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永远不要和层次不同的人争辩!(深度)

烟语法明 2020-09-17


1995年的一天,一个名叫McArthur Wheeler的青年大摇大摆地抢劫了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的一家银行。当他被捕后,看着监控录像突然难以置信地说:“可我脸上是抹了柠檬汁的啊!”原来,有人曾告诉他,只要把柠檬汁涂在脸上,就能隐身。对此,他深信不疑。这种脑子对我们来说简直不可思议,但请别骂他,他可能会觉得很委屈,或者还会理直气壮地反驳你。

这并不是个笑话,而是个真实存在的心理现象。也并非极端少数,反而无处不在。
 
1999年,两位心理学家Dunning和Kruger对此现象进行了研究。他们做过四个实验,结果震惊地发现:在幽默感、文字能力和逻辑能力上最欠缺的那部分人总是高估自己:当他们实际得分只有12%时,却认为自己的得分在60%以上!他们把这个现象称之为“达克效应”(也叫邓宁-克鲁格效应)。


这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指的是非理性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的结论,但是无法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无法辨别错误行为。

这些能力欠缺者们,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却又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简言之,越是愚蠢的人,越自以为聪明——不是在撒谎或逞强,是真的打心底里这么觉得!


永远不要和层次不同的人争辩!


青蛙的天空,只有井口大,麻雀的世界,只有枝头高。

不要和青蛙论天空有多大,因为眼界不同;不要和麻雀论世界多辽阔,因为层次不同。

夏虫不可语冰,蚱蜢只活三季。


夏天的虫子,你和他讨论冬天的冰,不会有结果。三季的蚱蜢,你和他讨论四季人生,分不出胜负。

因为夏虫没有经历过寒冬,而蚱蜢一生只能活三季。

和层次不同的人争辩,是一种无谓的消耗

层次不同,眼界不同;三观不同,很难相容。

人的成长阅历不一样,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也不一样。有些人不明是非,你和他讲大是大非,无异于对牛弹琴。

不是所有人,都有和你一样的境界,都把你认为必须遵守的规则当回事。

和一个喜欢骗人的人谈诚信,累的只能是自己;和一个恶贯满盈的人谈善良,没准给自己招祸。

有些人你和他争辩,其实没有一点价值。

不是所有事情,都能用语言说清

     人与人相处,不要想着谁都能把你理解,为了他人委曲求全。

这个世界,有些人即便你对他再好也不领情,有些人即便你磨破嘴皮也不在乎。

     被人误解,解释一回就行,不用几次三番重复同一件事,不用泪眼婆娑诉说自己的苦。

眼泪博取的只是同情,不是真的懂你;哀求换来的只是让步,不是真的在乎。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用语言说清,比起听道理,有些人更看重感情。


人生,不在言,而在行

      未曾经历,不曾懂得;未曾体验,没有感受。

不要期待别人对你感同身受,没有走过你走的路,怎知你脚下的血泡有多疼?

       当人瞧你不起,不用和他争论什么叫尊重。

努力做好你自己,不断开拓你自己,当你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光芒万丈,你再不需要他的尊重!

一个人会随着他的不断成长,眼界越来越宽,胸怀越来越广,积累越来越多,心态越来越好。

当生命足够厚重,你终将无所畏惧!

宋朝有一个叫钟弱翁的县令写得一手烂书法,却自认为很好。他无论走到哪里,总是要对一些名牌匾额上的题字进行肆意批评,并想方设法让自己重写。一天,他看到一个寺庙阁楼的题匾上有“定惠之阁”四个大字,但是落款处的人名被灰尘掩盖,看不太清。他又是一顿批驳,叫人把匾额摘下来,让自己重新赐字。碍于他县令的身份,即使僚属和僧侣们都觉得那题字写得很好也不敢违抗。然而,擦去灰尘后发现,落款赫然写着一代书法大家颜真卿的名字。钟弱翁尴尬了一会儿,又对僚属们说:“这么好的一副字,不刻成碑文多可惜啊。”所以有时候,对于一些自信十足的脑残,又无从指责时,静静看着就好——他早晚会被狠狠打脸的。


不要与思维不在一个层面上的人争辩,那只能是鸡同鸭讲。

注:综合来自网络、吴大爷、正能量等

       往期文章:朱勇辉:呼吁改变量刑建议的“暗箱操作”


       往期文章:车主:9月19日起车险发生重大变化,交强险责任限额从12.2万元提高到20万元


       往期文章:花高价买的房子,将来可能卖不出去


       往期文章:军训被蜜蜂爬嘴一动不动!教官最新回应,你怎么看?


  为方便与网友沟通,法律爱好者可添加小编微信号:kelly489112(劳拉)为好友,以组建法萌法律微信群交流。请注明职业,以便分类建群。也欢迎法律网友投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