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刑辩律师选拔赛,打开简历一看,原来是公诉人辩论赛!

烟语法 烟语法明 2021-04-01

昨天,有律师微友在群里发红包拉票,称跟几个朋友组队参加刑辩律师辩论赛,初赛需要网络拉票,票高者可以去北京参加决赛,希望群友们多多支持。烟语君打开投票页面,点开了参赛队伍的简历简介,瞬间惊呆了,这哪是律师辩论赛,分明是公诉人辩论赛,而且是资深公诉人辩论赛。

粗略统计了一下,每队四人的十几支参赛队伍,大多都由前公诉人带队,有两支队伍四人全是前公诉人组成,不少还是“前十佳公诉人”,真可谓豪华阵容。难怪有律所主任感慨,现在出去谈业务,所里没几个从法检离职的律师,都不意思开口。




尽管没有确切的数据公开,最近几年,不少的法官、检察官离职,成了不争的事实,也很少有人统计,这些人离职之后,真实的就业状况。不过,从受人敬仰的司法部门,到服务社会、求助司法的律师转换,落差的境遇,可想而知。

曾经有位离职从律后的前检察官描述自己的职业转型时写道,体制内抱怨五加二、白加黑,抱怨对案件没有决定权,为了升迁勾心斗角,曾经羡慕律师的自由、清闲和高收入,可真正体会到才知道,体制外的朝九晚五从来只是摆设,案件的决定权掌握在市场手里,已经市场化的律师世界更为复杂。体制内的生活多是限于本单位小圈子里的你追我赶,律师的世界必须面对整个社会的你追我赶,不过是从一个小圈子跳入了一个更大的圈子而已。


离职前也曾经经常抱怨律师只会作程序性辩护,抱着法条以挑司法机关程序上的漏洞作为辩护的核心,更反感律师动辄借助舆论向司法机关施加压力,也曾想过,自己可以凭过硬法律业务,获得市场的认可、赢得司法人员的认同。然而,角色转换后的辞职第一个月,打电话联系阅卷时,这位前检察官就被某中院案管接电话的工作人员以一口地方味很重的脏话给骂了,而且是很难听的脏话。对方骂完啪地一声挂断电话。这位前检察官明白了一个道理——“权力意味着不倾听”,不过,说一千道一万,辞职的原因只有五个字“自由的选择”。


离职并不意味着就是一帆风顺,财源滚滚,律师,也未必都是个个丰衣足食、轻松自在。要不,也不会有律自请注销律师执业证,也不会有律师报考法检机关了。最近因写《辩护人,你够了!》文章火了的检察官,其实本是律师出身,直到2007年从律师身份考入了公务员队伍。其文章里,满满的是高高在上的职业优越感,丝毫看不出对于辩护律师处境的理解和尊重,文章留言区跟律师的互怼中,却可以看到她对律师高收入的嫉妒。这也是目前很多司法人员看待律师的心态吧,也是前任检察官感触“权力意味着不倾听”的原因吧。


曾经有人撰文指出,大量的法官检察官离职从事律师,加剧司法人才流失是逆向流动,影响司法人员职业化、专业化水平,另一方面法官检察官离职,或提前退休进入律师行业渐成气候,会对司法公正埋下隐患,比如隐形代理问题,可能引发司法大面积的腐败。


在他们眼里,法官、检察官离职从事律师,是逆向流动,从律师法中选拔官、检察官,才是法律人士从业的正向流动。贯彻这一意思,近些年来,各地司法机关正不遗余力出台招录政策,吸引律师、法学家报考司法机关。


烟语君认为,这种思想,完全是拔苗助长的错误思想。这种思想,不会引来更多的优秀律师报考司法机关,反而会让更多的司法人员试图走出去。


最新消息传来,当地时间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提名巴雷特顶替刚刚去世的金斯伯格担任最高法院大法官。公开简历显示,1972年出生的巴雷特,1997年法律博士毕业后,先后就职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巡回上诉法院和美国最高法院,离职后当了两年私人执业律师。2002年,前往母校圣母大学教授法学课程。2017年,被特朗普任命为第七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法官。

还有就是,巴雷特的丈夫现在就是私人律师,这也没有影响到其被提名为最高法院大法官。司法机关、私人律师、法学教授、法官,巴雷特的简历表明,法律从业哪有什么只有律师向法官流动才是正向一说?只要适合自己的人生规划,打通法律职业内的自由流动,个人自愿基础上的选拔合适的人从事合适的岗位,才是正常现象。人为的限制职业流向,人为的制造职业流向,本就是不合理现象。


有位上届大佬说过,离职,无非两个原因,一是受委屈了,二是钱少了。市场经济下的法律圈也一样,想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必须有让人留恋的地方。不给人才施展空间,待遇又跟不上,人家自然会流向空间更广阔的地方,尽管可能也有不如意的地方,但毕竟可以活动的空间更大了。如果不从改善对待人才的选拔任用机制、使用关爱环境入手,能够吸引来的,不过是充门面凑数的人员而已。

真正的人才,怎么会从高处流向低处?曾经有位资深律师跟烟语君讲,我现在年收入一百多万,基本实现了财务自由、人身自由,现在让我去报考法官、检察官,朝九晚五、白加黑、五加二的审案子,还得早请示晚汇报,怎么可能?

前文的离职检察官也发出感触,在从事律师行业后才发现,在当下司法环境下,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刑辩律师,除却专业技能和说服能力之外,更需要的品质其实是勇敢。“勇敢”不仅仅意味着敢于发表对案件本身的辩护意见,还包括善于思索和披露个案背后深层次的社会问题,让司法更为阳光,以实现真正的公平正义。

还有一点他没有讲到,那就是建设法律共同体,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更要体现到对于法律的共同信仰上。在法律圈内,首先要树立法律至上的认识,抛弃律师就要低法官、检察官一头的职业歧视,司法机关内部也要有尊重法律业务素养和职业道德的氛围。只有这样,才会有律师、法官、检察官的良性互通,法律才会通过司法赢得社会认可。

      往期文章:法庭上“盘腿坐”、跟律师“吵架”而且“不能输”,颠覆了很多人的认知


      往期文章:律师举证异议辱骂法官被罚10万,安排有偿异性陪侍法官被处训诫,能不能好好沟通了?


      往期文章:法院还在宣传法官结案率100%,这项考核指标去年别省法院已经取消


      往期文章:律师不是都很赚钱吗?怎么会有人“赚不到钱”自请注销律师证?


  为方便与网友沟通,法律爱好者可添加小编微信号:kelly489112(劳拉)为好友,以组建法萌法律微信群交流。请注明职业,以便分类建群。也欢迎法律网友投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