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鸟事琐谈】从“专业化”想到的……

橘树 南橘北树
2024-09-09

50多家观鸟组织联合发布《中国鸟类观察年报2020》有些日子了,昨天朋友圈都在转《南方周末》由此而采访刊出的相关文章:《年轻、社交、专业化——中国“鸟人”图鉴》。

当中国“鸟人”呈现了一个宏大的技术报告,引得媒体关注这个群体在做什么,有什么建树时,我嘀咕,这个报告真的显示中国“鸟人”“专业化”了?比如跟人聊天,我说出几个他们陌生的鸟名,带出几个鸟类学术语,就会有人惊呼“太专业了!”其实,我们始终是“业余观鸟爱好者”哈,或者说,绝大部分鸟友都在很业余的阶段,而且,还希望更多“菜鸟”加入这个队伍。

“鸟人”很业余也没什么,依靠“专业化”的工具——中国观鸟记录中心,就让记录数据可以专业化很多。怎么讲?

记录中心可做的事情太多,很丰富也很有趣味,其中一条就是让鸟人专业化。

记得记录中心还是“鸟语者”的时候,小圈子里总是在讨论如何改进得更好用更有用,一点一点地进步又一点一点也增加不满意。别的不说了,那时我有个观点,记录中心要能“教”入门鸟友学会观鸟和发记录。但是怎么教?发个记录弄得很复杂,又要填雌雄又要填行为,太麻烦,他真没那个时间和耐心,干脆不来了。算了,记录中心还是方便第一,方便提交记录,还要方便整理自己的“成绩单”,那就“好用”了,同时就更“有用”了。现在的记录中心做到了么?好像进步不少,尤其小程序“随手记”挺方便。至于鸟类的丰富与复杂,等他观鸟上瘾,自己就寻着“专业”=“麻烦”去了,见了雌的想见雄的,认识冬羽想见夏羽,又要拍照又要录音,不亦乐乎……不用记录中心去教。

记录中心还有一个“麻烦”就是审核。以前鸟语者时,审核员要花好多时间查看记录,向提交记录者询问,但老杠在那里,审不下去,用户很不满意。而新的记录中心出世,取消了审核(新开张实在顾不过来),又有人说“连审核都没有,不去发记录了”。最近这一年记录中心增加“标红”功能,一种智能审核,为了记录的可靠性,是“不相信”鸟人的专业性而设置。但很让人意外。鸟人在诧异自己记录标红的同时,就生出一种对鸟类的新认识——哦,它以前没在我这儿有过记录?我打破空白了?于是挺激动。在争取取消标红=认可自己记录的过程中,或者通过提供图片,或者等待同区域更多同样鸟种记录,来确认这个鸟种的新分布。不知不觉,对鸟类的分布认识越来越深,不是越来越“专业”?连带的开心也挺嗨。

昨天有鸟友说,自己的记录一见“标红”就觉得不被认可,只能删了。这就理解差了。让它“标红”红在那儿,只要你自信看得没错,没有照片也无妨。真有这鸟,早晚会被认可,突破以往的分布认识,功莫大焉。要是删了,以后有了更多记录证明,谁知道最初那个记录是从哪儿、是由谁开始的?你的“专业”水平岂不埋没?

前些日子我惦记另一个事儿。《中国鸟类观察年报2020》发布,里面我看到个数字——记录中心显示有将近29%的县级行政单位没有观鸟记录。那么,怎么鼓励鸟人去这些地方发记录呢?怎么增加对中国版图的观鸟覆盖呢?

记录中心截屏


可能我又多虑了。因为N年前,观鸟记录的覆盖比例肯定小得多,但是随着鸟人群体的壮大,覆盖就会自然而然相应扩大。

2014年我有一个统计,在新浪博客发过,自己都忘了,今天搬来大家看看:

“截至2013年11月,鸟语者记录中心一共有6062个观测点。”

这是200212月起记录中心建立11年的数字。今天的记录中心,从2014年建新版到现在6年,我问了后台,“定点记”观测点有20304个!还不包括“随手记”。

嗯嗯,无为即有为,放一些“空白”,给后来者去获得开拓与发现的成就感,是不是更好?免得新人进来要说:好地方都被你们去完了,我还有什么作为?

不过,会不会担心那些缺失观鸟记录的地方,鸟类的情况不太乐观,而我们却不了解,耽误了对它们的保护?我绕个大圈子来说。

2014年我做过一系列排行,摘要几条来看:

全国观鸟点发记录数量最多的是中山大学,765次。由此看到:

A)各省区市的观测点第一名,高校校园占到10

1、广东:中山大学,765次;

2、浙江:浙大紫金港校区,490次;

3、甘肃:兰大榆中校区,240次;

4、湖北:华中农业大学,227次;

5、福建:厦门大学,183次;

6、安徽:安徽大学新校区,114次;

7、四川:四川大学,108次;

8、陕西:西工大长安校区,76次;

9、贵州:贵州大学,59次;

10、天津:南开大学,58次。

还有不少高校的观鸟记录数也不少,但是在本省区市里没能排上第一,比如北京大学,记录数达到了356次,但被百望山抢走了北京市第一名而屈居第二;又如江西的江西农大,107次,居于婺源之后,为本省第二。

B)在各省市区的排行榜上居于第一的,除了高校,较多的是位于大城市郊区的保护区、公园与植物园

1、北京:百望山,474次;

2、上海:南汇东滩,337次;

3、江苏:南京紫金山,183次;

4、天津:北大港,58次;

5、重庆:照母山植物园,45次。

杭州植物园以307次让位高校校园屈居浙江省第二位;福州森林公园,106次,也屈居高校校园之下当了福建省老二;北京野鸭湖312次,在百望山和北京大学之后排名本市第三。

  小结

1、大学生观鸟者是最具发记录积极性的观鸟人群;

2、经济发达大城市中的保护区、公园与植物园是最热门的观鸟基地;

3、冠军中山大学集高校、大城市、热门鸟点等多种因素于一身。

……

我没有做今天的相应统计和排行(仅记录中心首页上看得见的“热门区域排行”前十位,十之有六是北上广深汉这些大城市辖区),只就上面的排行,来对应《中国鸟类观察年报2020》中的一段分析:

  报告是PDF,只能截图,也许看不清楚?我重录一下最后一句:“因此,对于中国大部分位于平原、低海拔区域人口密集区的受胁鸟类栖息地,亟需出台精细化的生物多样性和物种栖息地评估和管理制度。”这一句结论的依据是,“仅有不足2%受胁鸟类集中分布的区域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而绝大部分受胁鸟类的数据来自几乎每个城市周边的观鸟“热点”,即那些人口密集但保护缺失的“破碎”地方,还在为众多鸟类包括受胁鸟类提供着栖息生境。而如此专业的分析,依据那些我们随心所欲就近方便去的“热门鸟点”=校园、公园、植物园、郊区保护区的观鸟记录,发记录的鸟人也许非常菜,非常业余。

北京十三陵水库二坝——这个冬天有栗斑腹鹀(新晋国家一级保护)


京郊潮白河畔,连续两个冬天有雕鸮(国家二级保护)——别嫌不清楚,距离近才能手机拍


雄安新区的麦田,大鸨(国家一级保护)的越冬地


  圈子绕回来,想说的是,那些现在还缺失观鸟记录的地方,也是鸟人不太容易去的地方,推测鸟儿应该相对生活还安逸。而就在城市周边鸟人自发形成的观鸟热点中,仿佛更能揭示很多受胁鸟类的生存现状。大约越是我们身边的观鸟点,越容易去,越多去,越有数据意义,越出“专业化”分析,越能提供保护建议与依据。是不是?所以,“自留地”很不简单!——在这儿等着呢,你在记录中心玩自留地观鸟大年了么?



相关链接:

中国鸟类观察年报2020

【自留地日记】黄雀是应该在小区出现的鸟么?

【自留地日记】大风蓝色预警中“春回自留地”

北上广+湖北的观鸟数据小对比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南橘北树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