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与奥巴马:民主党的旧与新
在拜登正式成为民主党候选人的这个晚上,来谈谈他和前老板的关系,也顺带谈一谈民主党的旧与新
伴随着民主党副总统人选尘埃落定,贺锦丽脱颖而出成为史上第一位少数裔女性副总统提名人。外界的目光和关注理所应当的转移到了即将召开的民主党党代会以及将在大会最后一天正式接受民主党总统提名的乔·拜登身上。
届时,年过七旬,已在政坛沉浮近五十年的拜登,将正式接过民主党的权杖,登顶他人生的巅峰。考虑到拜登在民调中的领跑身位,以及美国当前的严峻内外形势,他离实现自己最终的梦想入主白宫看上去也并不遥远。
疫情之下不同的加冕方式
然而,拜登目前所处的这个境遇,却绝非是大部分人一年前乃至半年前所能预想的到的。这位当下自称为带领民主党走向新时代“过渡领袖”的老人,从被媒体坊间不断唱衰贬低,初选开局一度深陷绝境,到短短一周时间内完成大翻盘,以迅雷之势结束了党内之争,他的经历确实在美国历史上都可以说是独一无二。
拜登:奥巴马民主党人?
可以说,拜登的神奇逆袭赖以仰仗的,一是他三十六年参院八年副总统生涯积累下来的高知名度和温和派脸谱形象,二则是民主党选民对于特朗普连任前景的空前恐惧感,以及最后,他和前总统奥巴马的紧密联系。拜登屡次在初选中提起他和奥巴马的友谊与关系,多次直呼这位前总统之名,仿佛他和这位美国史上首位非裔总统是世界上最好的朋友,是亲密战友,而他拜登则是他的政治遗产接班人,是最应该被民主党选民再度信赖的选择。
亲密战友?
拜登的论述,最终确实起到了效果。南卡的非裔选民在拜登前三战皆墨的情况下不离不弃,给予了拜登一场压倒性的胜利,解锁了拜登接下来一周内之间的神奇逆转。只是,即便是选民认可了拜登的说法,但拜登真的就是奥巴马钦点的接班人嘛。如果更深层的去探索这一问题,就会发现,这个问题的答案并没有那么简单。
多年从政给拜登带来的高知名度以及较为固定的人设,无疑是拜登今年大选中最大的优势。拜登温和派老好人的刻板脸谱,让特朗普和共和党攻击无从下手,无法重新从负面角度给拜登定性。但拜登这位“普通民主党人”,“过渡时期领袖”的登台,究竟代表着什么,似乎没有人能给出一个简单的答案。
尽管拜登自称自己是一个奥巴马式的民主党人,这种说法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奥巴马四年前的“移情别恋”,今年初选中的缺席,以及两人政治风格的迥异,都证明了拜登实际上和奥巴马并不是“一路人”。这不代表两人融洽的个人关系是虚假的,两人确实是历史上少有的相处到任期结束还是朋友的正副搭档。
个人感情确实好,只是...
但就政治遗产继承和政治行事风格方面来看,拜登确实并非是奥巴马的延续,更多的还是代表着一个已经基本凋零的旧时代“中庸”式政客。如果不是历史大势驱动和“驱逐”特朗普的艰巨使命,很难想象这种复古式的候选人还能再度从初选中脱颖而出。理解这一细节,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更全面的了解拜登这个人的风格和思路,以及他潜在的执政路线。
故事,还是得从头讲起。
斯克兰顿之子
乔·拜登的背景并不复杂,他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斯克兰顿一个爱尔兰裔天主教家庭,11岁时跟着全家搬到了离费城不远的特拉华州。平凡,是形容拜登早年生活最好的一个词。中产出身的拜登,并非大富大贵,但也并不贫穷,除了童年有口吃这一问题需要克服以外,拜登也没有面临什么其他的大困难。
年轻的拜登,可不是啥学霸
与许多和他同时代的政坛巨人相比,特别是和他的前老板奥巴马相比,拜登毫无疑问是个学渣。拜登在本科特拉华大学同级688名毕业生中,只能排到506名。随后拜登入学的雪城大学法学院,本身也算不上是顶尖名校,但是就是这样拜登依然只能在85名毕业生中排到76名的下游水平。所以和他常青藤出身的同僚们一比,拜登和精英怕是不沾边。
拜登成绩平庸确实不假,但有些时候政治天赋,并不是课本上能学来的。法学院毕业没有几年,拜登就一跃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6年轻的参议员,年近29岁便成功进入了参议院。也许从今天看来,拜登一个民主党人在特拉华这种“深蓝州”取胜并不稀奇,但是如果把指针拨回到1972年,不难发现拜登的胜利其实堪称不小的奇迹。
很难让当今人相信的是,50年前的特拉华还是个摇摆州,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偏向共和党摇摆州。彼时的在任参议员伯格斯是老牌温和派共和党人,出任参议员之前曾担任特拉华州长,也是当年非常典型的共和党东部建制派成员。德高望重的伯格斯本打算在1972年告老还乡,但由于党内担心他离开之后党内可能会爆发的继承之战,勉强劝阻了伯格斯再战六年。
老牌议员伯格斯看似是不可击败的
几乎没有那个民主党人觉得伯格斯能被击败,尤其是在1972年尼克松同时谋求连任的大环境之下。年仅29岁的拜登之所以能成为民主党的候选人,同样也是因为党内其他更有资历的人不愿“送死”,才让他有机会成为“替罪羊”。然而,拜登在全家人的帮衬下,凭借着自己年轻激情形象和挨家挨户拉票的努力,最终成功暴冷了伯格斯,当选了参议员。
年轻的拜登一家
考虑到拜登的胜利是在共和党总统尼克松屠杀民主党候选人麦格文横扫全美四十九个州的同一天所发生的事,拜登政治生涯的起点确实是十分出彩的。多少人奋斗了一辈子还没能登入国会的殿堂,不到30岁的拜登就已经成为参议员,也说明了他政治天赋禀异。虽然这种天赋,并不是当今人们所熟知的学院精英派身上所拥有的那种,更多的,是来自一种旧时代,白手起家,从普通街道走向国会大厅的街头政治家的传统。
# 早年的人生
拜登早年的政治人生经历深深的影响到了他接下来一生政治风格。和其他当今的学院派精英相比,拜登更像是一个传统的街头出身的爱尔兰裔工人,时常把一些非常民俗的话语挂在嘴边。(典型的就是Come on Man, Give me a break等)能言善辩不假,但是常常也满嘴跑火车,从来不按固定套路念稿。多年下来,给拜登写演讲稿的幕僚都以及习惯了他们的领导日常无视演讲稿的内容,偏离既定轨道就一些题外话喋喋不休,没事还会因为用词不当搞出一些大新闻。
街头的政治家
拜登这种随性所欲,想到哪说到哪的风格,和其他近年来主导民主党政治的领袖们有着本质的不同。以奥巴马和克林顿为例子,这两位常青藤出身的法学院高才生历来演讲发言之前都要准备周密,两人都擅长照本宣科,行事作风滴水不漏。作为哈佛法学院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法律评论周刊主编的奥巴马,其教科书式的演讲方式甚至是可以直接被拿去作为课本案例来使用的。奥巴马克林顿这种谨慎稳妥,事无巨细的领导风格,给美国社会主流留下了一个总统本应该就是如此“精英“的刻板印象。偏离这种既定轨道的总统或政客,反而会遭到嘲讽和攻击,最典型的就是”德州牛仔“小布什八年期间所遭遇的嘲弄。
“精英学者”
奥巴马这种行事风格,固然成就了他,让他开创历史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但也正是这种“学院精英“式的做派,严重的阻碍了他执政期间的立法施政。奥巴马的学术成就,外加他宪法学教授的身份,给予了他极高的自信,形成了一种天下属我最聪明的心态。(某种意义上,奥巴马的毛病和他的继任者一样,虽然他并不会公开自己鼓吹自己)
奥巴马年代白宫和国会领袖开会经常会出现奥巴马就各类政策和政治问题发表长篇大论,在会场上教育各大国会议员,仿佛是他在给这些华府的老油条们上课,全屋子里人没谁比他更懂政治。更要命的是,奥巴马往往还有一种我的路线才是历史正义一方的情节,经常站在道德制高点来教训国会议员们。可以想象,奥巴马这种教育式开会的态度,在代表着不同诉求的各位国会议员,们眼里是多么的不讨喜。
好为人师奥观海
哪怕是奥巴马执政头两年,民主党把控参众两院的全面执政期,奥巴马也日常遭遇国会民主党人的白眼。本来民主党好不容易半个世纪才等到在参院握有超级多数,本可有不少大展宏图的机会,最后却只是通过了医保和新金融监管等有限的自由派议程,移民和环保等重要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到了10年之后,共和党把控众议院,奥巴马被迫要与共和党领袖就预算和债务问题谈判时,奥巴马这种好为人师的态度就更是问题了。
奥巴马年间的国内议题和立法僵局,虽然极度反奥的共和党是首要责任人,但是奥巴马自身也难逃干系。大事小事的谈判往往奥巴马都无法谈拢,谈崩之后死线紧逼十万火急的时候,还是得要副总统拜登出面去和国会共和党领袖沟通问题才能解决。事实上,如今民主党上下乃至美国社会媒体主流整体对奥巴马年代的眷恋和美化态势,掩盖了奥巴马执政八年内外政策上的种种问题,无非是源于对现实政府的不满一种宣泄。
谈不拢啊
仔细来看,奥巴马作为总统的表现,其实谈不上多么的出色。可圈可点之处固然不少,比如带领美国走出金融危机,但更多的还是机会窗口的错失。而奥巴马的个人执政风格要为此承担很大一部分责任。
“政客之政客”
如果说奥巴马是学院派,后现代主义政客的集大成者,那么拜登就是华府如今残存的几位旧时代古典政客,所谓“政客中的政客”。拜登虽然屡次鼓吹自己是奥巴马的接班人和亲密战友,但从政治风格传承上来看,他更像是富兰克林·罗斯福和林登·约翰逊式的老派政客。与其站在智商和道德的制高点之上来教育其他政客,拜登更多的时候会选择坐下来倾听对方的诉求,从利益的角度出发来进行谈判。
老式的沟通谈判,今天是不大流行了
在两党纷纷朝着意识形态的两个极端大步前进,“极化”格局当头的今天,这种老式的妥协谈判风格无疑是及其不受待见的。只是,美国政治的现实和制度设计决定了沟通和妥协仍是执政施政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不为何奥巴马每次谈崩了,都还得要靠拜登去救火。向来我行我素的懂王特朗普,不也得被迫于现实,接受民主党提出的预算来结束政府关门。
烟斗点起来
拜登这种老派的行事风格,一方面是源自他长达三十六年参院生涯所积累下来的传统思路,另一方面则是受到他早年人生经历的影响。拜登曾多次讲过,他个人政治哲学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永远不要质疑对方的动机“,因为你不知对方的意见和立场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
烟斗点起来
教给拜登这条哲学的,是参院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也是任期最长的参院多数党领袖蒙大拿民主党人麦克·麦斯菲尔德。麦斯菲尔德是早年拜登的政治导师,72年拜登妻女遭遇意外之后,正是麦斯菲尔德亲自到特拉华劝说安抚拜登,这才让拜登的政治生涯没有夭折。
医院就职的拜登
拜登三十多年的参院生涯也正遵循了麦斯菲尔德的这一教诲,强调与其他参院同僚,特别是和他意见相左的共和党人搞好关系。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政治中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了解对手的诉求才能更好的应对,更何况参议院的性质决定“对手”之间还要合作。政治永远不是停留在政策层面,前议长蒂普·奥尼尔的金句”all politics are local“告诉了我们搞好人际关系同样重要,尤其是在国会山这个封闭的俱乐部之中。
另一个深刻影响到拜登政治风格的,是他人生中多次遭遇的家庭意外和打击的经历。悲痛和挫折深深塑造了拜登的世界观,让他更能理解常人的痛苦和命运的无常,更富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就在拜登少年得意,刚刚登上人生巅峰的1972年,他就遭遇了任何常人都难以忍受的痛苦意外。彼时正值圣诞节前夕,拜登刚好在华盛顿招募幕僚,留守在家的拜登妻子和他的儿女一起出外采购,回家的路上遭遇车祸。拜登的妻子和女儿在车祸中身亡,两个儿子深受重伤。
很难想象和发妻感情很好的拜登,在当时所感到的悲痛是多么的巨大。同时失去妻女,让拜登一度意志消沉,甚至打算辞去尚未就任的参院席位回家照顾两个儿子承担单亲家长的责任。(甚至一度考虑过自杀一了百了)经过了一票民主党参院长者的劝说,拜登最终还是赴任参议员,开启了他漫长的政治生涯。但是这段经历,依然深深的影响了拜登。
悲剧,贯穿了拜登的政治生涯
命运的无常,教会了拜登谦逊,而作为单亲家长的经历,则使得他始终把家庭摆在第一位。参院生涯三十几年每天晚上都要坐火车回到特拉华家中。拜登早年的不幸经历,塑造了他顾家老好人的正面形象,即便是对拜登非常不满的人,也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真正的好人。平易近人的拜登,经常与生活中本该是陌生人的人群结下深厚友谊,比如他每天乘搭火车上的乘务员和同行乘客。
不忘初心?
几年之后续弦,又添一女的拜登,虽然政治生涯没有什么进步,两次参选总统纷纷铩羽而归,但总体算是家庭美满。然而,就在拜登出任副总统,政治生涯出现转机的人生新高之时,曾经与他相依为命,当年车祸奇迹幸存的长子博·拜登却意外的患上了脑癌。拜登本来对自己的长子寄予厚望,看好他来继承自己的政治衣钵。
博·拜登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参军从政两不误,也是年纪轻轻就当选特拉华总检察长,拒绝了继承父亲离任空出的参院席位,反而谋划参选州长。可惜天不假年,博·拜登前途无量的政治生涯因为病情迅速告终,他也在15年离开了人世。对于已经经历过悲痛经历的拜登,到了古稀之年却要白发人送黑发人,无疑又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拜登自己也说,当长子去世之时,自己灵魂的一部分也就此逝去。悲痛和哀伤,再度定义了拜登的晚期政治生涯,这也是拜登16年拒绝参选总统的一个重要原因。
白发人送黑发人
说的最后,拜登和上一位民主党人希拉里·克林顿之所以不同,主要还是他的个人经历让拜登更富有同情心,更能和普通选民建立起个人联系。这种所谓的亲和感,帮助拜登保持了较为正面的个人形象,有助于他大选中吸引中间摇摆选民。
初选之争
讲了这么多奥巴马和拜登个人风格的不同,最终还是要回到今年大选的这个主题之上,才能体现出两人风格的分歧到底对民主党的过去,今天,和未来意味着什么。
前两天,政治新闻网(Politico)专门写了一篇长文,起底整个初选中奥巴马究竟是怎么看待拜登作为自己“接班人“前景的。虽然文中的内容大多是我们都已经听说过的故事,但其表达的思想依然让不熟悉华府内幕的人感到震惊。
真的是这样吗?
尽管拜登一再公开宣称自己和奥巴马是好哥们好兄弟,(他的话从个人关系的角度上来看也确实没啥问题),奥巴马始终却并没有把拜登当作自己政治遗产继承者的意思。
这一点,在2016年的民主党初选过程中就已经体现的淋漓尽致了。彼时作为在任总统的奥巴马,虽然没有公开表态,但他很显然中意于希拉里·克林顿,认为希拉里是他的天然接班人。大批奥巴马的团队成员和白宫幕僚入驻克林顿竞选团队,就足以说明奥巴马世界圈子人是个什么态度。事实上,奥巴马这种半公开力挺希拉里的态度,一度让他的副手,也就是拜登非常尴尬。
希拉里才是奥巴马的选择
按照常理来说,二号人物副总统往往是在任总统最为天然的接班人,而拜登15年时,也确实正儿八经在考虑再度参选总统,并不是后来大家印象中简单的因为长子去世过于悲痛顺理成章的放弃。然而,即便是拜登的参选意愿非常明显,奥巴马也没有选择照顾自己副手的感情,反而是积极的劝说拜登放弃和希拉里竞争。
四年后出书准备参选的拜登在书中谈到这一段经历时,也不得不承认奥巴马“并不鼓励他参选”。奥巴马阻拦拜登参选的这个故事还有一个很有名的片段:既奥巴马的智囊,首席民调专家大卫·普洛法曾在白宫和拜登会面时非常不客气的告诫副总统阁下,希望他自重,不要让自己的辉煌政治生涯结束于在艾奥瓦党团名列第三这样尴尬的篇章之上。这段话,虽然是从普洛夫的嘴中说出来,却无疑是传递着奥巴马的话。
奥巴马身边人对拜登的蔑视,是很明显的
奥巴马抛弃拜登选择希拉里,当然不是因为他对拜登这个人有什么意见。事实上拜登和奥巴马这对正副搭档的关系,可以说是历史上最为和谐的一对。当拜登因为要给长子治病可能要被迫卖房筹钱之时,奥巴马还主动伸出援手,劝阻拜登不要卖房,自己愿意借钱给他。但政治家的考量,显然不仅是局限于个人关系的。
在奥巴马看来,希拉里的个人政治哲学和行事风格才是他最为合适的接班人选。两人都是常青藤法学院高才生,凡事处理讲话都要做好准备,阅读大量资料各方意见之后才会做出决定。毫无疑问,两人都是典型的学院精英式的政客,而他们的这种风格似乎也代表了21世纪政客所应有的模样,高知,严谨,口才好形象佳。奥巴马和希拉里08年初选的交锋经历,虽然一度让两方阵营结下了不少梁子,但本就是同类人的二人在奥巴马执政的初期迅速建立了良好的个人关系。
演说家奥巴马
到了13年初希拉里离开国务院,准备参选总统,彼时奥巴马对她的赞赏和支持就已经有了钦点的意思。奥巴马阵营对希拉里的鼎力支持和人才输送,也印证了奥巴马的个人倾向,即便是他在初选过程中保持了名义上的中立。然而,最终的大选结果却证明,希拉里无缘复制奥巴马的竞选联盟,爆冷输给了特朗普,也让奥巴马许多政治遗产都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
拜登之"复仇"
可以这么说,拜登过去一年半的初选过程,一直暗含着一股要证明自己前老板当年选错了接班人的劲儿。
哪怕是到了四年之后,民主党初选中没有了希拉里这种奥巴马的意中人,他也没有公开替自己的好搭档背书站台。拜登为了演示这份尴尬,委婉的称是自己要求奥巴马不替他背书。美其名曰是什么让初选过程来自我决定,其实不过是因为奥巴马并不会替他出头。拜登拿到提名之后,给私下人也说了整个初选过程中,“奥巴马连一个指头的忙都没帮”。
奥巴马在初选的作壁上观,足以说明问题
甚至在初选期间,奥巴马身边人还不断泄露出一些奥巴马对拜登不怎么友善的评价。“永远不要低估乔搞砸事情的能力”。奥巴马圈子里的核心人物,几乎也没有那个公开站出来替拜登背书。更明显的,则是奥巴马白宫的幕僚网络,也没有像16年涌向希拉里阵营那样加入拜登的竞选团队,许多人纷纷加入了其他总统候选人麾下。
之前也说到,奥巴马对于拜登接班前景的排斥,并不是出于个人因素的考量,更多的还是政治风格的冲突和对拜登竞选能力的担忧。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奥巴马的年龄相比拜登要年轻不少,根本不是一代人。奥巴马代表的是新时代的先驱者,后现代主义式的新政客,整洁严谨,年轻有活力,备受媒体追捧。而拜登始终是华盛顿的产物,老式的街头政治家,善于倾听和谈判。
奥巴马麾下的幕僚也同样是和他们老板一样,崇尚的新时代的政治风格,认为老一套的政治已经不再管用。而这种人的声音,如今充斥在民主党内部精英层和主流媒体舆论场之上。奥巴马在任八年期间,他的幕僚就屡屡对拜登这种缺乏纪律,往往随心所欲的老派政客表露了不屑的情绪,往往在私下公开嘲讽这位二号人物。
没人知道为何罗德是奥巴马的外交之声
奥巴马的心腹,外交智囊(不得不说水平堪忧)本·罗德,在个人自传中对拜登的评价就极低,称其为会议室中不受控的火箭。罗德的态度,基本就代表了大部分奥巴马幕僚和党内精英对拜登的真正看法。人人确实都尊敬这位长者,但是却没有人真把他当回事儿。
这种轻蔑的态度,也体现在了近期美国大火的播客节目,“播客拯救美国“(Pod Save America)对拜登的态度之上。在这档由几位前奥巴马政府官员幕僚主持的流行节目中,日常充斥着对于拜登各类初选表现的嘲讽,他们的态度,也和主流媒体编辑部十分合拍。普遍认为拜登是一个老古董,与时代脱节,无法带领民主党走向未来。
其实也不是没上过,只不过是18年了
不难理解,拜登为何是所有参选民主党初选的大牌候选人中,唯一没有上过这档节目的人。但最后的初选结果证明,真正与美国选民脱节的,恐怕还是高高在上的”精英们“。
其实,在大部分民主党初选的时间里,拜登都不像是一个真正的领跑者。没有党内建制派的鼎立支持(缺乏领导人物奥巴马的背书),也没有主流媒体为他吹捧赞歌。这一方面要怪罪于拜登自己起伏不一,时常有些让人难以理解的行为和竞选表现,但同样也反映了当今媒体和党派精英中所存在的同温层回音壁,与现实民众脱节的现象。
一个最好的例子,就是今年年初纽约时报编辑部在考虑报纸背书时采访各大候选人所发生的故事。在访谈过程中,纽约时报的各位编辑审问了各位候选人,其中对拜登的态度,可以说是最不客气的。大有高高在上,咄咄逼人的感觉,最终纽约时报也不出意料地没有选择背书拜登,反而是搞了一个双背书沃伦和科伦布彻,许愿“最好的女性胜出“的闹剧。
不得不说,拜登团队的这个中指有水平hhh
然而,真正吸引到了外界关注的,却是纽约时报录制视频中,拜登在电梯间和女安保杰奎琳的一段对话。拜登和本来是素不相识的小人物杰奎琳亲切交谈,主动提出合影留念,充分展示了他平易近人的一面。也让外界再度体会到了政治家中,还是有那么一些不忘初心的老好人。相比于坐在象牙塔上追逐虚无缥缈大概念的编剧部,初选的结果最终证明了还是杰奎琳这样的普通人的反应,最能反应民众真实的感受和诉求。(更好玩的是,杰奎琳将是民主党党代会第二晚第一个替拜登提名案唱票的人,好一个大大的FU)
结语
外界漫天的质疑,最终也没有阻止拜登在一度陷入绝境之后迅速在一周之内完成翻盘,横扫民主党初选锁定提名。无疑,拜登和奥巴马的紧密联系是他致胜逆转的重要法宝。即便是奥巴马很明显并不中意拜登,但拜登作为奥巴马八年副总统的这个身份就足以让许多并不了解华府内幕选民买账了。
拜登的同情心,加上他能够理解常人痛苦的能力,以及他半个世纪的从政经验所树立起的好人,温和派形象,同样也让民主党的选民认可他击败特朗普的能力。归根结底,在连续提名了两位开拓者,先驱类型的候选人之后,面临特朗普这个“巨大威胁“的民主党选民如今已经没有了尝鲜的动力和胃口。规避风险,回归旧路,选民的这种心态成就了拜登这个看似与时代脱节的老派政客的”王者归来”。
Is he right?Only time will tell
拜登这种合作为主,崇尚妥协的风格,确实并不受年轻媒体和精英一代的待见。但是,时势造英雄,在民主党需要一个这种使命性角色来完成打倒特朗普任务的前提下,拜登证明了外界质疑者才是真正与基层选民脱节的人。
当然,笑到最后的人才是真正的赢家,即将接受民主党提名的拜登,目前只完成了使命的前半部分,只有当真正在大选胜出之后,他的哲学才能被证明是正确的。即便是他当选的前提只是反特朗普,扮演的角色只是过渡领袖,却谁有能知道引狼入室之后,会发生什么呢?而历史又会朝着那个方向进展呢?回归拜登式旧道,还是延续奥巴马式新路?
而奥巴马,真的选错接班人了嘛?
#走出象牙塔
往期回顾+推荐阅读
推迟大选?取消选举人团?否认选举结果?特朗普的小动作为何不可能
https://www.politico.com/news/magazine/2020/08/14/obama-biden-relationship-393570
PS:传说中的拜登三部曲之一,不知道二能不能赶上周四
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