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名家面对面 | 银月光华:战啊,做写作的“孤勇者”
“
网络文学开启了大众写作热潮,拓展丰富了文学的无限可能。网络作家码字织梦,在探索中坚持着自己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他们的种种尝试,都有可能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新方式。
每一个能够涌到时代跟前的浪潮都由无数朵大大小小的浪花托起。而这些浪花也都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普通人。一位作家曾说:“我们有如橄榄,唯有被粉碎时,才释放出我们的精华。”每一种成功都不只是一个结果,每一段旅程都有风景和风暴。“网络文学名家面对面”栏目将围绕不同主题,与网络文学作家们倾心交谈。听他们诉说自己的喜悦和惶恐,梳理写作的困惑和瓶颈,深挖作品的独特性和不足之处……
七猫作为当下网络文学的优秀代表,多维度扶持作家作品多元生长,涌现了一批颇具潜力的网络作家。本期专题将邀请匪迦、银月光华、棠花落、姑苏小七、佛系和尚、盛不世6位作家展开系列访谈。
——主持人语
❖
银月光华:战啊,做写作的“孤勇者”
银月光华
银月光华是鲁迅文学院第十六期网络文学作家培训班学员,湖南省网络作协会员,沈阳市作家协会会员,七猫中文网签约作家。他于2003年在部队中开始创作军事小说,擅长把现实、军事等传统文化和历史元素融入到作品中,代表作有《先河一号》(原名《大国重器》)《那年正春风》《登陆格利泽》等,其中《先河一号》获得了2021年度辽宁网络文学“金桅杆”奖、“甘肃省首届红色题材网络小说·时代凯歌”类优秀作品奖。
他曾为了承担起现实和家庭的责任,搁置心中的热爱整整12年;他曾将卑微梦想低语喑哑,孤独与徘徊中的火苗燃起又熄灭。终于,他决定对峙绝望,对弈平凡,以骨血里的战斗精神、奋斗意志,以他的军魂,重新整装出发,去做自己创作道路上的“孤勇者”,书写那些有情有义的英雄故事。
停笔12年,放不下的写作梦
虞婧:您参加工作比较早,写作也比较早?能跟我们分享一下您的创作故事吗?
银月光华:我18岁就参加工作了,从政法学校毕业,先在法院实习担任书记员。我从小就喜欢军事,看军事书籍,收集军事杂志,还喜欢做军事模型,梦想就是当兵。过了一年半,放不下梦想,20岁的时候报名征兵入伍,新兵下连后没多久就担任了文书。五年后一级士官复员,做了销售员。
写作的话,总体来说“写得早,捡起来晚”。小时候除了爱好军事,也喜欢看杂书,爱幻想,语文成绩不错,对自己写作文的能力也比较满意。有一天突然想,如果把我幻想的东西写出来是不是就算一本书,于是就动笔了,但由于能力和条件的不足,那时候写的东西都不成型。担任书记员的时候开始尝试写小说,但是没发表过,写了3万字,现在稿子还在我的电脑里,偶尔会翻出来找一下初心。真正能算得上是踏入作家这个行列的,还是在部队当兵的时候。
虞婧:聊聊那时候您在部队的写作情况,都在什么时候写呢?部队生活艰苦,当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兴趣和毅力?
银月光华:真正当了兵,就发现比想象中要苦得多。很多苦,年轻时候扛扛也就过去了,比如冬天站岗的时候,那会儿岗楼没有挡风玻璃,大旷野四面漏风,真正体会到什么叫“风如刀割”。
比起苦,更需要调整适应的是“枯燥”。部队的生活虽然很充实,但是业余文化生活相对单一,时任中队文书的我有一个便利的条件,就是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创作,当时我在部队的指导员非常支持我创作,给了我一个良好的创作环境,这才有了我的第一本小说。同时,我也学会了怎么和“枯燥”相处,站岗的时候很孤独,构思故事会让岗上生活不枯燥,下岗后马上把构思转化成文字,效率高,还很愉快,有的时候会把自己的小说分享给战友,既满足了大家的阅读需求,又充实了我自己。我的第一本小说写未来战争,叫《再战之缘》,现在回看某些情节比较夸张,但却是我第一本完本作品,为我后来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虞婧:听说这部小说写到23万字的时候,还引起了媒体关注并被当地日报报道,媒体是怎么关注到的?
银月光华:第一本小说初稿完成之后,一直想拿出去试试自己什么水平。当时我用电脑单机操作,用3.5寸软盘刻录好内容,邮寄给朋友发表,当时就被铁血的编辑看中,正式签约,这是意外之喜。那时候没有因为这本小说赚到钱,但却是一种重要的肯定。小说完结后受到了当地日报的关注,某一个下午记者来部队采访,当时部队干部也很高兴,认为我是给部队争光了,报道发表后我没想到篇幅居然很大,大概有半开报纸的四分之一版面,照片还很清晰。我最亲爱的姥姥还把报道压在茶几下,逢人来便能看到,姥姥去世后,我把那份报道留到现在。
虞婧:退伍后做了销售员,您还有在写作吗?
银月光华:退伍后因为家庭和工作原因,始终没认识到可以靠全职写作生活,于是荒废了12年的光阴,那些年不仅没写小说,连随笔也很少写,几乎是废了,只想逼着自己先好好处理好现实生存问题。但是因为工作并不是我心中的热爱,我的写作梦一直没有消退。
在离职的前一年,我甚至对现实心灰意冷,偶然翻到之前写的未发表的小说文稿,就是我之前提到的3万字那篇,突然点燃了内心潜藏的火苗,一股力量促使我什么都不顾地去实践这个梦想。虽然那本小说不是网文,也不是现实题材,现在看来写得也不太好,但是它是我心里的火种。然后我又回到铁血写作,重新开始的时候困难重重,也不太愿意承认自己的创作水平下降了。当时的编辑“花姐”,在我停笔12年后重拾网文的这段日子里,不断鞭策我、鼓励我,“无情”地指出我在写作上的各种不足之处,分析我的个人特点,成功地把我引导到了现实题材创作的路子上,并把我推荐到鲁迅文学院学习,这才有了后来的成绩。
从现实题材再次出发
虞婧:您是鲁迅文学院第十六期网络文学作家培训班学员,能跟我们分享一下这段学习经历给您带来的感悟吗?对后来的创作产生了什么影响?
银月光华:去鲁院之前,我开了一本现实题材的小说,基本上是以我的部队经历为原型写的。我去鲁院,就是要学习如何才能写一本好小说。老实讲,我感觉同届学员的起点都比我高,所以逢人便请教写作方法。好在同学们都比较慷慨,基本上是有问必答。那个时候,我把他们说的每一句话都记在心里,他们都是优秀的作家,聊的也都是干货,在后来的创作中,我常常会回想思考他们的话,在这里我非常感谢我的同学们。我还记得,学习期间正好赶上我过生日,同学们送了我俩蛋糕,连生日宴的饭钱都偷偷帮我买单了,五味杂陈,特别感动。
鲁院毕业那天回家后,我从火车站出来,路过古老的城楼,感觉那一个月像做梦一样,也彷徨忧虑,我会从梦里回到现实吗?后来想明白了,喜欢什么就去追吧,又饿不死人,干就完了。真的很感谢中国作协提供这样的学习机会,让我学到了很多写作技巧,收获了珍贵的同学情,更加坚定了一颗创作的心。
虞婧:那您后来是怎么加入七猫的,也是为了更好地写现实题材?
银月光华:加入七猫是因为之前参加了一个网络作家海南行的活动,认识了一位七猫作者。当时我一直在摸索着写现实题材小说,市场对现实题材的接收度还没有那么高,很少有网站收。正苦于无处可投的窘境,这位作者向我推荐了七猫的编辑,恰好七猫也在寻找现实题材作者,算是一拍即合吧,就这样签了约,没想到这次签约成了我的新起点。
其实当时我对自己的小说还不是特别有底气,当时在写的《那年正春风》又不是自己熟悉的军事领域,是七猫编辑认可了我的大纲。之前奠定的基础在七猫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我又重新有了信心。另外,七猫是允许作者以自己的专长去创作的,不会设限很多,拥有了较大的空间和自由度,还有专业的编辑帮助调整,感觉自己的状态回到了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上。
目前,我在七猫陆续发了《那年正春风》《先河一号》《登陆格利泽》(科幻小说)等作品,并且现在开始尝试写人工智能方面的现实题材故事。我很感谢七猫对作者的宽容,他们在作者服务扶持工作上做了很多,作者在更多的时候只要安心创作就可以了。
虞婧:《先河一号》是以盾构机研发制造为背景的工业题材小说,您是怎么关注到这一题材的?您主要选取了与盾构机有关的哪些方面作为小说的背景和主题?
银月光华:盾构机是我看新闻的时候偶然翻到的,又浏览了很多关于盾构机的文章,才知道这装备很厉害,于是产生了兴趣。盾构机是一种使用盾构法的隧道掘进机,基本工作原理是一个圆柱体的钢组件沿隧洞轴线边向前推进边对土壤进行挖掘,是集挖掘、排土、衬砌于一体的工程作业装备。盾构应用广泛,穿山、水下、地铁、输水等工程项目都用得上。盾构机需要根据不同地工程和土质量身定作,造价昂贵,我国最早主要从德国进口,到如今已经可以自产自用、大量出口。
七猫中文网第一届现实题材征文大赛开始的时候,我看过选题,脑海里第一时间冒出来的就是盾构机,于是下定决心把它写出来。为了更加了解这个工业之王,我去图书馆翻阅了大量的专业图书,还观看了多部关于盾构机的纪录片,盾构先驱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先河一号》写的就是我国新老两代人的大国盾构梦,盾构这样的大国重器在两代人的努力下突破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完成自主研发建造,走向世界的故事。
虞婧:小说中,中国大盾构“梦之队”的领队是严开明,您觉得他身上最鲜明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银月光华:严开明这个人集合了第一代盾构人最鲜明的特点,爱国、执著、有担当,没有因为自己是个小人物就不去想大事,最大的特点是生活上能退让的都退让,但是在盾构机的研发上当仁不让,把所有精力全部投入到中国盾构事业中。在打通天山隧道时,铁道兵官兵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严开明自己的恋人也遇难了,这些痛苦让他在盾构事业中更加果敢刚毅。
虞婧: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有自己的“魂”,您觉得《先河一号》的“魂”是什么?
银月光华:军魂。我是军人,书中的主人公是军人或者军人后裔,在书写铁道兵逝去的军魂的同时,也为传承了军魂的轨道交通建设者们书写光辉,这个“魂”全程贯穿作品始终。
直到书完结之后,我也认为,真实的故事比书里还要感人。盾构机在诞生之初就有军人血统,要从铁道兵的成立开始追溯。鹰厦、成昆、川藏、新疆,祖国的大地上到处掩埋着铁道兵烈士的遗体,他们为了中国轨道交通事业献出了生命,曾经的铁道兵战士,中国盾构的先驱献出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而他们的名字并不为人们所知,这些人是中国的脊梁,应该让更多人知道。创作故事的过程,对作者而言也是一次洗礼,我对他们的敬佩远远高于创作本身。
虞婧:《先河一号》的写作,您最满意的地方是什么?现在回过头看,觉得有没有可以提升的地方?
银月光华:小说刚完结时,我自己本来是不太满意的,但当时又写了一本书,等从另一本书里出来之后再重读《先河一号》,我发现虽然有缺憾,但是主线非常明晰,于是就放弃了大段修改的打算。如果说提升,主要有两点,一是基础文笔问题,一些语句的表达并不到位。二是没有实地采风,这给作品呈现的效果打了不小的折扣。
现实题材的作品不仅需要大量的资料,有亲身经历和实地考察就更好了。在描写隧道环境的时候,我曾经采访过中铁九局的隧道工程师,对隧道里的环境和作业需要掌握的基本常识有一定了解。但感觉还可以做更多,以后再进行此类创作的时,宁可让节奏慢一点,也要表现得更加真实。
梦想可能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虞婧:我看见七猫小说阅读APP上有很多读者评论,其中好多读者就是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或者家属,小说走进了工业人的心灵世界,有很多条您都回复了。看到他们的评论,您有什么体会,有没有什么印象深刻的评论,或者比较尖锐的批评意见?
银月光华:我非常感动这些从业者给我的认可,因为作者在创作的时候并不自信,听到了他们的声音,比得奖还开心。至于尖锐的批评,我一定虚心接受,不专业就是不专业,小说虚构的部分,要特别小心是不是走向了“虚假”。
虞婧:近年来,现实主义创作在我国网络文学中蔚然成风,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工业题材作品,您会关注这些同题材的作者作品吗?
银月光华:文笔上我还是偏爱传统文学,个人喜好上喜欢侦探小说,逻辑性比较强,适合我这种必须有一条主线才能创作的作者。为了避免在创作的时候太过模仿,所以在创作的时候我是基本不会看同类题材的,避免思路受影响,但是不妨碍事后会去关注。
虞婧:您未来还会创作现实题材作品吗,还是也会尝试其他?您是怎么理解现实题材创作的?
银月光华:现实题材是我未来的主要创作方向。我对现实题材的理解就是来源于鲁院的学习,真实,无限地接近于真实去创作,作品才有张力。第二届七猫中文网现实题材大赛我选择了科幻题材,这个创作领域一直是我想尝试的。我的《登陆格利泽》受到了读者和一些作者的好评,这让我埋下了一颗继续创作科幻的种子。目前获得上海市作家协会现实题材重点创作项目的小说《大国重器2:智能时代》,在某种程度上与《登陆格利泽》发生了联系,我希望这种“现实+科幻”的创作模式能在我今后的作品里继续有体现。
虞婧:网络小说常常用“金手指”化解矛盾与危机,许多工业题材小说里也会融合科幻、穿越和魔法等多种文学类型,让工业元素和想象力进行互动。您在《先河一号》或者别的作品里有没有运用这样的手法?能否举例谈谈。
银月光华:类似手法会有一些呀,比如网络小说里常用的“打脸”情节,在烘托主角的时候就有所体现。至于“金手指”,主角也是有的,祖孙三代从事轨道交通事业,这算是设定上的“金手指”,爷爷出场次数并不多,但是每次主角想退缩的时候,老爷子就适时机出场,起到了镇场的作用。
虞婧:很多作者在思考现实题材怎么样才能“爽”起来,或者说更“有趣”,更吸引人。您是怎么想的?
银月光华:“爽”是一种写法,不是核心,根据现实题材的需要,可以适当融入“爽”的情节,但是不要舍本逐末。我在鲁院学习的时候,曾经与同学们探讨过“爽”文和传统文学能否融合的问题,当时得出的结论是容易两头不讨好,“爽”文的读者会嫌弃节奏慢,传统文的读者会觉得不正经,事实上这种结合不是不可以,但在把控上有难度,就像菜里放盐一样,放多了咸,放少了没味。
虞婧:从少时到如今,您有军人梦也有写作梦。现在回想,觉得写作和当兵,这一文一武有什么共通之处吗?
银月光华:两者并不矛盾,东晋之前士族大多数都是上马能打仗,下马能写文章的,很多文章流传千年,根本看不出写文章的人还是一位领兵将军。两者相辅相成,共通之处是都必须有毅力。当兵必须忍得了那份枯燥与寂寞,写作也是一样的,都不是心血来潮就做得成的。
早年的当兵经历和工作经历,给我带来了磨砺、经验和思维方式,但更重要的是它让我明白了自己真正无法放弃的是什么。坚持写作,让我内心强大,在困境面前做了最正确的抉择,也走出了人生低谷。梦想可能会迟到,但只要坚持,就不会缺席。
栏目策划:
相关阅读:
编辑:邓洁舲
二审:刘雅
三审:陈涛、王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