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
3
1'
4
@亘古
5
抖音
6
kN
7
@调研纪要
8
@佛山综合
9
@artag
10
朱令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
3
1'
4
@亘古
5
抖音
6
kN
7
@调研纪要
8
@佛山综合
9
@artag
10
朱令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宾曰语云被法学教授投诉:严重侵权,“违法犯罪”!
京东Plus的隐藏特权,很多会员都没领取,白交了会员费...
二湘:朱令去世一周年,清华学子控诉清华在朱令案中的冷血和无耻
“上海王”柯庆施之死的真相
毕业论文辅导| 你又不是伞,硕士论文|毕业论文|博士论文|课题论文不行就被硬撑了,靠谱的辅导机构才是晴雨伞!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Biskyrmion: 看清了么
Original
Ising
量子材料QuantumMaterials
2023-06-22
自然科学进展,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看”。我们看到什么,并尝试去理解和描述它,科学知识就成了。这是物理人的逻辑,因此物理人对“看”的重视无需再强调。
Ising
就曾学习过物理人如何殚精竭虑想办法去看磁畴的进程,写过两篇心得体会
《眼见为实──磁畴成像》
与
《眼见为实──隐身之反铁磁畴》
(点击阅读)
。可见,为看到一个磁畴,先辈和同行们花了多少力气和金钱。一言以蔽之,任何一个现象,我们“看”到了,心里才会落地,而同行才会相信、并可能开始趋之若鹜。
当然,即便是“看”到了,未必都是真的。这样的认知,有很多历史和眼前事件可以讨论、并从中汲取知识。对量子凝聚态和量子材料而言,涉及到的物理事件其能量尺度较小、受环境影响较大,如果用携带一定能量
(
即便是很低能量
)
的外场去“看”时,能否看清真面目、准确辨认出事件,实际上是很困难的。这,大概就是量子材料研究需要多方举证、并配合理论计算才能下“初步”结论的原因。特别注意,这里,还只是“初步”结论。
其实,这一状况,与我们大众认识的“量子”有相通之处。作为极端情形,量子力学告诉大众,事件的基态“不可能”被探测到,因为用来探测的源,必定会对目标产生干扰:“篱笆就不是那么篱笆了”。所谓的薛定谔猫、量子坍塌、量子纠缠等概念与思辨,与此都有一些联系。
Ising
是外行,对此不再啰嗦。
图
1.
磁
Skm
示意图。
(a)
为
Bloch
型面内形态,
(b)
为
Neel
型面内形态。将它们映射到球表面的形态如左下所示。右下显示了
Skm
的三维形态,即呈现管状
tube
形态、贯穿样品上下
(
注意到,上下表面露头处,磁结构当有显著形变,产生新物理
)
。
https://www.lanl.gov/org/ddste/aldsc/theoretical/physics-condensed-matter-complex-systems/_assets/images/skyrmion-segment-dirac.jpg
我们不妨看一个更为现实的例子。量子材料研究中,探测磁性,如探测磁畴,总是利用畴壁两侧的杂散磁场差别来成像。杂散场与施加的探测源
(
场、波、粒子束
)
之间相互作用,只要其后果在空间上存在差别,就能获得成像的衬度,实现最后成像。这一杂散场差别的强度和分布,对成像质量和分辨率有决定性作用。一般铁磁畴壁,基于如此原理进行成像。但反铁磁畴,因为杂散场太弱太局域
(
分布尺度太小
)
,很难形成衬度而被观测到。
类似的问题不断出现。对这些年备受关注的磁性斯格明子
Skyrmion (
简称
Skm)
进行观测时,也有此问题。对
Skm
物理本身,读者多有基本知识,在此不费笔墨。我们自以为看清楚了的单个
Skm
,大约有图
1
所示的两种
(Bloch
型和
Neel
型
)
。它们的拓扑卷绕数
Q
为
1
。
Ising
坚定相信,磁性材料中发现
Skm
,之所以延宕至今,无非是磁成像分辨率和衬度不够所致。后来,
TEM
装备了先进的洛伦兹成像技术后,
Skm
的面目总算被揭穿。一些典型
Skm
的
TEM
衬度像如图
2
所示。可见,衬度上,这些结构基本是一个圆盘形环状结构。当然,最令人印象深刻,应该是于秀珍老师、
Tokura
教授他们那幅上了色彩的
Skm
图像,虽然这些色彩不是实际看到的衬度。
图
2.
范德华体系
Fe
3
GeTe
2
中
Skm
的
TEM
图像
(
来自物理所王文洪课题组的结果
)
。调节电子束聚焦质量和平面,可以展示不同深度处的截面衬度,从而展示
Skm
的三维衬度特征。
(
王文洪
) B. Ding et al, Observation of Magnetic Skyrmion Bubbles in a van der Waals Ferromagnet Fe
3
GeTe
2
, Nano Lett. 20, 868 (2020),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lett.9b03453
再到后来,对
Skm
的研究风生水起时,同行们似乎就认定,磁性介质中那些局域圆盘
(
尺寸大一些
)
或者亮点
(
尺寸小一些
)
衬度,肯定就是
Skm
了。正因为如此,慢慢地,我们开始继续拓展信念,不再去怀疑这一点。事实上,从事
Skm
研究的量子材料人,在继续摧枯拉朽、不断勇进时,也在修正对观测结果的认识。例如,早期对
Skm
的认识是,每个
Skm
,空间中都是管柱
(tube)
状结构、贯穿样品上下表面,如图
1
右下侧所示。问题是,即便如此,相对
Skm
本身的能量尺度而言,样品上下表面处的退磁化场、或
dipole – dipole
相互作用已足够强,使得
Skm tube
的端面磁结构出现变形,给实际观测带来不确定性。特别是,有限厚度薄膜样品中,
Skm
到底是什么模样,并不是一个好回答的问题。
好像在
2020
年前后,合肥强磁场中心的杜海峰老师他们有一篇工作,确定出有限厚度样品中一个
Neel
型
Skm
的结构,如图
3
下部所示。这一结果,实际上可以有两个推想:
(1)
这一结构,实际上是一个
3D
磁泡
(Skm bubble
、
type - I bubble)
,如图
3
上部左侧所示。因为退磁化场、
dipole-dipole
,上下表面处自旋更倾向于躺在面内,形成中心畴。表面磁结构与内部的
Skm
管的差异,导致表面内侧附近必然
(
或然?
)
形成一个
pole
,似乎更像是一个
monopole
。
(2)
这一结果,也让我们认识到,实际材料中
Skm
的具体形态,与成像平面位置有密切关系。像衬的解读,稍有差池,可能就与拓扑平庸的磁泡
(bubble)
混淆起来,带来
Skm
观测的不确定性。这一推论,在所谓
type – II
型磁泡中展示更为明显,如图
3
上部右侧所示。这里,可能形成一对
poles
,即所谓
monopole - antimonopole (MP - AMP)
。
图
3.
针对很薄的
Fe
3
Sn
2
纳米盘确定的几种自旋结构
(
来自合肥强磁场中心的杜海峰课题组
)
。
上部:展示
type – I (
左
)
和
type – II (
右
) magnetic bubbles (
磁泡
)
。
Type - I
磁泡,实际上就是变形的
Skm
。
Type – II
磁泡,与本文讨论的
biskyrmion (bSkm)
相联系。两类磁泡,是两种本质不同的磁结构:
type – II
磁泡可看成是两个“半
type – I
磁泡”对接而成,各自的半个卷绕数相互抵消。因此,整个磁泡的拓扑是平庸的,拓扑卷绕数为
0
。
bSkm
则拓扑非平庸,其拓扑卷绕数为
2
。
下部:展示了
type – I bubble
在不同位置的截面磁结构。中间截面所示,显然就是
Neel
型
Skm
的磁构型。不过,上下表面附近的磁构型出现显著畸变,与我们认识的
Neel
型
Skm
有很大不同。
https://www.nanowerk.com/nanotechnology-news2/newsid=56512.php
,
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923385
。
(
杜海峰
) J. Tang et al, ACS Nano 14, 10986 (2020),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0c04036
这样的不确定性,在面对更为复杂的类
Skm
结构时,表现得更严重,引出更大的实验挑战。双斯格明子
(biskyrmion, bSkm)
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所谓
bSkm
,即两个反向卷绕的
Skm
结对形成一种绑定结构。它也有两种类型:
Neel
型和
Bloch
型,如图
4
上部所示。一个
bSkm
,可以看成是两个不同手性的
Skm
相互靠近、结对而成。因此,在结构上,一个
bSkm
可看成是一对所谓的磁单极子
-
反磁单极子对
(MP - AMP pair)
组成。两个结对的
Skm
可以靠近,但不会合并。它们各自手性相反,但拓扑卷绕数都是
1
,因此
bSkm
总的拓扑卷绕数是
2
。
这个
Q = 2
的拓扑数,而且
bSkm
又是在中心对称的体系中形成、无需
DM
相互作用驱动,故而引起同行关注。事实上,对一个体系而言,其
DM
相互作用是固定的,诱发的自旋非共线结构必然具有同一个手性。这可能就是为何
bSkm
形成无需也不喜欢
DM
相互作用参与进来的根源。注意,有一些工作揭示出,
bSkm
的产生,是磁性
dipole – dipole
作用所致,但也还未必是定论。
于是乎,探索
bSkm
的特定物性和拓扑行为的工作,最近几年多了起来。遗憾的是,这里出现了一个基础性的问题:
TEM
中洛伦兹成像所看到的
bSkm
衬度,与所谓的
type – II
类磁泡
(magnetic bubble)
形成的衬度,在实验分辨率内基本是一样的
(
如下所述
)
。因此,基于洛伦兹
TEM
看到的
bSkm
,有可能就是
type – II bubble (
图
3
上部右所示,结构上也很像一
MP – AMP pair)
。果若如此,之前基于洛伦兹成像的
bSkm
研究工作,就需要重新审视!
可能有读者会质疑这里的讨论价值:既然
type - II bubble
的成像衬度与
bSkm
很像,而它们的拓扑属性不同,那就去测量其拓扑相关性质即可,如拓扑
Hall
效应,如何?事实上,拓扑
Hall
效应是宏观物理性质,与
Skm
和
bSkm
及其它各种拓扑非平庸的磁结构之间并无一一对应关系。因此,借助拓扑
Hall
,缺乏结果唯一性的充要条件。
图
4.
文献中展示的
bSkm
的面内自旋结构,面外分量由颜色表达。
上部:
Neel
型
bSkm (
左
)
和
Bloch
型
bSkm (
右
)
。下部:
Bloch
型
bSkm
组成的点阵。
D. Capic et al, Biskyrmion lattices in centrosymmetric magnetic films, Phys. Rev. Research 1, 033011 (2019),
https://journals.aps.org/prresearch/abstract/10.1103/PhysRevResearch.1.033011
现在,剩下的、被逼无奈的、必须面对的关键问题是:从微观结构层面,到拓扑几何层面,
type - II bubble
与
bSkm
到底有什么区别?如果有,如何区分之?
来自中国科技大学的杜江峰老师团队
(
热忱欢迎江峰老师加盟传统量子材料研究领域
^_^)
,联合香港中文大学
(
深圳
)
的周艳团队和中科院物理所的王文洪团队,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深度挖掘,借助微磁学模拟,对
MnNiGa
合金制成的纳米盘中磁结构进行了计算、分析和比较。其中,特别关注其中
Bloch
型的
bSkm
和
type - II bubble
结构的形成条件,即对材料常数、样品几何尺寸
/
形态的依赖关系。
他们最近在《
npj QM
》
上发文,报道了这一结果。读者当移步御览详细内容。对一定厚度的纳米盘,他们得出的独特结果是:
(1)
MP – AMP
的极点相对位置,是决定磁结构为
bSkm
、还是
bubble
的控制参量,如图
5
所示。
(2)
形成这一特定磁结构的微观机制,很大程度上可归结于
dipole – dipole
相互作用。
图
5. MnNiGa
合金纳米盘从上至下的三个截面磁结构。图中一对上下指向的尖锐圆锥,其顶点即是
MP
和
AMP
的极点中心位置。中间截面,展示了
bSkm
或
type - II bubble
的完整结构,上下两个截面则是变形的结构。
(a) & (b)
中,当两个极点
(pole point)
位于几乎同一个截面时,中间截面磁结构是
bSkm
;当两个极点上下相距一定距离时,中间截面磁结构是
type - II bubble
。
(c) & (d)
从下表面到上表面,计算得到的拓扑卷绕数
Q
与垂直位置
z
的关系。可见位于中间截面处的
bSkm
,其
Q = 2
,而
bubble
的
Q = 0
。
在
Skm
物理中,将
MP
和
AMP
的作用凸显出来的工作不多。此文是
Ising
读到的第一篇相关文献。而笔者对此,深感新奇与意外。
更进一步,这里展示的结果,至少让
Ising
觉得,要实验上区分
bSkm
和
type - II bubble
,可能是很难的任务。虽然作者们表述很
nice
,但客观上这一结果似乎在暗示:
Skm
物理和应用之路,可能还有不少挑战。实验上,针对具体材料和用于器件的实际样品,除测量拓扑
Hall
效应外,准确无误地表征和鉴定
Skm
的手段其实很缺乏。这应该是这一领域的基本问题。不解决之,其路泥泞!为此,应该感谢作者们!
雷打不动的结尾:
Ising
是外行,如若理解错了,敬请谅解。各位有兴趣,还是请前往御览原文。原文链接信息如下:
Formation of magnetic biskyrmions mediated by an intrinsic emergent monopole - antimonopole pair
Cheng-Jie Wang, Pengfei Wang, Yan Zhou, Wenhong Wang, Fazhan Shi & Jiangfeng Du
npj Quantum Materials volume 7, Article number: 78 (2022)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35-022-00486-y
七律·影
坐看亭台曳影横,传来风语载云英
荷随水意生波律,舨约霞绡拨浪声
俯瞰湖烟红日灼,遥瞻旷渺落晖轻
情知倒映非贞实,莫好虚张好棘荆
备注:
(1)
编者
Ising
,任职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兼职《
npj Quantum Materials
》编辑。
(2)
小文标题“
Biskyrmion
:看清了么
”不是物理上严谨的说辞,乃表述这些局域磁结构的拓扑性质对磁结构细微变化的敏感响应。这种敏感性,对实验研究而言是巨大挑战。题目可能有误导之嫌。
(3) 文底图片拍摄自夏日玄武湖东岸 (20220601)。
小诗描述垂挂的落日未必与映在水中倒影一样的面目,表达了“那看得清楚的,未必就是真实的。眼前的,未必是悠远的对错短长”之类的感悟,似乎贴合本文主题
(20220602)
。
(4)
封面图片来自杜江峰老师他们的论文原文,表达了
type - II bubble
的形态及伴随的一对“磁单极子”
MP - AMP
。
精选文章
“呼吸”量子磁性
界面磁阻挫:物理可堪用
Kitaev
量子自旋液体的至亲
拓扑绝缘体与反铁磁的美妙邂逅
无中生有个价键玻璃态
谁教反常
Hall
大
解开
VO
2
的那个结
ZrTe
5
量子态的霍尔印记
寻觅拓扑超导之一瞥
三千量子态、一瓢向列相
欢迎订阅
npj Quantum Materials
的
Email Alerts
点击
https://idp.nature.com/register/natureuser
完成免费订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