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集体备课 | 大班老师讲小班研讨的故事


自2018年武大通识教育3.0开启以来,四年光阴流转,参与通识课程的第一届同学已翩然毕业,通识课堂又迎来了全新的面庞。2022年9月,新一轮通识教育改革下诞生的“我与经典”故事分享会,在第一次小班研讨课上与好奇求知的心灵初次见面。面对这一崭新的研讨形式,人文导引核心备课小组教师9月16日上午10时于本科生院楼301室集聚一堂,共同交流过去一周“新鲜出炉”的教学经验,检阅改革成效。




整体印象:丰富与鲜活

“我与经典”故事分享会最让老师们惊喜的,是同学们分享的书目丰富多样,充满个性李建中老率先发言,分享了自己小班的组织经验,李老师根据同学们的书目分组,其中广泛涉及人文经典、社会科学经典、自然科学经典,除理论作品外也有文学作品,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国现当代小说,外国小说中兼有英、美、法、西班牙作品,充分反映了武大学子广博的阅读面。在座老师热情赞赏同学阅读的多样化——《瓦尔登湖》《乌合之众》《孟子》《海底两万里》《嫌疑人X的献身》《神曲》《百年孤独》《局外人》《乡土中国》等,不一而足。王怀义老师特别欣赏班上一位电子信息学院的同学,作为理工科学生却能对卡尔维诺和博尔赫斯了若指掌,如数家珍,刘春阳老师坦言“感觉学生读的书比我们老师还多!”言语中流露出欣喜和欣慰。


 李建中老师


王怀义老师


对于同学们的课堂表现,鲁家亮老师的一个词画龙点睛——“表达欲很强”。虽然规定时长是每人三分钟,但同学们大都侃侃而谈,免不了超时的毛病。尤为让鲁老师印象深刻的是一位讲论语的同学,以“故事套故事”的巧妙设计,分享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段,对比了学生与老先生不同人生阅历下的不同的阅读感受,以书为引子,讲述了个人的感受与经历。刘春阳老师对此表示赞同,刚上大学的同学们往往将经典与个人的学习生活相结合,如备考阶段心理的落差、来自家人的压力等,把感受讲得很鲜活。李建中老师则记得班上分享《乌合之众》的同学,以自己看球赛和当数学课代表的亲身经历,说明了盲目从众之弊。虽然许多同学自然大方的姿态令老师们印象深刻,但也有少数同学尚未适应当众演讲,李老师还分享了班上一位同学,自我介绍时坦言“我叫社恐”,果然连手都紧张得发抖的趣事,让人忍俊不禁。


鲁家亮老师


刘春阳老师(中)


激活思考:思辨与批判

丰富的书目和鲜活的表达下,潜藏着更深入的叩问。通识课程改革之所以新增 “我与经典”故事分享会这一小班研讨环节,除了了解同学们的读书选择,鼓励自由表达外,还希望能够借此引导同学们深入理解并反思经典。


卡尔维诺对经典的十四条定义之首,便是“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对经典的理解有阶段性与过程性,不同人生阶段重读经典,则产生不同的思考与感受。刘丹老师的课上便有一位分享《红楼梦》的同学,初中时喜欢宝、黛二人,高中重读则更爱圆融善交际的宝钗,待大学再读,则嫌宝钗功利,复爱宝、黛之纯真。不断重读经典的过程,也是思辨的过程,在思考中辩证否定以往理解,深化对经典的认识。


即使阅读同一部经典,不同人阅读的视野也不同。阅读经典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而要对经典内容有探讨反思之精神,有同学阅读《骆驼祥子》,能超出对祥子悲惨经历的同情与感性理解,上升至反思其为何悲惨,从祥子个人性格上反思其命运,更有认知力理解力思考深度


余婉卉老师


余婉卉老师便以“我预测下一部经典”为题,指引同学们以理性、思辨、批判的态度阅读经典。在后现代视野下,经典并非本质主义存在,其定义与标准并非牢不可破,“欧洲、白人、男性”的经典权威早已饱受诟病。从这样的视野下,哲学院的同学们大胆提出了自己心目中的“下一部经典”:《三体》、《哈利·波特》、《沙丘》、《嫌疑人X的献身》、“那不勒斯四部曲”……同学们的态度或坚定,或面对权威定义仍犹豫不决,但总的来说普遍表现出以理性考验经典是否值得阅读的批判精神


总结反思:如何兼顾“通”与“专”?

总体来看,“我与经典”故事分享会的课程效果较好,但仍有改进的空间。老师们在会上各抒己见,总结了几处不足。首先是时间把握问题。同学们刚接触研讨形式,时间意识普遍不强,超时或时长过短的问题比较普遍。其次是对研讨内容把握不准确,许多同学仅仅只是复述故事梗概,没有融入自己的经历、感受与思考。此外,准备不充分,思考不深入的问题也比较常见,局限于陈见和套路,强行拔高,缺少有趣、独到之处。院系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有的院系思维开阔,研讨时较为活泼,有很强的表演欲,而有的院系则拘泥于专业课,思维相对呆板……这些问题都需要老师在今后的课程教学中针对性地关注与改善。


除了具体的教学问题外,整体上如何兼顾“通”与“专”,一直是通识教育的核心所在。李松老师指出,本次小班研讨激发了同学们走进经典的热情,但大部分同学只停留在故事性作品的阅读中,缺乏对理论文本的关注。《人文社科经典导引》的教学,最终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读懂理论文本,所以关键问题是如何引导学生对理论文本产生兴趣,掌握理论阅读方法。对此,李松老师提出五点看法:第一,切身性,引导学生理解理论文本与自身生活实际有关;第二,有限性,指出文本的历史语境与局限;第三,教学性,在讲授理论时,将理论内容限定在三个知识点以内,力求讲深、讲透、讲通俗;第四,现实性,注重理论和现实生活的联系;第五,批判性,鼓励学生批判性理解理论文本。在具体的教学中,李松老师建议要以问题引领教学,在师生对话中推进认识,力求达到“柏拉图-苏格拉底”式的相互激发效果,并将理论思想通俗化,通过具体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


 李松老师


为了激发同学们对理论经典的阅读热情,朱俐俐老师巧思独运,为评选为“优秀故事”的五位同学准备了五本书作为奖品,分别为《西方正典》《镜与灯》《美的历程》《二十四诗品·续诗品》《闲情偶寄》,涵盖中西古今。其中,《西方正典》可称之为“经典阅读指南”,提及众多经典篇目,和《镜与灯》一样,能为同学们提供批评经典文本的视角和观点。《二十四诗品》则可以启发学生从风格角度理解、品评诗歌经典。《美的历程》和《闲情偶寄》引导学生从审美视角看待文化与生活现象,其中也不乏对文学经典文本的评论和理论提炼,如《美的历程》论李杜与《红楼梦》,《闲情偶寄》论戏曲。朱俐俐老师特别考虑到了“通”与“专”的兼容,挑选了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阅读门槛较低,读来很有趣味的理论书籍,用心良苦。


作为新一轮改革新增的小班研讨形式,“我与经典”故事分享会对师生双方而言都是全新的考验。会上人文导引核心备课小组的老师们积极分享第一手经验,交流可资借鉴的长处,指出尚待改善的问题。忆往昔,追来者,只有在不断复盘、推敲与打磨中共同进步,方能打造好师生受益终生的通识精品课。


图文:雷娇娃

责任编辑:李猛、雷娇娃

终审:李培蓓、庄承志

邮箱:whugec@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