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政法大学博导:科研人员始终要坚持训练和养成基本的学术素养

学术成长学苑 法研在线 2023-03-25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柯华庆老师在为某高校法学院作《宪治中国何以可能?》学术报告时指出,我们每一个法律人要认真对待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背后的政治基础问题,将来同学们不管是做学术研究工作,还是做法律实务工作,始终坚持训练和养成基本的学术素养和政治素养,否则法律法规学的再好也会容易走向机械化操作法律的误区。

从宏观来看,学术素养关乎国民整体素质;从微观来看,学术素养关乎每个科研人员的学术创造力。

与大众所熟知的科学与文学素养不同,学术素养应是研究生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小众素养,但它在高等教育管理中仍然处于初级认知阶段。

若科研人员没有良好的学术素养,阅读相关专业文献时难免看不懂、吃不透,也就无法顺利完成研究论文。

为帮助每一位研究生、青年教师,甚至资深科研人员提升专业学术素养,我们邀请到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党规研究中心创始主任柯华庆老师于9月2日19:00~21:00为大家带来《党规在法治中国的地位》直播讲座。

此次讲座背景是基于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2020年11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如何理解法治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未来走向是本次课程的重点。

柯老师试图从法治与政治的关系入手,在深入探讨中国政治体制性质的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论证党规在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对法治中国的前景进行展望,提升法学、政治学和马克思主义专业学生专业学术素养。

课程将采用直播方式,可在线互动答疑。
限时0元,立即扫码预约。


讲师介绍:

柯华庆,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党规研究中心创始主任,党导立宪制理论创立者,主编中国第一部党规学教材。

适用人群:

法学、政治学和马克思主义专业学生;试图理解中国政治和法治的任何人。


课程大纲:


1,法治与政治的关系;
2,新中国政治体制的性质;
3,社会主义法治新范式;
4,党规国法一体化。


立即扫码,免费领取
长按识别二维码,添加老师预约



更多编辑讲座、学术工具、论文干货、思维导图

敬请关注“学术成长学苑”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