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吉首大学的你,还记得吗?

吉首大学 2023-08-28


指缝太宽

光阴太瘦

十五年悄然流逝

那一天却太难忘怀



2008年5月12日

14时28分04秒

汶川地震


大地震颤,山河破碎

8.0级地震,近7万人遇难

满目疮痍,举国同悲



十五年了

我们从未忘记

那一地的残垣断壁

掩埋了书声琅琅的校园

和饭菜飘香的家



十五年了

我们从未忘记

瓦砾之上的寻找和等待

那哭喊饱含悲伤、绝望

痛彻心扉



十五年了

我们从未忘记

废墟之下那些渴盼的眼神

灾难固然可怕

生的意志却比死亡更加强悍



那一年

我们陪他们一起走过


2008年

5月13日

我校组织为四川灾区展开了募捐活动。校工会下发专门通知,积极动员,认真组织教职工募捐。截至5月22日,教职工捐款数达到35万余元。

与此同时,校团委专门发出文件,倡议学生积极为灾区捐款,截至5月22日,学生募捐款达到22万余元。我校虎雏剧社和心援社组织“移动爱心,传递温情”赈灾义演,将募集的1851.2元善款全部送往灾区。

当得知“四川AB型血液告急”“四川救灾急需鲜血”的消息后,我校师生纷纷挽起衣袖走向采血车,为灾区同胞奉献爱心。

我校教职工为四川灾区捐款


5月15日晚

我校“祈福5.12,我们在一起”祈福晚会在砂子坳校区篮球场举行,数百名师生参与了祈福活动。在活动现场,有一个用红烛摆成的“心”,在这个被称为“中国心”的蜡烛团中间,摆着一个同样由蜡烛围成的“5.12”图形。参加祈福的师生人人手里举着一根红烛,默默地为灾区的人民祈福。师生们晶莹的泪光承载着浓浓哀思,点点烛光寄托着深深的祝福。在现场,还有很多老师、学生慷慨解囊,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

师生们一起默默地为灾区人民祈福


5月16、17日

我校医学院9名学生自发奔赴四川地震灾区,前往成都、德阳、什邡等重灾区参与灾区志愿服务工作。其中熊方乾同学被派往绵阳市西北部的安县重灾区桑枣镇,编入团中央与成都市红十字会联合组成的医疗队。

我校医学院学生搬运、装载进川援助药品、物资


5月19日

14时,我校全体学生聚在一起,举行集体默哀仪式,仪式分别在田径场和篮球场举行。同学们身着素装,整齐地站立在国旗下。在那透露着忧郁的眼神里,你会读到一种对于灾难同胞的哀痛;从那闪着阳光的眉宇间,你会感受到一种众志成城、共同抗灾的自信和坚定。

14时28分,整齐的汽笛、防空警报从学校周围响起,国旗降半旗。全体学生默默闭上双眼,静静地为受灾同胞默哀和祝福,一贯热闹非凡的运动场一片肃穆。

全体学生为汶川地震遇难者静立默哀


11月8日—11日

我校开展“秋风起寒送衣被,爱心无限暖灾区”向汶川地震灾区捐赠衣被活动,共收到捐赠衣物、棉被2000多件,现金1400多元。

11月12日,收集到的物资被送至湘西州民政局统一转运,捐赠的物资将直接发送到四川理县(我省对口支援灾区)受困难群众手中。


2009年

5月12日

14时许,同学们自发走到启明广场,参加由学生会和校红十字会联合主办的默哀活动。

同学们面向朱镕基总理题字的屏风站成了一个马蹄形的队伍。默哀仪式上,校红十字会的“白衣天使”们手捧白烛缓缓的走到了“马蹄”的中央,列成了一个白色的“心”形队伍,一曲《感恩的心》响起,“白衣天使”们用手语演绎了正在播放着的熟悉乐章。

手语舞结束,14时28分,广场上的全体学生面对着写满了我校师生签名的“死者安息,生者坚强。我们永远和你在一起!”的横幅,轻轻闭上双眼,静静地为汶川默哀,悼念亡灵。

默哀仪式现场


5月28日晚

我校组织师生观摩电影《5·12汶川不相信眼泪》,整个电影放映过程中,只有低沉的哭泣和真诚的祝愿。“冰冷的钢筋水泥可以压倒四川人民的躯体,但是压不倒四川人民勇敢而坚强的意志,更压不倒中华民族不畏艰险、万众一心的精神。”师生们观看完影片后热泪盈眶。


对于那一年的那一天

很多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记忆

它是很多人生命的痛点

也是很多人开始思考生命的起点

无论是不是亲历者,无论当时身在何地

“汶川”二字都能打开记忆的阀门

里面有撕心裂肺的痛与殇

也有永志难忘的爱和力量


@原石

那年十岁,四年级,现在新闻里的那些图片是我当时用眼睛亲眼看到的。说要看我成长的人留在了那年,说要一起长大的人留在了那年,我们带着他们的生命一起前行。


@陈陈陈

地震来的时候我在千里之外上小学六年级,那几天里,电视是黑白的,电视里的人也是灰蒙蒙的。我回家把存钱罐砸了,拿出了我所有的钱,我爸爸看见了,再给了我两百。


@丸子

当年我是一名记者,地震时正在北京写稿子。震后的第七天,我背着单位和父母,和老婆以及一个同事前往灾区以个人的名义救灾。登机时行李严重超重,全是给孩子的玩具和药品,航空公司没收一分钱,让我们托运了。

航班上,我向旅客们征集给孩子的祝福,在纸上写下寄语。全航班的人都留言了,有的还要给钱,有的要和我们一起去……最后航班上留下的祝福寄语被北川博物馆收藏。

抵达成都后,出租车公司不收我们钱,给我们车让我们开车去绵阳;到了北川,去了一中,分发药品、玩具……一路上得到了太多人的无私帮助,对我们没有任何猜忌、质疑。在悲痛的同时,也看到了国人的大爱。这是我一辈子最难忘的记忆。


@丁小妹儿

母亲是成都的一名中学数学老师。

那天下午2点28分地震,我找到她大概是四点钟了,她正在安抚班上的孩子们。我叫了一声“妈”。她看到我之后就哭了,她说:对不起,我脑壳头只有学生,居然忘了自己也有个女儿。

她只是个代课老师。


你好,未来


十五年前的山崩地裂满目疮痍

十五年后的汶川涅槃重生

风雨后的花朵

阳光雨露再度赋予之盎然生机

这里的明天会更好

未来可期,邀你同行

纪念每一年的5月12日

不忘灾难中雄起的中国力量

愿你我不辜负每一个初生的朝阳!


往期推荐

吉首大学官微制

素材来源 | 人民日报 央视新闻 星辰在线 吉首大学新闻网

编辑 | 陶伊涵

校对 | 段湘洁

责编 | 魏梦 陶伊涵 吴松蔓

初审 | 孙立青

终审 | 吉首大学党委宣传部

分享、点赞、在看,共同铭记前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