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检察》2023年第5期要目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人民检察杂志 Author 人民检察
目 录
落实中央《意见》
推动新时代检察工作
高质量发展
检察一体化履职机制建设与改革
郭立新
法学专论
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制度研究
汤维建 徐枭雄
网络直播竞猜行为的刑法定性
姜 涛 李一昕
数字检察征文
检察监督大数据应用探析
马建刚
观察与思考
民法典视域下受刑民交叉因素影响的婚姻效力评价
兰 楠
民事诉讼精准监督的可行性路径
杜豫苏
检察聚焦
知识产权保护与检察履职模式的探索与前瞻
马一德 刘太宗 郭晓东
深化民事执行检察监督
研究专题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之检视与改进
滕艳军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优化
——以依职权监督为视角
白 晶 宁晓颖 胡雪乔
数字赋能民事执行监督的检察实践
方 晗等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新解
中国古代恤幼传统的守正与创新
闫竑羽
书评
新法科背景下的网络法集成
——简评《网络法:原理、案例与规则》(第三版)
刘仁文
域外法治
欧洲检察官办公室的机构体系、运行及评析
谢一君 袁 林
观点撷要
依法能动履职 强化刑事检察监督
王体功
认罪认罚案件同步录音录像工作的完善
毛 伟 薛 灿
不起诉与行政处罚应当有效衔接
张 宇 彭丽娟
规范检委会会议程序的具体举措
李 平 张 岩
以法律监督助力长江流域环境综合治理
李 云
落实中央《意见》推动新时代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检察一体化履职机制建设与改革
摘要:检察一体化履职机制具有实践性、多元性、系统性和韧性。要统筹把握检察一体化履职机制与检察一体的关系,辩证把握建设与改革的规律特点,全面把握建设与改革的目标任务,努力形成贴合实践、符合规律的研究范式。检察一体化履职机制要保持韧性,加强场域贯通、内生改革。要将检察一体化履职机制纳入新阶段检察改革总体部署,全面准确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强检察官自由裁量权行使制约监督,强化检察一体化履职法律制度保障,建立健全类案检索智能化数字化模式。
关键词:检察一体 检察一体化履职机制 检察改革 韧性 范式
作者简介:郭立新,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所长。
本文系2022年度国家检察官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新时代检察监督办案一体化机制建设研究》
(GJY2022C11)的阶段性成果。
法学专论
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制度研究
摘要: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个人信息侵权不仅损害个人信息主体的个人权益,也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为更好地应对由此带来的信息公共安全问题,个人信息保护法第70条确立了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的法律地位。因该条款为原则性规定,故应从个人信息公益化识别标准、起诉主体的确定和顺位性问题、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的适用情形以及法律责任的组合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阐释,以利于对法律规定的正确理解与适用。
关键词: 公益诉讼 个人信息保护 起诉主体 适用对象 法律责任
作者简介:汤维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徐枭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网络直播竞猜行为的刑法定性
摘要:网络直播竞猜具有输赢依靠运气、参与需支付对价、结果具有奖励性等特征,存在潜在的赌博风险。竞猜所用的虚拟货币与法定货币,能够通过网络直播平台、第三方虚拟货币兑换商等渠道实现双向兑换,且主播可据此获取利益时,网络直播竞猜即异化为刑法规范意义上的赌博。在此前提下,对于在网络直播平台开设的直播间内,面向观看直播的海量用户,借助平台程序发起以虚拟货币为筹码的网络直播竞猜的主播,应当以开设赌场罪定罪处罚。
关键词: 网络直播竞猜 赌博 虚拟货币 营利目的 开设赌场罪
作者简介:姜 涛,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一昕,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片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
数字检察征文
检察监督大数据应用探析
摘要: 自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作了全面部署后,检察大数据运用在政策规划、支撑技术、数据基础等方面都有较快发展,但同时面临数据资源不丰富、存在信息孤岛现象、人才培养力度不足等问题。对此,检察机关应紧盯主要检察业务,研发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和软件系统、加快建立信息资源库、构建适应法律监督特点的大数据交换共享体系等,深入实施检察大数据战略,推进法律监督体系和法律监督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检察大数据 法律监督 数字检察 场景化应用
作者简介:马建刚,河南省人民检察院调研员,计算机软件博士、法学博士后,全国检察技术信息人才库专家。
本文系2022年度国家检察官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检察大数据运用的理论与实践》(GJY2022D02)、2022年度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调研课题《大数据下的检察监督研究》(YJ202262)的阶段性成果。
观察与思考
民法典视域下受刑民交叉因素影响的婚姻效力评价
摘要:在既往的司法实践中,婚姻效力评价受行政乃至刑事领域多重因素的干扰,评价“不独立”“不自由”。民法典的颁布实施,在立法层面上,使婚姻家庭法回归民法体系,婚姻效力评价亦应相应回归,在法典体系中寻找答案,并以此作为刑民交叉案件定性的前提和基础:一是回归民法典总则编的统领,对分则编未涉及的具体规则,在不违背身份法特殊性的情况下作体系解释;准用总则编民事法律行为的一般规则认定“婚姻的不成立”,不直接适用总则编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具体规范。二是将婚姻缔结行为效力评价回归民法典本身,行为效力不由行政权评价,撤销结婚登记仅指向登记程序严重瑕疵。三是评价刑民交叉因素影响下的婚姻效力,应剥离交叉复杂的事实,进行类型化分析,以民法典为基础,为行政法和刑法的分析提供依据。
关键词:民法典 婚姻效力评价 刑民交叉
作者简介:兰 楠,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检察厅二级高级检察官助理,法学博士。
深化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研究专题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之检视与改进
摘要:检察机关能动履行民事执行监督职责,对于监督、支持法院依法规范文明执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全国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案件的总体情况进行梳理,可以发现民事执行监督工作存在依职权监督比例畸高、能动履职亟待规范,个案监督数量庞大、类案监督明显不足,瑕疵类问题监督居多、深层次违法监督不足,各地发展不平衡、上级检察机关对下指导有待加强等问题。为此,应当准确把握依法能动履职的着力点,充分发挥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效能;准确把握精准监督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提升民事执行监督总体质效;准确运用数字化思维方式,实现大数据赋能民事执行监督工作发展。
关键词: 执行监督 能动履职 问题检视 改进路径
作者简介:滕艳军,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厅办公室主任。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优化
——以依职权监督为视角
摘要:民事执行监督 依职权 检察权 监督质效
关键词:依职权开展民事执行检察监督,不仅是检察机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更是践行人民司法、维护公平公正的有力保障,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实践中,依职权开展民事执行监督面临受案范围和效力边界模糊、程序设置个性化不突出、案件线索发现不足等问题。对此,应树立科学系统的监督理念,结合依职权监督特点完善细化相关制度机制,进而规范和加强依职权监督工作。
作者简介:白晶,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部三级高级检察官;宁晓颖,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部四级高级检察官;胡雪乔,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部四级高级检察官。
本文系2022年度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课题《依职权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研究》(BJ2022B5)的阶段性成果。
数字赋能民事执行监督的检察实践
摘要:实践中,基层检察院开展民事执行监督一直受监督渠道、方式、途径的困扰,导致监督乏力。数字化改革、数字检察的运用,无疑为民事执行监督开辟了全新的思路与广阔的前景,有助于实现民事执行监督的深度覆盖,指数级提升监督线索数量,使民事执行监督办案更加精准化。为更好地实现数字检察赋能民事执行监督,应深刻转变监督理念、重塑办案模式、提升办案能力,推动检察履职融合发展,助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关键词:数字检察 民事执行监督 监督模型 融合治理
作者简介:课题组负责人:方晗,浙江省乐清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课题组成员:陈文飞、钱地虎、戴宁、林志华。
本文系2022年度浙江省温州市人民检察院专题调研课题《数字办案在民事检察工作中的运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新解
中国古代恤幼传统的守正与创新
摘要: 中国古代恤幼传统基于儒家明德慎罚、仁政爱民、宽猛相济、和合无讼等思想理念形成,在司法实践中通过设定刑事责任年龄、量刑和刑罚上的宽宥等方面予以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少年司法制度汲取恤幼传统中的优秀法文化基因,并结合时代精神加以转化,无论是实体层面还是程序层面,均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未来,应进一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基因,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少年司法制度更加适应中国国情、扎根中国文化,使其在具有科学性的同时,也具有深厚的法文化内涵。
关键词:未成年人保护 恤幼 传统法律文化 转化发展
作者简介:闫竑羽,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法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人民民主研究中心研究员。
域外法治
欧洲检察官办公室的机构体系、运行及评析
摘要:欧洲检察官办公室是欧盟层面唯一具有刑事执法权的法律监督机构,根据欧盟相关规定,其具有特定的犯罪管辖范围,享有调查权与起诉权,被赋予较为完整的调查措施,并可跨境开展执法。同时,也注重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基本权利的保障,能够与其他欧盟机构开展良好合作。因此,该制度设计有效平衡了欧盟与成员国之间的关系,其独立性保障了法律监督效果,较好地解决了打击跨境犯罪中的安全与权力平衡难题。然而由于欧洲并没有统一的刑事司法体系,欧洲检察官办公室的权力运行程序较为烦琐,也存在不容忽视的制度性缺陷。
关键词:欧洲检察官办公室 法律监督 严重犯罪 执法合作
作者简介:谢一君,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袁 林,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公告
为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适应数字化、移动化、智能化发展方向,人民检察杂志特开设微信端征稿发稿渠道,建立“好稿快发”“网络首发”机制,来稿除微信公号端编发外,还将择优刊发于《人民检察》纸质版。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来稿,邮箱rmjcwlb@126.com,征稿内容详见《人民检察》网络微信端征稿启事。
编辑:刘梦洁
相关链接
声明:本刊从未委托第三方中介征订杂志,在此提供正确订阅方式,谨防假冒。
关于我们
《人民检察》创刊于1956年6月,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机关刊,全国百种重点期刊,以“交流经验,指导业务”为办刊宗旨。它关注检察改革,探索法学新知,交流工作经验,解析司法疑难,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贡献力量。
投稿邮箱:rmjcwlb@126.com rmjcbj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