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芯片供应链"熬"过春天
“博世作为一级供应商上白名单问题不大,但博世也有很多供应商,如果供应链不形成链,最终是没有办法产出产品的”。
“宏碁内部统计在上海的 IT 零组件供应商至少就有 100 家,虽然开始复工,但要将产能回升到 100%还要时间。”
“这块板子上有400台订单,缺料受影响的大概有200多台,很多零件的发货地在上海,原发地上不了班,就没办法。”
以上讲话分别来自全球汽车Tier1供应商博世中国总裁陈玉东,宏碁共同营运长黄资婷和红外成像测温仪厂商巨哥科技相关负责人,他们也代表了疫情影响下的三类企业样本:生产基地在上海,集成度高(几千个零部件)的大型零部件供应商;受上海疫情间接影响的笔电头部玩家;本土中小电子终端企业代表。
从复工进度上来看,博世和巨哥科技早已列在复工复产重点白名单中,宏碁的供应商也陆续复工。但对于漫长产业链上的电子供应链企业来说,产业链断链(缺料、缺芯片)更是摆在他们面前绕不开的难题。
在全面复工复产前夕,芯世相决定整合疫情对半导体全产业链的影响,复工最新情况以及潜在影响,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价值参考。
通过本文,你可以了解以下情况:
1. 半导体企业疫情下现状及复工复产现状
2. 上海及长三角在半导体产业的地位
3. 封封封,上海疫情到底有哪些影响?
01
为什么这么重要?
上海及长三角深入人心的标签除了金融中心、经济最发达地区、包邮区外,它更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重镇、汽车重镇,同时在公路运输和港口运输要道,可以说上海掌握了电子产业的命脉。
首先看集成电路方面,1998年,后来被称为上海集成电路奠基人江上舟掷下一句:“十五”期间,上海引资100亿美元建设10条技术水平等于或高于“909工程”的8英寸-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自此成为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而后的聚焦张江战略和18号文件吸引了一大批半导体产业的华人精英回国创业,将上海集成电路的发展推向高潮。
20多年过去,如今的上海已是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链最完备、综合技术水平最高的地区,从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到材料、设备,芯片产业链五大关键领域,上海均有龙头企业布局。
从体量方面看,上海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占全国1/4,长三角占据全国的1/2,集中了中国1/3以上的晶圆厂、封测厂,还有占比超过30%的芯片设计和最核心的掩膜版等各种核心元器件原材料厂商。截至2021年底,中国集成电路上市企业中上海企业数量占比32%。
放眼以上海为代表的整个长三角,周边城市也有一些半导体设备投资布局,比如临近的苏州是半导体产业封测重镇,前10大封测厂有6家进驻,百强县首位的苏州昆山市产值有一半是IT产业的功劳;无锡近年来吸引SK海力士等半导体大厂落户,也有自己的龙头企业华润微、江苏长电等;南京重心在芯片设计与封测,国际一流半导体企业投资聚集高地,是继上海北京之后第三大集成电路产业城市;嘉兴则承接了上海产业布局与转型。
一般来说,芯片设计公司在上海的晶圆厂投片后,拿晶圆片去测试,测试成功后再拿去苏州做封装,最终成品完成后交付给消费电子客户。由于半导体强产业链条的属性,上海的芯片设计、生产、运输环节一旦出现问题,周边城市的相关企业也会因疫情受到间接影响。
再看汽车方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汽车产量为2652.8万辆。其中上海市2021年全年汽车产量产能占全国总产能超过10%。汽车产业成为备受关注的下游领域,零部件制造出来被公路阻碍,导致汽车零部件短缺,生产受阻,产量削减。根据乘联会测算,上海等地的疫情预计会给汽车行业带来20%的减产损失。
全国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几乎都在上海周边设厂,规模较大的供应商就有上千家,如果算上小微企业,有2万多家。以致于小鹏汽车的创始人何小鹏在微博发声,称如果上海和周边的供应链企业还无法找到动态复工复产的方式,五月份可能中国所有的整车厂都要停工停产。
最后再看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港口地位、公路运输的地位。今年年初,上海口岸进出口总值在全国的占比就高达28.4%,庞大的占比背后是上海港连续12年集装箱吞吐量全球第一的基础。我国出口九成靠海运,上海扼长江入海口,是全国海岸线中心,沿海地区长三角的腹地,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门户,上海港为我国的工业原材料和成品运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进口国,上海是全国70%集成电路化学品原材料的进口口岸。除此之外,芯片的进口,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电子元器件等的出口,光刻机、光刻胶等高精尖物资及产业链重要保障物资的进口依赖于这一重要港口。
以上海港为核心的长三角港口群牵一发而动全身,这里是中国沿海港口分布最密集、吞吐量最大的港口群,外贸货运吞吐量占全国的1/3。上海作为区域制造业核心城市,区域内其他港口吞吐的产品需要依赖相关企业供应,经济活动的停滞也影响着整个港口群的运作。
来源:网络
公路运输方面,长三角是我国经济最活跃,也是物流最活跃的地区,以某大型货运平台为例,安徽、上海和江浙地区货量在全国占比超过50%,货物种类多样,其中相当比例为零部件等中间件,这对于工业运转尤为关键。
总之,上海及长三角以其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在半导体技术、制造等多领域形成了全价值链总体融合。
02
及复工复产最新进展
最新消息显示,上海港集装箱日吞吐量,回升至正常水平的95.3%。近一周,浦东机场日均货邮吞吐量,高峰时段已恢复至疫情前的八成左右,铁路、公路货运量恢复到正常九成左右。
物流停运,货进不来,发不出,业绩下降,公司运营成本增加; 发票问题,不能为客户及时开具发票; 由于物流、发票等问题,客户有流失风险。
其他
03
综合来看,本轮上海疫情对芯片设计企业、晶圆代工、设备企业影响相对较少,这些企业在疫情之初就采取驻厂办公、远程办公等形式结合办公;主要受到影响的是产业链较长的汽车产业链、电脑等电子产品生产链,以及广大的中小型制造企业、分销企业,受困于物流不畅,导致“原料进不来,产品出不去”,生产线断链和正常运营多处受阻。
按照产业链从上游晶圆厂封测到现货市场终端市场的发展逻辑,产业链上游生产出现变化,需要3-6个月的周期才能映射到市场上。除了目前能看到的汽车产业、笔电产业生产受阻,新品延期等显性影响外,本轮疫情的长期影响同样值得关注,目前业内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产能转移、撤单和价格波动。
一份来自天风研究4月底的《疫情对半导体企业影响》(样本42家,以生产制造企业为主)调查问卷显示,85.71%的企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50%的企业认为本轮疫情中长期的影响会在3个月内显现,25%的企业认为影响将在3-6个月显现,25%的企业认为影响将在半年后出现。
疫情之外,半导体产业形势也不容乐观。国际上来看,俄乌冲突、美国拟加大对中国半导体企业的限制;国内来看,芯片上市公司破发的现象频频,以致于股民都喊出了“以前打新是中奖,现在打新是踩坑。”的哀嚎,前两年大热的半导体热也应声下头,明星半导体项目对投资人表示:“我愿意接受平轮”。
而在晶圆代工和下游终端市场又出现“冰火两重天”的景象:
一方面是台积电、三星等晶圆代工厂继续涨价,而另一方面,业内传闻半导体景气周期已过,部分半导体公司业绩止涨,消费电子砍单声音加剧:网传国内有3000万手机库存,五大CIS供应商总库存已超5.5亿颗,联发科与高通分别砍单下半年5G芯片订单35%和15%。
而这些影响也体现在芯片分销环节芯片杀价、抛货,部分芯片的市场价甚至比代理价还低。
近一个月来,至少有16个省近30个地区出台了促进消费的措施,或对当下不景气的消费电子代理一波新需求。而对我们在电子产业链上的每一个个体来说,或许就是在疫情逐渐恢复的当下,在不确定性中找到更多的确定性。
加芯片超人花姐个人微信
一起聊聊芯片行情
参考资料:与非网eefocus、前瞻产业研究院、劳动观察等。
推荐阅读:
▶ 汽车芯片短缺将永远持续下去
▶ 消费类MCU真的不行了吗?
▶ 被疫情困住的芯片分销商
▶ 单颗芯片价格超2500元!TI、ST、NXP、英飞凌热门芯片料号鉴定
▶ 8英寸晶圆短缺,看不到尽头
▶ 华强北“白鸽”芯片骗局真相
▶ 芯片 堵在香港
点击查看往期内容
↓↓↓
(关注芯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