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再见,南北长街!再见,紫禁城最尊贵的夹道!

荟萃苑 2021-06-22




点击“荟萃苑”关注我






整理 /壹月陆日

来源/公众号“最爱大北京”

原发布时间/2018-10-06


故宫的东西两侧,分别是劳动人民文化宫和中山公园,而其实它们的本来身份是太庙和社稷坛,是明清两朝遵循皇宫“左祖右社”礼制的产物。


太庙


在社稷坛的外侧,有一条狭长的街道,名为:南北长街,犹如隔开皇宫大内市井民间的一道缝;最近,听说南北长街要拆迁了:


根据新总规的要求,皇城内也是完善政务区功能的重要承载空间南北长街项目涉及约400户,全部外迁。因为本项目意义重大,相对与二环内其他项目,进程预计会比较快。





今后,南北长街不会有居民常住,这条紫禁城边最尊贵的夹道,将成为名副其实的皇城人文旅游街巷。




南长街


最尊贵的夹道



左边是故宫,右边是中南海,这就是南北长街的两个邻居,这档次、咖位,不用多讲了吧?



在南长街未修前,这一片儿集中着朝廷的会计司、煤炭库、章仪司等部门,均是为皇宫大内服务的部门。


图片来自"北京日报id:Beijing_Daily"


到了民国初年,袁世凯政府在社稷坛的墙上打开豁口,开辟新街,并在街口修建了一座高大的拱门,上题“南长街”三个大字,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南长街南口大门。


咱们就先从南长街最北端的西华门讲起。


西华门皇亲国戚才能走的“后门”


紫禁城皇城四门,以西华门最为尊贵,它曾是中南海的正门,能同时作为故宫和中南海的门户,西华门还真是了不得。


图片来自"北京日报id:Beijing_Daily"


清代的帝后游幸西苑、西郊诸园,多由此门而出;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时,慈禧和光绪也是从这里西逃的。


传奇大影壁


西华门有一排屏风(影壁)楼,在故宫四大门中独一无二,它的诞生,源于当年的“北京饭店新东楼事件”。



北京饭店, 始建于上世纪初,是京城屈指可数的五星级饭店,1949年北平解放后,它隶属于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外事接待和国务活动,政治地位特殊。



由于饭店接待量日益增大,周恩来总理提出要扩建北京饭店,达到拥有1000个房间以上,能同时容纳2000人的生活社交。


周总理在北京饭店招待外宾


这项工程,是由清末最后一任两广总督张鸣岐的儿子、人民大会堂等三大建筑的总设计师张镈亲自操刀的。


周恩来与张镈


张镈拿出了20套方案,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先念,在得知新东楼仅高50米只有14层时,建议建一栋超百米的大饭店,最终新方案定为100.25米高。


李先念


1973年春,新东楼工程启动,并以一个星期一层的速度增高。国庆节后,开始第12、13层的施工,一位工程人员在闲聊时表示:新东楼西向的房间最好,因为可远观西山,近看故宫。



这一说法不胫而走,周恩来和中央警卫团政委杨德中等人都认为正在建设的新东楼会对邻近的中南海产生威胁,站在新东楼的15层上,甚至可以看到毛主席的住处游泳池。


位于中南海游泳池的毛主席卧室


100米高的新东楼方案就此被否决,50米高的方案重新启动。在登上西华门城楼实地测量后,周恩来决定建一道脊高26.7米的屏风楼。



屏风楼共5栋,北侧3栋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西华门两侧的2栋及西南角则是驻军,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一直就矗立于此,虽然近年来屡有建议拆除它们的声音出现,可这敢拆的人,一个都没冒头呐!


南北长街西华门的“最牛违建”说完了,咱们再说说这条街上的一家餐馆。


泽园酒家


一个并不起眼的小饭馆,位于中山公园西门北,酒家里的装饰很有革命情调,以毛主席及老一辈革命家照片为主。



餐馆的招牌菜,都是第一代领导人的最爱:毛氏红烧肉,毛氏武昌鱼,周总理爱吃的狮子头等。



这样一家餐馆的经营人,必然不是等闲之辈, 乃是毛主席当年的警卫员,毛主席一家及很多中央领导人,还有老一辈革命家经常在这里聚会。


福佑寺


一所不对外开放的皇家寺庙,始建于清顺治年间,幼年的玄烨、也就是后来的康熙皇帝,因出天花曾在此“避痘”;后被雍正改为专门祭祀雨神之庙,所以民间又称它为“雨神庙”。



乾隆登基后,这里改建为喇嘛庙,更名福佑寺,后来成为班禅驻京办事处,从八国联军入京到文革,这里一直平安无事,毫发不损,莫非真是菩萨保佑?


昭显庙(北长街小学)


昭显庙原址在北长街71号,实际上已基本不存在,仅存后殿,如今是北长街小学,在小学大门北侧有“昭显庙”三字。



据说昭显庙俗称雷神庙,是故宫外八庙之一,建于清朝,1936年,北长街小学建校,最初叫“北平市教育会附属小学”,而其前身是北平市教育会办公地。



解放后,改为北京市第二中心小学,时任校长,是参加过南昌起义的杨庆兰,曾在周恩来领导下的中央秘书处工作。


杨庆兰


刘少奇、朱德、陈云、胡乔木等人的子女,十世班禅、书法家刘秉森的子女都曾在北长街小学就读过;著名作家老舍还曾在学校住过,并在此写下了著名小说《骆驼祥子》。


作家老舍


161中学


南长街上的161中学,是北京市属重点中学,前身是“北京女一中”,创建于1913年。



学校分南校、北校,南校在解放前叫“四存女校”,属于教会学校;北校据说是内务府会计司花园,花神庙后来改建成礼堂,上世纪70年代更名,陈云题写校名。



学校不仅位置特殊,也走出过许多名人,张瑞芳、何鲁丽等人,就是161中学学生的优秀代表。


何鲁丽


161中也是小北高考的考场所在地,就是在这里,小北顺利通过了“独木桥”,走进了心仪已久的大学校园。


南长街54号


梁启超、梁启勋兄弟二人的居所,据说两兄弟在这里住了十余年,1929年梁启超过世后,这里依旧有着重要地位。


梁启超、梁启勋


南长街81号


这里是中南海在南长街开的一个门,多年前中南海曾对外开放过,外人就是从这个门进入中南海参观的。




南北长街


永不消散的生活气息



曾经,在南长街的尽头,有一座织女桥,织女桥下,皇家御河菖蒲河蜿蜒流淌,穿过南皇城墙,流向天安门的东侧,在那里还有座牛郎桥,和织女桥对应。


菖蒲河公园


大宴乐胡同、南长街西巷、玉钵胡同、养廉胡同、勤劳胡同(以前叫老爷庙胡同),小桥北河沿、百代胡同、九道湾、东大坑......南北长街的胡同巷陌里,曾住着最后一批离“紫禁城”最近的居民。



沿着街出了南口,向东就是天安门,从门洞儿进去一直向北就到了午门,然后沿着故宫高高的红墙到了西华门,这条路是多少西城人,儿时、少年、青年后必经的道路呢?



中山公园的后河,其实就是筒子河,曾经是老人们晨练、遛鸟、乘凉都喜欢去的地方,后河的小游船,还有游乐场的大滑梯,电瓶车。到了冬天,这里就成了天然冰场。



如今在筒子河的对岸,依旧活跃着老年人,不过他们热衷的是为自家孩子们在婚恋市场上明码标价,所以中山公园“相亲角”您要了解一下!


图片来自《男人装》谢德辰摄


曾有人描述就读28中的体验:“锻炼跑步到天安门广场,组织活动到中山公园,入队仪式在中南海礼堂……。”



28中和6中早就被并入了前文所述的161中了,只是如今,随着南北长街的拆迁,161中学的老址也将不复存在,曾经6中学生骑着独轮车上下学的一景儿,今后只能在照片中去找寻了!【完】


免责声明:


感谢原创作者和本贴原发布平台的辛勤付出。以上内容不代表本号观点,版权属原拥有方。若涉侵权,指正立删。部分内容可能有删节或调整。


广告/合作:


话:13501779499

微信1:sunnylife2585

微信2:yang-heng-sheng


关注荟萃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