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SPC精髓都在这里!

2017-10-19 半导体内容修炼 半导体内功修炼

前面我们提到过inline SPC超差,今天就打算将SPC的精髓介绍一下,相信大家都能从各种途径拿到关于SPC的讲义,其实里面的内容大同小异,主要是要理解SPC的意义,然后认真对待每一个异常,或者可能是异常的情况,这样才能起到控制和预防的作用。

首先简单了解一下SPC的发展:现在SPC工具在各种制造类企业被广泛使用,可以说,戴明博士将SPC引入日本,成就了如今日本的强大,我们想要赶超超级大国,SPC做的不到位是做不到的,所以才有到现在小到一个螺钉的精度都达不到高标准的笑话,这个除了跟制程有关外,SPC工具的合理使用也是很重要的一块,在这个浮躁的世界,快速消费概念导致了很多新产品过于“迅速”的被生产出来,因此,制程控制过程也是“匆匆忙忙”的就过去了,很多时候难于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控制,因此也不可避免的出现异常品,以及到了客户那边测试失效的不良品,想要把产品的品质做的好,除了设计要高以外,生产控制方面做的如何才是见真章儿的地方。

下面介绍一下生产过程中能够影响数据的因素:其实就是人机料法环测,出现异常的时候,要从这几个方面逐个排查,从而找到问题的根源。

CPK>1.33是一般制程设定的值,更高的要求有CPK>1.5, CPK>1.67,甚至CPK>2.0, 后面两个多出现在跟汽车相关的产品上,毕竟涉及到安全方面的东西,要求再严格都不为过。


6sigma的意义: 过程中数据分布遵循正态分布,6sigma的意义是可以保证99.73%的概率产品是复合标准的,有人说那我把上下限设置越多的sigma是不是越好?如果在打的上下限内仍然满足产品需求,说明过程能力大,数据大马拉小车,轻松加愉快,可是,有的时候,对于敏感层次,增大上下限的数值,那么靠近上下限的点可能会出现大量的失效情况发生,也就是设置的上下限数值不合理导致的,还有一点是,sigma数值是计算出来的,当制程能力很差时,sigma会很大,即使用了6sigma,计算出来的上下限仍然太大,也是没有意义的,也就是此时设备的能力没有达到进入SPC控制的时候,还需要进一步调试,通常3sigma可以与5%~10%倍的平均值做比较,如果相差不大,应该是没问题的,如果大了很多,说明此时sigma过大。


平均值只能改变曲线的位置,而不能改变曲线的形状,曲线的形状是sigma来影响的。

sigma越小,数据越收敛,sigma越大,数据越扁,靠近两边的数据概率越多,失效的概率越大。

CPK大小与过程能力的对比:


不同CPK对应的不合格品率:可以看到,如果做到2.0的CPK,不合格品率几乎可以认为是0了,而当CPK低于1.0的时候,失效品的概率将大大增加,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希望CPK尽量做到大于1.33的原因。

SPC的真正精髓是控制与预防,因此,如何设置SPC chart的报警规则,则成为了过程控制能力大小非常重要的一环,这个一般需要一个非常强大的IT团队来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因为一旦SPC chart报警,需要连带hold机台,hold产品的,所以还是有很多东西需要做的足够好才能很好的实现这一功能的。


控制图异常规则:

1. 一点落在A区以外:即我们常说的OOC,一般control限设置3-4倍的sigma,一旦OOC发生,说明制程中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异常,需要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掉问题,并提出预防方案。

2. 连续9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多少个点落在同侧要看设置规则,有更少点的,如7点,8点,发生多点同侧的时候,如果是新工艺,有可能是设置不合理,如果是老工艺,8点同侧有可能是工艺哪里发生了变化,不去处理,这种同侧现象有可能会继续发生,这是一个信号,设置好报警规则,梯形工程师去分析数据,找出相关机台,并确认变化发生的原因,并及时纠正与预防,这种虽然没有超出control限,短期不会造成大问题,如果放之任之,长期可能就会跳出control线外,称为第一种情况,因为它相当于中心值上移了一个值,长期波动必然会抛出control线。

3. 6点递增活递减:这个点数也可以根据实际生产做出微调,想让它灵敏就减少点数,想让它迟钝一点就增加点数,总之,选择合理的数字很重要;这种递增、递减的趋势也说明制程发生了变化,比如当耗损件快到寿命的末期,或者耗损件刚换上的时候,与正常情况有个小变化,如何控制好这种情况来提高制程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因为有时候这种趋势会持续一段时间,不加以控制也会慢慢跑出control线外。

4.连续14点中相邻点交替上下:这种一般发生在双轨道、腔体的设备上,一条高,一条低,出现这种情况时,说明这种设备两条轨道、腔体的均匀性发生了变化,需要调节到一致,并找出发生变化的原因,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掉这种问题出现的概率。

5. 连续3点中2点落在中心线同侧一侧的B区以外:这个时候说明设备的状态处于不好的状态,强行工艺产品的结果就是有可能工艺过程中实际数据点超出control线外,设置超出SPEC线,因此,一定要保证这种趋势没有了再工艺产品。

6.连续5点钟有4点落在中心线同侧的C与以外:这种情况与上面差不多,程度可能轻一些,但时间长了也会发展到5的情况,继而OOC,同样需要及时解决。

7. 连续15点落在中心线两侧的C区内:一般很难发生这种情况,制程能力不会突然变强的,更多的要去考虑测量系统是否出了问题。

8.连续8点落在中心线两侧且无益不在C区内:设备处于非常不稳定状态,随时有可能超出控制线,需要先将设备状态调试好了再重新统计SPC chart。


以上列了一些SPC chart报警规则,工程师一定要严格按照设定好的规则去解决问题,不要看到SPC报警了,不去找问题,而是视而不见的放过它,久而久之,问题就会慢慢养大,等到出现重大问题的时候就来不及了;另外,一般生产产品之前,设备都会定期做一个offline SPC数据,虽然说offline数据只是一个机台正常状态的评估,但是如果认为的把offline SPC chart做的过于迟钝,机台是容易pass offline了,设备工程师会比较轻松,但这种情况这种更恐怖,如果offline可以稍微精细一些的控制,会将问题提前在offline筛选出来,而不是到了生产产品的时候报警,造成产品的报废,对于半导体行业来说,工艺和设备之间的矛盾,不同module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不能因为自己这边SPC没有问题就把问题丢给下面的工艺,这种工作模式是一种非常消极的工作方式,说白了,就是奖惩制度不够健全的表现,如何设置一个合理的奖惩制度其实也是难题,但是互相“丢锅”的情况还是尽量少做的好,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是自己的问题自己承担,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问题就查清楚了,把12345列好,告诉对方自己没有问题,再去找一下其它地方,这样才是一个良性的做事态度,有精力帮忙,尽量互相帮助,才能把事情做好。


忘记了,CPK计算公式是CPU:SPEC上限与平均值的差除以3倍的sigma与CPL:平均值与SPEC下限的差除以3倍的sigma,两者中的最小值。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还不少,大家慢慢消化一下。

感谢一如既往的支持,咱们明天见!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背锅专业户”--刻蚀工程师的痛你不懂(⊙o⊙)…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