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农民、文物专家、考古工作者,他们一起唤醒“大秦地下军团”

纵相新闻 纵相新闻 2020-02-12
编者按


习近平同志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承载着中国智慧,凝结着中国精神的文物、遗产、文字则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根基。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人民群众始终是创造、保护、传承这些文化遗产的强大主体。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到来之际,东方网·纵相新闻连续刊出三篇建国后珍贵文物的发现与守护的故事,让我们一起为那些平凡人做的不平凡事打call!


今天是第一篇:国宝发现者·兵马俑篇


撰稿 | 记者 王玲 蔡黄浩



恢弘壮观的兵马俑群像,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的大秦军团,“青铜之冠”的铜车马……当记者置身兵马俑博物馆,看到眼前场景,秦朝——这个中国历史上横扫六国、称霸九州的大一统帝国的强盛面貌,真切可感地呈现于眼前,令人震撼。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也是秦始皇兵马俑发现45周年,这个被公认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世界文化遗产,仍然是展现中国古代辉煌文化的一张“金字招牌”,至今让无数中外游客心驰神往。



众所周知,兵马俑最初是一帮农民打井的时候挖出来的,那么发现的时候有怎样的故事?当初打井的农民们怎么样了?在这个庞大“地下王国”的发掘、保护的过程中,还有哪些人做出过特殊贡献呢?


9月初,东方网·纵相新闻专程来到了古城西安,一起来听听兵马俑发现者的故事。


1

边展示边发掘,兵马俑总接待量已达1亿人次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千米处,馆内一共有3个兵马俑坑,其中1号坑是最大的一个,东西长230米,宽约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


当记者置身1号坑2号平台上向前看,十个隔梁将坑分为11个过洞,其间是成排站立的兵马俑,宏大壮阔。乍看上去他们服饰、发型没有太大差别,但仔细辨别就会发现,他们模样各异,脸上细微的表情也精细传神,让人不得不惊叹大秦工匠们的“鬼斧神工”。



兵马俑博物馆是个“遗址性博物馆”,3个兵马俑坑都是“边展示边发掘”,大部分的区域还是黄土深埋、尚待发掘的状态。据馆方估计,1号坑满仓有陶俑、陶马6000余件,战车约50多辆。截至目前已发掘面积4000平方米,尚不足三分之一,一共出土陶俑、陶马近2000件,木质战车20辆。记者在现场看到,在游客熙来攘往中,不少工作人员正在坑内工作。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科研规划部主任、研究员张卫星向东方网·纵相新闻介绍,兵马俑博物馆自开馆以来一直备受中外游客青睐,每年接待500-600万观众,开馆以来接待总量达到一亿人次,接待的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也超过200多位。


“兵马俑不仅展现出庞大的气势,每件陶俑也都做得很逼真,他们的铠甲、服装、手势、兵器,甚至鞋底、发髻、头巾的样式,这些都给了我们直面2200多年前秦人或者说秦始皇身边士兵形象的一个机会,这种超时空的文化对话,可能是最吸引广大游客的地方。


在1号坑的东北角,记者注意到一个不算太显眼的井,边上立着一个标牌,上写“这是发现秦俑的井址”,这是个什么井呢?



2

兵马俑的发现源自农民“老杨”的一镢头


兵马俑这个庞大的“大秦兵团”2200多年来一直深埋于地下,他们能够重见天日,与临潼当地几位农民有很大关系。东方网·纵相新闻在距离兵马俑博物馆仅一两百米远的秦俑村,见到了45年前“一镢头”挖出了兵马俑碎片的农民杨志发。



今年81岁的杨志发老人身板硬朗,思路清晰。他向纵相记者讲述了发现兵马俑的经过1974年他36岁,是原临潼县晏寨公社下和大队西杨生产队的队员,也是一名复员军人。因天气干旱,非常缺水,1974年3月25日,在生产队长杨培彦的带领下,几名生产队员一共分3个组在不同地点挖井,杨志发和2个队友杨彦信、王普治一组,在村的西南边离村大概200多米远,选了地势低洼处一棵年代久远的火晶柿子树下面,开始挖井取水,杨志发下到井里用镢头挖土。


“第一第二天,都挖出水了,到第三天挖出很硬的红土,不好挖。”中午将要下班的时候,杨志发一镢头挖到一个洞,一开始大家以为是个瓦罐窑,继续挖,泥人的肩膀、身体挖出来了,杨志发说,“我当时跟同伴说这不是瓦罐窑,这是个爷庙,有神像呢。


挖到3月29日,一个陶俑的上半身残躯被挖了出来。31日,更多陶俑残身断肢、铜镞被挖出。



当时村民们都不知道这些是什么东西,根据毛錡报告文学《世界第八奇迹发现记》记载,正在此时,公社水保员房树民来检查工作,房树民对考古有些了解,他一看就将这些陶俑和距离不远的秦始皇陵联系起来了。


房树民当即赶回公社给县里打电话,很快县文化馆馆长赵康民等3人就赶来了,赵康民看到这些陶俑,果断说,“什么瓦盆爷,很可能是国宝!


杨志发向东方网·纵相新闻回忆,之后根据领导指示,他和队友将陶俑用几个架子车拉到临潼县文化馆,听说可能是国宝,“我们几个当时就高兴得很,没有白跑,”杨志发说,“是文物的话,就是国家的东西。


“当时要是稍微偏一点哪怕就偏个20公分,就挖不到了。”老杨表示,而老杨“一镢头挖出兵马俑”的那个井,原址保存在了如今的兵马俑博物馆1号坑内。


3

考古意义上的“发现者”、兵马俑的命名人——赵康民


劳动人民的偶然发现,从先决条件上来说给了兵马俑重现于世的可能,但不得不说,如果没有行家的“慧眼识珠”,这种可能最终还是会变成一种错过。


这些陶俑在1974年3月29日与赵康民相遇,简直就是一种历史的安排。就像1985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谷牧在考察修复后的秦俑时,对赵康民所说的:“你给国家立了大功。你碰上了,认识了,你有功嘛。让我碰上了,我就不认识。



根据相关报道,出生于1936年的赵康民,原先学习美术,后来半路改行做了文物修复和鉴定。在判断农民挖出来的泥人块可能是国宝后,他除了让农民把几架子车的陶俑碎片拉到县文化馆,还将农民拿来烧香磕头、给孩子玩的陶片全都收拢来,得知有部分出土的铜箭头被卖到了废品站,他当即出资将这些全部赎回。


之后,全世界所有博物馆都罕见的第一批特大陶俑的修复工作,就在骊山华清池旁边这个小小的文化馆里陈列室的一角开始了。赵康民尽力把一块块碎片拼到一起,按照原来的茬口用胶重新粘合起来,他夜以继日地摸索着、努力着。


赵康民的儿子赵奇向我们回忆了父亲当时修复兵马俑简直如痴如醉的场景。“那时候我刚上小学,每天在文物库房玩,他在那修复,我就在旁边看,”赵奇回忆,“他工作起来也不坐凳子,就蹲在那,一蹲就一两个小时,特别投入,其他什么事情他都不知道,家里事情他也不管。



最终,赵康民将收集到的成百上千破碎瓦片拼对、修复,恢复了秦俑的原貌,不仅断定它是秦代之物,而且给它取名“秦代武士俑”,世界知名的“秦俑”一词就是从“秦代武士俑”演化而来


就在赵康民默默修复兵马俑的时候,文化馆一名员工的丈夫、新华社记者蔺安稳正好回乡省亲,他看完赵康民修复的陶俑十分吃惊,写了一篇《秦始皇陵出土一批秦代武士俑》,国务院领导看到后当即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文物部门与当地党委、政府迅速采取措施,妥善保护好文物。


1974年7月15日,秦俑考古队正式进驻西杨村考古工地,赵康民、杭德州、袁仲一等五人成为揭开秦陵陪葬坑之谜的第一批考古工作者,从此秦兵马俑的神秘面纱正式被撩开了。

4

“兵马俑发现者”之争


其实,这几十年来,围绕“谁才是兵马俑的发现者”一直还是有些纷争的。发现者到底是打井的几位农民,还是考古专家?到底是亲自挖出了陶俑残片的算“发现者”,还是当时参与打井的几个组的队员全都算“发现者”?


1995 年, 赵康民担任临潼县博物馆副馆长期间,曾为杨新满、杨志发、杨全义等农民颁发过“秦俑发现人”证书。但1999年,陕西省高级法院以终审判决的形式确认杨彦信、杨志发、杨全义和杨新满4个人为“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者”。


2003年10月,杨新满带头发起了9位农民讨要“发现权”的维权行动,杨新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打井那年, 他担任下和大队指导员。当时西杨生产队有三个组,每组派两三人,一组是他和杨全义,二组是杨彦信、杨文海,三组是杨志发、杨宜洲、王普志(一说“志”应为“治”),他们7个人组成了打井队,加上队长杨文学和副队长杨培彦,一共9个人。


2018年5月16日,兵马俑最初的修复者和命名人赵康民去世,他也被媒体称为“兵马俑发现者”;曾担任兵马俑考古队队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原馆长袁仲一被媒体称为“秦俑之父”。



兵马俑的发现者是谁?至今没有定论,可能也根本没法有定论。


毕竟这样庞大的“地下御林军”,这样浩大的文物发现和保护工程,不是一个人、几个人能够完成的。而上面提到的几位农民、文物专家、考古专家,他们也都为发现和保护兵马俑做出了出色的贡献,谁都不可缺少,可以说少了任何一环,兵马俑可能都会与我们“失之交臂”。因此可以说,他们一起构成了兵马俑发现者群像。


45年过去了,当初发现兵马俑的农民、最初考古的专家,不少已经作古。但兵马俑的发掘和研究工作,还远没有结束,单就1号坑来说,目前已经发掘出来的面积、出土的文物三分之一都还不到,未来的工作可能需要几代人去完成


正如2200多年前无数能工巧匠耗费心血和智慧才打造出这支“大秦地下军团”,如今也需要无数能人、从业者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心血,去保护他们、研究他们,解开他们身上穿越千年的文化密码。


来源:东方网·纵相新闻
编辑:陈浩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