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皋东乡明家庄百年老宅——岁月的珍藏与红色的传承(杨义然)

杨义然 如皋城建论坛
2024-09-25

如皋古村|东乡:明家庄,“团沟群落”与重要红色遗存(2024-8-19)

城坛注:前不久,本平台推出马志刚先生撰写的关于明家庄古村落的文章,其中谈到了一座很有历史的杨氏老屋。很快,我们又荣幸地收到一篇关于此屋的文章,由老屋后人杨义然先生撰写,字里行间深情流露,信息量也很大,特此推出:

在如皋丁堰镇区东北约4里的明家庄,有一座静静伫立的百年老宅,这里充满了我童年的欢乐与温馨,小时候,我经常依偎在爷爷身边听他讲述老宅的故事。

爷爷名叫杨文光,生于1898年,卒于1989年。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艰辛。在他出生前三个月,父亲便已离世,成了遗腹子。在他年仅6岁时,母亲也离他而去,命运的无情早早地将他抛入了生活的困苦之中,幸得无儿无女的五叔含辛茹苦将他拉扯大,然而在爷爷16岁那年,这唯一的依靠也永远地离开了他。但五叔留下的这座老宅,成了爷爷在这世上的珍贵财产。

这座老宅有三间正房,东西走向,大门朝南。三间附房,南北走向,大门朝西。挂牌“同茂光记”的轧面店茶食店就在这附房里,曾经的热闹与烟火气仿佛还能在眼前浮现。

如今留存下来的三间正房,历经百年风雨,依然屹立不倒。那青砖青瓦,散发着古朴而宁静的气息;木质结构,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全部由广木构成的框架结构,坚实而稳固,五架梁、七架起的设计,展示着传统建筑的精妙。榫卯结构严丝合缝,不用一颗钉子,却能历经百年而不松动。每个梁柱下的青石垫基,历经岁月的洗礼,不烂不瘸,支撑着房屋的重量。

每个房间之间由木质板壁隔开,30公分高的门槛与木质门框相互勾连,形成一个整体的框架,庄重而典雅。大梁和二梁上精美的雕花,栩栩如生,展现着工匠们的高超技艺。木质的敞厅大门配有精巧的机关暗锁,给人一种神秘而安全的感觉。大门外侧的腰门,门窝由两个雕刻的木狮子制成,威风凛凛,宛如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座老宅。

屋内地面低于外面,形成独特的“地毯屋”,有着冬暖夏凉的神奇效果。边檐距室内地面高度约7尺2寸,屋面的青瓦望砖排列整齐有序,屋檐外伸约20公分,滴水檐为猫头形状。下雨时,雨水沿着猫头下颔顺流而下,形成一条细线,而不至水花四溅,不禁让人感慨古代工匠的精巧构思。

堂屋内,米柜、洋坛、八仙桌、茶凳、杌子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古风灯罩、青花瓷茶叶瓶、有梅兰芳画像的帽桶整齐地排放在柜面上,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主墙板壁上张贴的六位伟人相,让人瞬间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梁柱上楷书的“大地皆春”、“五谷丰登”、“景堂集福”条幅,虽历经岁月的磨砺,依然清晰可见,传递着穿越百年的祝福。

老宅的后面,还有两棵繁茂的古树。一棵是爷爷的五叔与爷爷共同栽种的银杏树,已有约120年的树龄;另一棵是祖先栽种的桂花树,树龄约140年。两棵树相距6米左右,在风中轻轻摇曳,相互呼应,如同两位老人在垂首低语,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这座老宅,不仅仅是家族休养生息的场所,更是一段红色历史的见证者。1946 年丁林战斗前夕,老宅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共产党的战士们。老宅的里里外外拉起了电线;军人们来来往往、行色匆匆,但脚步轻盈,并不嘈杂,一切井然有序;有一匹白色战马威风凛凛,闲时拴在水车篷的柱子上。这一切都让爷爷印象深刻。尽管爷爷心中充满了疑问,但他凭着朴素的阶级情感,深知共产党的到来会给穷苦人民带来希望。他毫不犹豫地为战士们提供一切力所能及的帮助。

粟裕(左二) 网络资料图

多年后,老革命、老领导严永祥县长的回访,揭开了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谜团。原来,当年丁林战斗的指挥所之一就设在这座老宅,粟裕将军曾在此指挥战斗。严永祥县长详细地分析了选择这座老宅作为指挥部的原因:它距离战斗地点恰到好处,厚实的土墙能够有效抵御枪弹,西侧的密林提供了掩护,三面环水、房子西南侧有个码头、东南侧有通道,便于进退。更重要的是,这里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严县长小时候就常来老宅换面轧面,对爷爷的为人十分了解,知道他善良正直,深受周围群众的敬重。而且,家里的面店和茶食店能够保障基本的后勤供应,河东还可以作为后方医院,驻扎警卫部队。

这段红色的历史,成为了老宅的无上荣耀,也是爷爷一生的骄傲。爷爷也因此对这座老宅倍加珍惜。爷爷常常感慨:“想不到老宅为革命做了这么大的贡献,值了!

这座百年老宅,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巨变,经历了丁林战斗的烽火硝烟,留下了粟裕将军的光辉足迹,深深地打上了革命的烙印。它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部鲜活的历史教科书,向我们展示着过去的岁月,传递着先辈们的精神。

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中,许多古老的建筑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逐渐消失,这让保护老宅的意义愈发凸显。保护老宅,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是对先辈们艰苦奋斗精神的传承,是对那段红色历史的铭记。希望老宅永远屹立,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老屋图片由马志刚先生提供)

本文内容为作者原创作品,其中所呈现的任何资料版权均属如皋城建论坛f和相关权利人所有。转载时请完整转载,并使用17号以上的粗字体注明“来源”:如皋城建论坛。欢迎通过私信或邮箱提供优质稿件或相关内容,本平台择优录用。邮箱:rgcjlt@163.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如皋城建论坛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