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征稿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投稿须知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办的学术集刊。本集刊继承华人社会心理学者百年以来的传统,以“研究和认识生活在中国文化中的人们的社会心理,发现和揭示民族文化和社会心理的相互建构过程及特性,最终服务社会,贡献人类”为目的,发表有关华人、华人社会、华人文化的社会心理学原创性研究成果,以展示华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多重视角及最新进展。
本集刊自2005年开始出版第一辑,每年一辑。从2014年开始每年出版两辑,分别于4月中旬和10月中旬出版。
为进一步办好《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本集刊编辑部热诚欢迎国内外学者投稿。
一、本集刊欢迎社会心理学各领域与华人、华人社会、华人文化有关的中文学术论文、调查报告等;不刊登时评和国内外已公开发表的文章。
二、投稿文章应包括:中英文题目、中英文作者信息、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3~5个)、正文和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控制在500字以内,英文摘要不超过300个单词。
正文中标题层次格式:一级标题用“一”,居中;二级标题用“(一)”;三级标题用“1”。尽量不要超过三级标题。
凡采他人成说,务必加注说明。在引文后加括号注明作者、出版年,详细文献出处作为参考文献列于文后。文献按作者姓氏的第一个字母依A-Z顺序分中、外文两部分排列,中文文献在前,外文文献在后。
中文文献以作者、出版年、书(或文章)名、出版地、出版单位(或期刊名)排序。
例:
费孝通,1948,《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
杨中芳、林升栋,2012,《中庸实践思维体系构念图的建构效度研究》,《社会学研究》第4期,第167~186页。
外文文献采用APA格式。
例:
Bond, M. H. (Ed.) (2010). The Oxford Handbook of Chinese Psychology.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ong, Y.Y., Morris, M. W., Chiu, C.Y., & Benet-Martinez, V. (2000).Multicultural minds: A dynamic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to culture and cogni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 709-720.
统计符号、图表等其他格式均参照APA格式。
三、来稿以不超过15000字为宜,以电子邮件方式投稿。为了方便联系,请注明联系电话。
四、本集刊取舍稿件重在学术水平,为此将实行匿名评审稿件制度。本集刊发表的稿件均为作者的研究成果,不代表编辑部的意见。凡涉及国内外版权问题,均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版权法》和有关国际法规执行。本集刊刊登的所有文章,未经授权,一律不得转载、摘发、翻译,一经发现,将追究法律责任。
五、随着信息网络化的迅猛发展,本集刊拟数字化出版。为此,本集刊郑重声明:如有不愿意数字化出版者,请在来稿时注明,否则视为默许。
六、请勿一稿多投,如出现重复投稿,本集刊将采取严厉措施。本集刊概不退稿,请作者保留底稿。投稿后6个月内如没有收到录用或退稿通知,请自行处理。本集刊不收版面费。来稿一经刊用即奉当期刊物两册。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编辑部
主编: 杨宜音
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联系电话:86-10-85195562
投稿邮箱:ChineseSPR@126.com
邮寄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编辑部,邮编100732
“流动性与社会心理建设”征稿启事
自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后,社会心理学也正积极地形成学科自觉,力图为提升“社会心理服务”和推进“社会心理建设”提供学术支持。其中,社会心理建设是指以服务于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目标,对健康的社会心态的营造和调整过程,其内容涉及社会心理的各个层面,包括个体心理、社群心理以及宏观的社会心态。
社会心态是社会发展的“风向标”和“晴雨表”。论及社会心态,不可忽视的是社会本身的多元形态和不断流变。社会的背景与结构不同,所催生的社会心理及社会议题便各异。传统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将“静态”和“稳定”作为常态化的社会架构,其研究的基本对象是相对固化的个体与社群。然而,全球化与现代化的深化已使当代中国社会处于剧烈的变化之中,“流动”日益成为世界运转的常态。
从“流动”的形式来看,它既包括地域之间的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如农民工进城、易地脱贫搬迁、大学生科技下乡),也包括人际关系的流动(如城镇化和“村改居”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居住方式和生活方式,重塑了乡村的人际网络)和社会结构的流动(如职业流动、阶层流动、权力流动等),甚至还包括个体的精神空间在此时此地和彼时彼地间的流动(如信息技术的变革颠覆了“在场同时性”的基本假设,继而导致个体与群体的时空交错)。表面上,社会关系和制度对人的制约似乎都在因流动而减少,而事实上,并非所有人群都从“流动”中受益,流动性和本地性,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矛盾日益凸显。
例如,随着乡-城人口流迁的日趋常态,流迁人口中的大部分人都要与本地居民产生交往关系,在暂居或定居的过程中,租房、邻里、社区管理等方面很容易滋生矛盾,在此背景下,了解个体和群体在这一过程中的典型心态将有助于推进户籍改革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再如,传统的农耕社会中,人际互动的范围狭窄,通常限于血缘、亲缘和地域关系为基础的熟人社会中,信任以内在的伦理观为主、外在的法律观为辅,而随着社会转型将人际互动的范围扩展到了生人群体,传统的信任基础式微,新的信任基础仍有待夯实,并且人口流动性增强也增加了人们在一次性博弈中违反契约的可能性,此外,流动行为本身也增加了个体的不确定感,以致人人自危,进一步削弱了信任的心理基础。因此,探索影响流动中人们的社会信任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对于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体系有重要的意义。这些类似的问题既是社会治理应予以回应的领域,也是社会心理建设的方向和内容。
基于以上考虑,本专辑自即日起征稿,旨在以“社会问题”为导向,通过在热点事件中挖掘和解读当代中国社会心理的典型特征,反思如何从个体与社会的角度改善和重塑健康的社会心态,探寻社会治理的心理学路径。来稿需要围绕“流动性与社会心理建设”这一核心议题,进行综述类或实证类的研究,阐明研究结果之于社会心理建设及社会治理的启示。稿件要求参见《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7辑之后每辑刊布的《投稿须知》。投稿截止时间为2019年10月31日,稿件字数以15000字左右为宜。
有意投稿者,请将符合《投稿须知》要求的稿件发送至:
陈咏媛chenyongyuan@cass.org.cn,
谢天thanksky520@126.com,
杨宜音cassyiyinyang@126.com。
本辑特约主编:陈咏媛、谢天
集刊主编:杨宜音
“道德心理学”征稿启事
当我们向善而生,总希望良知永存。我们也越来越认识到,道德是社会合作的基石、人类前行的力量,但它却常常蜕变成无奈的叹息、冰冷的面孔,甚至冲突的戾气。
从学科视角来看,道德心理学是关于人类在道德情境下如何扬善弃恶的经验科学,是心理学与伦理哲学的交叉学科。每逢社会重大变革,善恶是非问题总是特别引人注目。动荡不安的“一战”前后,弗洛伊德、涂尔干关于“本我”和“失范”的讨论成为重要的时代主题;“二战”以后,津巴多、科尔伯格关于“路西法效应”和“海因茨悖论”的研究成为那个时代的热点;如今人类进入新的千年,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引发了“道德滑坡”“道德阵营”等问题的大讨论。尤其近年来,Moral Psychology、Handbook of Moral Development、The Moral Psychology Handbook相继出版,关于道德的研究论文更是频繁登上Nature、Science等期刊,这标志着道德心理学在心理学众多分支中越发重要。
在理论层面,新的时代和新的思想也在道德领域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一方面,早期的道德心理学理论常常认为道德判断是理性思考的过程。例如,科尔伯格的经典理论就认为随着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他们就能够对道德问题进行复杂的理性推理,从而到达道德自律阶段。另一方面,道德心理学的研究还深受康德道义论(道德是一种绝对义务)的影响,相信道德法则是理性和普适的,而非情境或多元的,因此很难接受公平、关爱之外的道德准则。然而,新的理论和证据在质疑道德的理性主义和普适主义。例如,双过程模型强调了情绪在认知加工过程中的作用,神经生理学研究则发现可以通过人们的神经活动在人们意识到自己的决策之前就预测到他们的道德决策,而行为经济学研究挑战了理性人假设,文化心理研究则发现在西方人的公平、关爱标准之外还存在多元的道德法则。
本专辑将秉持《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的一贯主旨,研究生活在中国文化中的人们的社会心理,揭示民族文化和社会心理的建构过程及特性,最终服务社会,贡献人类;我们将重点聚焦道德心理学领域的理论进展、心理过程、道德冲突、文化差异,与德行发展有关的道德起源、道德教育、社会学习、问题矫正,以及在新的政治、经济和生态环境下道德心理学研究的新问题、新方法和新挑战等议题。现征集与此相关的原创性研究成果,诚挚邀请海内外学者赐稿!
本专辑自即日起征稿,稿件的格式见集刊征稿启事。
可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网站上查阅:
http://www.ssap.com.cn/skwx/periodical/PeriodIndex.aspx。
其中,学术出版规范网页链接地址:
http://www.ssap.com.cn/web/c0000000100160005/学术出版规范——《编辑工作手册》第146页“中文文献”部分。
截稿时间:2019年9月。
截稿期后将请相关领域专家评审,请作者将稿件投递至:michaelstwu@xmu.edu.cn。
本辑特约主编:吴胜涛
集刊主编:杨宜音
“创新与文化”征稿启事
主题及内容:
涉及创新创业与社会文化方面的经验/实证研究,包括在创新创业和创造力主题下,不同角度、不同领域的研究。例如,创新(创造力)与社会道德,与社会文化相关的创新(创造力)评价的研究方法和工具,社会和管理创新,多元文化经验与创新(创造力),文化混搭和创新创业以及创造力等。本辑不收理论回顾与探讨的文章。
稿件字数:10000~20000字。
有意投稿者,请将符合要求的稿件发送至:cspr13@sina.com。
截稿日期:2019年11月。
本辑特约主编:应小萍
集刊主编:杨宜音
“群际亲社会行为与群际冲突”征稿启事
在社会变革和文化变迁的背景下,随着资源流动和人员流动的不断加剧,中国社会出现的群体类型越来越多,新型群体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动态而多变的过程,这就使得基于群体间接触和互动所形成的社会结构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群际互动的过程隐含了不同规范、习俗和价值取向之间的对话与交融,同时也折射出了不同群体之间由于权力和地位的差别而出现的合作、冲突或博弈,此外还有这些群体所依托的文化在频繁接触中所激荡出来的创意和智慧。上述内容背后的建设性内涵(比如群体层面上的亲社会互动、发生在群际的友善和积极互动等)和破坏性内涵(比如不同群体之间的偏见、歧视乃至于攻击、侵犯等群际冲突)是并存的。那么,如何在社会心理学的范式之下研究这些问题,分析变迁背景下的群体形成和发展过程、群际互动的形式和内容以及由此而结成的各种关系,进而探索那些纷繁复杂的群际互动背后的社会心理机制呢?对于关注中国社会现实的研究者来说,这是一个充满魅力的领域,而在这个领域所积累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也必然会在未来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本专辑将继续秉持《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的一贯主旨,重点聚焦于群体心理与行为、群际互动与文化心理、群际亲社会行为和群际冲突等议题,特征集与此相关的原创性研究成果,诚挚邀请海内外学者赐稿!
本专辑自即日起征稿,稿件的格式要求如下:
1.稿件字数:10000~20000字。
2.稿件格式:投稿文章包括中英文题目、中英文作者信息、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3~5个)、正文和参考文献。具体要求如下。
中文摘要500字以内,英文摘要300个单词以内。
正文中标题层次格式:以及标题用“一”,居中;二级标题用“(一)”;三级标题用“1”。尽量不要超过三级标题。
凡采用他人成说,务必加注说明。在引文后加括号注明作者、出版年,详细文献出处作为参考文献列在文后。文献按作者姓氏的第一个字母依次A-Z顺序分中、外文两部分排列,中文文献在前,外文文献在后。
中文文献以作者、出版年、书(或文章)名、出版地、出版单位(或期刊名)排序。
例:费孝通,1948,《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
杨中芳、林升栋,2012,《中庸实践思维体系构念图的建构效度研究》,《社会学研究》第4期,第167-186页。
外文采用APA格式
Chiu,C.-Y.& Hong,Y.(2006).Social Psychology of Culture.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
Chiu, C. -Y., Gries, P., Torelli, C. J., & Cheng, S. Y-Y.(2011).Toward a social psychology of globalization.Journal of Social Issues,67(4), 663-676.
统计符号和图表等其他格式均参照APA格式。
3.作者投稿前应做到:
自行通读稿件至少两遍,做到语句通顺、行文流畅、表达充分。
如果有条件可以请同行进行挑剔性阅读。
文中所引参考文献与文后所列参考文献应该一一对应,杜绝残漏情况。
论文如有基金资助,可以在首页脚注中说明。
4.截稿时间:2019年11月。
5.投递方式及评审:截稿期后将请相关领域专家评审,请作者将稿件投递至:kouyu@bnu.edu.cn;zhap@gzhu.edu.cn。
关于举办“宝山公证”杯“产权、登记和公证”有奖征文活动的通知
关于举办“2019供应链金融与保理法律 (前海)国际论坛暨第三届深圳保理法律论坛”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