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9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黄旭华、曾庆存(事迹+视频+时评)

湘语文 2022-04-30
点蓝字关注我 满满都是干货



习近平为黄旭华和曾庆存颁奖

(回复 语文微视频 可下载有关短视频)1月10日,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共评选出296个项目和12名科技专家。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4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65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185项。中国船舶集团所属719所名誉所长黄旭华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曾庆存院士,摘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0名外籍专家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2019年度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


黄旭华

曾庆存

黄旭华,1926年3月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作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黄旭华院士毕生致力于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开拓与发展,先后担任我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副总设计师和总设计师,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代核潜艇,为我国海基核力量实现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许身深潜 科研报国——访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旭华

曾庆存,1935年5月出生于广东省阳江市,是国际著名大气科学家、国际数值天气预报奠基人之一,为现代大气科学和气象事业的两大标志——数值天气预报和气象卫星遥感做出了开创性贡献。首次成功实现原始方程数值天气预报,这一工作成为数值天气预报发展的里程碑。


曾庆存:勇攀气象科学之巅,他让天气预报越来越精准



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

——隐身30年的中国核潜艇先驱黄旭华


视频 黄旭华:深潜三十年 为国铸重器


      国家的分量,在一个人心中能有多重?
  重到可以为之远离家乡、荒岛求索,深藏功名三十载;重到从一穷二白中“头拱地、脚朝天,也要把核潜艇搞出来”;重到年过九旬仍不甘退休,誓要再干好多年……
  10日,黄旭华,这位共和国的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了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章。
  “共和国勋章”、全国道德模范……功勋卓著的光环之下,黄旭华百感交集: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这是我们自己干出来的。
  黄旭华的人生,就像深海中的核潜艇,“深潜”一辈子,无声,却有无穷的力量。


“深潜”三十载,做隐姓埋名人

  一头银发向后梳笼,整饬的西装上搭着一条已经磨起球的素色围巾,脸上挂着温和的微笑。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名誉所长黄旭华院士,用云淡风轻的语气,谈起那些惊天动地的过往……
  1926年,黄旭华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的一个小镇,小学毕业时,全面抗战拉开了序幕。黄旭华在炮火和动荡中走过了他的少年和青年。
  “想轰炸就轰炸,因为我们国家太弱了!我要学航空、学造船,我要科学救国!”海边出生的黄旭华,以造船系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国立交通大学(今上海交通大学),学术成长由此起步。
  1958年,中国启动核潜艇研制工程。一批人挑起开拓我国核潜艇的重任,黄旭华是其中之一。
  彼时,面对苏联的技术封锁,毛泽东誓言:“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听了这句话,更坚定了我献身核潜艇事业的人生走向。”黄旭华说。
  1965年,核潜艇研制工作全面启动,核潜艇总体研究设计所在辽宁葫芦岛成立,黄旭华开始了“荒岛求索”的人生。
  荒岛之艰难困苦,没有削减同志们的干劲。所有人心里都装着使命,尽快研制出中国的核潜艇。做一辈子的“无名英雄”,黄旭华心甘情愿。
  接下这份绝密任务后,黄旭华三十年没有回过家,家人不知道他在外做什么,父亲直到去世也未能再见他一面。
  他说:当祖国需要我一次把血流光,我就一次流光;当祖国需要我一滴一滴流血的时候,我就一滴一滴地流!
  十年磨一剑。黄旭华及其同事们荒岛求索,在世界核潜艇史上写下光辉篇章——上马三年后开工、开工两年后下水、下水四年后正式编入海军进入战斗序列。
  中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辽阔海疆从此有了护卫国土的“水下移动长城”。


无怨无悔,用一生诠释对国家的忠,就是对家的孝

  在很多人眼中,这几乎是不可思议之事。为了工作上的保密,黄旭华像核潜艇一样,整整“深潜”了30年没有回家。离家研制核潜艇时,刚三十出头,等到回家见到亲人时,他已是六十多岁的白发老人了。
  在夫人李世英看来,黄旭华好像永远没有歇一歇的时候,有时甚至有些“痴傻”。有一回,黄旭华思考技术问题太入迷,出门时竟没发现左右脚的鞋穿反了,一路走到办公室。
  平日在家,黄旭华只顾趴在书桌前埋头科研,饭也不吃,头发长了也不管。“他说去理发店要排队很久,浪费时间。”无奈之下,李世英只得买了理发工具,在家为黄旭华剪头发。这一剪,就是大半辈子。
  黄旭华爱好音乐,口琴吹得漂亮,但他又是那么忙,一架扬琴摆在角落落了灰,等到想起来弹,弦已经坏了。
  自称是“一个不称职的儿子、不称职的丈夫、不称职的父亲” ,黄旭华对家人满是愧疚。
  “我要感谢我的夫人,我要上艇深潜,她支持我;父亲去世我不能回家奔丧,她理解我;女儿小时候摔倒在山沟,在医院躺了九天九夜,怕影响我工作,她一人承担了下来,我回到家里才知道……我代表所有科研人员感谢她和所有女同志!”
  1987年,上海一家杂志刊登了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讲述中国核潜艇总设计师的人生经历。黄旭华把杂志寄给了远方的母亲。母亲含着泪一遍遍地读,还把兄弟姐妹叫到跟前说,“三哥的事,你们要理解,要谅解他。”
  自古忠孝难两全,黄旭华正是用一生诠释了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黄旭华的视力一度因严重白内障受到影响,七八年里,甚至看不清女儿的脸。痴翁的眼神黯淡了下去,自觉科研生涯走到了尽头。
  2018年,黄旭华做完白内障手术,摘下纱布的那一刻,他连手机上的小字都能看清了,乐得像个孩子一般。
  九旬高龄的黄旭华眼睛依然炯炯有神,他身上那股热情和干劲,亦如六十年前一样。
                                  来源:新华社


曾庆存:勇攀气象科学之巅,

他让天气预报越来越精准

新华社记者  温竞华、董瑞丰

视频:曾庆存院士的科学求索与国家情怀

在科学界,曾庆存成名很早。
25岁破解世界级气象难题,为如今的天气预报技术奠定基础;44岁“够格”领取国家津贴,与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同在第一档”;45岁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出了科学界,听说过曾庆存的人不多。一次到北京友谊宾馆参加国际会议,车门打开,先出来一顶破草帽。门童悄声向同车者打听,听到“国际著名科学家”时,大吃一惊:没瞧出来!
一辈子,他把“国家需要”挂在嘴边、放在心上。
10日,著名大气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庆存站上了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
点开手机,随时查看几天后的天气,如此便利精准的科技,离不开曾庆存创造的算法。
古人看云识天。到了20世纪,人们发明气象仪器测量大气状态,绘成“天气图”,但还要依赖预报员的经验,误差较大。预报能不能准点、再准点?科学家想办法把千变万化的天气变成一组方程式,输进数据,计算机就能得出结果——现在通行的“数值天气预报”由此而来。
这组方程式被称为“原始方程”,它囊括了太多的变量,极其复杂,对计算能力要求很高。计算速度如何“追上”天气变化速度?难题一时困住了世界气象学界。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曾庆存从北京大学被选派到苏联留学。他的导师、国际著名气象学家基别尔把这道难题抛给年仅25岁的曾庆存,作为他的博士论文。
苦读冥思,反复试验,几经失败,曾庆存从分析大气运动规律的本质入手,想出了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分别计算不同过程的方法,提出了“半隐式差分法”,是世界上首个用原始方程直接进行实际天气预报的方法,并随即被用于天气预报业务。
他的算法至今仍是世界数值天气预报核心技术的基础。现今,数值预报越来越准确,3天预报准确度可达70%至80%,在我国华南地区,可提前3至4天对台风路径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报。
在数值天气预报的基础上,曾庆存又在卫星大气红外遥感、跨季度气候预测、气象灾害监测预报、地球系统模式等领域都相继形成了开创性的理论研究成果,并得到了广泛应用。
2016年,81岁的曾庆存荣获全球气象界最高荣誉——国际气象组织奖。 


媒体时评精选


中国发展,他们才是顶级流量

作者:孔方斌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


“看着他们经历风霜、满是爱国情怀的脸,就想哭。”“国家有了你们,变得有底气,有发展,更有力量。”网友们不吝赞美,今天,科学家们才是顶流!上午,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党中央、国务院隆重表彰了2019 年度获奖的科技工作者,人民大会堂内掌声雷动、星光璀璨。这是党和人民对科技工作者的最高褒奖,这是中华民族对科技追求的最佳注解,这是中国科技创新的高光时刻。

大会上,最受瞩目的是两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一位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另一位是“男儿若个真英俊,攀上珠峰踏北边”的国际著名大气科学家曾庆存。时至今日,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名单中,已有33名科学家散发着耀眼星光,刷新着中国创造的高度。他们从不夸夸其谈,始终身揣矢志不移、赶超先进的家国情怀;他们从不人前争名,始终坚守心无旁骛、严谨务实的初心;他们从不艳羡闪耀荧屏,始终砥砺迎难而上、携手攻关的脚步。这些中国脊梁,在中国科技创新高原上顶起一座座高峰,激发千千万万科技工作者胸怀报国富民之志,无私奉献、顽强拼搏,勇攀科技高峰。 

如今,跨过科学跟跑阶段的中国,已进入了多领域并跑、强领域领跑的大科学时代。近年来,科技体制改革的步伐在加快,关于人才评价、科技成果转化、科研诚信、科研管理等政策不断出台。大刀阔斧的改革,让各类创新主体迸发强劲活力。刚刚过去的2019年,嫦娥四号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登陆月球背面、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雪龙2”号首航南极、北斗导航全球组网进入冲刺期、5G商用加速推出……科技体制的锐意改革与科技人员的勇攀高峰交相辉映,结出傲人成果,书写了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新篇章。实践证明,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只有以改革激活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才能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然而,21世纪的全球科技创新竞争,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先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高质量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推动科技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犹如逆水行舟、滚石上山,进则海阔天空,退则前功尽弃。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需要对标“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把握大势、抢占先机,洞察变革于端倪,把握先机于初始,引领方向于“无人区”,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努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大局,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激发科技创新的力量,不仅仅是科学领域的事,还需要全社会的努力。讲好科学精神,讲好科学家故事,让那些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成为时代偶像,方能引领全社会形成崇尚知识、热爱科学、尊重人才的氛围。当科学家是无数中国孩子的梦想,当科技工作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未来祖国的科技天地必然群英荟萃,未来科学的浩瀚星空必然群星闪耀



这个最高奖蕴藏着中国科技进步密码

来源:国际锐评

  

  1月10日,北京,阳光明媚,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举行。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著名大气科学家曾庆存共同荣获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一殊荣的背后,是中国政府对科研人才的高度尊重,蕴藏着中国科技进步的密码。

  自1999年设立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来,共有33位科技专家获奖,他们都是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取得卓越成就的科技工作者。随着2019年度中国科技界最高奖项得主出炉,中国的科技创新再次吸引了全球目光。

以刚刚过去的2019年为例,从嫦娥四号实现人类首次月背登陆,到长征五号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再到全球首款类脑芯片成功开发,中国科技硬核实力正在不断增强。全球创新问题专家丽贝卡·范宁在新书《中国的科技巨擘》中指出,中国充满自信地利用技术进步,在交通、商业、金融、医疗、通信等领域重新塑造本国经济,有力带动了国家发展。
外界常常好奇于中国科技飞速发展的原因。如果熟悉中国过去70年的科技发展史,不难发现,除了中国决策者的前瞻视野和部署推动,中国文化所孕育的创新精神和奋斗精神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以荣获2019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黄旭华院士为例,他为研制核潜艇隐姓埋名30年。在科研基础和条件十分薄弱的情况下,他和团队成员用算盘、计算尺,甚至用磅秤来解决核潜艇的重心问题。这种科研经历恐怕是西方科技人员难以想象的。
事实上,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在物质极度贫乏的条件下研发出“两弹一星”,依靠的正是一大批科技工作者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他们为中国打破外部技术封锁作出卓越贡献,为国家科技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他们的爱国情怀、奋斗精神和自主创新品质成为中国社会的宝贵财富,激励着后来人不断探索未知。
过去20年,中国通过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奖项,鼓励科研人员潜心从事科技创新事业。特别是2019年,中国政府大幅提高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额度,进一步体现出对科技人员的尊重,释放出更加重视创新驱动发展的信号。

当今世界,人类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机遇,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先机。中国也在积极发力。2018年,中国社会研发投入增至约1.97万亿元,与GDP之比达到2.19%,位居世界第二。目前,中国已形成全球最完整的学科体系和最大规模的人才体系,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居世界之首。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中国升至第14位,连续第四年保持上升势头。中国正在逐步改变“世界工厂”的刻板印象,成为全球科技创新高地。

更重要的是,中国在推动科技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开放合作。一方面,中国清醒认识到,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整体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必须积极借鉴吸收国际前沿科技成果。另一方面,针对能源安全、气候变化、太空安全等人类共同挑战,各国只有开展更密切的科技合作,才能解决问题。

以太空科研为例,中国计划在2022年前后完成空间站建造,并邀请世界各国利用未来的中国空间站开展舱内外搭载实验等合作。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前会长马丁•巴斯托称“这史无前例,令人激动,将给很多没有机会进入太空的国家提供机会。”与某些国家滥用国家安全概念、肆意打压他国科技创新的做法相比,中国推动全球科技合作的理念和行动,无疑更符合国际社会共同利益。

近日,英国《自然》杂志网站公布了2019年度影响世界十大科学人物,中国科学家邓宏魁凭借在CRISPR基因编辑的相关研究入选。这是中国科技创新跻身世界前沿的又一例证。在全球科技创新空前密集活跃的当下,中国将继续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为推动全球发展和人类科技进步做出新的努力。这种开放的胸怀,同样是中国科技创新的成功密码。  


  屠呦呦获最高科技奖打破了不成文惯例


  作者:熊丙奇  来源:中青报


在1月9日举行的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忠贤,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共同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首次授予女性以及非“两院”院士科学家。

在2015年获诺贝尔奖后,舆论曾期待屠呦呦能获得当年度的最高科学技术奖。在她落选后,不少人为其“抱不平”。2016年度的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赵忠贤、屠呦呦,可谓众望所归。

在笔者看来,一个人获得一项大奖,没有获得另一项奖励,是很正常的。诺贝尔奖奖励的是某一成果的创造者,并不是针对获奖者终身成就的评价;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励的并不是某一项成果。屠呦呦获最高科学技术奖,最大意义倒不在于对屠呦呦的肯定,而在于打破了最高科学技术奖一直授予院士的不成文惯例。

从2000年开始评选的最高科学技术奖,到2015年,一共有25位获得者,均为院士。去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后,公众对其“三无”身份(无院士头衔,无博士学位,无海外留学经历)很是感慨,并对国内人才评价体系看重身份、头衔进行了反思。有一种意见认为,屠呦呦没有获得2015年度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跟她没有各种头衔不无关系。这当然只是一种揣测,但反映出公众对学术评价过于“头衔化”的忧虑。

最高科学技术奖可以说是科学界的终身成就奖,代表对科学家的整体评价。科学家的头衔和身份,只是评价的部分依据(反映其学术贡献与学术能力),而不能将其视为门槛。

一直以来,我国的人才政策都强调不拘一格降人才,不能论资排辈。但是,从科研项目立项到学术人才计划评审,从职称评审到院士评审、国家科技进步奖励评奖,论资排辈问题一直严重存在。一个人一旦获得某一项目、入选某一人才计划,就拥有了某种学术身份、头衔,在接下来的学术活动中,就享有相应优势和特权。这非但不利于激励青年学者追求学术理想,还破坏了学术竞争的平等性。

不管哪一种评奖规则,都应基于学术。这次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屠呦呦,清楚地传递这一信号。评选最高科学技术奖,不局限于院士“圈子”,就是对学术利益的突破。国家也在推进院士制度改革,包括建立院士退出和退休制度。改革院士制度的关键就是院士去利益化。

不管学者有什么学术头衔、身份,在学术评价中都应该是平等的。就最高科学技术奖评选来说,只针对院士评选,那这就变为院士的特权,也把一些因种种原因未能当选院士却贡献突出者排除。屠呦呦获最高科学技术奖是否带来新气象,还需观察,因为某种程度上诺奖获得者也是一种身份和头衔。


声明  本文内容由湘语文收集整理编辑制作,部分内容转载自应鸣阅读与写作,来源于新华社等媒体,转载请保留此说明。若作者有误或侵权,请联系微信37944152,我们会立即处理。



“湘语文”姊妹号,资源共享平台“语文好”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海量精品资料直接下





不能留言点赞 就请点下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