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难得君 2018-05-24

文 | 难得君


礼貌与宽容,并不等于懦弱,只不过是一种低风险的生活方式罢了!


01


短短的假期,两个事件传遍网络。


一个是遂宁的“过肩摔”。不了解的可以看看下面这个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b0639yj3bem&width=500&height=375&auto=0

来源:腾讯视频


这样的爆摔加踩头,没有出人命,算是大幸。好在孩子只是轻伤。打人者也受到治安拘留15天并罚款的处罚。如果你同情打人的成年男子,那就是三观极度不正了。


第二件事情是黑龙江男子在广西偷香蕉被围殴。



∆村民所拍

∆游客所拍

∆游客所拍

∆游客所拍


事发时间为27日下午,当天当地警方接到报警后就介入调查。处理结果尚未公布。


这件事只所以火爆网络,据闻是当事人自己在微博上爆料,企图为自己获取舆论支持,哪知道,村民也用手机录了第一段视频。


说实话,挺为发微博的这位女士智商着急的。 


她在微博中辩解说,“以为香蕉是东北路边的野果,可以随便摘”。嗯,香蕉是野果,这个说法挺新鲜。再说,你没见过香蕉树,图稀奇摘一两个也就算了,好家伙,后备箱快塞满了。被村民挡住后,男子还挺能装的,露出花臂,手持棒球杆,叫嚣“艹你妈...给我干一下子”,当然后面真被一中年男子给干了。


这两件事情,其实都是在讲述同一个故事:熊孩子和长大后的熊孩子们。


公交车里的熊孩子,如果不好好教育,长大了就变成了打他的郭某,或者变成偷香蕉的张某、或者打人的中年男子。


02


我们可能多少都有在公共场所遭遇熊孩子的经历,对于这种父母不在身旁的熊孩子,大部分人都很无奈。你教训他吧,显然无效也不适合国情,最终大家都只能选择忍受。甚至有些熊孩子父母、爷爷奶奶就在身边,对于孩子的所为,毫不干预,你除了心里默默鄙视,要么选择回避、要么只能忍受。


我也为人父母,儿子也很淘气,所以每次出门,只能是贴身守候,生怕他淘得太出格,而一旦干扰了他人,“对不起、抱歉、不好意思”随口就来。


但对于成人版的熊孩子,大部分人恐怕只能选择快速避开,越远越好,心里却默默默诅咒:总会有更恶的人收拾你!


当然,这也没什么错,因为不恰当的制止或者干预,意味着可能引起一系列不可预测的麻烦和冲突。


青年版的熊孩子——偷香蕉的张某,遭遇到了中年版的“熊孩子”。视频中,中年男子喝令张某熄火,张某不从,推开车门企图继续威胁中年男子,哪知道中年男子转身飞跑到自己车上,一手持刀,一手持斧回来收拾了张某。而这一段,恰恰是大家最期望看到的一幕:你耍横吧!总有比你更横的来收拾你!


不过张某这个智商也挺着急的,带着老婆娃娃被村民包围了,连基本的形势都搞不明白,用装逼和吓唬人这套混社会的方法就能解决问题?幸运的是,遭遇的中年版熊孩子虽然狂躁,但是下手还有分寸。


说实话,看到舆论在为中年男子叫好的时候,其实心里也挺悲凉的。偷人东西固然不对,偷了东西还装逼更不对,但伤人就对吗?当“正义”需要用以恶制恶的方式来获取的时候,难道不是一个社会文明堕落的表现吗!


03


这两件事,对于有孩子的家长来说,正好提了一个醒。


暴打孩子的郭某,在医院杀人的醉汉,摔死婴儿的男子......这种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能用常人的思维来分析、精神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情绪很容易失控,受到外界的微小刺激就很容易走极端,这种人叫“垃圾人”,有病。


这种人在人群中的比例虽然不高,但数量并不少。这和我们整体的社会环境有关系,当然在发达国家,一样有这样的人,只不过我们更盛产。一旦你的言语或者行为刺激到他们,可能会带来意外的伤害,甚至死亡。关键是事后的法律惩罚,并不能扭转被伤害的结果。这种垃圾人并不是不知道法律后果,而是事发的时候,无法抑制内心的冲动。


法律有时候能够惩罚罪恶,但是不能预防犯罪。保护自己的有效办法是选择一种低风险的生活方式。


熊孩子的最大特点就是老子天下第一,你们所有人都必须服从我、顺从我,否则就以骂人、打人、哭闹来要挟。这个时候,家长要学会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必须予以惩罚,必要的时候要让孩子受点皮肉之苦。让他明白,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会让着他。


给孩子建立语言、行为的边界,是家长必须完成的一件事情。很多家长不赞同打孩子,其实孩子在家受点皮肉之苦,家长是会掌握分寸的。如果孩子在脱离父母监控的情况下,挑衅到了狂躁的对手,后果可能是致命的。


当然,这种极端事件毕竟是小概率事件,大部分人终其一生也难以遇到。但是对于那些长大的熊孩子来讲,这种概率会极大的上升。你仔细回忆,从小学一直到中学,不打架的孩子总是不打架,而喜欢打架的孩子,会经常打架。而我记忆中,中学阶段几起被捅伤、捅死的学生,都是喜欢打架的学生。


我们无法规避小概率的突发事件,但是我们可以选择一种低风险的行为方式。


让孩子懂礼貌、宽容他人、不要轻易侵犯他人、不使用暴力解决问题,就是一种低风险的行为方式。


当然,还要教会孩子安全的思维方式,面子和性命相比,还是性命重要。不要装逼,装逼只能吓唬弱者,但弱者原本就不需要吓唬。装逼一旦遇到强者,就会很惨!


熊孩子,你不教育他,总会有人教育他,不是吗?


公众号转载请后台联系授权,侵权必究

法律顾问:四川英冠律师事务所 巫江律师

热文推荐(点击即阅)

劳动未必光荣

爱你,所以贵点卖给你

为什么我很反感所谓的感恩教育?

年少不听李宗盛,听懂已是不惑年

三四五线城市的房子究竟能不能买?

当年流氓真君子,今日君子真流氓

40岁工科男被裁员,离婚创业,如何半年赚到2000万

坚决不认罪,孤身对抗暴力机器

老公不小心把妻子怀孕的消息群发之后

男人为什么喜欢离过婚的女人?

亿万富豪得罪官二代的下场

读《南渡北归》,心在滴血

芬兰变态电动牙刷,15秒清理整个口腔,欧洲抢疯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