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要目!《人民检察》2023年第12期

法研在线 2023-12-2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人民检察杂志 Author 人民检察

目 录


深入开展主题教育

高质效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笔谈

检察工作理念现代化的内涵与实现路径

——以服务保障广东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为视角

冯键

 学习贯彻落实

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检察实践

控告申诉检察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法理透视与实践指向

徐向春 兰楠

 实务研究

虚假征信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治理难点与解决之策

程雷 邬颖怡


强制隔离戒毒检察监督的实务探讨及优化思路

石经海等

 涉外法治

加强国际刑事司法 协助提升涉外执法司法效能

阮丹生等

 观察与思考

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立法的路径分野与规范协同

易小斌 胡玉婷


全面审查案件事实 循天理遵法律顾人情

——以办理轻伤害案件为切入点

王勇

 互联网金融犯罪问题研究

隐私计算技术在大数据法律监督中融合应用的价值与展望

周昆 董彬 王磊

 疑案精解

利用App擅自传播境外剧集拉流量后变现的行为如何定性

于改之 董学华 顾晓军


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行为刑事认定的目的性和安定性基础

孙万怀

 数字检察征文

数字检察的制度化研究

李晓明 刘舒婷

 司法改革探索

检察官权力清单制度的功能定位与发展

许栋梁


网络直播庭审及检察工作机制的优化与完善

邵俊

 域外法治

俄罗斯联邦检察院法主要内容及其启示

李生

 案例评析

不同公司之间借新贷还旧贷抵押担保责任的认定

马远

 观点撷要

网络服务商涉嫌犯罪案件中避风港原则的合理适用

柴峥涛 郑法梁


个人信息公益损害赔偿金的量化与确定

卢勇 张挺 龙海莎


找准着力点强化重罪案件自行补充侦查工作

姚舟 刘晓亮


多措并举提升案件质量评查工作质效

隋国华 张艳


加快推进基层数字检察建设

张建兵 王筱铮

 

 

深入开展主题教育 高质效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笔谈

 

检察工作理念现代化的内涵与实现路径

——以服务保障广东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为视角

摘要:按照中央、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检察机关的中心任务是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检察工作现代化的先导是理念现代化,对标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外延,应从检察履职政治观、检察履职人民观、检察履职监督观、检察履职强基观等方面准确把握检察工作理念现代化的核心要义。面对广东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针对广东检察工作理念层面存在的不适应,需要从问题导向、定向发力、主体支撑、制度效能等方面积极探索检察机关践行现代化理念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检察工作理念现代化 履职观 广东高质量发展 实践路径

作者简介:冯 键,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检察实践


控告申诉检察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法理透视与实践指向

摘要:从制度机理上看,控告申诉检察持续追求公平正义的制度内涵与保障市场主体地位实质平等的需求高度一致。控告申诉检察服务保障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是检察机关自觉将司法办案融入国家治理大局的重要举措。既要通过对个案公平正义的持续追求,以适度修正市场主体悬殊地位为基础,提供依法平等保护、追求实质正义;也要充分发挥控告申诉检察职能优势,全面分析涉非公有制经济主体控告申诉案件总体情况,对非公有制经济主体进行有益、在先的法律风险警示,填补法的作用发挥上应然与实然之间的“间隙”;以化解当前的具体纠纷为直接目标,将提升企业治理水平融入司法办案、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进阶目标。

关键词:控告申诉检察 非公有制经济 依法保护 平等保护

作者简介:徐向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检察厅厅长、一级高级检察官;兰 楠,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检察厅二级高级检察官助理,法学博士。


实务研究


虚假征信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治理难点与解决之策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与金融业务的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电信运营商和金融机构的监管漏洞,借用“征信修复”等名义实施诈骗活动,侵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由于反诈立法体系庞杂,市场主体责任不清,政府部门监管手段单一以及协同治理机制不健全等因素,虚假征信类诈骗犯罪案件数量不断攀升,增加了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难度。对此,应加大预防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力度,建立健全反诈立法体系,强化源头治理,压实主体职责,加强政府监管,健全协同治理机制,以破解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难题。

关键词:虚假征信 电信网络 诈骗犯罪 法律适用

作者简介:程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邬颖怡,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基金项目《我国网络犯罪刑事诉讼管辖制度研究》(22XNH017)的部分研究成果。


强制隔离戒毒检察监督的实务探讨及优化思路

摘要:近年来,各地对强制隔离戒毒检察监督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但实践中不同程度存在检察监督缺位、监督滞后、监督范围不明和监督保障机制不足等问题。对此,应在科学界定强制隔离戒毒检察监督边界的基础上,坚持监督与支持并重的双赢多赢共赢理念、以“我管”促“都管”的融入式社会治理理念和问题导向下的法治思维与强基理念。在具体操作层面,应通过制定强制隔离戒毒检察监督工作规定,明确监督范围、监督启动程序、监督方式等内容;完善强制隔离戒毒检察监督工作机制;构建检察监督人员保障机制、被监督对象权利救济机制等,以更好地发挥强制隔离戒毒检察监督的作用。

关键词:强制隔离戒毒 检察监督 治理理念 协同机制

作者简介:本文系四川省资阳强制隔离戒毒所、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人民检察院与西南政法大学合作课题《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检察监督初探》(HX20230015)的成果。课题组负责人:石经海,西南政法大学量刑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课题组成员:任惠华、王利荣、杨红梅、李克洪、陈华科、何富均、尹春明、张建伟、黄朝怀、凌勇、李智、周强、李世勇。本文执笔人为杨红梅,西南政法大学讲师。


观察与思考


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立法的路径分野与规范协同

摘要:环境法典与公益诉讼专门法立法进程在逐步推进,两部立法如果在功能、目的和进程上不统一,易导致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法规范体系叠加。如何在规范体系上有效协调,以实现对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立法层面的充分供给,值得深入研究。通过分析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在环境法典与公益诉讼专门法中的基本定位可以发现,法典化与专门法对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的功能有着清晰界限,且不存在实质冲突。环境法典注重生态环境公益诉讼中的实体规则与特殊程序规则,公益诉讼专门法则注重生态环境公益诉讼中的一般程序规则。因此,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立法可通过环境法典与公益诉讼专门法的功能互补而实现。

关键词:生态环境公益诉讼 环境法典 公益诉讼专门法 立法协同

作者简介:易小斌,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厅主办检察官、三级高级检察官;胡玉婷,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

本文系2022年度最高人民检察院理论研究课题《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立法研究》(GJ2022C22)的成果。


互联网金融犯罪问题研究


隐私计算技术在大数据法律监督中融合应用的价值与展望

摘要:隐私计算技术作为安全处理和安全分享敏感信息的技术,能够和区块链等技术相互融合,在解决检察监督数据要素流通中的具体问题时具有融合应用价值,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信任机制,从而有效完善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数据要素确权和流通可信体系建设。同时,隐私计算技术的应用可能因技术不完善及法律制度不适配等而引发风险,为实现其在大数据法律监督中的更广泛有效应用,可通过规范隐私技术体系、细化技术治理与法律规制衔接机制、构建多元共治规则体系等,不断推动大数据赋能法律监督。

关键词:隐私计算 大数据法律监督 数据安全 区块链

作者简介:周 昆,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检察院;董 彬,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 磊,蚂蚁集团隐私智能计算部总经理。


数字检察征文


数字检察的制度化研究

摘要:目前,数字检察已有大量实践成果,但在未来制度化发展与现有成果巩固间尚未建立有效对接,亟须建构数字检察规范体系,丰富其内涵,推动其发展。具体而言,在时间推动上,借助数字技术拓展检察监督的场景与实践运用,并在此基础上促进法律监督模式的升级与革新;在研究方法上,坚持数字正义的价值观、法理指引的方法观、法治思维的认识观;在制度设计上,明确数字检察的基本原则、程序规则和协同机制。数字检察的规范体系构建应坚持技术性程序正义原则、比例原则、制约原则,建立应对数据犯罪等的程序规则,并逐步完善数据共通、风险防控、责任追究、人才培养、评价激励等协同机制和配套方案,最终实现高效能的法律监督。

关键词:数字检察 理论基础 数字赋能监督 大数据 社会治理

作者简介:李晓明,苏州大学国家监察研究院院长、刑事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舒婷,广东省阳春市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检察官助理,苏州大学刑事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网络时代的社会治理与刑法体系的理论创新》(20&ZD199)的阶段性成果。


司法改革探索


检察官权力清单制度的功能定位与发展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检察官权力清单是司法责任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在突出检察官主体地位、准确落实司法责任、优化检察权内部结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充分发挥检察官权力清单的制度价值,应在厘清检察委员会、检察长、检察官基本权力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检察官权力清单的功能定位,明确检察长与副检察长、部门负责人与检察官、主办检察官与普通检察官、检察官与检察官助理的权责关系,并适时进行动态调整。

关键词:司法责任制 全面准确 权力清单

作者简介:许栋梁,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司法改革研究处处长,三级高级检察官。


网络直播庭审及检察工作机制的优化与完善

摘要:实践中,直播庭审存在引发舆情事件、泄露个人信息等风险隐患,有损司法公信力。域外直播庭审的发展趋势整体上由绝对禁止向审慎适用转变。为防范直播庭审发生负面效应,有必要借鉴域外有益经验,完善我国直播庭审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覆盖式的保障机制。检察机关应围绕其在直播庭审中的角色定位,健全网络直播庭审检察工作机制,能动履职,及时发现和纠正庭审直播中的不当行为,积极推动庭审直播规范有序运行。未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联合制定统一的关于直播庭审的司法解释,对直播庭审的案件范围、突发情况处置、权利保护、相关法律责任等作出细化规定。

关键词:直播庭审 检察工作 法律监督

作者简介:邵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域外法治


俄罗斯联邦检察院法主要内容及其启示

摘要:俄罗斯联邦检察院法以检察机关的职权和检察机关行使职权的保障两部分为核心内容,其中检察机关的职权主要包括执法监督、对遵守人和公民的权利和自由规定的监督等11个方面,检察机关行使检察监督职权的保障分为法律保障、财政和信息技术保障、检察人员的人身和财产保护及其物质和社会保障。俄罗斯联邦检察制度独具特色,对我国检察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俄罗斯联邦检察院法 职权 保障 启示

作者简介:李生,最高人民检察院国际合作局司法协助处副处长。

本文系作者根据《ФЕДЕРАЛЬНЫЙ ЗАКОН О ПРОКУРАТУРЕ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翻译编著。



公告

为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适应数字化、移动化、智能化发展方向,人民检察杂志特开设微信端征稿发稿渠道,建立“好稿快发”“网络首发”机制,来稿除微信公号端编发外,还将择优刊发于《人民检察》纸质版。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来稿,邮箱rmjcwlb@126.com,征稿内容详见《人民检察》网络微信端征稿启事。

编辑:刘梦洁

相关链接


《人民检察》新型疑难典型案例征集令

《人民检察》网络微信端征稿启事

2023年《人民检察》订阅中!可随时订阅、补寄期刊


关于我们

《人民检察》创刊于1956年6月,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机关刊,全国百种重点期刊,以“交流经验,指导业务”为办刊宗旨。它关注检察改革,探索法学新知,交流工作经验,解析司法疑难,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贡献力量。

投稿邮箱:rmjcwlb@126.com    rmjcbjb@126.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