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沈卫荣:“未来语文学”:现代人文科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未来语文学”:现代人文科学
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沈卫荣 教授
2020年12月1日,由天津市比较文学学会主办、天津师范大学跨文化与世界文学研究院承办的“语文学与世界文学”特邀系列讲座拉开帷幕。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沈卫荣教授以“‘未来语文学’:现代人文科学研究理论与方法”为题做了一场精彩的线上讲座。讲座由天津市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系主任吕超教授主持,天津市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天津师范大学跨文化与世界文学研究院院长郝岚教授评议。来自国内外多所院校师生共计百余人参加了本次线上讲座。
吕超教授主持
沈卫荣教授主要从“何为语文学”“重回语文学”“东方主义理论与语文学的衰落”“‘未来语文学’:一个坚硬世界的一门软科学”“语文学:‘下一个方法’?或‘下一个时尚’?”“‘未来语文学’不是语文学的未来”六部分出发来对语文学的定义、发展历史、理论建构、学科意义以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其中对于语文学所蕴含的学术精神内涵及对文学研究的价值与意义的阐述,对于当前人文学科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黎跃进教授发言
天津市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跨文化与世界文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黎跃进教授也参加了会议,并就萨义德“东方学”的多重内涵与沈教授进行了有价值的探讨。
郝岚教授发言
讲座后,郝岚教授对该讲座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总结发言,她指出,语文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对于当下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具有重要启示性意义,体现在:第一,强调对源语言文本的重视,而非单纯的依靠阐释;第二,注重历史主义方法的意义,而非僵化目的论;第三,对人类精神价值信念的追寻,以及对学术研究人文主义的坚守。
沈卫荣教授与在线师生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与互动,并就与会师生、学者们的问题进行了线上答疑。作为天津市比较文学学会“语文学与世界文学”系列讲座之开篇,该讲座主题设置新颖而前沿,不仅为天津市比较文学相关专业的师生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也为国内比较文学相关学术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研究视角与方法,并为疫情期间的学术交流互动搭建了良好平台。
供稿:跨文化与世界文学研究院
博士生 王晓燕
具体讲座内容
可以扫码获取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