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天没更新公号文章,有原因的。陪伴8年的笔记本电脑以“唱歌”来抗议疲劳工作,唱了数月之后,终于把偶尔一段的小曲儿升级为长时间的咏叹调,我只好给它放个长假,先用U盘搬了部分必需的文件夹到一台更古老的台式机上继续干活,当务之急是编辑《中国鸟类观察》的城市观鸟攻略专辑。 台式老家伙服役超过15年了,网速慢,而且没有我常用的软件与链接,尤其是已经须臾不能离开的这个公号和观鸟记录中心。费了点功夫才实现勉强开工,微信、QQ邮箱优先保证,然后把记录中心和公号网址搬来,图片的处理,包括截图,都还没辙……谁也别张口就说“买台新的”,肯定得买,但新家伙上手,也需要一通忙活——我自己不行,得等儿子帮忙,眼下着急的活儿等不及新电脑入列服役。
这两天紧着忙活的是《中国鸟类观察》今年第二期的编辑,=城市观鸟攻略专辑,相信是鸟友读者十分期待的内容。2月底截稿,但有些稿件还在陆续抵达,图片更是拖拉。我肯定是先睹为快的那一个,就破例预告一下这一期介绍的城市有哪些(排名按交稿先后):郑州、长春、济南、北京、乌鲁木齐、南昌、昆明、南宁、南京、杭州、福州、合肥、重庆、武汉,还在等一篇长沙。怎么样,要披露具体内容么?不能太贪心,北京只写了公共交通能抵达的部分,重庆只写了这个春节一个人的“扫荡”,武汉只介绍了地铁沿线……一期只有60页,慢慢来。 有趣的是封面鸟种与故事的选定,什么鸟在各地城市普遍存在,又有故事可讲?拿不定主意时,我正好又去兴隆公园,看见一对儿灰头绿啄木鸟分别在两棵树下忙活——
看得见么,中间近一点的一只是雄鸟,比它远一棵树的是雌鸟,这一对儿真是神同步,姿势和节奏都一样,在树根前掏地里的什么东西吃。 回家就把2月3日去小中河写的观鸟笔记翻出来,补上若干近期的新观察,改编成这一期专辑的【封面故事】了。接着就是在不同地域鸟友集合的“自留地地主群”征集灰头绿啄木鸟的美图,目前已经有湖北、河南、吉林、宁夏等不同地方的图片发给我,等美编来挑选上版……
大约9年前编辑部部分成员在某届洞庭湖大赛期间的合影
下个月,将是创办于2001年的《中国鸟类观察》复刊20周年,依靠全国鸟友的志愿支持,从2004年4月一路走到今天,马上从印厂寄出的是第154期和155期,城市观鸟攻略是第156期。看这一期专辑的商定内容、约稿、约图,还是最典型也非常传统的志愿合作——编辑部成员不是自己动笔写就是定向找人约,约到哪位鸟友也是积极响应,按时或尽量按时完成。这么20年,大多数专辑都是这样出来的。稿件到位后,我从头到尾过一遍,主要是修改不规范不合格的标点与文字,有时需要删节到版面允许的篇幅,多少也会改改标题,改下结尾(扣题),然后交给美编去排版——编辑部成员从来都是志愿者,有经费支持才发点劳务费,没有就算了。从来没有谁计较过这个来盘算自己在其中的付出,只乐见这份期刊一本一本出来,送到全国各地有需要的鸟友手中。
十几年前到邮局寄送鸟类观察的“手工操作”——轮椅和买菜小车
当年庆祝A4纸时代的前46期(2001-2005年)终于出了合订本
很多年前有不止一家期刊出版界的负责人动过心,问我观鸟刊物的中国市场前景。我说:我现在不考虑有多少读者,首先考虑有多少作者(不能去网上抄国外的文章),还要考虑有没有懂观鸟的编辑(包括美编)。对方就不吭气了。十几二十年过去,中国有条件出正式刊号的市场化观鸟期刊了么?我们可以迅速从全国十几个城市约到详细的城市观鸟攻略文章,说明作者这个关键问题已经解决了。但时代不同了,纸媒越来越不景气,没有人来找我了。 说起当这份期刊的责任编辑,最让我喜也不是愁也不是的是约图片,一次性传来的合格图片相对来说太少了!不是缺说明就是缺署名,小图也发来——印刷这关过不去啊;大图挑也不挑发一大堆——疯狂下载时间超长(所以我电脑吃不消了),也实在用不到这么多啊,太浪费功夫;还总有鸟友把图放在Word文章中,很认真地把前后位置排好,甚至裁剪拼图,各种设计。唉,其实都是“添乱”,到了我手里,第一道工序就是全选-取消格式,包括删掉文中所有图片。毕竟没有几个鸟友接触过正规编辑工作,只能这样想:都自媒体时代了,“添乱”也都是支持,必须鼓励积极性。
估计马上可以陆续发送编好的图文给美编了,非常期待这一期——编辑过程中,真的很有诱惑,非常想实践一下文中介绍的那些城市那些鸟点,能不能看到所说的那些鸟儿呢?颇有挑战性。
回来说点零碎。那天又去兴隆公园,下午4点才进去,白翅交嘴雀没上班,几位大爷大妈还在守着(下图)。大爷们居然弄了一堆残雪,插了一根松枝,摆了个小造型,可能之前小红鸟来过,没拍好还在等机会。 我很认真地走过公园各个位置(上图),跟前一次比,锡嘴雀和黑尾蜡嘴雀都没见,长尾山雀也没有,小太平鸟也走了,而乌鸫和白头鹎比之前数量多且活跃非常。没想到一共看见5只红尾鸫,还有一只斑鸫,它们站在林下地上不动窝,很警惕似的,但对我的经过又好像无动于衷,让我手机拍了一张,这个位置有3只(下图)。发完这份记录,我把兴隆公园的几份记录都勾选了自留地,心有不甘就不赘述。 在去兴隆公园之前,去通惠河高碑店一段看了看,只有小䴙䴘。发现河中水草密集处,小红鱼一群一群的(下图),不知会不会成为小䴙䴘的食物。城市公园绿地与湿地的生态平衡,一个值得深究的话题,到处看见的点点滴滴,也许都有意义。 毕竟是换了电脑,打字和处理图片的工作效率降低,光一个鸟名输入,很多就要重新造词。不多写了,先发出去。谢谢关注与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