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80后男生可能上大学后与父母一辈子的通话时长不足100个小时

学术之路 法研在线 2021-09-16

我的父母是农民,一辈子生活在农村,勤俭节约的把我们供养长大,我们顺利的考上大学,然后在大城市学习工作,每年回家过了年,其他时间基本不回去。父母不少不会用微信,只能电话才能聊天。今天,按照每周的惯例,拿起手机给父母打了一个电话,报一下平安。


我:妈(或者爸)


父母:XX啊,有事没有?


我:没有,这不是又周六了吗?打个电话问问,吃过饭没有?


父母:没有(或者刚吃过),你吃过没有?


我:我刚吃的。家里有事没有?


父母:没事儿,没啥事。你在北京还好吧!


我:好,最近冷了,家里冷不?


父母:还行,天冷了你在外面照顾好自己,买双鞋,买个衣服。


我:没事儿,俺这里有暖气,不冷。


父母:好。还有事没有?


我:没有。


父母:没事儿,那就挂了。


以上为我与父母的电话日常。中间可能还会变换一下角色,如妈妈把电话交给爸爸,或者爸爸把电话交给妈妈。单独一个人聊,一般两分钟内就可以结束,很多时候还是一分多几秒就结束了。多的时候也就是五六分钟,就感觉没啥可以聊的啦!然后我自己算了一下,一年有52个周六,按照一次打电话3分钟算,每年再加上最多4次的10分钟长时间通话,一年与父母的通话时长为196分钟,折合3.2666个小时。我们80后上完大学平均是24周岁,父母平均为46周岁。从我们开始一般开始实行在外地上学就业,如果混的好的还可以把父母接在身边,大部分需要到45岁之后才有实力把父母接到大城市居住,此时父母已经接近70岁,如果不是家中的长子,父母可能已经80多岁了。这样算来,从父母50岁左右开始,我们每年跟父母电话通话196分钟,30年之后,父母80岁,中间折合时间为98小时。一些话说出来不好听,此处就不再说了。也许这个数字看起来不小,但是按照时间来说只有4天多一点。如果我们再想想自己追女朋友时,每天半个小时以上的通话时长,至少持续100天,通话时长超过50个小时,追的长一点的应该可以突破100个小时。也许这样想想我们才能有更深刻的感悟吧。


当然,很大一部分读者会批评这种算法的不科学性,其实我们也不想去反驳这样的批判,只是想说本周你跟父母报平安了吗?有时候应该给父母传达这样一个资讯:现在打电话便宜了,我们在大城市一个小时就可以挣够一年与父母的通话资费。所以请父母不要急着挂电话!

从2500块薪资,到月入过万,她只做了一件事……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是看贫富,而是这一点

房宁 :《政治学研究》想要什么样的稿子?

弄懂学术期刊等级分类,看这篇就够了!

黄宗智:如何阅读学术著作、做读书笔记?(附:被引最多的人文社科著作)

论文投稿有啥门道?核心期刊编辑给你支招!

期刊编辑部是如何完成论文审稿的?

复旦教授支招:怎样回复审稿意见?掌握这2个“门道”就够了!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