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对话|用“高自主性学习”消除经典阅读的功利性和空虚感
编者按
文学院22级刘颖清如同学给授课老师王怀义教授写信,谈到她在学习《人文社科经典导引》时的困惑和收获。作为大一新生,中学阶段已习惯了“被布置任务”与“完成任务”。而《人文导引》课堂则赋予同学们高度的自主性,鼓励同学们用多样的形式展示自己对经典的理解。随着书单的加长、学业的加重,焦虑也会滋长;而经典阅读的不足和知识空缺的扩大还会带来空虚感。如何用“高自主性学习”消除经典阅读的功利性和空虚感,清如同学在信中向老师谈了她的体会和认知,很真诚也很深刻。
王怀义老师见信后,当天就写了回信。王老师说,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都应谦恭自省,学会理性思考和表达,针对具体问题展开有效讨论,从而形成更高效的学习方式。大学生要高度重视“高自主性学习”,甚至可以说,在大学里,谁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谁就掌握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征得刘颖清如同学和王怀义教授的同意,公众号推送这两封师生书信。通识课程乃至所有大学课程的学习,都需要师生平等对话,教学相长。《礼记·学记》:“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学记》又说:“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师严”加上“善学”,好课就会产生,师生均能受益。
武汉大学文学院2022级学生刘颖清如
敬爱的王怀义老师:
您好!
我是文学院学生刘颖清如。首先,我想在这里向您真诚地说一句:对不起!网络发言的低成本、个人思考的不充分与不成熟造成了我昨天言语上的莽撞。昨天在群里发完言、阅读王老师的回复时,我冷静了下来,也思考了很多,缓缓回顾从开学到现在我在人文社科导引课上的收获与三次小班研讨课的体验。我想借此机会,与您分享我的体会与反思,希望不会占用您太多时间。
在导引课的学习过程中,我观察到的最大的问题莫过于同学们对“高自主性”学习模式的不适应。不可否认,我们作为大一新生,在前十八年的人生中已经习惯了“被布置任务”与“完成任务”。而《人文社科经典导引》的课堂则赋予我们高度的自主性,鼓励同学们用多样的形式展示自己对于经典作品的理解。但是,我发现大部分小组还是会保守地跟从老师给出的参考,并在不知不觉中被局限于此。高度自主的课堂实际上要求我们有更强的内驱力,需要我们主动去完成研讨形式的创新与研讨内容的深入。这与初高中的学习十分不同。在这里,不会再有老师去督促你完成特定的任务,是积极响应还是浑水摸鱼都取决于个人;相应地,学习效果也会因人而异。
我还记得第二次大班课后,老师给出的小组展示形式参考是话剧表演。当时,我对“孔子诛少正卯”这一历史事件非常感兴趣,并去初步了解了《史记》与《荀子》对这一事件记载的差异。随后我简单查询了一些资料,又发现孔子的形象在《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文献中各不相同。我非常想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在小班课上完整呈现自己的想法。但我深知设计这个主题的小组展示需要收集大量资料,存在不小困难,便没有向小组成员提出。最终,我们跟随老师的建议选择了相对简单的话剧表演,对《论语》“侍坐章”进行了剧本改编。现在再回头看,我不禁为当时的自己感到遗憾:我们本可借此机会进一步训练自己的学术素养和语言组织能力,加深对孔子形象的理解,但我却由于畏难放弃了这个机会。
可是,难道说在那次研讨课上我们就真的一无所获了吗?当时的我确实有这种感觉,认为演话剧无非是形式好看,对于深入阅读经典无甚帮助。带着好奇心,我打开了自己当时写的剧本,发现丰厚的收获其实都潜藏在字里行间,无声地融入了我的知识系统中。在改编过程中,我不知不觉地为躲在书页间、面目模糊的曾皙、冉有、公西华赋予了各异的性格:我将曾皙塑造成一位谦和而又风度翩翩的“模范生”,为冉有添上一笔谨小慎微,而让公西华具有了几分腼腆的可爱。这些戏剧化的改造不见得准确,甚至还有些“离经叛道”的意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背叛”了经典;但换一个角度来看,我是将自己的理解与体悟融入了其中,使书架上冰冷的书籍成为了有温度的“我的经典”。这或许就是人文社科经典导引课程对我们的意义所在。
想到这里,我发现这门课程很像是一片广袤的土地。王怀义老师——我们的大班老师将我们引导到它最肥沃之处,教会我们开垦它的方法;而小班老师们则指导大家播下种子,并和大家一起见证果实的成熟。这果子有可能是酸涩的,甚至是苦的,但它们都值得品味、珍藏。只有将自己作为知识学习的第一责任人、做到自己为自己的学习与未来发展负责,我们才能拥有充足的动力在一片片经典的沃土上不断耕耘,收获更甜美的果实。
我观察到的第二个问题,是学习的功利性问题。在导引课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的“心腹大患”除了小组展示,应当就是课前小测了。与其它所有的学科一样,有考试就会有应试心理,就会有功利的学习模式。PPT换页时抬头拍照、老师讲解时低头犯困的同学不在少数。诚然,小测内容贴近教材,只需熟读教材就可轻松完成测试,但这真的是导引课程开设的初衷吗?课堂上,王老师的讲解内容注重拓展发散、旁征博引,认真聆听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例如在第四节大班课《<红楼梦>与爱恨》中,王老师向我们介绍了《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争议问题,以及《红楼梦》故事与“反清复明”的对应性等拓展内容。这些内容或许与小测无关,但却能极大丰富我们对《红楼梦》的理解,对我们的学术素养与质疑精神都是极好的培养。
诚然,分数是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谁都没有办法拍胸脯说自己绝对不在意分数。可是,如果双眼仅盯着那个数字,其实是在无形之中窄化了自己的视野、将所有课程都打上了“功利”的标签,学习的愉悦和人格的养成就无从谈起。我相信,只要我们全身心的秉持非功利态度投入课程学习,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注重深入思考,在学习过程中书写属于自己的大学答卷与人生答卷,获得高分也将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最后,我想谈一谈大家在学习过程中可能感到的“空虚感”。伴随着知识面的扩大,我们所接触的未知领域也会越来越广阔。我们的书单会不断加长,焦虑情绪可能也会不断滋长。以我自己的学习体验为例,我最初的计划是在每节大班课结束以后,阅读完相应的经典书目,并在小班研讨课上展示想法。但现实中我并没有严格执行它。上完《论语》一课后,我匆匆忙忙地读完了《论语》,却发现自己还是似懂非懂。我尝试着去找了一些补充资料,如皇侃的《论语义疏》、钱穆先生的《孔子传》和《论语新解》。这些书的内容对深入理解《论语》非常有帮助,但是阅读起来却很困难。还没等我读完几页,《国富论》的学习又开始了。日渐增加的“待读书目”让我十分有挫败感,书籍阅读的不足和知识空缺的扩大使我倍感空虚。
类似的焦躁情绪或许大家都有,大家可能也会将这样的情绪带入课堂,这都是正常且可以理解的现象。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意识到“导引”课与“研读”课存在着差异,我们无法像研读课那样详尽而深入地阅读导引课本选取的每一部经典。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尝试对学习任务进行统筹规划,按轻重缓急的不同给任务排序,带着耐心慢慢开拓自己的知识疆界。经典的阅读应是一项终身的任务,绝不是这一个学期就可以完成的。我们如果能够在这一个学期的学习中树立阅读经典的意识、学会阅读经典的方法,就已经是一项能使我们终身受用的收获了。
再回到信的开头引用的名言,“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这未尝不是一样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收获的思想宝藏。不只是在导引课程的学习历程中,在往后的工作乃至整个人生历程中,我们都应当铭记这种精神。面对各样的挑战与困难时,一味地怨天尤人和痛苦焦躁并没有办法解决问题,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反思、改变自己,才能将迎面而来的困难逐个击破,走向人生的海阔天空。我相信,《人文社科经典导引》课程带给我们的挑战,定会成为人生中闪闪发光的回忆与无价的精神财富。
我一直很喜欢王老师讲课时流露出来的真诚、直率,我的课程建议只是针对自己的学习状态与课程设计本身,而绝对不会针对您和小班老师,也希望您不要误会。我相信在这门课的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都将会是往后大学生活中的宝贵财富。从现在开始,我会以更积极主动的态度来面对这门课,提高自己的课堂参与度。今天我写这封信是想要梳理、反思自己的学习体验,也是想要完整地向您呈现我的学习状况与各种想法。如有幼稚、不当之处还请您多多包涵!感谢您能够读到这里!很抱歉这两天给您造成了困扰、占用了您的时间!
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此致敬礼
学生 刘颖清如
2022年10月21日
刘颖清如在书写《论语》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怀义老师
刘颖清如同学:
你好!
读到你的来信,感觉你的认识很深入,问题考虑得也很全面,对刚入学的大学生的学习心态和存在问题的概括也很准确。我读了很受启发。这里,有几点感想跟你分享:
第一,你说“人文社科导引课的课堂是一个自由度极高的课堂”,这概括得很好!我们“三大导引课程”就是要充分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目标,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实现成人教育与成才教育的良性互动。为了实现这一点,学校投入巨额资金,改造了数百间可以进行小班研讨的教室。目前,学校适用于小班研讨的教室还不够,后面学校还会继续加大力度做这项工作,希望同学们可以获得充分表达自己的空间和时间,为以后走向社会奠定基础。换言之,学校对于“三大导引”课程的投入力度只会加大,不会减弱。这是武汉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的优势。武大不是培养职业性人才的专业技术学校,她要培养的是既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有爱国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人才。这也是我们“三大导引课程”的目标和任务。这条路很长,不是通过三门课就可以实现,但最起码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让我们具备这三种不可替代的精神。
第二,你说得很对,大学生要高度重视“高自主性学习”,甚至可以说,在大学里,谁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谁就掌握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严格说来,大学里的每一门课,老师授课都只是提供大致方向,不负责为同学们提供标准答案。如果在大学里老师还像中小学一样提供标准答案,我们上大学的意义也就失去了。我们读大学就是要破除标答思维,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对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做出自己的判断并给出问题的解决措施和方案。这是新时代的“读书破万卷”——这里说的“卷”是“内卷”的“卷”。你说,感觉通过自己的学习、反思、呈现,“彷佛背叛了经典”,这真的很好!记得我们第一讲《为什么读经典》的最后,不就说通过反思和批判以形成“我的经典”吗?所谓“我的经典”,就是指通过对经典的学习、反思、批判,实现对自我、历史和社会的认识的深化和更新。你的这种感受说明你已从经典中获益良多。“自己作为大学学习的第一责任人”,这句话是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记住的。实际上,我们面对学习、生活、感情、工作,哪一个方面,我们不都是自己的“第一责任人”吗?
第三,你谈到“阅读上的空虚感”,这确实是刚进入大学时同学们容易遇到的问题,不仅刚入学的本科生如此,不少研究生,包括硕士生和博士生,他们进入更为深入的专业学习后,也会感觉自己好像一无所知,感觉自己以前学的东西太少,而现在需要读的东西又太多,每门课的老师都布置作业,都强调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致使大家一时间不知从何下手,从而产生焦虑、焦躁等负面情绪进而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甚至对周围环境也产生负面的评价,等等。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这是由大学学习的性质决定的。越是高水平的大学,越是强调经典阅读的重要性,至于同学们能做到多少,则看每个人具体的情况。而且,我们还要参加各种社团,组织各种活动,更让时间变得紧张。这时不要产生消极情绪,要理清思路。尤其是在各种任务扑面而来而又分身乏术时,我们更易陷入思维的泥淖中。这时我们需要提高自己的效率,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而且也允许我们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区别对待,这是是考验我们智慧的时候。两大导引课程会涉及到二十余部经典著作,这些著作历经上数千年或几百年的历史淘洗流传至今,每一本都是一座知识和精神的“金矿”,这些著作涉及到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宗教学、法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几乎所有学科门类,同学学习面临一大挑战,老师授课同样面临很大挑战。为了提高课程效率,学校已组织了三轮集体备课,所有授课老师一起研读这些经典著作,凝练授课内容,探寻讲授每部经典的有效的方式、方法。即使如此,每部经典要想用两周时间就能有全面、深入了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我们课程的目的是要告诉同学,人类历史上,古今中外,有哪些经典著作,有哪些重要的精神财富,我们可以学习、继承、发展、创新。这正是“导引”二字的含义。我们的课程是“导引”不是“研究”,二者的区别也在这里。当面临大量需要阅读的资料时,我们要始终葆有一种“如饥似渴”的状态,经典的阅读和学习就会从负担转变为滋润我们精神和心灵的甘泉。
最后,我愿借用你引用的《论语•卫灵公》中的话与你和各位同学共勉:“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这或许就是你读《论语》所得的新收获。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都应谦恭自省,学会理性思考和表达,针对具体问题展开有效讨论,从而形成更高效的学习方式。同学们也应以这句话自勉,开阔心胸,立志高远,创造更丰富的人生;我们所有老师也会以这句话自勉,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人文情怀与各位同学一起进步。
再次感谢你的来信!
王怀义
2022年10月21日
2022级文学院同学在小班研讨课上
信件来源:王怀义、刘颖清如
责任编辑:李猛、卢汉彰
终审:李培蓓、庄承志
邮箱:whuge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