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让病人尽可能多活下去!”这位来自武警医院的医生,真牛!

纵相新闻 纵相新闻 2020-02-12

编者按:


他或许从未站在聚光灯下,但他有自己的光与热。 甘于平凡,不甘于平庸,在平凡的岗位,有着不凡的坚持。


他或许没有彪炳的成绩,但他的闪光点也能成为他人的榜样,或许是坚持不懈的汗水,或许是与人为善的古道热肠,又或只是单纯的正能量。


他,就是我们要寻找的“优秀的普通人”!


爱国情,奋斗者。东方网·纵相新闻每周一推出《优秀的普通人》专栏。记录那些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默默付出的普通人。


让我们遇见一个最好的他。

稿 | 记者 冯茵伦


车流密集的延安路高架旁,坐落着一家特殊的医院。一走入其中,便会被“大褂白”和橄榄绿组成的独特风景线所包围。这里是武警上海市总队医院——一所“姓军为兵”的医院,多年来,这里守卫部队官兵健康的同时,还为一方百姓服务。


沿着门诊大厅往里走,一道长长的走廊尽头,“超级伽玛刀”五个蓝色大字跃人眼帘,让这个独立隔开的肿瘤放射治疗中心看起来略显神秘——这里拥有全院最昂贵的设备和实力超群的三十多名医师、物理师、技师。在中心成立的十余年间,先后收治良恶性肿瘤多达15000余例。


而坐镇于此的学科领头人、主任医师潘绵顺教授,正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



迈入花甲之年,潘绵顺本可以卸下重任,享受悠闲的退休生活,但他却一步也不愿从诊桌前挪开。常年在部队医院工作,加上过往的军旅生涯,令他的肩上多了一份使命感和正义感。这是他的特别之处,也是压力所在。


医病人、培新人、搞科研......在专业领域已是全国佼佼者的潘绵顺,依旧按照他的节奏和目标,恪守“敬业、博爱、努力不亚于任何人”的信条,不断深耕。他坚信,医生这个职业,需要终身修为。

1

不解之缘


1957年,潘绵顺出生于江苏扬州的一个小县城。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日子虽然清苦,但从小祖母疼爱有加,童年也过得相对平稳,幸福。


潘绵顺读初中的时候,有一天,祖母清亮的声音突然变得嘶哑。随后,硬朗的身体日渐衰弱,不久便去世了。当时,医学水平落后,“祖母究竟得了什么病?”成了他最大的疑问,也在同一时间,潘绵顺暗暗发誓,将来要学医,搞清楚祖母的死因,并救活更多的人。


1977年开始恢复高考后,21岁的他如愿考上了医科大学,并继续在第二医科大学研学深造。他不仅迈入了医学大门,还选择了冷门学科——神经病学。


潘绵顺表示,要想明确一个神经性疾病,不仅需要扎实的解剖学和临床基本功做支撑,还需要有抽丝剥茧的分析能力和耐心,这是很多医学生望而生怯的原因,也是神经学的魅力所在。


一头扎进人体“迷宫”后,潘绵顺不仅学的认真,也学的出色——凭借优异的影像学成绩,在第二军医大学学习期间,他就获得教授的青睐,接触到第一批引进入国内的放射治疗器材。也就此,他与射线结下不解之缘。


“射线很神奇,让搞不清的病理一下子‘现出原形’,当时我就迷上了。”潘绵顺这样说道。

2

“倔老头”的刚柔两面


潘绵顺带有江南人的温和属性,说话声音不大,语速平缓,经常把笑容挂在脸上。面对病患,耐心十足,经常拿着纸笔,一边画图,一边分析病例。但在同事们口中,他却是个“倔老头”——“不听话”,还很严厉。


和潘绵顺共事十多年的邵医生告诉记者,科室的交班,以全院“内容最多,时间最久”出名。潘绵顺还经常突击检查交班内容,哪些部分略有马虎,都难逃他的眼睛。纪律方面,严格落实部队一贯规章制度,对医护人员也实行军队化管理,不容出现丝毫差错。



潘绵顺不光是学科带头人,也是出了名的“加班”带头人,经常早进晚退,碰到病患高峰时期,别说下班,就连吃饭时间也分秒必争,扒拉几口,或者索性不吃,就跑去病房了。同事们为此苦口婆心劝“破”了嘴,潘绵顺回回嘴上虚心接受,但依旧是我行我素。


不过,时间久了,看在眼里的同事们,也潜移默化地被“老头儿”感染,工作时间越来越长。“没有人抱怨或辞职,因为大家都服气。”邵医生笑着说道,“潘医生医术高,年纪大,还这么拼,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跟上呢?


而潘绵顺呢?他思索了一下,也认可自己是个“倔老头”。他向记者回忆起自己读研时期的一段经历——当时,他虽然只是一个临床实习的学生,但爱较真的他,不仅纠正了一位知名老前辈的病诊,还就这起病例发表学术文章,刊登在校刊上。


“当时,身边也没有人敢这样,但我必须这么做。”他这样说道。

3

爱思考的“开拓者”


在潘绵顺的办公室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他身后几摞厚厚的书。工作之余,他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看书、写书、办杂志。



早在2004年,潘绵顺就率先和几名专家共同创办《肿瘤与放射治疗》杂志,让散落在全国的相关领域医生们获得了一个共享知识的渠道。他表示,在当时,全国各地的医疗水平参差不齐,学科间存在壁垒,加上信息传播还不方便,杂志就变成了最好的学术交流平台。


此后,他继续参与《中国医学论坛报(华夏医药版)》、《中华转移性肿瘤》杂志、《立体定向功能神经外科》杂志等医学刊物的撰写和编委工作,并先后举办多次国家级继续教育班和肿瘤放射治疗高端论坛,中心团队先后在国内外发表肿瘤专业论文150余篇。


与此同时,潘绵顺发现,放射治疗虽然效果出奇,但也是一把双刃剑——治愈的同时,也会损伤健康的脑组织。他表示,若医生对射性脑损伤的疗效评估认识不足,就易把放射带来的损伤当成肿瘤来治,造成更大的危害。


于是,“放射性脑损伤”就成了他下一个亟待攻克的新目标。研究国外案例、做模型、临床试验......2007年,潘绵顺率先在国内发表相关论文,成为国内最早研究该领域的专家之一。


“不怕失败,就怕不敢尝试。潘绵顺认为,创新是医学的核心之一,利用边缘学科的发展,加快临床工作的开展,是每一个科研者的使命。


去年,由潘绵顺领衔,团队共同完成的脑损伤防控相关项目,还获得了2018年上海市抗癌协会抗癌科技奖提名奖第一名。


忙碌于科研之外,生活中的潘绵顺,也比常人多一个心眼。他常常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重要却常常被混淆的医学问题。比如失眠多梦、儿童个头突然疯长、不孕症等等,都有可能是颅内肿瘤在“捣鬼”。


有一次,潘绵顺无意中研究起手边的一款肠癌药,当时这款药仅仅只用于治疗肠癌。根据说明书中的机理,他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疑问:这款药,是不是也能帮助治疗放射性脑损伤?


于是,潘绵顺立刻带着团队着手做临床试验,并惊喜地发现,猜想完全正确。


“其实,很多学问和科学,都藏在我们的身边。创新,也离我们很近。潘绵顺这样说道。


如今,行业新人辈出,潘绵顺也到了该歇一歇的年纪,但他再三表示,自己并不想停下脚步,“我还有很多东西没研究完呢!

4

 “我们一起努力”


在采访当天,记者偶遇一位潘绵顺的病人——现年46岁的数学教师文华山。面前的他,气色不错,口齿清晰,完全不像一个恶性肿瘤患者。
 
文华山告诉记者,2018年中旬,未根除的胶质瘤复发,导致他几乎半身瘫痪,手脚失去知觉,意识模糊。辗转不少医院复诊治疗,但效果都不尽人意。他的身体也每况愈下。“当时一个医生给我判了‘死刑’,说活不过一个月。


9月的一个秋日下午,救护车把他送进了武警总队医院。经过潘绵顺的快速诊断,他决定,不开颅,用伽玛刀治疗颅内复发肿瘤。几乎同一时间,伽马刀医务人员就迅速安排文华山进入CT室定位,规划靶区,争分夺秒抢救其生命。


文华山直言,当时,他根本不知道何谓“伽玛刀”,进手术室,全凭对这位刚谋面的医生的信任。他回忆道:“推下救护车,我快没什么意识了,但潘医生当时说‘文老师,请相信我’,这句我听的特别清楚。”他说:“这句话,从来没人和我说过。


根据潘绵顺制定的疗程,不到两个礼拜,文华山的身体就有了明显的好转——手指可以活动了,甚至还能下床走路了。他还笑称,当时家人给他准备的辅助行走练习器,都没派上用场。



除了高超的医术,潘绵顺处处以病人为先的态度,也令文华山感动不已。当时,文华山服用的一款可以纳入医保的化疗药在本院缺货,潘绵顺了解其家庭情况后,动用各种关系,联系其他医院调货。


文华山表示,如果不是潘医生的帮忙,他至少得多花10倍的钱。


同时,潘绵顺还执意帮他做了彻底的全身检查。“颈部查出来有一个甲状腺癌,是早期,但潘医生坚持要切除,还请别院的老医生过来帮忙。”文华山坦言,在他心中,这个小小的甲状腺癌,在威胁生命的恶瘤面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而潘绵顺则不以为然。他表示,医生不能光盯着眼前的疾病,还必须考虑患者的方方面面。“我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病人尽可能的多活下去。


目前,文华山已经完成了射线疗程,现在只需要定期接受化疗,巩固效果即可。和死神擦肩而过之后,他对未来也充满了希望。文华山表示,希望自己能熬到女儿大学毕业,亲眼看到她结婚生子。


说到这,文华山看向潘绵顺,他们相视一笑,说:“我们一起努力!

记者的话

采访中,文华山和记者分享了一则潘绵顺医生的小故事。抢救前,他的爱人曾偷偷塞给潘医生一个大红包,潘医生没说什么,当场收下了。但出院的那天,这个红包不仅如数交还到他们手上,开口处还多了一个订书钉。


对此,潘绵顺解释道: “不收,他们不安心。收下,我不安心。现在不就两全其美了吗?” 


在潘绵顺看来,新型医患关系中,医生也需要因人制宜地“取巧”,这样才能和患者建立信任,双方重拾信心。而现实中,层出不穷的新问题,也常常让潘医生忧心忡忡。 


目前,各地医疗水平虽然较以前有显著提高,但地方差异仍然明显。交流过程中,潘绵顺常常把“创新”和“行业发展”挂在嘴上。 


为此,潘绵顺白天诊疗病人,晚上回到家便扎进书房,伏案编撰书籍,而到了周末,还忙着参加各地的医学研讨会。他的朋友圈,就是一本紧凑且有序的“日程本”。外人觉得他忙,他却乐在其中,孜孜不倦,倍感充实。 


对这位兼具着军人的正义感和医生的使命感的老者而言,救死扶伤,是本分,而如何促进行业发展,更值得花时间思考和专注。


谁是优秀的普通人?


我们为何要找“优秀的普通人”?


按照人群的正态分布,普通人才是一个社会中的“绝对主力”。普通人优秀不优秀,可能是观察社会文不文明,衡量人民幸不幸福的重要指标。


优秀的普通人,他不为大众所知,但知道他的人,都喜欢他,甚至以他为“身边的榜样”,“追赶的小目标”,“最想成为的那个人”。


70年来,新中国就是靠着千千万万“优秀的普通人”,才走到了今天的新时代。


谁是优秀的普通人?


他可以是奋斗一线的人民警察,也可以是退居幕后的退休教师,他可以是为国家鞠躬尽瘁的科学家,也可以是为家庭默默付出的家庭主妇。


只要符合“爱国、自信、靠谱、平实、努力”,你就是我们寻找的“优秀的普通人”。


如果你有这样的人选,或者你就是这样的人,欢迎将简单的人物介绍,以及联系方式,发送至:


zongxiangnews@qq.com


说不定,下一个东方网·纵相新闻报道的优秀普通人就是——你。



来源:东方网·纵相新闻
编辑:陈浩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