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集体备课丨“中国精神”的五个关键词

武大通识教育 武大通识教育 2022-10-04



2022年暑假期间,《中国精神导引》课程组连续开展了11次集体备课和教学交流活动。



8月15日,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国精神导引》课程组的第一次教学研讨、说课展示及集体备课活动在文理学部第五教学楼212教室展开。本次集体备课中出现了许多新面孔,多位新教师的加入为《中国精神导引》课程组带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有意引入《中国精神导引》课程的湖北商贸学院也派出了专家团队参与本次集体备课。此次集体备课由课程负责人杜莉老师主持,任艳、张萌、刘沁、吴默闻、史珊珊等五位青年教师分别就《中国精神导引》课程中的“和而不同”、“爱国统一”、“知行合一”、“仁者爱人”与“世界大同”五个章节进行说课。



课程组的老师们就教学思路、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为进一步提升《中国精神导引》课程质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新进教师做出了良好的示范。课程首席专家及负责人左亚文老师针对《中国精神导引》的慕课建设工作及新学期教学工作进行了安排和布置,还专门邀请了陈训威老师就慕课制作的准备与设计等工作进行了交流分享。


课程组老师就课程筹备展开热烈讨论



一、和而不同

任艳老师针对“和而不同”精神这一章的内容,从学情、教学理念、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对学情的分析中,任艳老师提到,要对学生的“已知”、“未知”、“欲知”有准确的认知。其中“已知”是目前学生已学过的中国精神课程中的内容,这一部分与我们要讲的“和而不同”有什么联系,对于整个的中国精神的理论体系和框架要有一定的梳理。在此基础上,学生的“未知”指的是我们这一章节的课程具有系统的理论体系,有着丰富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包含着一系列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思想和观念。这就是本专题要讲授的内容。而针对学生的“欲知”,我们要发现和认识学生有哪些错误思想观点,并引导和纠正,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要予以回应。这些对于学情的分析能够帮助我们在授课的过程中更具针对性。


任艳老师讲授“和而不同”精神


在教学理念部分,任艳老师重点强调了启发式的教学理念。她认为我们大学的课程一定要有启发性,在一堂课中一定要有一些问题是有启发性的,让学生不仅接受到知识的传授,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过程中仍然有相应的思考。与此对应的就是问题链的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入脑、入心、入行。

在教学目标部分,任艳老师将教学目标分为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价值目标。在这个专题中,知识目标包括“和而不同”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和而不同”精神的概念,重要性和本质内涵。能力目标则是学生在掌握这样的知识之后,能够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什么问题,如何去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自己和自己的身心关系。而价值目标则侧重于达到文化认同,民族精神认同以及文化上的自觉。

最后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中,任艳老师通过提问与互动对“和而不同”精神的导入,从和之源,和之生,和之道,和之用四个方面详细地阐述了“和而不同”精神的内容。从声音之和到和同之辩,从“他和”“否和”“中和”到“阴阳之和”,解释了和谐与和谐精神的源起与内涵。更进一步阐释了中华和谐精神的和之道,并结合实际生活分析和谐精神在现实中的应用,包括“天和”、“人和”、“己和”。



二、知行合一

刘沁老师在讲述“知行合一”的过程中,提倡要从王阳明的生平背景出发,理解阳明先生所处的时代困境——功利主义的时代困境,才能更好的理解阳明先生提出的“知行合一”的内涵。在对阳明先生的时代解读中,刘老师认为,功利主义的背后是更为深刻的价值虚无主义的问题,这和我们在现代语境中面临的问题是有根本的一致性的。


刘沁老师讲授“知行合一”精神内涵


刘老师选取阳明先生的《传习录》作为主要材料,对于功利主义的时代困境做出了现代解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即是内外割裂造成了功利主义的时代困境,基于此阳明先生才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这是“知行合一”的缘起。除此之外,对于《礼记•大学》中的诚意篇,刘老师也着重提及,认为这是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思想的来源,也是经典依据。

在解读“知行合一”的思想内核时,刘老师提到,阳明先生的立言宗旨是“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要明确知行的本体,不能为私欲所阻隔。在知的过程中已经做出了主观的判断也即是有所行,故而知行本就是一体的。


三、仁者爱人

吴默闻老师在解读“仁者爱人”这个专题的过程中,从历史溯源开始,对于先秦儒家提出的仁的道德境界的历史脉络进行了梳理,从“克己复礼”到“仁义礼智圣”再到孟子的“四端之心”。对于儒家的性善论以及对仁的解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吴默文老师解读“仁者爱人”


接着,吴老师梳理了仁、义、礼之间的关系,认为仁是儒家思想的根本,礼是作为仁的外在表现,而义是仁的衍生。其中仁是核心与本源,义更偏向于公正,而礼则作为推到社会制度层面的表现,这几个不同的概念相辅相成,组成了儒家核心的观念。

吴老师还着重强调了仁爱的重要性。通过对于仁爱的具体实践,例如:推恩、忠恕之道、仁政。来激发学生的思考与互动。从而拓展到社会治理层面的仁政以及其内涵。

最后,吴老师提到了“仁者爱人”的价值意义,主要集中在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仁爱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



四、爱国统一 

张萌老师提倡用问题导入的方式来兼容政治性、学术性与趣味性从而有效地开启专题的学习。在第一部分的具体阐述中,张老师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三个不同层面对于爱国统一精神的发展脉络进行了阐述,从先秦时代的雏形期,爱家爱国,天下霸主的思想,到新中国新时期的富国强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新思路。张老师强调了中国人,特别是青年,是爱国统一精神的实践主体。


张萌老师讲授“爱国统一”精神


在第二部分的重点概要中,张老师对于“爱国统一”专题的重难点进行了梳理,对爱国统一精神的古今之别,中西之别以及实践过程中的主体进行了强调。

在第三部分的延申阅读中,张老师向大家推荐了包括教材(《中国精神导引》)、书籍(《文明的冲突》),动漫(《那年那兔那些事》)、影视(《觉醒年代》)、B站视频(《中国思维》)等多种形式的素材,来丰富和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最后在教学反思部分,张老师认为,爱国统一精神是一个正在发展的进行时,而不是一个完成时,这要求我们的教学活动需要在一个不断扩展和完善的过程中,用更加开放的态度来面对广大师生对于同一专题的不同阐释路径。


五、世界大同 

史珊珊老师对世界大同精神的阐述中,对课题的导入,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在第一部分的导入环节,她用“中国人没有信仰是偏见还是洞见?”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导出了中华民族历来富于崇高理想,且不拘泥于个人理想,更执着地追求着社会理想的实现。“大同”即是世世代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社会理想。中华民族对理想社会的不懈追求凝练为“世界大同”的精神,发扬至今。


史珊珊老师讲授“世界大同”精神


在第二部分的教学内容板块,史老师引用了诸子百家的经典,对于世界大同精神进行了诠释,同时建议用提问——解析——评价的模式对于世界大同的特点进行总结归纳。从而进一步讨论诸子百家对于世界大同的实现,包括近现代做出的尝试,最终引出中国共产党人真诚信奉并且能够切实引导人民群众去实现大同社会梦想的观点进行详细论述。最后针对世界大同的时代发展,史老师还提到了世界大同精神,从国内层面的中国梦,到国际层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历程。

在第三部分教学策略中,史老师强调了课堂节奏以及画面感。故事感吸引学生的作用,其次对于提问法和比较法的运用史老师也列举了几个实践过程中的成功案例进行分享,最后史老师提到了包括图片,文字,视频等不同载体素材的灵活运用也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


交流与总结 

备课会老师展开讨论


随后,参加本次备课会的老师们针对五位青年教授说课内容,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秦平老师提到了“仁者爱人”中的性善论作为基础,对于后面章节内容中起到的理论基础作用。倪素香老师强调要考虑学生的特点,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制定针对性的策略,但也不能一味迎合学生,要保证课程应有的学术性。余来明老师分享了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让学生自己讲课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积极性的方式方法,并强调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在本次交流活动的最后,首席专家和课程负责人左亚文老师对“什么是中国精神”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指出:“这是一个把传统与现实,古代与当代,理论和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并通过这种结合办法贯通,渗透在上下五千年文明发展过程中,作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所统一的中国精神。”同时对下一阶段网上说课、教材出版、慕课建设、课程组建设等工作进行了安排。


左亚文老师进一步阐释“什么是中国精神”


线上说课 

在线下交流会结束后,《中国精神导引》课程组连续开展了10次线上集体备课活动。每次集体备课均由教师说课和教学交流两个环节组成,左亚文、秦平、倪素香、杨姿芳、陈武、简繁、史姗姗、任艳、余来明等已经有过几轮课堂授课实践的老师分别就“道行天下”、“和而不同”、“仁者爱人”、“以民为本”、“修身克己”、“知行合一”、“自强创新”、“爱国统一”、“不朽大同”、“先义后利”等十个章节展开线上说课,覆盖了《中国精神导引》课程的全部内容。全体课程组的老师们就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案例、教学互动等各个方面展开充分的交流和研讨,进行又一轮的打磨和精修,使整个课程设计在学术性、生动性、统一性等各个方面进一步提升。 

通过连续11次集体教学活动,课程组不仅精打细磨了课程内容,也使加入课程团队的新成员对整个课程体系和课程建设有了较为明晰的了解,迅速融入教学情景与角色,还极大地增强了课程组的整体凝聚力,更进一步强化了老师们上好《中国精神导引》课的责任感,老师们也通过不断地磨课而信心倍增。


通讯员:柯挺

责任编辑:李猛、卢汉彰

终审:李培蓓、庄承志

邮箱:whugec@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