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语文编者按
驳论文是常见的议论文文体,是确定某一论证的论题虚假或其论据与论证不能成立的思维过程,很能体现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这正是高中生所普遍缺乏的,表现在作文逻辑混乱,不成文理。而近年高考“重归逻辑”的倾向很明显,2019全国卷1的“劳动精神”,即涉及对“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的错误言行的批驳,2020高考复习有必要在这方面适当训练。
6月份,我们推送过《精品课件:怎么写好驳论文(附:议论文写作系列课件12个打包下载)》(点击标题查看全文,向公众号回复关键词 议论文写作 可下载课件)。
今天我们再推送一组来自名校南雅中学的学生驳论文习作一组(精选5个辩题,展示22篇驳论短文),供高三党们学习借鉴。
关注公众号后,回复关键词 议论文写作 (查看回复方法)。获得下载链接,直接下载议论文写作相关的13个课件。
有一句古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说的是在自然界中,如果一棵树远比林中其他树升得更高挺、更繁茂,必将迎来风的打压和摧毁。古人也常以之为诫,小心翼翼。但我认为,“木秀于林,风必炼之”。风也非无情物,何必苦心扼杀。那些呼啸和狂飙,更多的还是出于一个“炼”字吧。依儒家之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泛其身,行拂乱其所为”,风何以呼啸,正因是秀木,是可造之材。暴风的确可以阻挡许多前进的脚步,但真正坚持下来的,却无一不是胶鬲之才,百里奚之略。磨练何尝不是一种机遇。就像没有风雨的残暴,就没有彩虹的绚丽,我想,没有经历过磨炼的人,恐怕也难以立足天地。磨练带给我们的,除了伤痕累累,更多的是独到的人生经验,拿得起放得下的果断,百折不挠的坚忍,高尚博大的胸怀。所有的这些都将成为最宝贵的财富,受益一生。“自古便有为民请命之人”,倘若畏惧风的狂暴,独善其身,那么中国的脊梁又由何人来挑起?那些坚守气节、自成清流的文人雅士,又该何去何从?千年后的我们,还能听得到海瑞罢官的佳话,还能见证新文化的呐喊和彷徨吗?实际上,没有了那些不惧风雨的秀木,也就没有了英雄;拒绝高挺,也就选择了平庸。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能没有英雄,不能没有民族魂。风虽肆,木亦不惧。没有经受过质疑的观点决不可能成为伟大的思想。借风之炼,秀木亦成。“秀”常有优秀之意,“木秀于林”应是一棵树木在树林中出彩,独木不成林,当它已经优于其他任何一棵树时,它就注定要独自承受风雨。树犹如此,人呢?我们生于群星璀璨的时代,若自身能力不突出,便难以被注意到,自身发展自然会被限制。固然,突出带来的影响是无法避免的,势必会有一些外在因素来妨碍我们的崛起,而秀于常人的人无法找到自己的同伴,只能独自承担,但是,这何尝不是一次检测呢?每个人都想成为最优秀的那一个,但是顶尖的人可不会遍地跑。真正有才能的人,不会畏惧风雨与挫折,而正是因为有了风雨的摧残,我们才会变得更加强大,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木秀于林”就证明了它的努力,它日复一日的积累才造就了今天的成就,狂风暴雨它早已习以为常,它深深地扎根着,即便风再大,也难以摧毁它。人始终走在追寻成功的路上,展露自己的能力,是我们的本能,而我们应该坚定自己的信念,丰富自己的知识,做到“木秀于林,风难摧之”! “木”是什么?群体中的个人:同学、同事、甚至养老院聚在一起乘凉的老人,我们这一生,都很难脱离群体。我们在其中扮演着林中木的角色。而“秀于林”呢?有人出类拔萃,鹤立鸡群,能力远超普通人;但凡有重担子,必定是他率先挑起。那么,“风”会去摧他吗?我想,未必。在讨论良木是否因风而陨之前,我想问,什么算作“摧”?是小人妒忌诽谤使之蒙冤受屈吗?是无法力挽狂澜而被上级惩罚吗?还是变故导致生活困厄、穷苦凄凉?都不是!是他真正丧失希望与斗志,是他的眼神开始涣散迷离,是他甘于向风低头,那才是“摧之”。但良木之所以能秀于林,正是凭借着他不屈的毅力与持之以恒的努力——能被摧残的木,从来是贪图安逸,遇挫则颓的,这种木,从开始就没有成为良木的资格。真正的良木,以傲然的姿态,充足的底气秀于林,即使有风,又能奈他何?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乍听之下,这似乎是充满智慧的警句,可仔细想想,它听上去更像是一句风凉话。“木秀于林”,佳木为何卓尔不群?除去作秀,其中大多应为才冠一时,而不练达于人情之人。“风必摧之”,是什么样的一股风,会将稀世的佳木吹倒在地?我想,大概是嫉贤妒能之风,腐败人情之风,慕权逐利之风。可让树倒下的仅仅是风吗?当一棵参天大树正成长时,他将经受四面八方的不正之风,若是根基发达,其也能屹立不倒;但让他根基松动的,必是白蚁蛀虫的窃窃私语与啃食咬啮,而为白蚁们助兴的热闹,不正是被风吹动的低矮树木沙沙的叶子所作吗?因此,摧毁良木的不止是风,更是动摇它的树木与虫蚁;枪杀出头鸟的不仅是猎人,更是出卖他的阴森风声;打倒出色人才的不仅是权威,更是酸溜溜的社会风气。因此,我们应向出头鸟们致敬。
在我们看到一个人受到他的亲友影响而发生变化时,我们说这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仔细分析这句话,谁是近朱者,近墨者,他们真的就像这句话中所说的,变赤变黑了?细细思考,你是否发现了其中的不合理之处?这偌大的社会,你自然会是一个近朱、或近墨者而受到他人的影响,但与此同时你又何尝不是一个朱者墨者在时刻影响着他人?这便是一个矛盾之处。另外,“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本意也存在疑问。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告诉我们,“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处在一个满是淤泥的环境里,却不染一丁点淤泥,我们说这是莲所映射出的高洁的品质。这世上也存在着像莲一样的人。古有陶渊明,在黑暗的官场中恪守本心,“不为五斗米折腰”,近有鲁迅在这一帮麻木的留学生群中,看清他们的麻木与不堪,弃医从文选择用文字的力量去呐喊心中的愤慨之情。直到今天,哪个成功者不是克服了无数“朱”“墨”一类的甘于平凡、安于平凡者的评论与影响,却仍不忘初心,不甘平凡,走上了世界之巅。是的,一个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的确会影响一个人的成长与变化,但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一定是一颗坚定的初心!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朱”和“近墨”都在强调环境的影响。可我们是赤还是黑,真的由我们所处的环境来决定吗?我想未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只是一种可能的存在而非必然。若近朱就能赤,那为何同一个学习环境下依然存在优劣之分?若近朱者就能赤,那么岂不是只要进了一个优秀的班级,人人都能获取优异的成绩?然而,事实却是,同一环境下也会存在“赤”“黑”之分。环境的好坏的确会影响一个人,但我们最终会变成怎样,绝不仅仅取决于环境,更多的还取决于自己。陶渊明在黑暗的官场里依然能够洁身自好;毛泽东在喧嚣的集市里依然可以静心读书。正因他们能够坚定自己的内心,所以就算浓墨也无法掩盖他们内心的纯粹。其实,真正使我们赤与黑的并不是朱与墨,而是我们的选择。“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说法,在古代社会有其合理性,甚至可说是一种普遍规律。宗族把控的基层、小农经济的稳固、交通通讯的不便、安土重迁的思想等等,都限制了人受到的影响来源范围。而这些也是这种说法在当今社会已无法成立的理由之一。上述因素不再使人受单一环境,而是同时有多种因素的影响。人受单一影响的时间也大为缩短,“朱者”“墨者”对人的影响还有多大,恐怕会逐渐成为未知数。再者,这种说法,其实否认了人格的塑造和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久的过程,若假若近朱者赤,社会舆论就不会担心被北大退档又补录的学生难以在高手如林的环境下赶上进度,或可能产生心理问题,而都会抱以乐观态度。只因为人格塑造,习惯培养是长期过程在入学前形成的自身劣势,很可能使他们在人才济济的高校也无法得到“赤”的特性,反而可能会走向迷茫与痛苦。人言“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的特性难以因一时环境改变而大反转,否则心理医生终究会为精神病院的疯子,警察内心一定会充斥着邪恶。“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实质是:请远离那些“不好”的人和事。它是一种表面向上的站在真理制高点的训诫,它是一把锯尺,名叫“分化”,让“优者集聚”,却将自己主观上认为的劣势群体抛向了边缘。这个社会有“墨”不可怕,怕的是“墨”被远离,被放弃,怕的是只有近朱者而没有愿意近墨的人。怕的是人们追逐他们认为好的东西,却不肯考进他们认为是无用的落后的东西。如果这样,那么扶贫没有必要,移民才是人生目标,老弱病残都可以放弃交往,名流智者才可以接触。我希望少点朱墨之辩,多点温度与适度,井底之人可以仰望星空,也有星空愿意俯视众人。因为我们一定都希望,在我们身处井底时,不要有人把井封了。而且,还是以近墨者黑的名义。
在这句俗语中,“当局者”即身处事件之中,亲身参与经历的主角之一,而“旁观者”则指那些没有亲身经历,在一旁观看的观众。这句话要告诉我们的是,旁观者比经历者更能清楚地看清世态全貌。这句话若是用在观棋中也许贴切,因为下棋本身即是一件纯粹的事,它再复杂,也仅在那小小盘棋上,是你悉心钻研就能掌握在手中的格局。然而社会生活从来就是复杂的,人不是棋子,人情世故也不是下棋一般非黑即白的,它是复杂甚至诡谲的。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现在的一件小事已经变得不再简单,它的格局是旁观者无法窥视全貌的。甚至,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旁观者或许才是被牵着鼻子走的人。譬如新闻事件,我们所清楚的事件“真相”来源于哪里?它来自别人的调查与报道啊!一个普通的新闻事件,反转,再反转,惊天大反转……这样的事件我们见得少吗?正是因为我们是局外人,我们无法探究清楚事情完整的真相,大多数时候我们所知道的一切信息都来自于当局者的讲述,他想让我们知道什么,我们便拿着那一些他透露的细枝末节,开始一场自以为清醒的狂欢。这样我们还能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吗?再者,无论是“迷”还是“清”都只是一种主观感受。在这种情境下,旁观者以为的清晰也是自我感觉上的清晰,这样的迷茫与清晰是缺乏一种客观标准的,甚至是无依据的。其实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句话应是说给当局者听的。它是希望当局者跳出自己一方的立场,纵观全局,总览全貌,更加清醒地把握事件本质。希望我们都谨慎地做一个旁观者,相信实践才能窥全貌的道理。做一个“旁观”的当局者,而不是自认为更清楚真相的旁观者。古往今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箴言代代相传,可事实未必如此。当姚明作为篮协主席让NBA中国赛区的比赛如期举行时,旁观者义愤填膺地指责不爱国,可是他们又真的明白体育之与政治的关系吗?而姚明站在当局者的角度又真的“迷”于其中吗?旁观者未必有当局者对事情理解的深度,对专业知识掌控的技能,对全局的考量,一些言论也流露出无知,有班门弄斧之嫌。生活中的“为你好”、“你应该”、“他们两个看起来不般配”,旁观者对当局者的评价,难道是真的懂吗?旁观者的理解更易浮于表象和标签。《肖申克的救赎》中男主Andy被指控杀妻,旁观者证据凿凿:你妻子偷情,你一晚上在屋外的车里、醉酒、你有枪、草丛里丢的枪刚好与尸体的子弹契合,不是你是谁?北大吴谢宇从小成绩好——他是学霸,他记得同学生日——他是好人,他还爱打篮球、和同学相处融洽——他性格好,他怎么可能弑母?旁观者通过一系列的表象和各种对人设定义的标签来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便以为自己对人对事都有了清晰的认识,可事实往往背道而驰,此时“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还适用吗?我认为当局者未必迷,旁观者未必清。但祖辈的话至今依然有一定的效用,它更多的是一种劝诫,当局者站在本应该比旁观者更清的立场上,应该理性分析、冷静思考,才不会误闹“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笑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古以来就流传着一句这样的话,与之相同的还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但山外的人真的会比山中的人更了解这座山吗?他知道这座山有几条河吗?知道哪的树林比较密吗?知道哪儿有动物生长吗?如果仅仅凭山外人远远几眼,就可以说比山中人亲自游历要看得明白,那又何必亲往呢?另外,旁观者“清”的,真的是当局者“迷”的那个局吗?事情本身或许很简单,但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考虑的也不同,不是当事人或许可以清楚这件事,可却不明白让当局者身陷的那个局,这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局外人也不会真正看清,让人深陷的那个局。局外人若年事情本质都无法了解,仅凭表象又怎么可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呢?你不懂当事人心中所想,眼睛所见,耳朵所闻,也不懂他的难处,纠结,所做出的决定,恐怕只是你认为正确的决定。当局者是谁?是身处情境,对事物有真实、直接感受的人;旁观者是谁?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的局外人。也许,旁观者更冷静,更客观,才会有对事物更清醒的认识,可当局者设身处地之时,当一位母亲因女儿离奇自杀警方却少有作为而愤怒之时;当女童家人因凶手未成年不需要负刑事责任而痛苦之时,旁观者那一句看似“冷静”的开解,真的能算得上“清醒”吗?也许,当局者之“迷”只是别无选择。也有一些旁观者,同情心、同理心强烈。但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站在主观立场,带有情感倾向。可重庆公交车时间中的女司机大家就忘了吗?处于正义感仗义执言,却在事件完整始末出现后被狠狠“打脸”,这样的“旁观者”,还少吗?旁观者,他们未曾亲身体会当局者的情感、想法:未曾亲身经历局内的每个情节、细节。而这些,正是构建对事件清醒认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知屋漏者,在宇下”。
我们知道,一个人如果做错了事,知道悔改是件好事,但这句俗语中的“金不换”表明了,只要知道“回头”了就是极好的,我们就能原谅他甚至重新接纳他了。但真的是这样吗?一个罪大恶极的犯人,在犯下滔天大罪后,后悔了,说自己知道错了,难道我们就该放过他了吗?“如果道歉有用,还需要警察干什么?”每个人犯了错都必须承担相应的后果。如果仅仅是认错,就能逃避法律的制裁,那么法院不就成了教堂,让罪犯忏悔完自己的罪过,再安然无恙的走出来。如果都这样,那么犯错的人只会越来越多,因为他们不需要接受惩罚,只需要说一句“我错了”。“浪子”在“回头”之前已经犯了错,而这个错必然导致了损失,可能是金钱损失,也可能是情感损失,更可能是一条生命的损失。而让犯错的人认错,这些损失也不可能完全被弥补,物质损失或许可以进行补偿,但精神上的创伤是一句道歉就能够挽回的吗?一条生命难道在忏悔中能够复生吗?难道让所有的受害者都放下心中的怨念,再来笑着面对这个犯下错误人吗?浪子回头金不换?乍一看,这似乎是件极好的事儿,误入歧途的人迷途知返,改过自新,可不是件好事?但细细剖析,在这句话中,我看到的是对作恶者无理的包容和对强者的偏袒。试问什么样的人能够被称作“浪子”?不受任何规则、外物的拘束,随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往往不是什么好事——的人,他之所以回头,也并非出于对公平正义的敬畏和内心的悔改,而仅仅是因为他想他想这么做。但这种“想”,并不是一个定量,它的变量太大,没有人能够断言它的走势。面对如此随意和廉价的改过,我们就轻易给予高度评价,合理吗?再来品品,“浪子回头金不换”这充满浓浓的欣慰之感的话语会出自谁口?会出自曾经被浪子伤害背弃过的受害者吗?不会。这句话只会出于平日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站在上帝视角俯瞰众生的旁观者口中。他们这么说,只是因为他们看到了他们想看到的——坏人改过自新,重新做人,再自以为是地脑补受害者,大方宽容表示谅解,真是一个大团圆结局。他们心满意足地带着理想的结局收场,却全然看不到受害者的挣扎痛苦。这未免有些道德绑架的色彩:浪子都回头了,他的道歉改正了,你怎么就不能看开点原谅他呢?退一万步说,即使浪子真心悔过,旁人也没有权利真正替当事者受害人作出评价。再者,回头的改变也无法弥补曾经对他人造成的伤害。我们的生命不是电脑,不能一个按键就可格式化复原回到最初始状态,浪子的所作所为也并不会随着他的悔改而洗白,更担当不起“金不换”这样的高度评价。浪子回头金不换,这句话是指在错误道路上前进忽然醒悟是比黄金还要宝贵。诚然,知错能改,自始至终都是儒家文化所推崇的精神,它能够培养人的责任意识,但是浪子回头真的有那么宝贵吗?我看不见得。浪子固然是指那些视规矩于无物,不考虑他人感受之人。他们被称为浪子,是因为他们做的事伤害了他们身边的人。虽然他们的改变让人心慰,但是与他人间所恢复的关系,却如同拼接起来的镜子,永远有了间隙,无法回到最初。倘若浪子回头真的金不换,人们就对这种行为表示高度赞赏,那是不是只要我犯错之后肯改过自新,就会受到他人的称赞,就可以逃脱法律的制裁?这不现实。当然,我只是对于这一句俗语持反对态度。知错能改的行为,不论放在哪个时代都是值得鼓励的。但是鼓励不是包容,处罚不能避免。与其宣扬浪子回头,还不如将教育从小抓起,让孩子从始至终都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这才是最珍贵,最难得的。“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古今中外,无数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改头换面可能性和珍贵。可是,一个人难道只要改过自新,重新做人,他从前犯下的错误、对别人造成的伤害就不存在了吗?“浪子回头金不换”是对浪子的过度包容,对被浪子伤害过的人的二次伤害,更是对潜在的浪子的一种“鼓励”,因为大家都会原谅他的错误,他的人生有重新来过的机会。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人的性格是多么难以改变,又有多少浪子的改变是迫于外在的压力,又能维持多久?放纵自己只有一次和无数次的区别。期待浪子们的回头,不过是自我安慰和自我欺骗的幻觉罢了。人们常说“浪子回头金不换”,以表示对从前行事荒唐不负责任的人愿意回归正经生活的欣慰。浪子就是浪荡之人,金子都换不回来他回头,可见他这一回头多么宝贵。可若浪子回头真的比黄金还要贵重,那我们为何人要教育孩子们从小养成好习惯,守纪律,明事理,做一个能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呢?浪子回头,只是把浪子将自己“浪荡”的躯壳脱去了,但他没有任何资本去支撑起自己的生命、家庭的担子、社会的责任。他只是从“懂事了”这一角度除去了亲人曾经的忧虑,而这明明是可以在多年前就做到的,并且可以做得更好。如果浪子回头真的金不换,那每个人都可以浪并回头一次,我们还会有平均年龄30岁的顶级科研团队吗?还会有那么多年轻人错过自己黄金期,要后悔终生吗?浪子回头不是金不换,只是在岁月的洪流中,他已失去了浪荡的资本,想回头拾回曾经放弃的黄金,却发现换不回金。古人云:“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主要是告诉我们,要看清自己,不要自不量力,要做力所能及的事。但这真的完全正确吗?不然。人非生而知之者,人的生长过程从懵懂到成熟,如果因缺乏足够能力而不去尝试,那还会有所成就吗?还会有成功的企业家、科学家吗?还会有这个高度现代化的文明社会吗?更实际的想一下,如果牛顿在计算失败多次后叹自己能力不足而不去攻克物理的难题,那经典力学体系何时能问世?如果中国女排因前几次比赛失败而认为自身缺乏能力而放弃,那令千千万万中国人民为之动容的“女排精神”又该何去何从?不揽瓷器活,哪得金刚钻?我们将瓷器活揽过来不是说一定要成功,而是通过一次次的尝试,努力与改变去突破自我,追求卓越,让一开始的“心有余而力不足”成为你力所能及的事。按传统的说法,要想揽瓷器活,就必须要有金刚钻。金刚钻是什么?是能力,还是天赋?瓷器活又是什么?是劳累的生产活动,还是需要知识来支撑的物质基础?明白的说,这句古言告诉我们,没有知识和技术,就不要在所需方面瞎折腾了,但这本身就是个谬论。假如手头上大家都没有金刚钻,都没有理论基础,那瓷器活谁揽?物质基础和上层建筑谁向前将他们推进?这时候,总需要有人站出来说:“交给我,我来”。可手上却一无所有,怎么办?只能自己想,自己钻研,自己发明出金刚钻,然后才能揽瓷器活。因为有了金刚钻,才使得人人都可以揽瓷器活。但社会的发展真的是由每个人都能用金刚钻揽瓷器活决定的吗?我想不是,发展真正存在于揽瓷器活的那个初始举动,在于金刚钻被发明的那一个瞬间。当金刚钻和瓷器活从无到有的那一个瞬间,你可以说社会发展了,社会进步了。进步的个体是敢于揽瓷器活的第一人,是那个没有金刚钻,也能为了瓷器活而创造出金刚钻的勇者。正因为中国过去的一百年里有无数个不相信这句习语的科研工作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中国的今天才能有大国重器,社会国泰民安。没有金刚钻而揽瓷器活的辛苦,我们有的知道,有的甚至还不为人知。但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要敢于去揽,且要作为创造金刚钻而努力的那一群开拓者。不信危言耸听的社会前途建设者,明白困难,确定方向,把科学及文化上的一无所有改变到遍地开花,这样,中国才能进步,民族才有希望。没有金刚钻,便别揽瓷器活。说的是没有高超的本领,就不要主动承担重任。可是,难道只有那强大的人才能担下重责。那这些弱小的呢?他们的热情便是自不量力吗?当然不。这个社会上从没有天生的成功,那些卓越非凡背后隐藏的是一次次的失败。强大的力量是弱小的个体经历过一次次尝试和挑战后所获得的,你又凭什么不给他们机会?那些经历过无数次失败,无数次气馁的弱小的人们,当他们再次面对同一个死胡同,总会有另一个维度的天空向他们打开那便是进步与成长,为他们积蓄力量,带他们逐渐变强。精美工艺的研究,公正制度的完善,历史社会的进步,这些都需要付出代价来实现,平凡的人们为实现这些伟大的目标,不惧付出,不怕牺牲,甘愿成为进步的代价。也许他们知道自己有心无力,能力不足。也许他们知道别人眼中艰难前进的他们,笨拙而愚蠢。但那不是勉强前行,不是虚荣,不是极力证明自己。而是肩上有一份责任,心中有一份信念,不断提醒他们:不论成败,不计后果,我偏要勉强。我们经常被告诫,没有金钢钻,不揽瓷器活。我们也常常看到行事不成的人被大家嘲笑。于是许多人把这句话引为信条,做事前永远先盘算,这是不是瓷器活,我失败的可能性有多高。所以,这些人只能做一辈子的“陶土活”了,即使他们中的一些人在常年累月的工作中,早已拥有了“金刚钻”——顶尖的实力,但从没,也不敢做瓷器活的他怎么会知道自己已经实现突破了呢?于是始终遵循的信条告诉他:我不能。技术的提升需要日复一日的练习,而真正能确立我们拥有了更上一层楼的实力的,是我们能勇敢迈上一步,挑战自己未曾做过的、踏向自己未曾迈上的高度。唯有我们做成了“瓷器活”,我们才算正式拥有了金刚钻,因为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对自己的实力有彻底的认识,也将得到他人的认可。而这一切最关键的一步,便是在尚未涉足的高度坚定地迈出一步,是揽下从未做过,而今能勇敢挑战的瓷器活。谁生来就是那“金刚钻”呢?不揽瓷器活,永远也别想成为真正的金刚钻。似乎我们总有一种认知,有什么能力就做什么事。确实,没有金刚钻就去做瓷器的活,很有可能导致珍贵而脆弱的瓷器受损。但这并不是我们不能揽瓷器活的理由。为了提升自我,为了让我们成为“金刚钻”,我们在私下不断模拟、练习。等练习到我们成为了一个“备选金刚钻”时,我们才有资格用“真正的瓷器”进行实战。然而演练不同于实战,演练永远不能模拟出实战的所有条件,包括个人心态,只有实战才能出真知,只有实战才能指明前进方向及工作重点。现代人为了避免“瓷器”的损坏,不愿意轻易让人直接用“瓷器”上手,可在演练中,用的是与“瓷器”情况不同的更加廉价的“东西”。这样不但效果不尽人意,而且用这样的方法培养“金刚钻”,得花多少时间一点点磨出来啊?而我们自己若是不敢用“瓷器”,又怎么能得到第一手数据,及时调整自我呢?不揽瓷器活,难成金刚钻。只用金刚钻磨瓷器,损害当然最少,但“金刚钻”有几个呢?拥有大知识、高技术的人才能有几个?而那些重要却难度系数高的活呢,难道永远只能等着几个“老人”吗?“老人”也是从新人来的,给予新人的机会,新人才能更快更好的成熟,成为我们急需的“金刚钻”。
声明 课件由湘语文教师群分享提供;文章为授权转载,如需再转载,请联系作者。
“湘语文”姊妹号,资源共享平台“语文好”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海量精品资料直接下
不能留言点赞 就请点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