始转暖后,很多人习惯于先脱去厚重的绒裤、毛裤、秋裤,一下子脱成了单裤。厉秀云说,这是不符合初春养生原则的。裤子最好是由厚变薄逐渐减,毛裤、绒裤减成秋裤,厚的秋裤减成薄秋裤或连裤袜,再减成单裤。这道理和捂脚是一样的,目的是防止寒邪侵入人体。春捂是不需要捂头的。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人的阳气也会随着自然规律而生发,阳气是向上的,所以如果还捂着厚厚的帽子,就会影响到阳气生发。只是摘帽子也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逐渐适应外界的气候。如果您现在还戴着厚厚的帽子,先换个薄一点的,别一下子摘掉,要逐渐适应外界环境。

  其他要捂住的部位

  厉秀云说,初春除了要注意腿部和脚部的保暖外,身体还有其他一些部位也需要注意适当保暖。

  手腕在手腕腕横纹附近有神门穴,本穴因有地部孔隙与心经体内经脉相通,气血物质为心经体内经脉的外传之气,其气性同心经气血之本性,为人之神气这是心经的原穴,心主血脉,气血运行畅通,利于脏腑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手腕不能让它受凉,一定要注意保暖。

  腰部人体阳气的根在肾,肾是人的先天之本,而腰为肾之府,肾阳虚人就会怕冷、尿频、腰膝酸软、精神不振、容易困倦疲乏,所以不要在这个乍暖还寒的早春里露着腰,以免着凉。

  肚脐肚脐上有神阙穴,温暖此处可鼓舞脾胃阳气,特别是一些胃部怕冷、爱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这个部位的保暖。春捂要捂到什么时候?厉秀云告诉大家,一般来说,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也就是说,气温超过15℃时,即使是老人、孩子也该脱掉厚厚的衣服了,否则就会超出身体的耐热限度,体温调节中枢会适应不了,对健康同样是不利的。(史爱华)

三月早春怎样吃出精神气

医学指导/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营养科主任张广焕

踏入三月,气温回暖,春风拂面,人们也逐渐从长假的“胡吃海塞”和混乱作息中逐渐回到正轨。每逢佳节胖三斤,走回正道思减肥,有人打起了节食的主意;有人想给油腻负荷过重的肠胃清理一下减轻负担。还有的人,想继续大吃都没有胃口。所有的诉求都指向“清淡饮食”,营养专家却告诉你,清淡饮食不等于不吃肉只吃菜或者干脆不吃,小心过犹不及引起肠胃的另一场紊乱。只有伺候好肠胃,让它先期回到正轨,大人小孩才能振奋精神,投入工作学习。

别盲目节食清肠胃

在过去的二月,不少人连日走家过户探亲访友,主人家热情招待,一不小心就吃了很多桌上的各种年货,通常是油炸食物、零食糖果;然后再来一场大鱼大肉大饮的宴请。不知不觉,体重飙上去了,平时注重健身节食的成果毁于一旦,赶紧重新开始“吃草”。

南方中西医结合医院营养科主任张广焕介绍说,很多人为了减肥,从无节制暴饮暴食走到另一个极端,只吃菜,不吃饭,甚至干脆一顿两顿不吃,说这是“清淡饮食”,这是很不值得提倡的。一方面对肠胃不好,另一方面,回到了工作岗位,脑力体力消耗更大,身体本来就需要摄入足够的营养和热量。

至于有人说,一段时间大鱼大肉下来,改喝点白粥“清肠胃”。张广焕说,偶尔一顿可以,不要经常如此,这跟只“吃草”的不利影响是一样的。如果本身尿糖过高的人,就更该避免只吃粥了——大米淀粉中糖分含量也是不少的。

“清淡饮食”关键在烹饪

张广焕介绍,过节难免饮食不节制不规律,想要调理肠胃和恢复体重,回归正常饮食即可。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原则上还是要均衡营养,正确的做法是,主食、青菜、肉类、蛋白质,各种食物都要吃一点。重要的是,每餐不要过饱,三餐时间要恢复规律,毕竟放假期间晚睡晚起和聚餐时间拖长,多数会导致就餐时间不规律。

另外,在均衡营养基础上,可适当多吃青菜水果,尤其是粗纤维类果蔬,带叶青菜每日总量可以吃500克左右;鸡蛋牛奶等补充蛋白质食品也不能少。至于粗粮一类健康食品,如果感觉肠胃负荷过重,也要适量减少。

再者,饮食清淡不是体现在食物的种类少,而是体现在烹饪的方式,少高温爆炒、少煎炸,调料上少油、少盐,多蒸、煮,等等。在以上大方向下,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喜好搭配肉、菜、饭,无需僵化地照搬各类“养生食谱”。

幼儿肠胃功能紊乱如何调节?

各项身体机能发育尚未成熟的幼儿,往往也是放假过节无节制饮食和作息规律改变的“受害者”。平时大人在饮食方面照顾周全,入托、上学也能基本保证健康规律的饮食习惯,而一到了放假,难免放纵,不知不觉就吃多了,吃乱了。记者从各医院儿科了解到,节后不少幼儿出现食欲不佳等情况,急性肠胃炎发作上吐下泻的患儿也有所增加。

食欲不佳的幼儿如何调节肠胃?张广焕提出,在医生指导下服药治好肠胃,病症消失之后,饮食可逐渐回归正常:多喝水,少喝饮料,尤其不要提供碳酸饮料;不要吃膨化食品等高糖高盐重口味的零食。小儿可以少食多餐,正餐间隙加餐以苹果等温和水果、牛奶、鸡蛋等普通日常食物为主,不要再提供奶油蛋糕之类的重糖食品、披萨之类的重油盐食品。如果觉得水煮鸡蛋还是较难消受,可以改为蒸水蛋;可以给孩子煲清淡口味的瘦肉粥,暂时多吃白肉,少吃牛羊肉等红肉。

坊间认为肠胃弱的孩子应该避免吃生冷东西,实际上常温下的水果适量吃一点并无不可;调理肠胃期间,也可以用酸奶代替牛奶,担心冷冻的酸奶太刺激的话,液态酸奶可以带着容器放置到温水中加温到40摄氏度左右(凝固型酸奶则不能加热),这样不会破坏酸奶中的益生菌等有益物质,有助恢复肠胃。必要时可直接适量服用益生菌。

相关链接

两款开胃汤水

佛山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罗文峰表示,节后除了开胃消食,润肠通便也极为重要,可以让大人小孩更有精神投入工作学习。他为街坊推荐了两款春季适宜一家老小的开胃汤水。

独脚金排骨汤

开胃消积,平肝解郁,小儿食积的经典汤方。

用料:独脚金30克,排骨500克,蜜枣2个,姜3片。

做法:

① 把独脚金放到清水中泡一泡,清洗干净备用;

② 排骨洗净切段,先焯水或直接使用;

③ 全部材料一起加水2500毫升煲2小时。

鲜淮山赤小豆扇骨汤

春温渐至,湿气困重,易出现纳呆、便秘等症状,鲜品淮山可润肠消滞通便(注意不要使用干品淮山,收涩肠脏易致大便干结)。

用料:鲜淮山500克,赤小豆30克,扇骨500克,姜3片。

做法:

① 鲜淮山去皮切大块备用,扇骨汆水备用;

② 汤煲加入扇骨、赤小豆和姜,加水2500毫升大火煲滚后转中火煲1小时20分钟;

③ 加入鲜淮山大火煲30分钟,再加适量盐调味后即可。

— END —

江苏经贸离退休工作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