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线课堂】统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采薇(节选)》图文讲解+教学视频+知识点+同步练习

根据教育部文件,今年春季,全国中小学继续使用统编版语文教材。为了帮助孩子们适应新教材,「统编小学语文」整理了“统编教材同步课文微课堂(包括知识要点、课文朗读、视频教学和图文解读)”,希望对老师教学和孩子学习有所帮助。欢迎大家分享+收藏」哦~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课文朗读

点击上方绿标听音频

知识点

教材分析:

《采薇(节选)》出自《诗经·小雅》,为先秦时代的汉族诗歌。《诗经·小雅》是《诗经》二雅之一,它的内容十分广泛丰富,其中最突出的,是关于战争和劳役的作品。全诗六章,每章八句。《采薇(节选)》是一首戎卒返乡诗。诗歌表现了将征之人的思家忍苦之情,并将这种感情放在对景物的描写及对军旅生活的述说中表现。全诗六节(每八句为一节),模仿一个戍卒的口吻,以采薇起兴,前五节着重写戍边征战生活的艰苦、强烈的思乡情绪以及久久未能回家的原因,从中透露出士兵既有御敌胜利的喜悦,也深感征战之苦,流露出期望和平的心绪;第六节以痛定思痛的抒情结束全诗,感人至深。此诗运用了重叠的句式与比兴的手法,集中体现了《诗经》的艺术特色。末章头四句,抒写当年出征和此日生还这两种特定时刻的景物和情怀,言浅意深,情景交融,历来被认为是《诗经》中有名的诗句之一。《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诗歌理解

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注释:

【昔】从前,指出征时。

【往】指当初去从军。

【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思】句末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

【雨雪】雨雪:指下雪。“雨”,这里读yù。

【霏霏】雪下得很大的样子。

【迟迟】迟缓的样子。

【载】则,又。

【莫】没有人。


译文: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主题:

《采薇(节选)》写一位远征战士在回乡途中的所思所想等,表达了从军将士思归的情怀。


赏析:

作者抓住“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这两种分别代表春天和冬天的自然景物,描述了军旅生活的漫长。“杨柳依依”写出了杨柳枝条随风摇曳的样子,“雨雪霏霏”写出了雪花飞舞的情景。


问题归纳:

1、怎样的“杨柳”会让人感到“依依”?

诗中人是一位即将出征的战士。在这如诗如画的景色中,“我”却要——(离开家乡)。家乡的一草一木都值得留恋,但出征的“我”眼中却只看到了依依的杨柳。“柳”与“留”谐音,既表示挽留之意,又表达思乡之情。这哪里是依依的杨柳啊,这分明是双依依挽留的手啊。


2、最能表达诗中人心情的诗句是什么?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图文解读



【配套资料】


免责声明:文章图文音视频素材来源网络,摘自“小学语数”、“教育大讲堂”整理。本公众号只作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课已学完!继续加油哦!
查看【语文1-6年级下册全套在线课堂】

请点击底部“阅读原文”


【课堂结束,推荐资料】


关注“统编小学语文”公众号

后台发送:“小学语文

或发送:“语文练习

或发送:“语文课时练

免费领取对应资料

↑↑↑ 长按上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本课已学完!继续加油哦!💪点击“阅读原文”

即可观看本年级全册课文在线课堂


点这观看【本年级全册课文在线课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