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皋古村|西乡:马堡风情录

马堡风情录(上)

马志刚
经友人介绍,才得悉了马堡的存在。一个姓“马”的村落,我自然是要去一下的,除了探访古迹,说不定还能寻根稽谱。
马堡位于如皋西乡的最西头,村西就是泰兴界。古村落大体呈东西狭长形,原有长方形古河环绕,中间还有一条宽阔的横河。
区分古村落与新村庄,就看有没有葱茏的大树。马堡的大树大竹还有不少,烘托出独特的历史人文氛围。除去这些,还有不少样貌古旧的老屋,以及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兴建的民宅。这些民宅在门堂、屋脊的处理上还保留了传统元素。比如有一座老屋的屋脊,做的是高高的宝塔造型,这在其他村落中尚未见过。
村中央的横河,碧波荡漾,古木荫深,相当于村子里过去的“中央花园”吧。我不由得佩服如皋先人的居住智慧,所见古村落大多依水而居,精舍佳园掩映于花木之中,人家相连,鸡犬相闻,颇有陶渊明笔下的隐逸风情。
马堡一带是典型的高沙土地区,曾经的土地高低不平,有的土墩可高达数米。持续几十年的治沙改土,已彻底改变了过去的乡野旧貌。西出马堡,村外曾有一个大沟,现在则是一片广袤的良田。时值深秋,稻田里一片金黄,闪耀着丰收的光彩;玉米地里,农人们正忙着采收玉米。
如今在古村落范围内,还能看到一些有高低落差的地貌,比如有一户人家,就建在一座高墩之上,屋周有大树,屋后有田间小道通往不远处的旧河小桥。这一颇具岁月感的乡村画面,一直在我的脑海中深深印刻。
马堡风情录(下)

在马堡村转悠了一圈,也没能遇上一位马姓之人,这让我颇感意外。
经打听得知,此村无“马”,居者大多为丁氏族人。至于“马堡”之名的来源,已无人知晓。不过在寻访中,有好几人都提及一个叫“马家遇士”(音)的人,想必此人便是马堡古村的开创者。
而马氏为何从此村消失,为何丁氏又成了这里的主人,所问村民都难以说清,这些似乎都已成为历史谜团。
当日,在一网络聊天群说起此事后,一友人很快通过微信发来一张剪报图片,上面登载的正是马堡逸事。原来,村民口中的“马家遇士”其实很可能是剪报中记载的“马御史”。
据有关记载,为反清复明,马御史率领村民在马堡筑城抵御清兵,无奈对手太强,马堡遭到血洗。其时,村内所有马氏一经发现,均遭砍杀。只有极少数村民幸运逃脱,改成“丁姓”后才得以返村。如今,马堡村村民大多为丁姓,无一人姓马,但“马堡”之名却保留了下来,也算是对前人的一种纪念吧。
倘如文中所记,马堡村原先竟是一座古城池?“马堡”之名原来蕴含“城堡”之意?这倒是个很有意思的发现了。不管怎样,正史也好,野史也罢,总之马堡古村落并不简单,值得深究。
据村人回忆,在马堡村内,曾有一座规模庞大且高高隆起的龙圹(家族墓地),当为马氏所有。此地古木参天,南临大池塘,风水极佳,想必那里藏有古村起源的秘密。
另外据说,大约在清代,村里出过一名武举人,武功高强,可耍铁棍、铜锤等兵器,曾有恶人前来侵扰,被其打得落荒而逃。在这座古村落里,类似的传说故事,想必还有不少。
如今的马堡,地处两县(市)搭界,附近也没有高等级公路,僻居一隅的地理位置,加上不太张扬的村庄品性,造就了这个相对传统、安宁的古村落,这也许正折射了马堡人千百年来的处世之道。
不由得想起小时候曾经看过的一本书——王立道的《南园风情录》,漫步此村与阅读此书的心绪,似有共通之处,于是借鉴了一下,作为本文的题目。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如皋城建论坛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