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抗癌新希望!部分难治肿瘤缓解率超40%,光免疫助力癌症精准治疗“指哪打哪”!
前段时间,一篇刊登于Nature Chemical Biology杂志上的论文,提到了一种基于光敏药物与免疫治疗药物的新组合式疗法,光免疫疗法。
来自英国东英吉利大学(UEA)的研究团队表示,这种疗法对于癌细胞有更强的针对性,将比目前已经发展十分成熟的免疫疗法更为有效。他们希望光免疫疗法能够促进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光照激活”的策略,使药物更加集中于肿瘤,而不影响正常人体细胞。
副作用更小、有效剂量更集中、同时还能延长药物在体内发挥效果的时间……同时具备这样多的优势的“光免疫疗法”,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治疗手段呢?
光免疫疗法是什么?
一位名为小林久隆的日本专家首先提出了“光免疫疗法”这个概念。
从原理上来说,这种疗法需要采用药物与近红外线照射相配合。其中,药物负责从人体内凭借某些特殊的靶点来“寻找”到癌细胞;而光照则负责通过外部来定位癌细胞所在的位置。
如果仅凭借靶点来“找”癌细胞,那么不可避免地,少数的药物也会“找”到一些拥有相同靶点的正常细胞;但即使这些药物结合在了正常细胞上,也不会造成什么伤害,只有在接受了红外线照射之后,这些药物才会发挥杀伤效果。
光照就像是为这种“搜索”加了另一道保险,即使药物随血液循环跑到了人体其它的部位,也不会对正常细胞造成“误伤”。
这种疗法当中采用的药物属于一种特殊的抗体-光吸收剂偶联物(APC,也有部分文献将此类药物归类为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的范畴)。其中,由小林久隆主要研发的药物当中,采用了一个名为IRDye700DX(IR700)的光吸收剂结构。
当暴露于特定波长的近红外光照时,这个结构会发生特殊的光诱导的配体释放反应。此时药物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并导致细胞膜穿孔,从而杀死作为药物结合目标以及光照目标的癌细胞。
对于这一疗法的一系列药物来说,IR700这个结构是可以通用的。也就是说,这类疗法也许目前仅仅获批了用于EGFR突变的癌症,但是未来,通过更改抗体-光吸收剂偶联物(APC)当中的这个“抗体”,还可以对于HER2等等多种其它类型的癌细胞发挥杀伤作用。
这样的特点和能够更换“导弹头”的“生物导弹”抗体-药物偶联物(ADC)非常相似。
除此以外,光免疫疗法还有一大特点——这种疗法能够激活人体免疫系统对于癌细胞的杀伤。
光免疫疗法杀伤癌细胞的方式是使其细胞膜穿孔、细胞裂解,而在细胞破裂之后,其中的遗传物质也会被释放出来,更容易被人体免疫细胞捕捉并识别到,从而记录下这些“错误”,自主地在人体内寻找相似的目标,也就是其它拥有相似的“错误”的癌细胞,以达到激活人体免疫系统功能、杀灭其它部位或残余癌细胞的目的。
光免疫疗法的疗效如何?
早在2015年,FDA就曾经批准了光免疫疗法的临床试验项目,此后逐渐推进到了Ⅲ期。美国、英国等多个医疗水平发达的国家都有相关的研究与试验,不过日本仍是光免疫疗法发展最成熟的国家,首款光免疫疗法已于2020年获批,用于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目前已经纳入当地医保。
首款光免疫疗法的新型药物Akalux(RM-1929),于2020年9月25日获得日本厚生劳动省批准,用于治疗手术无法切除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与这款药物联合使用的BioBlade激光系统于同年9月2日获批。
Akalux包含攻击癌细胞的抗体(西妥昔单抗,一款EGFR抑制剂)和能对光产生反应的化学物质,通过静脉输注用药,在药物和癌细胞结合后,再向患者照射近红外激光,激活药物中的抗体从而达到破坏癌细胞的目的。
根据目前已经公开的小型Ⅱ期研究初期结果,接受这项疗法治疗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9.3个月,整体缓解率约为43.3%,安全性较好。
光免疫疗法有哪些优势?
从作用原理上分析,光免疫疗法所使用的药物,本质上也属于ADC的范畴:具备抗体、光吸收剂和偶联物这三个结构。符合这样的结构,再加上“使用光照激活”这个特点,使光免疫疗法具备了一系列优势。
副作用比单独使用抗体药物更少;
对健康细胞伤害比单独使用抗体药物更少;
可以与其它治疗方案同时进行;
适合局部治疗,也可以用于治疗转移病灶;
治疗时间与治疗周期短、患者痛苦少;
……
可以说,上面的每一条优势,都能够“直击”癌症治疗的“痛点”。正是因此,光免疫疗法一度被誉为“第五类癌症治疗方法”。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的研究团队表示,他们认为,如果下一阶段的研究能够成功,在未来的5~10年里,光免疫疗法就将被投入临床应用,成为一种临床普遍应用的抗癌手段。
哪些患者适合用光免疫疗法?
首先,由于光免疫疗法当中采用的抗体-光吸收剂偶联物需要依靠近红外光的照射来激活,因此这类疗法的适应症会受到光照的穿透深度的限制。
医用的红外线分为两类:近红外线和远红外线。其中近红外线也称短波红外线,穿入人体组织的深度大约5~10毫米。这在各类红外线当中已经算穿透深度比较深的了,远红外线(常波红外线)的穿越深度<2毫米。
这样的特点决定了,光免疫疗法治疗的肿瘤病灶需要比较贴近体表,太过深入的病灶,近红外线照射就可能无法抵达,因此目前最先完成的是针对头颈部肿瘤的临床试验。头颈部肿瘤、浅表肿瘤的患者更适合这种疗法。
其次,光免疫疗法采用的抗体-光吸收剂偶联物,在不经由近红外光照射激活的情况下,是不会对细胞造成杀伤的。因此,这种疗法更适合对于副作用比较重视的患者。
除此以外,患者具体是否能够接受、并且适合接受光免疫疗法的治疗,还必须由专家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来分析研判。
小汇有话说
其实分析完光免疫疗法的原理与特性之后,首先出现在我脑海中的一句话是:又有一大批新药要出现了!
前两天我们讨论抗体-药物偶联物(ADC)Enhertu(DS-8201)的时候曾经提到,第一三共株式会社在这款药物大获成功之后,基于相同的平台,又设计了大量有相似结构的ADC。这些药物只在抗体等部位进行了更换,有望在保持同样强大的靶向性的同时,发掘出治疗更多癌种、更多突变类型疾病的潜力。
举例来说,当前的DS-8201以曲妥珠单抗为基础,后续假如以西妥昔单抗为基础,那么新的ADC就有希望用于EGFR突变癌症的治疗。
此次的光免疫疗法当中的抗体-光吸收剂偶联物(APC)也有同样的潜力。目前的Akalux使用的是西妥昔单抗,假如后续将这部分结构更换为曲妥珠单抗,那么新的药物同样有望用于HER2阳性癌症的治疗。
这是一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新疗法,它若想成功,必定需要建立在靶向治疗的成功的基础之上。不过也正是因为我们认可靶向治疗在癌症治疗当中的关键性地位,这些新疗法的潜力也同样值得我们期待。
*本文内容仅可作为参考,不能作为用药依据,请在医学专业人士的指导下选择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