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布兴院士/孙晓甫最新JACS:电催化CO2还原,C2+法拉第效率81.4%!
第一作者:冯佳奇
通讯作者:韩布兴院士、孙晓甫研究员
通讯单位: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DOI: 10.1021/jacs.3c02428
铜(Cu)是一种通过CO2还原反应(CO2RR)制备高价值C2+产物的高效催化剂。然而,作为重要的C–C偶联活性位点,Cu+组分在还原条件下通常不太稳定。此外,原子掺杂剂如何影响Cu基催化剂的性能,仍然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在本文中,作者首先计算了不同金属掺杂Cu2O的CO2RR和析氢反应热力学极限电位差以及*CO的结合能,表明原子级Gd掺杂至Cu2O可有效提高催化剂性能。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作者设计出一种Gd1/CuOx催化剂。研究发现,Gd的独特电子结构与大离子半径不仅可以使Cu+组分在反应过程中保持稳定,而且可以在Gd1/CuOx中引起拉伸应变,从而使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CO2电还原至C2+产物性能。测试表明,C2+产物的法拉第效率高达81.4%,且在−0.8 V vs. RHE电位下的分电流密度为444.3 mA cm–2。详细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表明,Gd掺杂可有效增强催化剂的CO2活化,稳定关键中间体O*CCO并降低C–C偶联反应的能垒。
可再生能源驱动的电催化CO2还原反应(CO2RR)生成高附加值化学品原料和燃料,为同时减少CO2排放和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提供了一条可持续的途径。与C1产物相比,由CO2RR过程生成的C2+产物(乙烯、乙醇和正丙醇)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市场价值。目前,Cu可能是唯一能够将CO2转化为C2+产物的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活性与效率。此前的研究表明,Cu+位点在提高C2+产物选择性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Cu+组分不仅可以增强*CO吸附以促进C–C偶联反应,还可以稳定C2中间体(如OCCOH*)。然而,在CO2RR过程中,Cu+组分于负电位下并不稳定,这成为其大规模应用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因此,开发具有优异CO2至C2产物转化性能的先进催化剂至关重要。
调控和增强Cu+组分稳定性的一种有效策略是引入金属掺杂剂,如Ag、Pd、Au等。其中,一个极端的例子是降低掺杂剂的浓度,使其以单原子的形式分散在主体晶格中。原子级位点通常由晶格氧原子锚定,其可以在负电位下保持稳定,从而显著提高Cu+组分的稳定性。因此,该策略可通过几何和电子效应制备出具有更高CO2RR活性和稳定性的Cu基催化剂。此外,基底和金属掺杂剂之间的离子半径差也会引起晶格畸变,其影响着催化剂的d带中心,并优化反应中间体的结合能(如*CO,其中*表示吸附位点),从而引起产物选择性发生变化。然而,掺杂金属也可能影响竞争析氢反应(HER)的活性。因此,调节*CO结合能并抑制HER副反应,是设计原子级掺杂Cu基电催化剂的重要目标。
镧系金属(LMs)作为掺杂剂在催化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其独特的4f电子结构与未填充5d轨道可赋予LMs强自旋-轨道耦合和镧系元素收缩效应,从而有效调节周围原子的局部电子密度并使其保持高价化学态。上述特性提供了稳定CO2RR过程中的Cu+组分的可能性。同时,LM的较大离子半径会在载体中引起拉伸应变,有利于调节*CO的结合能。然而,该策略很少被报道,特别是缺乏在原子尺度上实现LM精确掺杂的有效方法。因此,开发新型原子级LM掺杂的Cu基催化剂并阐明其在CO2RR过程中的催化剂结构-活性关系,是一项极具科学意义的研究课题。
图1. 各种X1/Cu2O (X = Ag, Pd, Ni, Zn, Sn, Ce, Sm和Gd)的DFT计算。(a)X1/Cu2O的UL(CO2RR), UL (HER)和ΔUL。(b) X1/Cu2O的*CO吸附能。(c) X1/Cu2O的UL(CO2RR)和*CO吸附能之间的火山型关系。
图2. Gd1/CuOx的(a)SEM图,(b)TEM图,(c) HR-TEM图,(d)相应的元素映射结果。(e) Gd1/CuOx的HAADF-STEM图。(f)沿图e中线所示相应的强度分布。(g) Gd1/CuOx的EELS分析。(h-i)Gd1/CuOx和CuOx的XRD衍射。(j) Gd1/CuOx和CuOx的Cu Auger LMM谱。(k)Gd L3-edge FT EXAFS谱。(l) Gd1/CuOx的R空间定量EXAFS曲线拟合。(m)WT分析。(n)Cu K-edge XANES谱。(o)相应的一阶导数谱和(p)Cu K-edge FT EXAFS谱。
图3. (a)具有不同Gd含量的Gd1/CuOx和CuOx在不同电位下的C2+产物法拉第效率。(b)6.5% Gd1/CuOx和CuOx在不同电位下的产物分布。具有不同Gd含量的Gd1/CuOx和CuOx在不同电位下的(c) C2+产物分电流密度和(d) C2+产物产率。(e) 6.5% Gd1/CuOx在500 mA cm–2恒定电流密度下的长期稳定性。
图4. (a) Gd1/CuOx在不同电位下的Gd L3-edge原位FT EXAFS谱。(b) Gd1/CuOx和(c) CuOx在不同电位下的Cu K-edge原位XANES谱。(d) Gd1/CuOx和(e) CuOx在CO2RR过程中于不同电位下的原位表面增强Raman光谱。(f) Gd1/CuOx和CuOx在−0.8至−1.0 V电位范围内的ν(Cu–CO)/ ν(*CO)强度比。(g) Gd1/CuOx和(h) CuOx在CO2RR过程中于不同电位下的原位ATR-SEIRAS测试。(i) Gd1/CuOx和CuOx在不同电位下的OCCO峰面积。
图5. 具有O*CCO吸附的(a)Cu, (b) CuOx和(c) Gd1/CuOx中Cu原子d轨道和C原子p轨道的PDOS。(d)Gd1/CuOx在不同拉伸应变下的2*CO至O*CCO转化自由能。(e)Cu, CuOx, Gd1/CuOx和Gd1/CuOx (2.5%)表面上CO2还原为O*CCO的吉布斯自由能。
总的来说,本文成功制备出一种具有拉伸应变的Gd1/CuOx电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电催化CO2还原反应以生成C2+产物。在CO2RR过程中,Gd1/CuOx催化剂的C2+ FE值高达81.4%,分电流密度为444.3 mA cm–2,且具有卓越的稳定性。原位XAS测试发现,原子级分散的Gd可以在还原条件下稳定Cu+组分。通过多种原位光谱分析和理论计算,揭示出Gd原子掺杂和拉伸应变可有效增强关键中间体O*CCO的稳定性,降低C–C偶联反应的能垒,从而显著提高CO2至C2+产物转化的活性。该研究表明,镧系金属可以通过独特的电子结构和大离子半径有效地提高Cu基催化剂的CO2RR性能,有望为其它高性能催化剂的设计提供指导作用。
【文献来源】
Jiaqi Feng, Limin Wu, Shoujie Liu, Liang Xu, Xinning Song, Libing Zhang, Qinggong Zhu, Xinchen Kang, Xiaofu Sun, Buxing Han. Improving CO2-to-C2+ Product Electroreduction Efficiency via Atomic Lanthanide Dopant-Induced Tensile-Strained CuOx Catalysts. J. Am. Chem. Soc. 2023. DOI: 10.1021/jacs.3c02428.
文献链接:https://doi.org/10.1021/jacs.3c02428
声明
本文仅供科研分享,不做盈利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小编删除“邃瞳科学云”直播服务
“邃瞳科学云”推出专业的自然科学直播服务啦!不仅直播团队专业,直播画面出色,而且传播渠道多,宣传效果佳。“邃瞳科学云"平台正在收集、整理各类学术会议信息,欢迎学会、期刊、会议组织方择优在邃瞳平台上进行线上直播,希望藉此帮助广大科研人员跨越时空的限制,实现自由、畅通地交流互动。欢迎老师同学们提供会议信息(会有礼品赠送),学会、期刊、会议组织方商谈合作,均请联系翟女士:18612651915(微信同)。
扫描二维码下载
邃瞳科学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