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同道殊途:明末书坛三株树



    公元一六四五年五月,清军攻破南京城。时任东阁大学士、太子少保的王铎带着极其复杂的心情与众人开门降清,南明弘光小朝廷寿终正寝。彼时,距离他的好友倪元璐殉国仅仅过去一年,而他的另一位好友黄道周也将在十个月后于南京曹街引颈就义。昔日辉煌书坛与政界的三株大树竟如西风落叶般各自凋零,令人唏嘘不已。


王铎(1592—1652),字觉斯,一字觉之

号十樵、嵩樵, 又号痴庵、痴仙道人

别署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今河南)人



    时光回到十四年前。天启二年(1622),黄道周、王铎和倪元璐同举进士,两年后又同授翰林院庶吉士。据《明史》记载,自明英宗天顺二年以后,“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南北礼部尚书,侍郎及吏部右侍郎,非翰林不任。而庶吉士始进之时,已群目为储相”。如此看来,三人的仕途似乎光明无限。且他们私交甚厚,在诗文书画领域经常相互切磋。因同不满风靡当时的赵孟頫、董其昌姿媚流丽的书风,三人相约攻书,取法晋唐,力效高古,重振书坛。其中黄道周专攻苏东坡,王铎着力于王羲之,而倪元璐直入颜真卿。三人笔法皆雄强险劲,独树一帜,时人谓之“三株树”、“三狂人”。近代《书林藻鉴》亦言:“然如黄石斋之崖岸,倪鸿宝之萧逸,王觉斯之腾挪,明之后劲,终当属此数公。”


黄道周(1585—1646),字幼玄

一作幼平或幼元,又字螭若、螭平,号石斋

福建漳州府漳浦县(今福建省东山县铜陵镇)人



    然而,也就是这一年,阉党与东林党的斗争进入公开阶段。在向阁臣韩炉求援被拒后,魏忠贤将全部赌注压在了熹宗朱由校身上。爱好引绳削墨,水陆玩乐的熹宗被伺候得舒舒服服,无心朝政,大权渐落阉党之手。适时,黄道周从翰林院结业,担任皇帝讲经筵上的展书官。按惯例,展书官必须手捧经书跪行。但他认为手捧经典是尊贵行为,不应跪行,径自捧着经书昂首阔步走去。此举激怒了站在一旁的魏忠贤,黄道周被迫卷铺盖回家。


倪元璐(1593—1644),字汝玉,一作玉汝

号鸿宝,浙江上虞(今绍兴市上虞区)人


    倪元璐与黄道周合称太史韩日缵门下“双璧”,为人亦清正忠义,对于时宦官魏忠贤垄断朝政,败坏纲纪之举极为不满。天启七年(1627),他出任江西乡试主考官,借机出考题讥讽魏阉,为阉党仇视。而王铎的态度也同他的好友们一致,在党争之中自居清流,倾向东林,魏阙难容。


    一六一一年二月,崇祯帝即位,肃清朝廷,打压阉党,东林诸人终于喘回一口气。倪元璐素负时望,渐获重视,崇祯也有意提拔。可叹朝堂阴暗,刚正之士终是难获重用。元璐深遭小人所忌,蒙谗言罢归。于时,他明白了朝政不可为,从此绝意仕途,晚年“筑室于绍兴府城南隅,窗槛法式,皆手自绘画,巧匠见之束手,既成,始叹其精工”。



倪元璐《草书五言律诗轴》


    王、黄两人的处境也不容乐观。时任詹事府左谕德的王铎与阴险狡诈的中首辅温体仁政见不和,自请调离京师任南京翰林院学士,避祸金陵,直到崇祯十年初才被召回北京。此时的王铎已深知仕途艰险,在答谢张首辅推荐其升职一事中表明:“我无他望,所期后日史上,好书数行也。”黄道周则先于崇祯三年力护因袁崇焕案受到牵连的内阁大臣钱龙锡,削职为民。召回后又于崇祯十一年明王朝内忧外患之际,批驳兵部尚书杨嗣昌等议和派的主张,遭致贬官六秩的处分,于八月调任江西布政司都事。事过19日,好友王铎上疏“言边不可抚,事关宗社,为祸甚大,懔懔数千言”,主和派大为恼怒,谏崇祯予以廷杖之刑。所幸“上亦不加罪焉”,保全一命。崇祯十三年五月,黄道周因江西巡抚解学龙案受到株连,被逮入刑部狱,杖八十发西库司问擬,险些丧命。越明年,杨嗣昌病亡,得诏复官。但他眼见山河破碎,一片凄凉,无心仕途,回到老家专心着述。


黄道周《答诸友诗卷》


    崇祯十五年,北境突变。清兵入关,朝野震动。倪元璐毅然变卖家产,征募死士数百人,驰赴北京,面见崇祯帝,陈述制敌之法,即刻拜为户部尚书。然十七年三月,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自缢于煤山。城陷之日,倪元璐整衣冠拜宫阙,曰:“以死谢国,乃分内之事。死后勿葬,必暴我尸于外,聊表内心之哀痛。”遂以帛自缢殉国,年五十有二。得知故人死讯,黄道周悲痛万分,亲撰墓志。这年十一月,陪伴王铎35年的结发妻子马氏病故于江苏桃源的一只小舟中;次年,三妹和四子无技、幼子无争也都死于逃难途中。此时的王铎饱受国破家亡之苦、贫困潦倒之艰,锐气渐销,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直言不讳的青年了。


《大明劫》剧照  崇祯帝


    弘光小朝廷建立,王铎重获重用,任职内阁,位列次辅。然而,在风雨漂遥的南明政权之中,官员们仍醉心于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弘光元年三月发生了北来“太子”真伪之争,王铎坚定地站在弘光帝一边,受到赞赏。四月,清兵破扬州,屠城十日,直逼南京。首府马士英与弘光帝仓皇逃命,却留王铎镇守南京。其时,不堪政治斗争的王铎选择了降清,换取全城百姓安康。晚年虽食清禄,居高位,并不真心与清廷合作,诗文之中也屡抒苦闷。终是既负了明朝,又惹得清廷不快,整日郁郁寡欢。


王铎《行书三宿岩作》


    弘光覆,隆武继。在朝仕官的黄道周决心与明君一起重整河山。因郑芝龙把持朝政,难展身手,他上奏《前自请行边疏》,要求自募军队,出兵江西,伺机沿徽宁古道入长江,顺流东下,收复南京。彼时已是六十老迈羸弱之躯,冥冥之中他意识到自己回不来了,出山前夕他便对夫人说:“吾欠先帝一死。”甚至在内衣刺绣了“大明孤臣黄道周”七字。



    一六四五年十二月初六,黄道周孤掷一注,率领一千多人向婺源进发。二十五日在距婺源十余里被清军包围,“先生戟手一呼,争为奋发,而飞镞雨集,尘沙被面。”奈何势孤不支,兵败被俘。次年三月,黄道周于南京就义。临刑前,他盥洗更衣,取纸墨作长松怪石一幅,留下遗言:“蹈仁不死,履险若夷;有陨自天,舍命不渝”。就义之日,老仆哭之甚哀,道周安慰他道:“吾为正义而死,是为考终,汝何哀?”乃从容就刑,年六十二岁。



……


清顺治九年三月十八日,王铎病逝,年六十一岁。

 

逾百年,乾隆朝。王铎被夺谥,其书禁毁。

 

后人纂编《清史列传》,将其列入《贰臣传》。

 

明末书坛三株树,竟是同道难合路相殊!

观之悲切,不能言语……

 

 



文稿与编辑  泉亭山人

策划  浙工大国学社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同道殊途:明末书坛三株树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