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尽力而不悔

牧之野 牧之野 2022-12-06
小旭


我一般是不会吵架的,但围绕这个“尽力而不悔”,我与好友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他认为,尽力,是每个人都把自己分内能做好的事做好,不要多言,不要说那么多,不要把别人不懂和不好理解的东西告诉太多的人,因为除了给自己带来太多麻烦,几无何用。

可我不是这么看的,虽然知道他完全是为了我好。

他其实说的一点都没错,风高浪急,鱼龙混杂,信息冗乱,稍有不慎,即便清白也容易被卷入,粉身碎骨,这是历史里血的事实。

你说对了,没人在意你说对了,你说错了,很多人会指着鼻子。但凡脑子清楚一点的人,都应该,大浪打过来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闭上嘴,捏住鼻子。

但我总觉得不安心,不甘心。

事分轻重缓急,若搁日常,和平年代,我也是赞同的。但就在这个当下,五百年未有的大变局节点,事关每个人的生死。

在北京,有些事看到了,做了很多功课,看着船要撞冰山,就算人微言轻,说的没用,但又怎能不发声?

就我说的当下这个节点,这个阈值被突破了,如果早一点有足够多的理解,更多的呼吁和共识,或许不至于此。

我这位朋友,是不会回头去看我写的这些的,吵到最后无果,他会说,那你说,现在怎么办?

我也说过,如果看不见以后,那么也看不到现在,如果未来的预期不知如何,那现在的方向,可能就发生偏移。

当下的北京,什么情况?

有人说是上半年的上海,其实,这不是上海,这次,我们不会有上海那么幸运。

因为北京是高地,全国看北京,北京如果出现了实质性调整,地方必然出现更大的调整。

现实情况如何?

我不能说太多,那不好,只是就自己的研究:

我在北京,做好了感染新冠的准备

这一轮的病毒的实际情况,是感染BF.7后一天可排毒且具有传染性,2-3天可出现二代病例,此时人是没有感受的,也没有被隔离,还在社会面活动。
现有核酸一天一次,需要至少几个小时出结果,这时已经造成了传播。
另一个情况是,这个病毒,转阴的时间并没有缩短,奥密克戎在人体内坚持到检测不出来的时间仍然是7-10天。
在R0基本再生系数上,德尔塔变异株的R0值是5到6,奥密克戎的R0值则超过了10。”
目前北京流行的奥密克戎BF.7亚分支,R0值可达10到18.6。
如果这种情况,社会面每天出现5000-8000的病例,那么从科学的角度只意味着一个结果:
现有基层防疫资源将在一个月内使用到极限。
现在防疫体系出现极大困难,社区医护的防疫基本走到了尽头,医疗资源已经被提前消耗,需要及时止损。
更何况,还出了那些事,因此......
北京或许过程有点像上海,但结果成不了上海,病毒不一样了,季节不一样了,形势不一样了。
那么,一个月会出现什么呢?
必然出现医疗系统的承压,医护人员会很累,看病的方便度可能会降低。
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类似北京安贞医院这样大医院,已经感受到了不一样。
以上是分析,分析结束后,我说一下应然和实然。
应然:
从理论上讲,动态清零真正的核心,是两者,一是检测手段远超病毒传播速度;另一个是有比较通用的特效药品(含中药)。
试想,人类对传染病流行最大的经验,就是,防大于治,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防的成本远大于治,一旦到了医疗资源的消耗环节,动摇的是社会之根本。
如果是防,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把生病的人找出来,隔离好。
试想,如果有一种非常简便的类似验孕的检测方式,或者仪器,能够在二十分钟内完成个人的检测,那么,一切都会变得非常方便和易于执行。
此外,如果生病也就有能够纾缓的药物,比如某种中药,拿出它的诊疗数据,公布出来,绝大多数人喝了就可以较少转中症重症,那么,恐惧就消失了,医疗资源便可以留给那些需要的人。
但是,可惜,这三年,我们还在核酸,技术没有突破,其实这个检测技术,真的没有疫苗复杂。
还有,我相信我们的中药真的管用,但是,数据在哪儿?
最后,没有人对老百姓讲病毒的情况,发展情况,真实情况,就只有两端:要么很严重,要么一点没事。
事实,这个病毒很复杂,有很多限定条件,就像你看那保险赔付条款一样,科学界争议很多。
应然是应然,便是方向,可能实现不了。
实然:
如果上述两种做不了,考虑到社会现实情况,就要迅速做好第一波冲击的准备。
比如舆论上,要引导大家正确认识病毒,没事不要去医院,在家休息。让专家出来说话。
比如集中隔离和居家隔离到底的界限在哪里,是不是要去方舱,不要等人闹,要提前准备。
比如中医药的供给和数据。
比如,对医院容量的提前分析,下一步一定要安排好医护人员的休息,切实提高他们的待遇,因为,三个月内:
医院将是新的火线。
不要把社会面的矛盾推到医院,然后医院最后出现问题,这句话,我必须要说。
因为,医疗资源和教育资源一样,不论是在北京还是哪里,它都是稀缺的。
根据《北京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北京市常住老年人口约为441.6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比例的20.2%。
其中,60周岁及以上常住人口441.6万人,占比20.2%;65周岁及以上常住人口311.6万人,占比14.2%。
可想而知医院的不容易。
真实情况,2-3周我们做个评估吧。
最后说几条现实建议:
1.最近2周,少出门,备好14天药菜生活必需品
2.N95比普通口罩防护力更好
3.勤洗手,多消毒
4.备好退烧药止疼药止咳药抗生素
5.新冠康复后谨防其它病毒细菌感染
6.如果感染第一次不可避免,那么尽量少感染几次
7.尽量避免去医院
没必要害怕,害怕也没用。做自己能做的。不论社会面的情绪如何,我会讲我研究的事实,扎实的做调研,然后把话说给愿意听和有能力分辨事实的人,把建议公布在合适的渠道,给专业的人提供参考,这是我理解的“尽力”,和朋友理解的标准不一定相同,但是,最终“不悔”与否,还是要看自己是否安心,是和跟别人没有太多关系的。
希望大家都能渡过难关,不要大意,最困难的还不是现在,而是未来,一切才刚开始。如果痛定思痛,后续的研究能够快速跟上,我们就还能再逆转一次。
向所有的医护人员致敬,接下来,就要靠你们了,除了极度的疲惫,还必将面对无穷的误解和矛盾,只是想说一声,拜托。


(截图摘自知乎,作者“山栀”,欢迎专业人士捉虫)


这是一个力争纯粹的人给自己划出的桃花源
文章有门槛也有态度
不一定对 但源自独立思考和原创完成
不需要太多的人看到 
只献给相似的灵魂
不接广告、不荐股、不带货、不卖书、不推销理财
不哗众取宠、不左不右、不偏不倚、不在乎
立场坚定,爱国爱党理性思考,客观表达

三个号
大号之乎者野记只发散文
剩下两个炮灰小号写时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