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金融科技青年论文(2020)》为优秀学者而来!

法研在线 2021-09-17


主办单位: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金融科技研究中心

中国银行业协会研究部


学术支持: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

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


承办单位:


金融科技50人论坛 、腾讯金融研究院


协办单位: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评论》编辑部

《中国金融学》编辑部


1


背景说明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特别强调充分发挥金融科技赋能作用,推动我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中国金融科技青年论文(2020)》征集活动正式启动,本次活动旨在进一步发掘青年金融科技研究人才,培养未来金融科技领域的重要力量,为其提供研究与交流的高端平台,开展高质量的学术与政策、市场与趋势的学习与研究。


业已结束的“2019金融科技青年论文征集”活动,得到了监管部门、行业协会、院校与科研机构学者、金融科技领先企业的大力支持,于2019年1月20日召开的“新技术对金融的影响与变革新年论坛”,举行了盛大的颁奖仪式,18篇获奖论文同时入围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智能”+金融政策与实践——中国金融科技青年论文(2019)》。

社科文献出版社

《“智能”+金融政策与实践——中国金融科技青年论文(2019)》


目前,全球都在积极参与“金融科技”的创新与实践,幸运的是,中国在“金融科技”的竞争中保持着部分优势。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金融科技的快速、健康、良性发展,迫切需要青年人才的积极加入,实现理论与研究先行。为此,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中国金融学会金融科技专委会、中国银行业协会研究部联合主办,金融科技50人论坛、腾讯金融研究院承办,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作为学术支持单位,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评论》编辑部与《中国金融学》编辑部协办的“中国金融科技青年论文(2020)征集”期待各方学术精英参与和支持。


2


征文领域            

围绕金融科技的“政、产、学、研、用”五个方面,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技术、分布式技术、安全技术的探索,结合新技术对于银行业、证券化、保险业、信托业的影响与发展,以及在支付结算、存贷款与资本筹集、投资管理、监管与安全等方面的业务创新,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从而推动金融科技的理论与实践进一步融合。


3


征稿事项

(一)征文范围:


来自国内外一流高校的经济、金融、法律等院系优秀的研究生、博士生、在站博士后,从事与金融科技、数字金融及法律相关的青年人员,以及具备财经、金融、法律、技术等学术背景的政府、监管、行业协会、金融机构、技术企业等等各界专业人士。


(二)征稿时间


2019年8月16日—2019年11月16日


(三)论文主题


围绕“金融科技”相关研究,自拟定题目,可参照但不限于如下选题:


1.基础理论类

1) 金融科技的社会经济效益研究

2) 金融科技发展区域差异与评估体系研究

3) 金融科技与金融业对外开放


2.技术应用类

1)人工智能与金融服务场景融合应用研究

2)云计算在金融行业的规范应用研究

3)金融业务中的大数据应用研究

4)分布式账本、数据库金融应用研究


3.业态发展类

1)开放金融(银行)服务生态体系研究

2)智能支付安全应用研究

3)数字普惠金融实践研究

4)智能投顾业务发展研究

5)数字货币


4.风险管理类

1)智能风险预警与防控体系研究

2)金融科技背景下的个人信息保护

3)监管科技发展与应用


5.政策研究类

1)金融科技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2)金融科技发展与现行法律法规配适性研究


(四)作品要求


1.稿件形式:稿件统一采用电子稿。字数要求:8000-15000字。


2.论文要求:紧扣本次征文活动主题,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论据充分。


3.格式要求:论文格式须严格遵守规范与要求。(见附件)


4


奖励机制

1、奖项与奖金将评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等(具体奖项可能有所变动,并设置若干奖金奖励)。


2、出版与推荐:获奖的优秀论文将入选《“金融科技”青年论文选集(2020)》,并结集出版;获奖论文有机会被推荐给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评论》编辑部、《中国金融学》编辑部或其它出版物,符合发刊标准的文章,将会被录用。


3、邀请与课题合作:获奖论文中的优秀研究者,将有机会被邀请加入CFT50青年学术论坛,深度参与相关课题的学习与研究。


5


重要事项           

1、未公开发表的原创学术论文,强调规范性与严谨性。


2、依学术诚信与公平竞争的原则,严禁任何形式的学术剽窃。一经举报查实,将取消参赛资格并通知所属院校和单位。


3、在校级以上论文比赛中已经获奖的论文,按规定不具有比赛资格。



向上滑动阅览 附件


“2020金融科技青年论文征集”论文写作提交

的格式规范

 

一、论文组成


论文由题目、摘要、关键词、目录、正文(绪论、主体、结论)、参考文献、附录几部分构成(如有致谢部分请删去)。


(一)题目(标题)


题目长一般不超过20个字。如有必要,可以另起一行设置副标题。论文题目为三号、黑体、加粗,可分一或两行居中打印。论文题目应为中英文对应形式。翻译成英文。


(二)摘要


要求扼要记述论文重要内容,言简意赅,重点突出,控制在300字以内,摘要与题目间距一行,首行缩进四字,书写“摘要”,两字间空一字,五号、黑体,后跟冒号,接下去书写具体内容,五号、楷体_GB2312,换行后文字缩进两字。摘要部分应翻译成英文。


(三)关键词


关键词一般为3-58个;摘要内容下空一行书写“关键字”,首字与“摘要”对齐,五号、黑体,后跟冒号,书写具体词,五号楷体_GB2312。每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关键词应翻译成英文。


(四)目录


目录单独成页。


(五)正文


包括绪论(序言或引言)、主体和结论三部分;注释置于正文每页底部,注释序号外用圆“○”;正文字数要求在3000字以上,五号宋体;正文标题用法采用汉字层级标题制,第一级标题应当是“一、”,之后依次为“(一)”、“1.”、“(1)”,再之下,可以是“其一”或者“第一”等等;一级标题小三、加粗、居中,二级标题四号、加粗、左起顶格,三级标题小四、加粗、左起空两字,四级标题五号、加粗、左起空两字。


(六)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置于论文正文后,先中文后英文。按著作类、期刊类等分开。要求包括作者姓名、文献名、卷册序号、出版单位、出版时间等信息。参考文献序号外用方括号“[]”。


(七)图表及附录(可省)


附录可表示为附录A,附录B……附录中的公式、图和表的编号分别用(A1),(A2)……系列;图A1,图A2……系列;表A1,表A2……系列。

 

二、论文的版面要求


(一)页面设置


采用A4纸,页边距要求上下边距为2.54cm,左右边距为3.17cm(系统默认设置),行距1.2倍左右,整洁清楚即可。


(二)字体


如无特殊说明,中文用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


(三)页眉、页脚


页眉为“‘数字金融法治’论文大赛”“2018金融科技青年论文大赛”,页脚为页码,小五宋体。

 

三、注释、引证及其示范体例


(一)注释的一般规则


注释采用脚注。正文中注释用阿拉伯数字外加“○”标注,上标。分页编号。


首次引用,注明责任者姓名、文献名、卷册序号、出版单位、出版时间、页码;如在同一页并且紧接同一资料来源的上一注释,可以用“同上”代替责任者姓名、文献名等,仅标明页码。直接引征不使用引导词,间接性的带有作者个人的概括理解的,支持性或背景性的引用,可使用“参见”、“例见”等。作者后“著”省略,“主编”、“编”不省略。同一注释不得分页,必要时可对文章内容进行调整。


(二)注释规则及示例


1.一般引注规则及示例


(1)著作类


一般著作


范例:马克昌主编:《刑罚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51页。


译著类

范例:[美]罗伯特·考特、托马斯·成伦:《法和经济学》,张军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8页。


文丛类菁作

范例:参见武树臣、法原:《中国法观念的萌动、萎缩与觉醒》,载《法律社会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8页。


(2)期刊类

范例:陈正云、戴欣:“略论侵犯著作权犯罪”,载《法学研究》1995年第3期。


(3)报纸类

范例:胡坚编译:“如此逻辑:窃不算偷?”,载《电脑报》1997年12月12日第1版。


(4)网页类


可选择的模式为:


 范例:季华:“浅论侵犯著作权罪“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的含义”,人民网2004年12月3日。

范例:姜奇平:“软件盗版‘刑事制裁论’”,http://cio.enet.com.cn/article/20021107/ 20021107221832_1.xml,最后访问时间:2004年12月3日。


 2.其他注释规则及示例


(1)多个主编的情况


规则:引用著作类图书时,如果著者或编(主编)者为三人或三人以上的,注释时仅注明第一著者或编(主编)背即可。其他著者或编(主编)者以“等”代之。

范例:卞建林等译:《加拿大刑事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2页。


 (2)转引的情况


转引作品时,应先注明原始作品之相关信息,再注明转引所根据的作品。具体格式如下:


一般译著类


规则:原作者(或主编、编):《原著作名称》,转引自作者(或主编、编):《著作名称》,出版者及出版年份和版次,页码。


范例:[挪威]米尔格拉姆:《顺从行为研究》,载引自[挪威]约翰尼斯·安德聂斯:《刑罚与预防犯罪》,法律出版社1983年版,第92页。


期刊类


规则:原作者:“原文章名称”,转引自作者:“文章名”,载《期刊名》年份及期数。


范例:[日]铃木禄弥:“日本私有不动产使用关系法的修改趋向”,载引自马俊驹、梅夏英:“不动产制度与特权法的理念和立法构造”,载《中国法学》1999年第4期,第92页。


(三)古籍注释格式


规则:责任者与责任方式、书名、卷次、部类名及篇名、版本、页码。


常用基本典籍,书名中含有作者姓名的文集、官修大型典籍,可不标注作者,如《论语》、二十四史、《资治通鉴》《陶渊明集》《全唐文》《册府元龟》《明实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有的古籍作者失传,应标注“佚名”。


原有的条目名称,用双引号表示。如:《元典章》卷十九《户部五•田宅•家财》,“过房子与庶子分家财”条。

引用古籍,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标注版本和页码(用阿拉伯数字)。如:薛福成撰:《庸庵笔记》卷二,宣统二年上海扫叶山房石印本。


一些常用先秦典籍,一般只标书名和篇名,用中圆点连接。如:《论语•学而》。


3.英文注释规则


(1)一般规则


规则:包括作者,著作名称,出版者,出版年份,页码。著作名称用斜体。单页页码用p.表示,多页页码用pp.表示。


范例:Gordon S. Wood, The Creation of the American Reoublic, 1776-1789,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98, pp.23-25.


Jack P. Greene, Neogotiated Authorities:Essays in Colonial Political and Constitutional History, University Press of Virginia,1994,p.3.

 




稿件投送


参赛论文统一发送到《金融科技青年论文选集(2020)》秘书处,并注明“青年论文征稿”字样、作者姓名、所在单位、邮寄地址、邮编、邮箱和手机号码。


邮箱地址:menghua.qi@nifd.cn

联系人:齐老师 13466582048

推荐4场刑事法论坛

奖金百万的第一届“未来精英杯”全国法科学生写作大赛开始啦!
《中外知识产权评论》(第五卷)征稿启事
“金达莱杯”有奖征文启事、“西楚杯”有奖征文启事绍兴名人法律思想暨浙东学派与中国传统治理智慧学术研讨会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