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女博导,学术之美更应点赞作者:魏英杰 来源:《钱江晚报》
【点评:标题包含事由,也亮出观点】
又一个90后女博导网上走红!据南方医科大学官网9月16日更新的信息显示,出生于1991年的女博士李琳已于2019年7月起任基础医学院教授,并担任博士生导师。这是继浙江大学女博导杨树等人之后,又一个刷爆朋友圈的90后新生代。【点评:概述新闻,引出话题】 28岁当上博导,在高校高手如云的当下,确实不简单;作为女性,更是凤毛麟角。杨树、李琳等人引起公众瞩目,不仅迎合了人们的猎奇心理,也是对“别人的28岁”“别人家的孩子”的一种发自内心的羡慕,这是人之常情。何况,像杨树这样的女博导,其简历本身就具有传奇性色彩:生于1990年,16岁考入复旦大学,24岁博士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在国际顶级期刊及会议发表论文数十篇……看到这份履历,对其当博导不能不服气。【点评:分析女博导被大众关注的心理】 不过,很多人看待这些90后女博导,却也戴着有色眼镜。对年龄格外敏感是一方面,在博导前面还要加上“美女”二字,又是另一方面。先说博导的年龄问题,实际上,90后年龄最大的今年已有29岁,按虚岁算已是三十而立,正值干事业的年纪。从博导的总量看,90后博导必定是少数,但从绝对数量来看,却也不算非常罕见。有现代大学以来,国内未满30岁当教授、博导的人,其实不算少。胡适26岁当北大教授,梁思成27岁当教授和系主任,这样的人还可以列举出许多。能不能当博导,与学术水平有关,与年龄关系并不大。【点评:从“年龄”的层面,联系现实和历史,说明当博导“与年龄关系不大”】 再说博导的性别或颜值。其实,博导就是博导,严格来讲与男女无关,更与是否美女无涉。“女博导”的称呼勉强还能让人理解,“美女博导”这个说法则不敢恭维。人家明明是实力派,非要看颜值,这究竟是褒扬还是贬低人家?哪怕既有学术水平又有颜值,这样称呼也显得过于轻佻。倘若是出于纯粹的羡慕和点赞,理应把“美女”二字拿掉,以免喧宾夺主。【点评:从“性别或颜值”的角度,说明当博导应多与“学术水平”关联,也照应标题】 当然,有些人对博导的颜值如此关注,恐怕还在于对博导所应具备的学术水平无从置喙。像杨树这样从简历就能感受到一个大写的“服”的,毕竟少数。新近引起关注的李琳,本科在电子科技大学就读,随后在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于今年6月毕业,也就是说,她一毕业就当上了教授、博导。光看这份简历,似乎看不出什么门道。而据官网介绍,她的研究领域在于“开发单细胞多组学测序技术,研究哺乳动物生殖系细胞发育和疾病发生发展进程中的表观遗传学调控”。说实话,一般人也看不懂这行字的科学分量。【点评:进一步分析人们关注女博导颜值的原因】 但这依然不是舍却学术评价而关注博导颜值的理由。学术的事情,本来就应该由业内人士评价和判定。一个人能不能当教授、博导,只要学术水平过硬,经过同行评议,学术成果得到业内认可,这就够了。【点评:照应标题,再次重申“学术”本身的分量】毕竟,学术界是一个靠能力吃饭而不是靠颜值的地方。对于90后当博导,我们少关注颜值,多关注学术,才不会带偏节奏。【点评:总结全文,再次点明观点】
大学教授上讲台,强令之外还需利导作者:张炳剑 来源:《钱江晚报》 据北京日报报道,近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非洲学院和亚洲学院成立仪式上,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透露,教育部随后将出台新规,大学教授和副教授连续3年不给本科生上课,将清理出教师系列。 教授要给本科生上课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早在2012年,教育部就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将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一项基本制度固定下来。此后,2017年,又发布《教育部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教授、副教授要更多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不断提高高校教学水平。这次再出新规,说明现实中这项基本制度的落实可能并不理想,否则时至今日,教育部也无须再推出这项新规。用吴司长的话说,在如今的一些高校内,还存在着一些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而不用心教书的“水师”。 按照规定,给本科生上课,是教授的基本职责之一,不该如此反复被强调。但因为当前部分高校的办学普遍存在追求短期政绩的问题,片面强调学术研究成果,包括论文、课题、经费、专利等,而忽视对人才的培养。这就导致了一部分教授只要学术成果突出,不给本科生上课也无所谓。在这种功利的办学追求下,一些教授便成了论文教授、课题教授、经费教授,而恰恰难成为教书育人的教授。 笔者就了解到一种现象,在一些大学里,到了分专业课时,教授推给副教授,副教授又推给讲师,而讲师又以种种借口推掉。最后,只好外聘一位教师来给学生上专业课。即便一些高校对教授上课有考核,应付要求也容易,在课表上写上教授的名字,去上一两次,然后就让自己的博士生去。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教授上课”现象,媒体也多有曝光,但似乎没有引起高校重视,反而被一些人当成“经验”借鉴、推广。究其原因,还在于在现行的高校考核体系下,教学是件无利可图且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可是,大学的职能除了科研,最主要的还是培养人才,如果没有一流的教师,又哪来一流的学生?连续三年不上课就将被清除出教师队伍,从操作层面来看,更有细节,也更有抓手,既对不上课的时限做了规定,又对不上课的后果有明确的处罚,这无疑给落实“教授给本科生上课”这项基本制度提供了依仗。这项即将出台的新规如果能够实打实地落实到位,应该可以更有效地约束高校教师的执教行为。 不过,如果少了后续的有力监督,这项新规的推行也可能大打折扣。这里还有两个方面需要细化,一是,教授们上不上课,谁来监督?谁来统计?谁来考核?二是,即使有些教授被迫给学生上课了,如果应付差事、磨洋工,又怎么办?这都需要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追究和考核的体系。 此外,在笔者看来,这些还只是治标不治本,要真正让教授重返讲台,关键不在逼,而应该改变当下高校长期以来奉行的只重科研不重教学的风气,设计出一套让教学“有利可图”的考核体系,引导他们自觉登上讲台。只有让教授们真正从唯论文、唯课题、唯项目的繁忙业务中抽身出来,才可能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教学,不至于本末倒置,左右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