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医师节名医感言:“无才”是医生最大的“无德”

2017-06-26 现代健康报



今天是

中国医师节


让我们向

        坚守在救死扶伤一线的医师们医师们

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节日的问候


当今社会,医患矛盾突出,伤医甚至杀医案不时被曝出,不少前辈告诫后辈切莫学医,在此背景下,作为风口浪尖上的医生群体,他们是如何看待医师这一职业呢?


昨天,我们派出五路记者,对武汉地区部分资深医生就相同的两个问题进行了一番调查。这三个问题分别是:

 您为什么选择从医?

● 您从医至今感到最欣慰的是哪件事?

● 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且让我们看看他们是如何回答的。


1

“无才”是医生最大的“无德”

    

| 出镜名医 |

同济医院肝脏外科 张万广

▲十年前的张万广(左一)

与恩师裘法祖院士和陈孝平院士一起研究病情


“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

在同济医院肝脏外科主任医师张万广21年的从医生涯中,让他欣慰的事情不仅是濒临死亡的病人在他手上获得新生,也不仅是能成为现代外科之父裘法祖院士和陈孝平院士的学生,同时也是年过不惑的自己终于能够理解了裘法祖院士时常感叹的这两句话。


“这两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有资格当医生’。” 电话中,张万广告诉武汉晚报记者,他现在的老师陈孝平院士也经常如此教诲。一开始他还不太明白,不就是要求医生“德才兼备”吗?很难吗?


张万广是同济医院肝脏外科中青年医生中的佼佼者,来找他的除了得了肝癌、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病人,还有在其他地方手术效果不好的病人,每个病人的眼神都充满了对生存的期待。


他的最大心愿就是尽全力提高他们的生存率。可是由于手术不规范,导致现在他们中的2/3丧失了再次手术的机会,失去了长期生存的希望。每每遇到这样的病人,他就觉得十分痛心和遗憾。


“不是态度好就叫有德。对医生来说,最大的无德就是无才。”张万广教授感慨道:“做的手术越多,越能深切感受到真正‘德才兼备’的医生其实很少。”在他看来,尽管外科医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技术瓶颈。

可是,到底医生有没有尽最大努力去突破这种局限性呢?自己做不好的手术想没想过寻求帮助呢?自己所做的手术是不是最规范、最标准的呢?


当了21年的肝脏外科医生,张万广一直在与死神“抢人”,晚上十点能下手术台都算早的。


他对自己的要求很高:“提高一个病人的五年生存时间没什么值得炫耀的,能够将这一类病人都治好,能够给每个病人都能制定出符合他们的治疗方案,技术上能够达到或超越世界水平,才算做到了‘德才兼备’。”


2

最大的遗憾是患者不理解

    

| 出镜名医 |

武汉协和医院心外科 董念国


“只要当一天医生,就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是农民的儿子,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副主委董念国教授从医的信条,“学医是父母做的决定,上世纪80年代,学医在农村很风光的,也很有前途,于是在1981年报考了同济医科大学。”出生鄂州农村的董念国告诉记者。


谈起做医生最欣慰的事,董念国说,当然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濒死的病人获得新生。去年2月,入住协和医院心外科的年轻妈妈李丽因终末期心功能衰竭,随时有可能失去生命,急需一颗救命心脏进行移植。


2月26日下午,董念国接到四川省红十字会电话,一颗来自成都的心脏与李丽配型成功,可捐献到汉。然而,心脏摘取后必须在4至6小时内送上移植手术台,然而武汉到成都的路程长达1300多公里,6小时能将心脏完好无损地取下并送来吗?就在很多人为这个问题纠结不已的时候,董念国当机立断,取!


放下电话,他就安排人赴四川取心,并要求用最快的速度解决距离问题。于是,一场争分夺秒的取心大战开始了。最终,经过横跨两省1300多公里的紧急救援,患者成功进行了换心手术。



董念国说:“只要有一线生机,我们就必须为病人竭尽全力。”对病人“不抛弃”的信念是他一贯的坚守。


“病人的健康,就是我们的职责。站好自己的岗,只有这样,我们才对得起将生命健康交到我们手中的每一位患者。”但作为一名心外科的医生,董念国教授最大的遗憾莫过于自己挽回生命的努力不能获得患者的理解,“患者常把医生看作无所不能,但现在医疗科技水平发展毕竟有限,有些病情发展医生也很难预计。”


董念国教授希望广大患者给医生更大的理解和空间,共对病魔。


3

在极其艰苦条件下创造生命奇迹

    

| 出镜名医 |

解放军武汉总医院神经外科 马廉亭


▲马廉亭当医生55年,81岁的人了,他还经常睡在病房,帮着守护需要密切观察的术后病人。


从军医到文职将军,马廉亭开创了中国神经介入学,他也是第一个成为国际介入神经放射学会会员的中国人。但他最引以为自豪的还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创造的生命奇迹。


1969年,32岁的马廉亭跟随武汉军区总医院医疗队来到河南西峡县。遇上一个农妇产后因胎盘滞留大出血,血压只有50,手术取胎盘必须输血。但当时没有血库,不知产妇血型,没有验血设备和标准血清。医疗队员们土法上马,将A型和B型血型队员的血抽出来,放在玻璃片上,用手电筒看,最后确定产妇是O型血。马廉亭和另外一名队员当场献了血。农舍的屋顶稍有震动就会掉来灰来,马廉亭他们就拉一块布,将屋子消毒,变成了手术间。及时的手术挽救回了这名农妇的生命,也创下了世界输血史上的奇迹。


他们挑着手术器械在深山老林中走村串户,不到20人的医疗队一年里做了大大小小的手术4000多台,相当于现在的一个中型医院的手术量。


“我最遗憾的是现在还有一些疾病无法攻克。”马老有位34岁的病人,患有川畸病,心血管和脑血管都扩张,如同血管瘤,这个病已导致病人一只眼睛失明。“但我们对这个病的认识很有限,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一步一步走向死亡!”


马老寄语:

年轻医生不要当

“诊断靠影像、手术靠设备、治疗靠堆药”的医生

很多术后病人需要医生精心守护

趁着我还在,我愿意帮你们守护

医生治病,还要治人,因此,一定要认真

全面询问病史、仔细体检

认真分析后再来看片子,绝不对依赖影像检查




4

德才兼备才能治病救人

    

| 出镜名医 |

湖北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 宋启斌



“我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更多的是遗憾:没有做最好的医生,没能救更多的患者。所以我鼓励我儿子,先做人再为医,要做最好的医生!”作为湖北省临床肿瘤学会理事长、湖北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主任的宋启斌教授常常充满自责。


30年的从医生涯中,宋启斌印象最深的是一位30多岁患鼻咽癌的邱先生,脾气火爆的患者根本不配合治疗。宋启斌给他做治疗的同时,和他谈心,讲癌症性格对身心健康的影响,解他的心结。20多年来,邱先生和宋教授做了好朋友,不仅疾病得到有效治疗,性子也改变了不少,家庭和睦。


现实生活中的医生是这样的


在儿子宋科翰眼里,父亲就是是好医生的代表,父亲从小为他定下学医目标,并告诉他一定要做最优秀的人才能获得尊严。宋科翰2011年从华师一附中以全省106名的成绩考取复旦大学医学院本博连读,在校期间4次公派到剑桥学术交流。


学医苦、累,还有面对各种医患矛盾,很多医生不愿再让自己孩子再学医。而宋启斌态度很坚决:男孩子应该多付出,应该有社会责任感、有担当。


宋启斌把裘法祖院士的两句话一直奉为座右铭:“德不近佛者不能为医,才不近仙者不能为医”来鞭策自己。因此,他对儿子和年轻医生都很严格,也寄予厚望:“没有医德和医术都会害人,德才兼备才能治病救人。”


5

当医生最大的满足感就是被病人认可

    

| 出镜名医 |

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 段逸群


41年的从医路,有无能为力的难过,更多还是病人认可的欣喜。1996年,公安局一名标兵警察因浑身出红疹、高烧不退被送到协和医院,诊断为麻疹。


用药后病情越来越重,病人出现精神症状还说起了胡话,都认为没得救了。在家属的要求下,转诊到了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段逸群仔细辨认后,他认为是重度药物疹,调整了治疗方案。第二天一早,病人的烧就退了下来,15天后治愈出院。


“之后,我们成了朋友。”回想起当年的一幕,段逸群至今仍历历在目。在他看来,做好医生,必须精业,关键时刻能为病人承担风险。


“还有一位性病患者,找到我时因治病已经家徒四壁,我检查后发现,他根本就没有性病,而是江湖游医欺骗。”段逸群说,他拉着一儿一女非要跟我下跪,夫妻俩出门时说“这才是良心医生”。



“被病人认可,当医生巨大满足感从心底油然而生。”当医生,段逸群甘之如饴,却也留下些许遗憾。儿子没能学医,是段逸群心中的遗憾。他叹着气说,自己当了40多年医生,每天忙忙碌碌,从来没有休过公休假,儿子看在眼里,认为当医生整天工作,享受不到丝毫生活的乐趣,填报志愿时坚决拒绝。


“最让我遗憾的是,不能做一个纯粹的医生。”段逸群解释,又要管行政,又要当医生,每天杂事缠身,完全静不下心来。“希望回归医生本行,全身心的为病人服务,做一个纯粹的医生。”

                     

6

最大欣慰:用纤支镜新技术挽救了许多生命

    

| 出镜名医 |

武汉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 赵苏


2009年中国医师奖颁布,武汉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赵苏位列其中。


在他看来,行医生涯中最让他欣慰的事是,在上世纪90年代,和老一辈的专家一起将呼吸专业独立成为一个学科,并且在这条路上,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新的临床技术,这些技术最后能真正造福患者。


印象中最深刻的一件事情当属2002年时,科里常规支气管镜已开展了7年,通过科室新技术的反复研究打基础,准备在省内率先开展气管支架治疗技术,当时正好收治了一个病人,来的时候情况非常差,喘得非常厉害,只能坐着。


过去医生们只能通过影像、查血等方式确认病情。通过纤支镜检查之后,赵苏发现他一个组织气管严重堵塞,另一个气管狭窄,几乎将气道塞得没有一丝缝隙。他当机立断,马上在纤支镜下给病人安了支架。支架一安上,病人立马就有了明显好转,这样的效果让大家觉得很神奇很欣慰。


在上世纪90年代,很多病人最后因为气管堵塞窒息去世,当时大伙都感到无能为力,但是现在纤支镜新技术有了非常好的效果,把很多病人从生命的悬崖边上拉了回来。现在这项技术成了医院的强项,科内年轻专家都掌握了这项技术。这是最让他欣慰的事情。 


7

学医有点像煨汤

    

| 出镜名医 |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常务副院长 王高华


他是湖北省第一个自愿报名从事精神病学专业的人。30多年过去了,王高华从一名普通的精神科医师成长为一名知名教授,并且当选了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会长,现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常务副院长。


看到很多生命的丧失,他深有感触:有些患者自杀身亡,至少有部分是通过医学手段可以避免的,但终究还是发生了;有些是讳疾忌医,有些是家属不配合,有些是医生没有坚持。他想告诉医生们:医学是一门技术,但仅此远远不够,要理解“人”,理解“人性”,才能当一个好医生选择精神病学大有可为,要尽一切努力避免悲剧发生!


王高华当年是主动选择精神病专业的。在1985年这还是一个不受待见甚至是受歧视的专业。大学期间,王高华的医科各项成绩比较好,有机会选择其他专业;但他业余时间阅读了大量哲学、心理学、社会科学书籍,如弗洛尹德、马斯洛心理学等;很自然地毕业时希望选择一个能将医学和社会学、心理学结合的专业,“我预感到过10年20年之后精神病学将会成为重要的乃至主流的医学专业”,结果说明他的预测正确。


王高华生动形象地说,学医有点像煨汤,小文火,慢慢熬,时候到了,味道鲜美,香气四溢。临床医学学习时间长,是一个慢热晚熟的行业,很少有年轻的医生成为大专家,也不是一个赚“快钱”的职业,投资回报周期长,工作确实非常辛苦;但一旦你成为一名成熟的医生,会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基本上生活无忧;同时还会有众多的朋友,大多数病人还是尊重医生并愿意和医生交朋友;健康长寿是人的基本需求,医学的前景一定是美好的!


8

看到那孩子活蹦乱跳很有成就感

    

| 出镜名医 |

武汉市普爱医院运动医学科 张青松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刚下手术台。”昨天晚上8点45分,忙了整整一天的张青松终于空出了时间,记者听到,电话那头传来点菜的嘈杂声。


张青松是武汉市第四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 生于1980年的他是武汉市属三甲医院里最年轻的科室主任,每年一千多台手术,加上科研、随访、康复指导,忙得至今未婚。但他最遗憾的不是没有个人生活,而是没时间和病人交流。


“特别是一些疑难杂症,需要时间跟病人好好交流。”张青松感叹每天“连轴转”还是让自己的精力有些透支,他希望“分级诊疗”能尽快落地。


从2006年研究生毕业至今,张青松当了11年医生,做过的大小手术无数,让他印象最深的是一名6岁的江苏病人。


张青松说,2012年他刚从美国留学回来,这个6岁小男孩的家长在网上查到他的信息,便带着孩子来找他做一个膝关节感染的手术。


张青松虽然没结婚,但“医者父母心”,一看孩子这么小,他爱心爆棚,手术做的格外仔细。三年后,小男孩来复查,恢复得特别好。“看到当初走路都困难的孩子如今活蹦乱跳,很有成就感。”


感 |悟

从80后年轻骨干医生

年富力强的中流砥柱

到80岁高龄的老专家

虽然从医的环境已今非昔比

但他们永远不会忘记当年从医的誓言


一件白大褂

映衬着行医路上的欢乐和艰辛

心中的荣光和使命

照耀着前行之路

愿这条路上我们一起携手

多一分理解

少一份苛责

........


记者 王恺凝 伍伟 刘璇 毛茵 田巧萍

通讯员 黄冬香 张方方 黄征宇 卢亚芳 彭绍荣

(武汉晚报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武汉晚报·现代健康报

编辑 :祁燕    设计:熊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