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回家的路上 / 文: 馨怡

馨怡 教师之声 2021-07-13

欢迎您关注  * 《教师文坛》




回家的路上

馨怡

 

 


夕阳渐渐隐去仅有的光辉,我独自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也不知在这条熟悉的道路上走了多少回,但此时心头却涌起一种酸痛的感觉。

 

寂静的路上只听见从远处隐约传来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我无暇顾及这些,只感觉心里空落落的。抬头望远方,蓦然发现我离家的距离竟如此遥远,甚至有些陌生的感觉。

 

数不清在这条回家的路上有过我多少甜蜜温馨的记忆。小时候我伏在父亲宽厚的背上,听着他富有节奏感的心跳,还有我随风飘散的歌谣。偶尔我会瞪着圆圆的眼睛问父亲:“爸爸,你累吗?”父亲一脸微笑地说:“不累,爸爸高兴。” 就这样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不知不觉中在他的肩上睡了五年,风雨无阻的五年,幸福快乐的五年,无忧无虑的五年。

 

时间在悄然流逝,那条回家的路已由泥泞坎坷的土路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柏油路,而我已经由一个幼稚懵懂的孩童进入了花甲之年,命运总爱捉弄人,时间总是改变人。是的,一切都变了,曾经的快乐与甜蜜已成为过眼云烟,只能在回忆中享受。

 

阑珊的灯光在街边闪烁,绚丽的霓虹在寂静的街上显得那么的格格不入。瑟瑟的风,吹动着这刚刚探出头来的绿叶,而正是这一切,让我这个远离家乡的游子,真的觉得很凄凉。此刻,我多么渴望回到家中,享受家庭的温暖,得到家人的关爱。

  

路上早已没有了行人的影子,只有孤独的我,走在这空寂的街上,想象着白天这里人声鼎沸的场景,想象着自己在这座山城生活的点点滴滴,想象着那个年幼的自己。

 

时光变迁,它永远不会停留在原地,永远不会停下来让我们牵着它走,它只会不顾一切的把你从过去拉回现实。

 

几年前,每当走在回家的路上,都有一种归心似箭的感觉,即使在无人的黑夜,我也丝毫不会感到孤独,因为在遥远的前方有一个等待我回归的家,一个温暖幸福的家。

 

母亲总是早早就做好饭菜,站在凉台上盼着,望着,直到车子停在楼下,她才会放下心来。"妈,我回来了!"随着我一声叫喊,母亲高兴地回应:"快去洗把脸,准备吃饭。"看到父母为我忙里忙外,觉得回家就是给他们添乱,还打乱了他们的生活节奏,可他们总是乐此不疲,好像永远都心甘情愿地为女儿付出,也许在他们看来,这就是甜蜜的负担吧。每次要离开的时候,父母总是千叮咛万嘱咐,车子已经开出很远了,从后视镜里我看到父母依然站在家门口,目送着我……

 

我悔恨为什么在父母步履蹒跚,两鬓斑白的时候没有多陪陪他们,没有多尽尽孝道,现在冰冷的家里只有两张遗像,再也听不到父母那爽朗的回应声,想到这里我心如刀绞,浑然泪下……

 

忽然,身后走来一对母女,看样子,是妈妈寻找女儿回家的,母亲穿着十分朴素,一头蓬乱的头发扎成了马尾,眼神坚定而又慈爱,那双粗糙的大手紧紧地拉着她身边的小女孩,攥着她的小手。只听她对小女孩说:"这么晚了,还不回家,妈妈多担心啊!"

 

她们从我的身边悄悄地走过,看着母女渐行渐远的身影,我不由得想起曾经在这条路上母亲顶着风雪接送我上学的情景,母亲的大手牵着我的小手,一步一个脚印,在泥泞中艰难地前行,这道爱的风景曾经感动着无数人,至今让我倍感温暖和亲切。然而这已是回不去的从前……

 

这世上只有一种情,能够不加任何的装饰,却也能让人不由自主的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而这种情就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的——亲情。它像山泉一样甘甜润泽,令人回味无穷!

 

 

【作者简介】孙小兰:馨怡,女,陕西宝鸡人。1980年师范学院毕业,中学英语高级教师,有三十五年高中英语教学生涯。曾获得《中国中学生英语奥林匹克竞赛》优秀辅导老师奖、陕西省电子厅"优秀教师"、宝鸡陈仓区"教学能手"等称号。论文多次在国家级刊物《中学英语之友》、《中学生英语园地》上发表,现已退休。闲暇时喜欢写点东西来娱乐放松心情。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版权归原图作者


诚邀加盟


《金陵文学家》诚意邀请有缘朋友加入编辑团队:

1.  文字编委:   有较好的文学素养;

2.  朗诵主播:  擅长文字朗诵或者儿童故事播讲;

3.  版面设计:   熟悉微信平台文字版面设计。

         有意者请联系主编 醉卧蘭亭(yf476800)


 

往期精选(点击蓝色字体可阅读):

  文友交流群

《金陵译苑》征稿启事

《金陵文学家》原创征稿启事 

 《蓝天儿童文学》原创征稿启事

《蓝天教师园地》征稿启事


  我的同学李克强 / 文:陶景洲

【中师生-专栏】小 弥 / 文:商丘牛耕

【中师生-专栏】难忘我的凤翔师范生活/ 文:馨怡


 因为爱情 / 文:微风与阳光

 悼念父亲高瑞章 / 文:高学鹏

  当我不再忧伤(外二首 ) / 文:郭凤霞

  一位师范生的篮球生活 / 文:曹永亮

 【童年记忆-专栏】自豪的初中生 (我的初一乙班 1) / 文:施扬


【文学园地 -专栏】父 亲  / 文:侯贤祥

【文史专栏】在该死的笛声中集体失眠 / 文:蔡林秋

【域外掠影-专栏】瑞典:一个制度和文化超自信的小国 

【教育探讨-专栏】 四名高中生课堂上喝酒,是什么让老师不管不顾?

   中师生之后,谁来统领基础教育的讲台?/ 谢新茂教授

【文学园地-专栏】苏联白鸡蛋和小人儿书/ 文: 醉卧蘭亭


 

【编者按】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到1999年完成最后一届中师学生招生,据统计全国共培养有400多万中师生。毕业后,这些十八九岁的年轻人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散向中国最广大的农村,扎根三尺讲台,撑起中小学教育大半个天空。

 

“中师生”,共和国教育史上一个灿烂的群体,支撑起祖国基础教育的半边天,他们中的大多数如今都已过了不惑之年,甚至知天命的年龄。


然而,如今大多数中等师范学校都已经停办或者改制,几十年后,'中师生"将成为绝唱!

 

为了重温当年的岁月,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这一代中师生群体,《蓝天教师园地》特开设“我们曾是中师生”专栏,希望希望能成为咱们中师生的温暖家园! 


各位曾经的中师生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我们拥有共同的“中师生”身份,怀揣共同的“中师生情结”,欢迎大家踊跃来稿,分享自己当年的中师生活以及毕业后自己的人生故事。

 

                      主编:醉卧蘭亭(ID: yf476800)


 

【主编简介】

醉卧蘭亭:

         男,70后,1993年毕业于一所中等师范学校,做过三年乡村中学教师,现供职于南京某高校。教过十几年英语,现从事美国政治与外交方面教学与研究工作。工作之余执着于少年时的文学梦,写作只是为了留作纪念。

 希望结交有情怀的你一起: 


  品茗、读书、写文章;观云、赏月、念秋霜!


 

《蓝天教师园地》原创征稿 启事


本刊征稿选题专栏:

1.  文学专栏:  

     喜欢写作的教师朋友们的文学作品,题材不限;

2.  教育教学感悟专栏;

3.   域外教育经验掠影专栏:

     欢迎关心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教育教学经验研究和学习的朋友们赐稿;

4. 《译海精品》专栏;

5.  留守儿童问题讨论

5. “我们曾是中师生”专栏。


投稿邮箱


1) zhongshisheng2018@163.com(各体裁中文原创)

2) charlesy2008@163.com  (外文翻译类稿件)


具体投稿注意事项请参见(点击黄色字体查看):

《教师文坛》原创征稿 启事(关注《教师文坛》后可查看《投稿须知》栏目或在历史消息中查看。)

 

《蓝天儿童文学》原创征稿 启事

    

      《蓝天儿童文学》系《金陵文学家》与《蓝天教师园地》姊妹平台,面向全国中小学师生征稿。


  《蓝天儿童文学》投稿邮箱:


    ltetwx@163.com



《蓝天儿童文学》微刊征稿详情参见:


《蓝天儿童文学》原创征稿 启事


 

文友交流群


 欢迎文友加入下列文友交流群:


    1. "我们曾是中师生”交流群:

    2.“蓝天教师园地”交流群:

    3. “蓝天英语同行园地”交流群:

    4.  “蓓蕾花园”交流群:

    

    5.朗诵专家团队:

《蓝天儿童文学》面向全国组建朗诵专家团队,欢迎各地朗诵和评书播讲爱好者朋友加入。 有意者请加主编微信:醉卧蘭亭(ID: yf476800),加微信时请注明“朗诵专家团队”。


(点击下面蓝色字体查看具体各群详细信息)


     文友交流群 / 文:醉卧蘭亭




感谢阅读!欢迎长摁下面二维码   关注《教师文坛》


 

苹果手机用户赞赏码

你可以长摁下面二维码给作者打赏,

同时请注明您的姓名和作者姓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